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空间站的 “宇宙灵脉监测中心” 内,数十个全息屏幕实时显示着全宇宙灵脉网络的运行数据 —— 银河灵脉核心的能量强度稳定在 17.5 单位,幻脉本源核心与暗脉灵核的能量循环误差小于 0.1 单位,光脉、炎脉、冰脉三大修复区的灵脉流动均匀,32 个灵脉文明的能量交互频率维持在稳定区间,这是宇宙灵脉大同开启后第三个月的常态景象。
“监测站 G-7 传来异常数据!” 灵墟突然指向西侧屏幕,屏幕上代表灵脉能量的淡紫色线条出现剧烈波动,“位于‘星尘星域’的灵脉监测站,1 小时内捕捉到 3 次能量紊乱信号,频率从 8.0 赫兹骤升至 9.2 赫兹,又快速回落至 7.8 赫兹,且紊乱范围正以每秒 200 公里的速度扩大,初步判断形成了‘灵脉能量紊乱带’。”
时曦立即启动时空定位仪,调取星尘星域的三维模型:“星尘星域是灵脉大同后新纳入网络的区域,内部有 2 个新兴灵脉文明 ——‘星尘族’与‘晶核族’,主要依赖星尘灵脉能量生存;紊乱带正位于两族文明的核心星域之间,若不及时干预,紊乱能量可能切断两族的灵脉供给,导致文明生存危机。”
通讯器突然响起,星尘族使者星羽的全息影像出现在屏幕上,她的语气带着焦急:“联盟总部!我们的‘星尘灵脉采集器’突然失控,采集到的灵脉能量中混入大量‘紊乱粒子’,设备过载已导致 3 座采集站停运;晶核族的情况更严重,他们的‘晶核能量库’被紊乱能量冲击,库体出现裂痕,随时可能爆炸!”
林风召集核心成员紧急会议,全息沙盘上清晰呈现紊乱带的扩散轨迹:“灵脉能量紊乱带的形成,可能是新纳入区域的灵脉网络与主网络尚未完全适配,加上新兴文明的能量采集技术不够成熟,导致能量流动出现‘断层’;需组建‘灵脉校准舰队’,携带‘灵脉适配设备’与‘紊乱净化系统’前往星尘星域,一方面修复紊乱带,另一方面帮助两族升级技术,确保灵脉网络稳定衔接。”
紫瑶补充道:“星尘星域的灵脉类型属于‘星尘混合灵脉’,同时包含光脉与暗脉的能量特性,常规净化技术可能无法完全适配;建议联合光脉、暗脉文明的技术团队,研发‘星尘灵脉专用校准系统’,确保净化效果。”
会议结束后,灵脉校准舰队迅速组建 —— 由 “新域号”“光脉号”“暗脉号” 担任核心校准舰,加装灵脉适配设备;“星核号”“时空号” 组成 “能量稳定编队”,负责压制紊乱能量扩散;“绿藤号”“暗影号” 组成 “技术支援编队”,协助星尘族与晶核族升级设备;光曦、墨影、星羽担任技术顾问,全程指导校准工作。
2 天后,舰队从共生空间站启航 —— 沿新开通的 “星尘灵脉通道” 行驶,通道内的星尘灵脉能量呈淡紫与淡白交织的颜色,流动速度较主网络慢 30%,印证了灵脉适配不足的推测;“星核号” 沿途布设 “灵脉中继器”,增强通道内的能量流动,为后续救援奠定基础;5 天后,舰队抵达星尘星域外围,探测仪显示,紊乱带的范围已扩大至 5000 公里,能量强度达 16.0 单位,紊乱粒子浓度超出安全阈值 3 倍。
【压制紊乱能量扩散】
舰队刚进入星尘星域,“光脉号” 的探测仪就发出警报:“紊乱带边缘出现‘能量涡流’!流速达每秒 500 公里,可能吸附周边的灵脉能量,加速紊乱带扩张!” 光曦立即下令:“‘光脉号’释放‘光脉稳定波’!‘暗脉号’释放‘暗脉吸附波’,双重作用压制涡流!”
