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何选择位于墨西哥湾畔的休斯敦,韦建邦在收购方案中也作出说明。
原因是米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的《洛杉矶时报》占据绝对优势,销量位居全美第四,且由加利福尼亚财团掌控。
即便星世界报业公司购入一份排名靠前的报纸,也难以站稳脚跟。
米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的《芝加哥论坛报》,销量排在全美第六,背后是上市报业巨头芝加哥论坛集团,同样难以与之抗衡。
反观米国第四大城市休斯敦,《休斯敦纪事报》是德克萨斯州销量最高,日销五十一万份,位列全美二十名左右。
这份报纸从未落入德州大亨德克萨斯财团之手,早在1974年就换了主人。现任拥有者道格拉斯上个月遭遇车祸身亡,其子女正在争夺遗产,在休斯敦闹得沸沸扬扬。
这其中存在不少变数。
在米国纽约,有诸多发行量超过五十万份的报纸,比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纽约邮报》、《新闻日报》、《 明星纪事报》和《纽约每日新闻》等。
《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眼下绝无可能被收购。
《纽约邮报》属于罗伯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1976年该报因亏损五千万濒临倒闭,被罗伯特·默多克趁机买下。此后改变风格,增加暴力和性相关的报道,以及丑闻和案件内容,利用夸张的语言吸引读者,并通过与《每日新闻》竞争提高曝光度,成功扭转局面,如今日发行量大约七十八万份。
《论坛日报》也不可触及,掌握在芝加哥论坛集团手中。
《 明星纪事报》则由赫斯特报业集团掌控,同样难以染指。
唯有《纽约每日新闻》不同,它不属于任何大型传媒公司,而是地产富豪莫特·祖克曼的私人资产,目前日发行量大约七十万份。
韦建邦判断,这份报纸最有可能被拿下,只要出价足够高。
至于华盛顿的另一家备选报纸,是原名《华盛顿每日新闻》的《华盛顿明星报》。
这份报纸深受米国多数非洲裔群体喜爱,在华盛顿地区影响力排名第三,仅次于《华盛顿邮报》和《华盛顿新闻报》。
《华盛顿每日新闻报》创建于1921年,1972年时,掌管五十年的E.V.斯克里普斯公司将报纸转手,随后于1973年与竞争对手《华盛顿明星晚报》合并,更名为《华盛顿明星新闻》,发行量迅速跃居华盛顿第三位。
之后再次更名,成为现在的《华盛顿明星报》,日发行量约四十六万份。
然而,如今《华盛顿明星报》经营困难,这源于几年前合并埋下的隐患,人员过多,开支庞大,且因合并导致风格混乱,用户数量逐年下降,广告收入也相应减少,今年已经出现亏损。
若不加以干预,按前世的发展轨迹,《华盛顿明星报》将在1981年破产倒闭。
但眼下情况不同,这份报纸正面临困境,正好提供收购机会。
人员冗余并非问题,可以在收购后将部分员工调往即将进军北美的夏宇宙文化公司,为该公司在北美打下坚实基础。
华.夏.星传媒文化集团,自1979年后,由秦迪主导重新命名。此次调整涉及三个主要子公司。
华天下影视公司,核心业务涵盖电影、电视剧制作,以及艺人经纪、明星培养等全方位传媒服务。
夏宇宙文化公司,则专注于小说与漫画出版,同时进行各类文化Ip的开发,并运营卡通动画片相关业务。
星世界报业公司,名称直接表明其主营业务,包括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的发行与管理。
除此之外,环球电视公司也加入体系,专注电视行业的发展。
随着集团不断扩张,未来可能会新增更多大型子公司。
目前结构为三大核心子公司,再加环球电视公司。
阅读完韦建邦提交的方案后,秦迪将文件放下,对他的规划表示认可,并说道:
“这个方向不错,若能成功收购这三份报纸,星世界报业公司日发行量有望突破一百五十万份,足以站稳脚跟。”
“之后在全美各大城市再收购一些中小型报纸,与赫斯特传媒合作,成为米国报业龙头并非没有可能。”
韦建邦微笑着询问:“董事长,您的意思是?”
秦迪坚定地回答:“按你计划执行,资金方面我会全力保障,务必拿下这三份报纸……”
“尤其是最难的一份,《纽约每日新闻》,不惜代价,哪怕溢价一倍甚至两倍,也必须拿下来!”
在传媒布局上,秦迪从不吝啬投入。他始终把澳洲新闻集团视为劲敌,而鲁伯特·默多克早在两年前已在纽约站稳脚跟,成功收购了日销量七十八万份的《纽约邮报》。
新闻集团在米国其他地区也有大量报纸,早已在传媒领域占据重要位置,秦迪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后,必须加速追赶。
即便为此多花几千万美元,对他而言也不算什么。
只要掌握《纽约每日新闻》,就能稳固星世界报业公司的地位,进而为夏宇宙与华天下开拓北美市场创造条件。
了解秦迪的决心后,韦建邦情绪高涨,郑重承诺:“请董事长放心,任务一定完成!”
秦迪稍作思考,叮嘱道:
“现在先着手准备接手后的各项工作,同时加快收购进程,实在不行就多出点钱,拖得越久变数越多,米国毕竟不是我们的地盘,这点费用就当是交的入场费。”
他担心时间拖久了,会引来鲁伯特·默多克的注意,尤其是《华盛顿明星报》,极有可能成为对方的目标。
鲁伯特·默多克办报极为固执,为了吸引读者不惜采取极端手段,但不可否认他是个新闻界的天才。
哪怕是一份濒临倒闭的报纸到了他手中,也能另辟蹊径将其挽救过来。
他曾接手一家快要破产的《纽约邮报》,最终成功扭转局势。
无法排除他会一时兴起,再次尝试同样的方法,将这套手法用在《华盛顿明星报》上。
韦建邦脸色变得异常凝重,认真地点头回应:“总裁,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