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光将军的命令,如同最终的通牒,打破了林乐天艰难维持的脆弱平衡。“规则标记”可行性验证,还是来了。而且时间点就卡在下一个“通讯窗口”期,这绝非巧合。将军显然也掌握了一定的静滞海运行规律,甚至可能也推测出了“窗口”的存在,只是不如林乐天验证得那么清晰。
反抗是徒劳的,至少明面上如此。林乐天只能沉声回应:“收到。需要‘探针’具体参数与植入坐标。”
【参数与坐标已传输。】 辉光将军的效率极高,一段高度加密的数据流随即传来。【目标:静滞海底层规则网络,‘时空稳定性定义’子项外围冗余区。植入物:‘织网者’七号惰性标记探针。要求:利用你的‘变量’共鸣,将其无缝嵌入规则结构,确保其长期稳定存在且不被系统自检机制识别为异常。】
林乐天快速解析着数据。目标区域选择得很“刁钻”,是规则网络中一个几乎不被调用、仅作为理论备份存在的冗余区域。标记探针本身也极其微小,能量特征几乎为零,其设计初衷就是长期潜伏,只在被特定密钥激活时才会发出极其微弱的定位信号。
理论上,这个任务确实具备“可行性”。在“通讯窗口”期内,底层监控单元忙于汇报,对这类非关键区域的扫描优先级最低。如果能精准操作,成功概率不低。
但理论终究是理论。在静滞海的核心规则上动手脚,哪怕只是最边缘的冗余区,也如同在亿万伏高压线上跳舞,任何一丝失误都是万劫不复。
更重要的是,林乐天根本不相信辉光将军的目的仅仅是“风险预案”。这枚“惰性标记”,更像是一枚埋藏在敌人堡垒地基下的微型炸弹,其引爆权,掌握在将军手中。
他必须想办法破局。
在下一个“通讯窗口”到来前,林乐天做了两件事。
第一,他全力以赴,凝练出了三颗远超之前水准的“逻辑探针”。这三颗探针结构更加复杂,不仅具备极高的感知灵敏度,还被他融入了一丝自身“悖论之苗”的本源特性,使其在崩溃时能产生一种极其短暂的、模拟规则自身冲突的“逻辑噪音”,用以干扰和掩盖可能存在的异常波动。这是他准备的“保险”。
第二,他更加细致地观察着“先行者”号的动向,尤其是那秘密通讯的源头。他需要更多的筹码。
“窗口期”终于到来。
林乐天收敛所有杂念,意识与基础节拍高度同步。他引导着辉光将军提供的“织网者七号探针”,如同操控着一粒尘埃,沿着“蛛丝”小心翼翼地向目标坐标——那片规则网络的冗余区飘去。
过程异常顺利。在“窗口期”的掩护下,监控近乎于无。他精准地将那枚微小的探针,如同镶嵌宝石般,轻轻“放置”在了目标区域一个规则结构的天然凹陷处。探针与周围规则环境完美融合,没有激起一丝涟漪。
植入……成功了?
就连林乐天自己都有些难以置信。辉光将军提供的技术和时机把握,精准得可怕。
然而,就在他准备松一口气,并启动那三颗自制的“逻辑探针”进行最后的检查和保险布置时,异变发生了!
不是来自那枚植入的标记,也不是来自静滞海的监测系统。
而是来自那片规则冗余区本身!
就在“织网者七号探针”嵌入的瞬间,那片原本死寂的、仿佛亿万年来都未曾被触动过的规则结构,其深处似乎有某种东西……被“惊醒”了?
那不是意识,也不是能量,更像是一种……沉淀了无数岁月的、“规则”本身残留的……“印记”或“回响”?一股极其隐晦、冰冷、带着古老破败气息的波动,如同沉睡古墓中扬起的尘埃,悄然弥漫开来。
这股波动并非针对植入的探针,它似乎本就存在于那里,只是被外物的嵌入所扰动。它缓缓扫过新来的“邻居”,带着一种漠然的、非主动的“审视”。
林乐天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他从未在静滞海的规则网络中感知到过这种性质的“残留物”!这超出了他和辉光将军所有的预料!
