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空间站的 “炎脉技术研发中心” 内,金属族、炎脉文明与联盟技术团队正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 —— 金属族工程师金锋带领团队完成 “炎脉防护外壳” 的最终测试,外壳采用灵脉合金与炎脉水晶多层复合结构,表面覆盖淡红色的炎脉纹路,在模拟 c炎脉环境中,防护强度仍稳定在 19.0 单位,远超预期;炎脉文明则与绿藤族合作,研发出 “炎脉能量疏导系统”,该系统通过 “炎脉导能晶管” 吸收过剩能量,再由绿藤族的 “共生能量转换器” 将其转化为温和的灵脉能量,输送至周边星域。
“炎脉火山带的炎脉核心每 30 分钟爆发一次能量冲击,强度达 20.0 单位,远超之前探测的 18.0 单位,” 炎脉文明使者炎烈调出最新探测数据,全息屏上显示着火山带的立体模型 —— 无数暗红色的火山星体环绕着中心的炎脉核心,核心周围布满 “熔岩能量流”,形成直径
公里的 “炎脉风暴区”,“我们的先遣队已在风暴区外围建立观测站,但仅能维持基础探测,无法靠近核心。”
灵墟补充解读古灵脉秘卷:“秘卷记载,炎脉核心是宇宙‘热能灵脉’的源头,若能量长期过剩,会引发‘炎脉大爆发’,波及周边 10 个星域;核心内部存在‘炎脉平衡阀’,只要激活平衡阀,就能自主调节能量输出,但平衡阀被‘熔岩结晶层’包裹,需用‘炎脉 - 地核混合能量’才能融化结晶层,且不能损伤平衡阀的精密结构。”
林风立即部署炎脉火山带任务:“组建‘炎脉疏导舰队’,由‘新域号’‘炎脉号’(炎脉文明主力舰)‘金属号’(金属族战舰)担任核心疏导舰,加装炎脉防护外壳与能量疏导系统;‘星核号’‘大地号’组成‘能量转化编队’,负责将疏导的炎脉能量转化为通用灵脉能量;‘光脉号’‘时空号’‘暗影号’组成‘防御编队’,抵御炎脉风暴与能量冲击;炎烈、金锋担任技术顾问,全程指导设备操作。”
2 天后,炎脉疏导舰队从共生空间站启航 —— 舰队沿跨星系能量通道行驶,途经炎脉文明布设的 “炎脉能量缓冲站”,为防护外壳预充炎脉能量,增强耐高温性能;9 天后,舰队抵达炎脉火山带外围 —— 眼前的宇宙空间被暗红色的炎脉能量笼罩,无数熔岩碎片在空间中穿梭,探测仪显示,炎脉能量浓度达 18.0 单位,风暴区的能量冲击强度稳定在 20.0 单位,且仍在缓慢提升。
【突破炎脉风暴区】
舰队刚进入火山带外围,“炎脉号” 的探测仪就发出警报:“10 分钟后将迎来新一轮炎脉能量冲击!强度达 20.5 单位!” 金锋立即下令:“所有战舰激活炎脉防护外壳!‘金属号’释放‘合金能量屏障’,与防护外壳形成双重防御!”
