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念雪的回归,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活力四射的小石子,整个家都荡漾开欢快(对枫若雪而言)或紧张(对兔兔而言)的涟漪。而首当其冲感受到这“小祖宗”威力的,便是那两只毛茸茸的、看似无害的住户——雪球和面包。
之前小念雪还小,行动能力有限,对兔兔的“骚扰”最多仅限于隔着笼子好奇地张望和拍打。但现在,她已经是一个能爬会走、探索欲和动手能力都急剧增强的“小恶魔”了。
“兔兔!兔兔!”
小念雪一看到那团白色的(雪球)和灰褐色的(面包)毛茸茸,就会眼睛发亮,兴奋地指着,然后以她最快的速度“冲锋”过去。
面包的警惕性最高,一听到那熟悉的、带着“不怀好意”的稚嫩嗓音,以及咚咚咚的脚步声,它浑身的毛都仿佛要炸起来,黑色的眼睛里瞬间充满惊恐。它通常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嗖”地一下窜进笼子角落的小木屋里,把自己藏得严严实实,只留一个瑟瑟发抖的屁股对着外面。
面包内心oS:那个可怕的两脚兽幼崽又来了!快躲起来!
而雪球,秉承着它一贯的“谨慎观察”哲学,不会立刻仓皇逃窜。它会揣着手手,站在原地,红宝石眼睛紧紧盯着逼近的小念雪,判断形势。
当小念雪的小手试图穿过栏杆缝隙去抓它的毛时,雪球才会以一种看似从容、实则迅捷的姿态,向后蹦开一小步,精准地避开“魔爪”,然后继续揣手手观察,眼神里带着一丝“尔等凡人,休想触碰本兔”的高冷与无奈。
但雪球的淡定也是有限度的。
有一次,小念雪不知怎么够到了笼门(幸好是加固加密过的),小手用力拍打着,发出“砰砰”的响声,把正在安静吃草的雪球吓得原地蹦起半尺高,连揣着的手手都吓散了,惊慌失措地蹦到食盆后面,好半天才惊魂未定地探出头来。
枫若雪每次看到这“鸡飞兔跳”的场景,都是又好笑又紧张,赶紧上前把女儿抱开:“念雪,不可以吓唬兔兔哦,兔兔会害怕的。”
小念雪被抱开,还不甘心地指着笼子:“兔兔!摸摸!”
“兔兔不喜欢这样摸,我们轻轻地看着好不好?”枫若雪耐心引导。
苏瑶则通常会采取更直接的行动。她会将小念雪抱到离兔笼稍远的地方,拿出一个更有趣的玩具吸引她的注意力,或者干脆带她去别的房间玩,从源头上切断“骚扰”。
同时,苏瑶检查兔笼的频率也增加了,确保所有的锁扣都牢固,加密网格没有破损,为两只兔子保留最后一片“净土”。
于是,苏家的日常多了一项固定节目:
小念雪寻找兔兔-> 面包瞬间隐身 -> 雪球淡定周旋 -> 枫若雪或苏瑶介入干预 -> 兔兔获得短暂安宁 -> 循环……
笼子里,面包啃草的时候都变得疑神疑鬼,时不时抬头警惕地望望风。雪球揣手手的时间似乎更长了,仿佛在沉思如何在这日益“险恶”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
兔生哲学:家有幼崽,兔生艰难。保持警惕,远离小手。
而小念雪,则始终对那两团可望而不可即的“活体毛绒玩具”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将这视为一场有趣的追逐游戏。
看来,兔兔们的“生存挑战”,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