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

萍磊逐潮声

首页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都市极乐后后宫 超级神基因 月待圆时 曼陀罗妖精 我的26岁女房客 美女如云之国际闲人 邻家美姨 锦绣清宫:四爷的心尖宠妃 婚后被大佬惯坏了 姜姬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 萍磊逐潮声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全文阅读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txt下载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275章 跟风效应,行业新风的兴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京城行业论坛结束的第七天,综艺圈就像被投入了一颗石子的深潭,原本按部就班的项目规划被彻底打乱——从清晨到深夜,蓝台、芒果tV、番茄台等一线平台的官方账号,接连放出全新综艺的立项消息,每一条都带着相似的关键词,却又各有各的“生活温度”,像一场默契的“真实宣言”,在网络上掀起了层层热浪。

最先打破平静的是蓝台。上午九点整,蓝台综艺官微发布了一条带#乡村日记 真实记录#话题的微博,配图是三张透着晨雾的照片:一张是皖南古村的青石板路,一位穿蓝布衫的老木匠正坐在门槛上刨木,木屑在晨光里飘成细雪;一张是东北雪乡的篱笆院,老太太正往冻梨上浇凉水,冰碴子溅起细碎的光;还有一张是岭南水乡的码头,戴斗笠的姑娘撑着乌篷船,船头放着刚采的莲蓬。文案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写着“《乡村日记》,不请明星,不设剧本,我们想带大家去看看全国28个乡村的日常——看老木匠怎么给孙子做木鸢,看雪地里的孩子怎么堆雪人,看水乡姑娘怎么酿荷花酒。12月开机,等你一起读这本‘生活日记’”。

微博刚发出去半小时,转发量就破了十万。评论区里,网友们的期待溢于言表:“终于有综艺不拍明星装农家了!想去看真实的皖南古村,我爷爷以前也是木匠,看那张照片就想家了”“东北冻梨!我小时候奶奶总这么做,求节目组多拍点这些细节”“没有流量太好了,安安静静看乡村生活,比看明星撕逼舒服多了”。而蓝台的总制片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避讳地提到了陆砚辞的影响:“之前我们做过几档乡村题材综艺,总想着请明星撑场面,结果拍出来像‘乡村版时装秀’,观众不买账。听了陆老师说的‘生活切片’,我们才明白,观众想看的不是明星在乡村,是乡村本身的生活——是老木匠的手艺,是老太太的冻梨,是那些带着烟火气的真实。”

紧随其后的是芒果tV。中午十二点,芒果tV官宣了《老友厨房》的项目,放出的先导预告没有任何剪辑技巧,就是一段两分钟的 raw 素材:镜头对着一间老厨房,瓷砖墙上贴着泛黄的老照片,灶台上摆着半袋面粉、几个西红柿,两个头发微白的男人正围着灶台忙碌——一个在洗菜,水流声清晰可闻;一个在揉面,手指上沾着面粉,时不时互相调侃几句“你当年追我妹的时候,还把面粉抹我脸上”“你还好意思说,上次同学会喝多了,抱着我哭说想当年”。预告的最后,镜头落在蒸好的包子上,冒着热气,其中一个人拿起一个递给另一个:“尝尝,还是当年你教我做的那个味儿。”

这段朴素的预告,上线一小时播放量就破了千万。#老友厨房 这才是友情# 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项目负责人在采访里说:“我们筹备这个项目很久了,一开始想请当红的男团组合扮‘老友’,后来看了《快本》特别篇,陆老师和何老师、黄老师的互动,让我们改了主意。真正的老友,不是镜头前的‘营业默契’,是记得对方爱吃的包子馅儿,是聊起往事时自然的笑和吐槽。所以我们找的嘉宾,都是认识十年以上的真朋友——有一起创业的合伙人,有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还有当了三十年邻居的老街坊。厨房就是普通人家的厨房,菜就是他们以前常吃的菜,我们只负责记录,不干涉任何互动。”

最让人意外的是番茄台。作为以大型竞技综艺见长的平台,番茄台一直以“热血、刺激”的风格着称,这次却一反常态,官宣了一档名为《山水间的歌声》的音乐综艺。官宣海报上,没有华丽的舞台灯光,只有一片金灿灿的稻田,稻田中央搭着一个简单的木台子,一个抱着吉他的歌手正坐在台上,身边围着几个戴草帽的村民,有的拿着镰刀,有的抱着稻穗,听得入神。文案写着:“没有打榜,没有竞技,没有修音。我们把舞台搬到稻田里、溪水边、山脚下,让歌手唱给村民听,也听村民唱他们的歌——唱春耕时的号子,唱秋收时的小调,唱山里的风,唱田埂的草。”

