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晨七点三十分,山海科技会议室。苏晚晴与顾淮之分别坐在长桌两端,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
我坚持认为应该暂缓海外扩张计划,顾淮之语气冷峻,当前汇率波动太大,风险超出可控范围。
苏晚晴翻动着手中的数据报表:但市场窗口期不会等我们。根据调研,竞争对手已经在布局东南亚市场。
会议室里的高管们屏息凝神,看着这对新晋情侣在商业决策上针锋相对。
用三个点的利润率去赌一个不确定的市场,这不是明智的投资。顾淮之的指尖在桌面上轻叩。
但错过这个机会,我们可能会失去先发优势。苏晚晴毫不退让。
这场争论持续了四十分钟,最终以苏晚晴提供更详尽的风险预案而达成妥协。会议结束时,两人默契地收起工作状态,顾淮之很自然地帮她拿起笔记本电脑。
早餐吃了吗?他低声问。
还没。
楼下新开了家粥铺,去试试?
高管们交换着会心的眼神,目送他们并肩离开。
这就是苏晚晴和顾淮之共同制定的规则——办公室内只有苏总和顾总,出了公司才是晚晴和淮之。
这种界限分明的相处方式,最初让很多人不适应。财务总监曾私下感叹:看他们在会议上争得面红耳赤,完全想象不到是情侣。
但正是这种专业态度,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下午,苏晚晴在巡视技术部时,王磊忍不住问:苏总,你们这样不会影响感情吗?
她微笑反问:你觉得顾总今天的建议没有道理吗?
王磊愣了一下:其实......顾总说得对,我们确实应该更谨慎。
那就对了。苏晚晴拍拍他的肩,在专业领域,对事不对人,这才是健康的关系。
然而,平衡的艺术远不止于此。
周三晚上,顾淮之来接她下班。在车上,他提到:明天青云的年度峰会,你要作为嘉宾出席。
这是工作邀请,但她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微妙:以什么身份?山海科技cEo,还是你的女友?
当然是cEo。他回答得毫不犹豫,你的演讲主题是价值观驱动的商业创新
这个安排让她心安。他始终把她放在平等的位置,从不利用感情关系来模糊事业边界。
但挑战接踵而至。
周五,山海科技与青云资本共同投资的教育科技项目出现分歧。团队负责人左右为难,不知道该听从哪方的意见。
按流程走。苏晚晴明确指示,该评审评审,该讨论讨论。
最终,这个项目在经过三轮激烈辩论后,找到了最优解决方案。而在这个过程中,苏晚晴和顾淮之各执一词,却都保持了最大程度的专业。
事后,顾淮之在共进晚餐时说:今天你在会上的观点很犀利。
你的反驳也很有力。她笑着举杯。
这种能够在商场上针锋相对,私下却能互相欣赏的关系,成为业内美谈。
然而,真正的考验在一个周末来临。他们难得同时休息,计划去郊外徒步。刚要出发,苏晚晴接到公司紧急电话——服务器出现重大故障。
你去吧。顾淮之很自然地接过她的背包,需要青云的技术支持就说。
她在公司奋战到深夜,期间顾淮之只发来一条消息:已联系阿里云的朋友待命。
凌晨三点,故障排除。苏晚晴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公司,发现顾淮之的车停在路边。
怎么还没回去?
来接你下班。他递给她一杯热牛奶,现在,我只是你的男朋友。
这一刻,苏晚晴深深体会到这种平衡的艺术——工作时全力以赴,私下温柔以待。彼此既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也是可以依靠的伴侣。
一个月后,在公司内部匿名调研中,员工们这样评价:
最喜欢苏总公私分明的态度。
顾总来开会时从不特殊对待苏总。
他们让我们相信,职场恋情也可以很专业。
这份调研结果,或许是对这段关系最好的肯定。
平衡从来不是刻意维持,而是源于内心的相互尊重。当他们各自在专业领域发光,感情反而因为这份独立而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