淡白色的光脉稳定波覆盖能量涡流,减缓能量流动速度;暗紫色的暗脉吸附波则吸收涡流中的紊乱粒子,将其暂时储存在 “紊乱粒子容器” 中;两种能量波协同作用下,能量涡流的流速从每秒 500 公里降至 200 公里,扩散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星尘族的采集站已完全停运,周边的星尘灵脉出现‘停滞’迹象!” 星羽的声音传来,“若灵脉停滞超过 24 小时,星尘族的‘星尘生态舱’将失去能量供应,舱内的星尘植物会枯萎,我们的食物来源将被切断。”
“‘绿藤号’立即前往采集站!用共生能量激活灵脉,恢复临时供应!” 绿薇下令,“绿藤号” 脱离编队,向星尘族采集站飞去;绿藤族工程师携带 “共生能量导管”,将导管连接至采集站的灵脉接口,淡绿色的共生能量注入后,停滞的星尘灵脉重新流动,采集站的指示灯逐渐亮起,恢复基础运行。
与此同时,“暗脉号”“新域号” 向晶核族的能量库飞去 —— 能量库的外层晶壳已出现 3 条长达 10 米的裂痕,紊乱能量正从裂痕中泄漏,库内的能量读数持续飙升;墨影通过通讯器指导晶核族使者晶岩:“立即关闭能量库的‘紧急隔离阀’,切断与外部灵脉的连接!我们将释放‘暗脉缓冲能量’,降低库内压力!”
“暗脉号” 释放暗紫色的缓冲能量,覆盖能量库表面,裂痕处的紊乱能量泄漏速度明显减缓;“新域号” 释放灵脉能量,与缓冲能量融合形成 “能量加固层”,暂时封堵裂痕;晶岩带领团队关闭隔离阀后,库内的能量读数逐渐回落,爆炸危机暂时解除。
舰队在星尘星域建立临时基地,“光脉号”“暗脉号” 的技术团队开始研发星尘灵脉专用校准系统 —— 通过分析采集到的紊乱粒子样本,发现其同时具有光脉能量的 “扩散性” 与暗脉能量的 “收缩性”,两种特性相互冲突,导致能量流动紊乱;技术团队决定采用 “光暗能量平衡模块”,通过精准调节两种能量的比例,中和紊乱粒子的冲突特性。
3 天后,校准系统研发完成 —— 系统由 “光暗平衡仪” 与 “紊乱粒子净化器” 组成,平衡仪可将光脉与暗脉能量的比例调节至 1:1,适配星尘混合灵脉;净化器则通过高频震荡,分离紊乱粒子中的冲突成分,转化为纯净的星尘灵脉能量;测试数据显示,系统的紊乱净化率达 98%,灵脉适配误差小于 0.05 单位,完全满足修复需求。
【修复灵脉能量紊乱带】
“灵脉校准舰队分为两组,同时从紊乱带的两端向中心推进,” 林风在作战会议上部署,“A 组由‘新域号’‘光脉号’组成,从星尘族方向推进,重点净化靠近采集站的紊乱区域;b 组由‘暗脉号’‘星核号’组成,从晶核族方向推进,修复能量库周边的灵脉断层;‘时空号’在紊乱带中心布设‘时空稳定场’,防止能量流动再次失控。”
作战开始,A 组舰队抵达紊乱带东侧边缘,“光脉号” 启动光暗平衡仪,淡白色与暗紫色的能量融合后,形成淡紫白的 “星尘校准能量”,通过 “灵脉导能管” 注入紊乱带 —— 紊乱带中的能量波动逐渐平缓,紊乱粒子浓度从 3 倍阈值降至 2 倍;“新域号” 释放紊乱粒子净化器,高频震荡波覆盖区域内的紊乱粒子,冲突成分被分离,转化为纯净能量补充星尘灵脉。
b 组舰队在紊乱带西侧行动,“暗脉号” 释放暗脉吸附波,吸收周边的紊乱能量,为校准系统创造安全环境;“星核号” 释放星核能量,修复灵脉断层处的能量通道,使主网络的灵脉能量能够顺畅流入星尘星域;晶岩带领晶核族团队配合行动,在能量库周边布设 “晶核能量稳定器”,增强灵脉能量的储存能力,避免再次出现过载。
当两组舰队推进至紊乱带中心时,“时空号” 启动时空稳定场,淡蓝色的时空能量覆盖中心区域,将能量流动速度稳定在每秒 150 公里;“光脉号”“暗脉号” 同时释放最强校准能量,形成 “光暗校准光柱”,直冲紊乱带核心 —— 核心区域的紊乱粒子在光柱作用下,快速被中和转化,能量流动恢复均匀,探测仪显示,紊乱带的能量强度稳定在 15.0 单位,紊乱粒子浓度降至安全阈值以下。