暗红色的炎脉防护外壳在战舰表面展开,纹路亮起淡红色光芒;“金属号” 释放淡灰色的合金能量,在舰队外围形成球形屏障 —— 双重防御的综合强度达 21.0 单位,足以抵御能量冲击。10 分钟后,炎脉能量冲击如期而至,暗红色的能量波如同潮水般席卷舰队,防御系统表面泛起剧烈波纹,但强度始终稳定在 19.5 单位以上,未出现任何破损。
“风暴区内部的熔岩能量流速度达每秒 800 公里,普通导航会被干扰!” 时曦启动时空定位仪,将炎脉核心的坐标输入导航系统,“‘时空号’释放‘时空稳定流’,在舰队前方开辟安全通道,避免与熔岩能量流正面碰撞。”
淡蓝色的时空能量在暗红色的风暴区中开辟出一条透明通道,舰队沿通道缓慢行驶 —— 途中,无数熔岩碎片撞击在防护外壳上,发出刺耳的金属撞击声,但外壳仅留下细微划痕,很快被预充的炎脉能量修复;当舰队行驶至风暴区中部时,探测仪突然显示,3 条巨型熔岩能量流正从三个方向向舰队汇聚,形成 “熔岩合围” 之势。
“‘大地号’释放地核能量!制造‘地核引力场’,改变熔岩能量流方向!” 雷擎(大地号指挥官)下令,淡棕色的地核能量在舰队周围形成引力场,巨型熔岩能量流的轨迹被逐渐偏移,绕过舰队向风暴区外侧扩散;“炎脉号” 趁机释放 “炎脉引导波”,将小型熔岩碎片引导至能量转化编队,由 “星核号” 吸收转化为星核能量,补充舰队能源。
舰队继续向核心方向行驶,经过 3 小时的艰难突破,终于抵达炎脉核心外围的 “熔岩屏障区”—— 这里的炎脉能量浓度达 19.0 单位,核心周围环绕着厚度 500 公里的熔岩结晶层,结晶层表面释放的 “熔岩能量束” 每隔 5 分钟就会向四周喷射,形成密集的攻击网。
“熔岩屏障区的结晶层硬度达 20.0 单位,普通攻击无法穿透,” 炎烈分析数据,“需用‘炎脉 - 地核混合能量炮’,以 19.5 单位的强度精准射击结晶层的‘薄弱点’—— 薄弱点是结晶层能量流动的缝隙,可通过探测能量波动找到。”
【融化熔岩结晶层】
“炎脉号”“大地号” 组成 “混合攻击编队”,炎烈启动 “炎脉能量探测器”,寻找结晶层的薄弱点;探测器的暗红色能量波覆盖结晶层,表面的能量流动轨迹清晰显现,3 处能量缝隙(薄弱点)呈三角形分布在结晶层表面,每处缝隙的能量强度仅为 17.0 单位。
“锁定薄弱点!‘炎脉号’释放炎脉能量,‘大地号’释放地核能量,同步发射混合能量炮!” 炎烈下令,暗红色的炎脉能量与淡棕色的地核能量在炮口融合,形成双色能量束,精准击中第一处薄弱点 —— 结晶层表面出现巨大的熔洞,暗红色的熔岩从熔洞涌出,但很快被能量炮的余热固化,形成稳定的 “入口通道”。
就在攻击第二处薄弱点时,炎脉核心突然爆发强烈能量波动,新一轮能量冲击提前到来,强度达 21.0 单位;“防御编队” 立即行动,“光脉号” 释放光脉能量,在舰队前方形成 “光脉缓冲层”,削弱冲击强度;“时空号” 释放时空能量,将冲击的持续时间从 10 秒缩短至 5 秒;“暗影号” 释放暗灵脉能量,吸收部分冲击能量,缓解防御压力。
顶住能量冲击后,混合攻击编队继续攻击剩余两处薄弱点 —— 第二处薄弱点被击中后,结晶层出现大面积龟裂;第三处薄弱点被击中时,龟裂区域彻底崩塌,露出内部的炎脉核心 —— 核心呈暗红色的球形,直径 500 公里,表面的 “炎脉平衡阀” 隐约可见,阀体外包裹着一层薄如蝉翼的 “能量保护膜”,防止被熔岩损伤。
“平衡阀的保护膜强度达 18.0 单位,需用低强度炎脉能量融化,” 金锋提醒,“‘炎脉号’释放‘柔化炎脉能量流’,强度控制在 17.5 单位,既能融化保护膜,又不会损伤平衡阀。”