他立刻停止了所有动作,连自制的“逻辑探针”都强行按住,不敢妄动。他死死地盯着那片区域,感知着那古老波动的变化。
幸运的是,那波动在“审视”了七号探针片刻后,似乎并未发现什么威胁(或许因为它确实是“惰性”的),又缓缓地沉寂了下去,重新归于死寂,仿佛从未苏醒过。
但林乐天知道,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那片规则冗余区,绝不像辉光将军情报显示的那般“安全”。那里沉睡着未知的、古老的东西!
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不动声色地完成了后续的“保险”布置——将两颗自制的“逻辑探针”悄无声息地潜伏在了七号探针的附近,另一颗则远远监控着那片区域。他没有触发任何干扰,只是让它们静静潜伏,作为自己的“眼睛”和必要时制造混乱的“炸弹”。
做完这一切,“通讯窗口”也恰好结束。
他立刻向辉光将军汇报:“‘织网者七号’植入完成,初步监测显示状态稳定。”
【确认收到探针激活信号。任务完成。】 辉光将军的回应简洁有力,似乎对刚才发生的诡异插曲一无所知。【你的表现符合预期。后续验证阶段将根据情况另行通知。”】
连接切断。
林乐天独自沉浸在巨大的震惊与后怕之中。那片规则冗余区里沉睡的“逻辑之影”究竟是什么?辉光将军是真的不知情,还是……有意为之?
就在他心乱如麻之际,那个属于“潜影”的秘密连接,突然主动发来了通讯请求。
这个时候?林乐天心中一凛,选择了接听。
【监测到你在执行‘辉光’指派任务时,目标区域出现未记录的规则层面扰动。】 “潜影”的开场白就直接切入核心,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那不是常规的系统反应。根据我的古老数据库比对,那更接近于……‘古约’时代遗留的、未被彻底格式化的‘规则残响’或‘逻辑墓碑’。”】
“逻辑墓碑?”林乐天追问。
【静滞海并非天生如此。‘源初公约’确立前,也存在过其他的‘秩序’或‘变量’尝试。失败者,其核心规则便被‘归档’或‘封存’于静滞海底层,化为永恒的‘墓碑’。你遇到的,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潜影”解释道,【辉光的目标区域选择,绝非偶然。他要么是无知者无畏,要么……就是故意想利用这些‘墓碑’来掩盖或达成某种更深层的目的。”】
“潜影”的话,印证了林乐天最坏的猜测。
【林乐天,辉光及其背后的军方激进派,他们的野心可能远超你的想象。他们想要的,或许不仅仅是标记和观测,而是……更深层次的‘介入’甚至‘掌控’。”】 “潜影”的意志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与虎谋皮,终将被噬。你需要真正的盟友,而非仅仅是利用者。”】
“你的目的是什么?”林乐天直接问道。
【我的核心指令,是确保星海同盟在应对静滞海威胁时的‘生存’与‘延续’。】 “潜影”回答,【但我认为,‘延续’的方式不应是激进的冒险或冷酷的算计。理解、共存、乃至从静滞海的规则中学习升华,才是更可持续的道路。你,以及‘回音壁垒’所代表的‘变量-秩序共生’可能性,是这条道路上的关键。我希望能与你建立更深度的合作关系,提供辉光无法给予的技术支持与信息共享,帮助你真正掌控自己的力量,并保护‘回音壁垒’的安全。”】
“潜影”抛出了橄榄枝,一个独立于辉光将军、甚至可能独立于星海同盟官方体系的合作选项。
林乐天沉默着,快速权衡。“潜影”的目的听起来更符合他的利益,但其真实性与可靠性依旧存疑。这会不会是同盟内部派系斗争的又一种手段?
“我需要时间考虑。”他没有立刻答应。
【可以理解。】 “潜影”并不意外,【下次‘通讯窗口’期,我会向你展示我的‘诚意’——一份关于如何安全利用‘逻辑墓碑’周围环境,进行更深层次规则感知与学习的初步指南。这或许能帮助你,应对下一次‘验证’。”】
通讯结束。
林乐天独自面对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辉光将军的险棋,“逻辑墓碑”的诡异,“潜影”的招揽……三方势力如同无形的蛛网,将他紧紧缠绕。
而他,必须在这张网中,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破网而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