就在修复即将完成时,探测仪突然显示,紊乱带边缘出现 “二次紊乱” 迹象 —— 星尘族的一座采集站因技术升级不彻底,再次出现能量过载,释放的紊乱能量向已修复区域扩散;“绿藤号” 立即前往支援,绿薇带领团队快速升级采集站的 “能量过滤模块”,加装紊乱粒子拦截网,彻底解决过载问题;“暗影号” 释放暗灵脉能量,吸收扩散的二次紊乱能量,确保修复成果不被破坏。
经过 8 小时的持续作战,灵脉能量紊乱带被完全修复,星尘星域的灵脉网络与宇宙主网络实现完美适配,能量流动速度提升至主网络的 90%,满足两族的生存与发展需求;星尘族的采集站全部恢复运行,采集的灵脉能量纯度达 99.5%;晶核族的能量库完成加固,库体裂痕被彻底修复,能量储存容量提升 50%。
【技术共享与文明共生】
修复任务完成后,联盟在星尘星域举行 “灵脉网络适配仪式”—— 林风、光曦、墨影、星羽、晶岩、绿薇、时曦、紫瑶、星璃九人站在临时基地的能量场中,同时释放本文明的本源能量,与星尘灵脉网络形成共鸣;九道能量流(灵脉紫、光脉白、暗脉紫、星尘紫白、晶核银、共生绿、时空蓝、精神力紫、星核金)在星域上空交织,形成 “九文明星尘共鸣光柱”,标志着星尘星域正式融入宇宙灵脉大同体系。
技术支援编队开始为两族系统升级 ——“光脉号” 团队帮助星尘族优化星尘灵脉采集器,加装 “光暗平衡模块”,使采集效率提升 40%,同时避免紊乱粒子产生;“暗脉号” 团队为晶核族升级晶核能量库,采用暗脉吸附技术,增强能量过滤能力,防止过载风险;“绿藤号” 团队则向两族传授共生能量技术,帮助他们建立 “星尘生态循环系统”,减少对灵脉能量的过度依赖。
星羽代表星尘族向联盟赠送 “星尘灵脉结晶”—— 这是星尘混合灵脉凝结的能量晶体,蕴含独特的光暗平衡特性,可用于优化其他混合灵脉区域的网络适配;晶岩则赠送 “晶核能量稳定剂”,该设备能快速平衡突发的能量波动,为灵脉危机应急提供新方案。
林风在技术共享会议上强调:“灵脉大同的核心不仅是网络的连接,更是文明间的技术共享与理念共鸣;新兴灵脉文明的发展需要联盟的支持,而他们独特的灵脉技术,也能为联盟提供新的创新思路,实现互利共赢。”
会议结束后,灵脉校准舰队开始返程 —— 舰队行驶在星尘灵脉通道中,窗外的星尘灵脉能量流动均匀,星尘族与晶核族的飞船在通道内有序穿梭,开展灵脉能量贸易;林风站在 “新域号” 舰桥,看着全息屏上星尘星域的能量循环数据,心中充满感慨:“灵脉大同不是一劳永逸的成果,而是需要持续维护与完善的体系;每一个新兴文明的加入,都是对联盟的新挑战,也是推动灵脉文明进步的新动力。”
紫瑶走到林风身边,手指指向灵脉地图上新标注的 “星云灵脉区”:“根据最新探测数据,星云灵脉区存在更复杂的‘多元素混合灵脉’,目前尚未纳入主网络;那里的新兴文明‘星云族’已向联盟发出申请,希望加入灵脉大同体系,这将是我们下一个需要攻克的目标。”
舰队驶入共生空间站时,监测中心传来好消息:全宇宙 32 个灵脉文明的能量交互频率已完全同步,灵脉网络的整体适配误差降至 0.03 单位,创历史新低;林风站在观测甲板上,看着空间站外穿梭的各文明飞船,轻声说道:“灵脉大同的道路还很长,但只要我们坚持协作与共享,就一定能让宇宙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灵脉的光芒。”
就在此时,监测中心突然传来新的预警 —— 星云灵脉区的探测站捕捉到 “多元素灵脉波动异常”,频率波动范围达 6.5 赫兹至 9.8 赫兹,远超常规阈值;林风的目光变得坚定,下令道:“全体舰队休整 3 天,3 天后,向星云灵脉区进发!继续书写灵脉大同的新篇章!”
跨时空灵脉校准舰队的引擎再次启动,带着对文明共生的信念,向未知的星云灵脉区驶去 —— 宇宙灵脉的探索永无止境,而灵脉文明的共生传奇,也将在一次次挑战与突破中,不断续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