暗红色的柔化能量流缓慢覆盖平衡阀,保护膜如同蜡油般逐渐融化,露出内部的精密结构 —— 平衡阀呈六边形,表面布满淡红色的能量纹路,纹路的闪烁频率与炎脉核心的能量波动完全同步;探测仪显示,平衡阀当前处于 “关闭状态”,需注入特定频率的炎脉能量才能激活。
【激活炎脉平衡阀】
“炎脉平衡阀的激活频率为 9.8 赫兹,与炎脉核心的本源频率一致,” 炎烈调出炎脉文明的古籍数据,“需通过‘炎脉导能晶管’将频率匹配的炎脉能量精准注入平衡阀的 6 个能量接口,且注入速度必须同步,偏差不能超过 0.1 秒,否则会触发平衡阀的‘自我保护机制’,彻底锁死。”
“‘炎脉号’‘新域号’‘金属号’各负责 2 个接口!‘星核号’提供能量校准,确保频率稳定!” 林风下令,三艘核心疏导舰分别停靠在平衡阀的三个方向,伸出直径 10 米的炎脉导能晶管,对准对应的能量接口;“星核号” 释放淡金色的星核能量,通过能量管道输送至三艘战舰,校准炎脉能量的频率,使其稳定在 9.8 赫兹。
“能量注入准备!3、2、1,开始!” 炎烈倒计时结束,三艘战舰同时启动导能系统,暗红色的炎脉能量通过晶管缓缓注入平衡阀 —— 接口处的能量纹路开始闪烁,与注入能量的频率同步;但当注入量达到 50% 时,炎脉核心突然爆发能量波动,平衡阀的频率出现轻微偏移,接口处的纹路闪烁变得紊乱。
“频率偏移 0.05 赫兹!‘星核号’加强能量校准!‘炎脉号’调整注入速度!” 金锋大喊,“星核号” 立即提升星核能量输出,将平衡阀的频率拉回 9.8 赫兹;“炎脉号” 减缓注入速度,等待另外两艘战舰同步进度 ——10 秒后,三艘战舰的注入进度重新同步,平衡阀的纹路闪烁恢复稳定。
当能量注入量达到 100% 时,炎脉平衡阀突然爆发强光,暗红色的能量波以平衡阀为中心扩散,覆盖整个炎脉核心 —— 核心的能量输出强度从 21.0 单位快速降至 15.0 单位,恢复至正常水平;周围的熔岩能量流速度明显减缓,炎脉风暴区的范围开始收缩,探测仪显示,火山带的炎脉能量浓度逐渐稳定在 16.0 单位,不再提升。
“平衡阀激活成功!炎脉核心已恢复自主能量调节!” 炎烈兴奋地喊道,但话音刚落,探测仪突然显示,结晶层崩塌处涌出大量 “高温熔岩体”,这些熔岩体是结晶层融化后的残余能量形成的,能量强度达 19.0 单位,正向舰队袭来。
“‘能量转化编队’启动共生能量转换器!吸收熔岩体的能量!” 绿薇下令,“大地号” 释放地核能量,形成 “地核引力网”,将熔岩体牵引至转换器周围;淡绿色的共生能量从转换器中释放,包裹住熔岩体,将高温能量转化为温和的灵脉能量,输送至 “星核号” 与周边星域 —— 熔岩体在转化过程中逐渐缩小,最终化为纯净的灵脉能量流,融入宇宙灵脉网络。
【炎脉火山带的能量转化与后续计划】
炎脉平衡阀激活后,舰队开始在火山带部署 “炎脉能量疏导站”—— 共布设 10 个疏导站,围绕炎脉核心形成环形网络,每个疏导站配备 2 台能量疏导系统与 1 台共生能量转换器,可 24 小时持续疏导过剩的炎脉能量,将其转化为通用灵脉能量,输送至灵脉能量匮乏的星域。
绿藤族则在周边的火山星体上释放 “炎脉共生种子”—— 种子在高温环境中快速发芽,生长成 “炎脉共生植物”,植物的根系深入星体内部,吸收多余的炎脉能量,叶片则释放出降温能量,逐渐改善星体的极端环境;经过 24 小时的改造,部分火山星体的表面温度从 5000c降至 3000c,开始出现稳定的能量循环。
