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皇上走后,侍女流云才敢上前,不解地问道:“小主,您为何要主动跟皇上说这件事?万一皇上疑心您挑拨离间,岂不是得不偿失?今日皇上都没留宿……”
柔答应抬手擦去眼角的泪痕,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你以为我不说,皇上就查不到吗?园子里面那么多宫女太监,迟早会有人把这事告诉皇上。与其被皇上查出来,不如我主动说出来,还能落个‘单纯无辜’的名声。况且,皇上未必全信我的话,等他自己查清楚,只会觉得甄嬛善妒,对她,便会越发厌弃。”
流云恍然大悟,连忙躬身道:“小主英明,奴婢还是不及小主想得周全。”
柔答应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月色,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我与菀嫔,留下的就只能是我!”
皇上回到九州清晏,刚坐下,便沉声唤道:“小夏子。”
小夏子连忙从外面跑进来,跪在地上:“皇上,您找奴才?”
“你去查一下,昨日午后,菀嫔和柔答应在园子里牡丹花丛处,究竟发生了什么。”皇上的语气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嗻!”小夏子不敢耽搁,领了旨便快步跑了出去。
皇上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柔答应是他现在最看重的人,不仅因为她像纯元,更因为她的温顺。他不希望,柔答应也像甄嬛那样,变得攻于心计。
一个时辰后,小夏子气喘吁吁地回来了,跪在地上回禀:“启禀皇上,奴才问了昨日在御花园洒扫的宫女太监,都说昨日菀嫔娘娘见到柔答应后,出言讥讽,说柔答应是因为长得像她,才得皇上宠爱。柔答应一时好奇,便问菀嫔娘娘的小字是不是柔则,菀嫔娘娘听后,脸色瞬间变了,神色慌张地就走了。之后,柔答应便往相反的方向去了,再没见过面。”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吗?”皇上追问。
“没有了,奴才问了好几个人,都说只有这些。”小夏子道。
“知道了,下去吧。”皇上挥了挥手。
小夏子躬身退下,殿内又恢复了寂静。皇上松了口气——看来柔答应果然是无辜的,还是和纯元一样善良。可一想到甄嬛,他的眉头又紧紧蹙了起来,眼底的厌弃更浓了几分。
夜里,枕月庭烛火暖融,晚膳的余温尚在空气中弥漫。果郡王斜倚在铺着软垫的榻上,双目轻阖,一脸享受地眯着眼睛,下颌线因放松而显得柔和。余莺儿跪在他身侧,素手纤细,正力道适中地为他按着肩头,面上堆着温顺笑意。
“王爷,”余莺儿声音柔得像浸了蜜,见果郡王眉峰舒展,便适时开口,“妾身近来身子大好,想着前段时间皇后娘娘为昭华公主做法事祈福,妾身既已承了娘娘的照拂,又蒙娘娘在妾身小产时屡屡关怀,心中实在不安。如今正好得空,想去宫里面拜见皇后娘娘,当面叩谢这份恩情。”
果郡王闻言,缓缓睁开眼,眸中带着几分刚醒的慵懒,看向身侧的余莺儿:“怎么突然想起要进宫?你身子刚好,不必急于一时。”
“正是因为身子好了,才更该去谢恩呀。”余莺儿垂下眼睫,语气带着几分委屈与恳切,“那日小产,妾身惶恐无措,若不是娘娘遣太医、赐汤药,又派内监日日问安,妾身怕是熬不过来。这份恩,妾身记在心里,总想着早些谢过,才睡得安稳。”
果郡王想起余莺儿失去的那个孩子,又念及她跟着自己这段时间,心中不免升起一丝愧疚。余莺儿的要求并不过分,不过是进宫谢恩,再者如今她情绪稳定,也该遂了她的意。便抬手拍了拍余莺儿的手背,温声道:“既然你有心,明日本王便让管家给圆明园递封拜帖,替你约个日子。”
余莺儿目的达成,面上立刻溢出真切的欣喜,连忙起身福身行礼,声音都轻快了几分:“谢王爷体恤!”
果郡王拉过余莺儿的手,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掌心,望着她眼底的笑,心中微动,又道:“你跟着本王也有些时日了,性子稳重,办事也妥帖。等过些时日,本王进宫奏请皇上,抬你做侧福晋。”
这话若是之前的余莺儿听到,怕是早已喜不自胜,可现如今余莺儿听到后,心底却飞快闪过一丝尖锐的讽刺——侧福晋?恐怕是为了自己心里好受些吧,但面上丝毫不显,反而立刻换上受宠若惊的模样,屈膝再拜,声音柔婉:“多谢王爷垂爱,妾身……妾身只愿常伴王爷左右,不敢奢求更多。”
果郡王见她这般“懂事”,心中更是满意,当夜便留在了枕月庭。
次日清晨,长春仙馆的暖阁里,剪秋捧着一张烫金拜帖,快步走进来:“娘娘,果郡王府那边递来的拜帖,是那位余庶福晋的,说是想求见您。”
宜修正临窗看书,闻言放下书卷,接过拜帖缓缓打开,上面字迹工整,写着:
“臣妾余氏,谨启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前日臣妾偶感微恙,猝遭小产之厄,正自惶惶无措,幸得娘娘慈心垂怜,遣人颁赐汤药,又屡遣内监问安,温言抚慰,方令臣妾稍安心神,得以勉力调养。此等再造之恩,臣妾铭感五内,未敢或忘。
今闻娘娘凤体康泰,宫中安和,臣妾私心仰慕,亟欲亲至中宫,恭请娘娘金安,当面叩谢前日照拂之德。若蒙娘娘恩准,臣妾当备薄礼,择吉日前往,静候娘娘懿旨。
臣妾余氏 顿首”
宜修指尖缓缓划过上面的字迹,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浅笑:“哦?没想到这余莺儿倒还算伶俐,倒是比本宫预料的还快些。”
“对了娘娘,”剪秋凑近一步,压低声音补充道,“方才柔答应那边派人来传话,说皇上如今对菀嫔,已是彻底厌弃了。”
“好,好得很。”宜修将拜帖放在紫檀木桌上,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传本宫的话,让内务府拟旨,明日便召果郡王府的余氏入宫觐见。”
宜修端起桌上的茶,轻轻吹了吹浮沫,眼底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甄嬛,你的死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