陈凡站在舞台一侧,听着周围的议论,指尖轻轻攥着西装下摆。
他想起绍忆欣昨晚发的消息:
“皮埃尔的‘笔触数据库’里有1200幅梵高作品的笔触样本,其中80%是‘标准笔触’;
“他可能在模仿梵高的‘风格’,却忽略了‘灵魂’。”
半小时后,结果出来了。
荷兰评委举起光谱仪的屏幕:“颜料中的钛白粉含量是0.3%,确实是现代成分。”
日本评委补充:“笔触的微观结构显示,是用气压喷枪喷涂的,不是手工画笔。”
全场陷入沉默,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陈凡赢了!”
“中国鉴宝师击败了欧洲大师!”
媒体区的闪光灯疯狂闪烁,叶敏在观众席哭着跳起来,唐峰举着平板喊:“凡哥,你做到了!”
陈凡走下台时,皮埃尔已经站在舞台中央等他。
“你很厉害,陈。”皮埃尔伸出手。
银框眼镜后的眼睛里没有了之前的傲慢,反而带着欣赏:
“你的‘温度理论’很有趣,我研究梵高二十年,从来没想过‘笔触的温度’。”
陈凡握住他的手,掌心带着训练后的薄茧:
“谢谢。其实我也没想到,我只是试着‘听’文物的声音。”
“听文物的声音?”
皮埃尔笑了:“那我倒要请教,梵高的‘声音’是什么?”
“是痛苦,是热爱,是不肯向命运低头的倔强。”
陈凡指了指墙上的画作:
“这幅赝品,没有这些。它只是一幅‘好看的画’,不是梵高的‘灵魂’。”
皮埃尔点头,松开手:“这场比赛,我输得心服口服。你的‘中国视角’,让我重新认识了梵高。”
大会主席走过来,将“全球鉴宝大师”的证书和奖杯递给陈凡:
“陈先生,您不仅赢得了比赛,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鉴宝师的深度。”
陈凡接过奖杯,金属的重量压在手里,却让他觉得踏实。
他望着台下的团队,叶敏在哭,绍忆欣在笑,唐峰举着平板拍照!
忽然想起父亲当年说的话:“鉴宝不是比谁更懂技巧,是比谁更懂文物的心跳。”
皮埃尔走过来,递给他一张名片:
“下次去巴黎,我请你喝咖啡。我想听听,你说的‘文物灵魂’,到底是什么。”
陈凡接过名片,上面印着“巴黎卢浮宫·皮埃尔·杜兰鉴宝工作室”。
他笑了:“好啊。我也想看看,欧洲的鉴宝师,是怎么‘听’文物的。”
颁奖仪式结束后,陈凡站在会展中心的落地窗前,望着远处的日内瓦湖。
阳光洒在湖面上,像铺了一层碎金。
他摸着奖杯上的刻字:“文物:跨越时空的对话”。
忽然明白,所谓“全球鉴宝大师”,不是赢过某个人!
而是让自己的眼睛,能看见文物背后的“人”。
而他的“天宇”,即将带着这份“看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陈凡转身走向团队,叶敏扑过来抱住他,眼泪蹭在他的西装上:“凡哥,你太棒了!”
绍忆欣递过来一瓶冰水,笑着说:“神瞳的温度数据,我帮你整理成论文了,下次可以发表在《文物鉴定》杂志上。”
唐峰推了推眼镜:“皮埃尔说下次请你喝咖啡,我查了巴黎的咖啡馆,最有名的是‘花神咖啡馆’,梵高当年常去。”
陈凡看着眼前的伙伴,嘴角扬起笑:“那就,带着‘天宇’,去巴黎。”
远处的湖面上,游船的汽笛声响起来,像在为他们送行。
陈凡知道,这场胜利,不是终点。
是“天宇”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而他要寻找的,不仅是文物的“温度”,更是让世界听见,中国文物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