番茄台的综艺总监在直播里解释这次转型:“以前我们总觉得,综艺要‘热闹’,要‘有冲突’,所以做了很多竞技类节目,可慢慢发现,观众看腻了。陆砚辞说‘综艺要和观众一起生活’,这句话点醒了我们。音乐不只是舞台上的表演,也是生活里的一部分——农民插秧时会唱歌,渔民打渔时会唱歌,这些歌声里有生活的劲儿。所以我们这次不请流量歌手,找的都是愿意沉下心来的音乐人,让他们去跟村民学歌,再把村民的故事唱出来。比如第一站去东北稻田,我们请的音乐人要跟着村民一起割稻,累了就坐在田埂上唱,村民想听什么就唱什么,哪怕跑调也没关系,真实就好。”

短短一周时间,除了这三档头部项目,还有十几家中小平台也陆续公布了新综艺计划——有的要做《老街匠作》,记录城市老街上的手艺人;有的要做《邻里饭桌》,拍不同小区里邻居互相送饭的日常;还有的要做《校园旧时光》,邀请毕业十年的同学回到母校,重走当年的路,吃当年的食堂饭菜。这些项目的宣传口径惊人地一致:“无流量明星”“无强预设剧本”“真实记录”“情感自然流露”,像是一场无声的约定,共同指向了“真实生活”这个核心。

行业内的转变更是肉眼可见。以前综艺制作群里,大家讨论的都是“怎么请到顶流”“怎么设计爆点话题”“怎么剪辑才能制造冲突”;现在群里的消息,变成了“谁知道哪里有会做竹编的老匠人”“有没有团队推荐,擅长拍自然声音的”“我们去乡村采风,要不要一起拼车”。有位资深编剧在朋友圈发了张照片,是她笔记本上的改稿记录——以前的剧本里,写满了“嘉宾需在3分钟内流泪”“此处设计拥抱环节”;现在的本子上,只有简单的场景描述:“老张家的厨房,早上七点,阳光照进来,两人一起煮面条,聊孩子最近的学习”,配文是“以前觉得写剧本要‘巧’,现在才懂,最‘巧’的是生活本身”。

观众的反应也成了这场新风潮的“助推器”。《乡村日记》的采风路透图里,老木匠教节目组做木鸢的照片,被网友做成了壁纸;《老友厨房》先导预告里那盘包子,有人在评论区问“能不能出个教程,想给我发小做”;《山水间的歌声》稻田舞台的设计,被网友称赞“比体育馆的舞台更有感觉”。甚至有观众自发组织了“真实综艺许愿池”,在社交平台上留言,希望节目组去拍自己家乡的生活——“求拍我们村的老醋坊,我爷爷酿了四十年醋”“想让大家看看我们海边的渔民,凌晨三点出海打渔的样子”。

这股风潮,早已不是简单的“跟风模仿”,而是行业从“娱乐至上”到“生活为本”的集体转向。就像陆砚辞在论坛上说的,综艺不是“造梦工厂”,而是“生活切片”。当越来越多的制作团队放下对流量的追逐,沉下心去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当越来越多的综艺镜头,对准老木匠的刨子、老友的包子、稻田里的歌声,那些藏在日常里的温度,便成了最动人的“综艺效果”。

深秋的某个清晨,陆砚辞在云栖村的院子里,收到了蓝台《乡村日记》节目组寄来的信——信里夹着一张照片,是皖南古村的老木匠,手里拿着刚做好的木鸢,笑得满脸皱纹,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陆老师,我们按您说的,只记录,不打扰,老木匠说,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上电视,却觉得比任何时候都自在。谢谢您,让我们知道,真实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综艺”。

陆砚辞把照片贴在院子的竹墙上,旁边还贴着何炯寄来的《快本》特别篇的海报,还有村里孩子们吹竹筒笛的照片。阳光照在照片上,暖融融的。他知道,这场由“真实”引发的新风潮,才刚刚开始——它像云栖村的竹子,只要扎下了根,就会慢慢长出新芽,最终连成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让每一个渴望看见生活本真的人,都能在这片竹林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生活切片”。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漫游五界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都市皇宫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清穿后我绑定了上进系统 后宫春春色 我的贴身校花 毒步天下:特工神医小兽妃 超级狂少 俘获极品女神,享受肆意人生 叶叶缠绵 放肆 我的老婆是妖仙 重生从报复老丈人一家开始 纨绔江湖:重生公主惹邪王 与校花合租:贴身高手 穿书成了反派的恶毒娘子 开局得未来光脑,靠科技制霸全球 重启巨星之路 香港1968 别撒谎!我能看见你头顶的称号 总裁:亿万契约过期啦! 
最近更新都市镇妖使 在每一个梦醒时分 谁还传统御兽?我合体变身! 你的皮我收下了 我于幕后实现心愿,超凡颠覆人间 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 重生:舔狗的终极进化之路 小人物的娱乐圈之旅 灵力复苏:我的高中生活不正常 中年艳遇从末路开始 暴富密码:破壁者 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 烽火涅盘抗日血泪 抗战:时空倒爷,老李要欣赏樱花 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 人在高武,觉醒非遗,我竟无敌了 全球高武,开局觉醒写轮眼 娱乐:退婚魔王后我火了 误会,我真的不是天师啊 肉身成圣:校花连夜翻我墙头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 萍磊逐潮声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txt下载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最新章节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