联盟在炎脉核心附近举行 “炎脉能量平衡仪式”—— 林风、星璃、炎烈、金锋、绿薇、时曦、光曦、墨、紫瑶九人站在疏导站的能量场中,同时释放本文明的本源能量,与炎脉核心形成共鸣;九道能量流(灵脉紫、星核金、炎脉红、合金灰、共生绿、时空蓝、光脉白、暗灵脉紫、精神力紫)在核心上空交织,形成 “九文明炎脉共鸣光柱”,向所有灵脉文明宣告炎脉火山带的能量平衡。
炎脉文明族长亲自前往核心区域,向联盟赠送 “炎脉平衡晶核”—— 这是炎脉平衡阀凝结的能量晶体,蕴含精准的能量调节频率,可用于其他热能灵脉区域的平衡控制;族长在仪式上发表讲话:“炎脉文明曾因核心能量过剩陷入恐慌,是联盟的技术与协作,让我们避免了灭顶之灾;从今往后,我们将开放炎脉能量的转化技术,为宇宙灵脉的平衡贡献力量。”
仪式结束后,联盟召开 “炎脉火山带战后会议”,确定最后一个灵脉失衡区 “冰脉冰川区” 的修复计划:冰脉冰川区的核心问题是 “冰脉能量冻结”,需研发 “冰脉解冻系统” 与 “低温防护技术”,联合冰脉文明、光脉文明共同推进,冰脉文明熟悉冰脉能量特性,光脉能量的 “热能属性” 可辅助解冻,预计 10 天内完成技术准备。
“炎脉火山带的修复验证了‘技术适配’的关键作用,” 林风在会议上展示着全息宇宙灵脉地图,炎脉火山带已恢复稳定的暗红色能量显示,与三大灵脉支柱形成热能灵脉连接,“炎脉防护外壳的耐高温设计、能量疏导系统的精准控制,都是针对极端环境的定制化方案;这种‘因地制宜’的技术思路,将是修复冰脉冰川区的核心原则。”
冰脉文明使者冰凝(提前通过通讯参与会议)提出:“冰脉冰川区的冰脉核心被‘永冻冰层’包裹,解冻温度需精准控制在 - 50c至 - 40c之间,过高会损伤核心,过低则无法融化冰层;光脉能量的热能输出需配合‘冰脉温控晶核’,才能实现精准解冻。”
光曦立即回应:“我们可改造光脉净化炮,加装‘温控模块’,配合冰脉温控晶核,将热能输出误差控制在 ±1c;同时,光脉能量的‘净化特性’可同步清除冰层中的暗黑能量,确保解冻后的冰脉能量纯净。”
会议结束后,炎脉疏导舰队开始返程 —— 舰队行驶在逐渐恢复稳定的炎脉火山带中,窗外的暗红色能量流变得平缓,共生植物的绿色光芒在火山星体上闪烁,形成红绿交织的美丽景象;林风站在 “新域号” 舰桥,看着全息屏上炎脉核心的能量调节数据,心中充满感慨:“从光脉荒漠的‘以蚀化净’,到炎脉火山带的‘以导化衡’,我们始终在探索最适合的修复方案,而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文明间的技术共享与信念共鸣。”
紫瑶走到林风身边,手指指向冰脉冰川区的坐标:“冰脉的低温环境与炎脉的高温环境是宇宙灵脉的两个极端,修复难度必然更大,但只要我们延续‘因地制宜、协同创新’的思路,就一定能完成最后一战;我相信,当冰脉冰川区修复完成,宇宙灵脉的大同时代将正式开启。”
舰队驶入跨星系能量通道,向共生空间站疾驰而去 —— 前方的冰脉冰川区虽充满未知,但联盟已积累了应对极端灵脉环境的丰富经验,技术储备与协作默契也达到顶峰;随着最后一个失衡区的临近,宇宙灵脉的守护之路即将迎来终点。
当舰队即将抵达共生空间站时,探测仪突然捕捉到来自冰脉冰川区的能量信号 —— 信号频率稳定在 7.5 赫兹,能量强度达 14.0 单位,带着冰脉文明的 “协作” 波动,显然冰脉文明已完成初步准备,等待联盟舰队汇合;林风嘴角扬起一抹坚定的笑容,下令道:“全体舰队休整 3 天,3 天后,向冰脉冰川区进发!完成宇宙灵脉修复的最后征程!”
跨时空修复舰队的引擎再次提速,带着灵脉文明的信念与决心,向冰脉冰川区驶去 —— 宇宙灵脉的守护之路即将落幕,只要团结协作,就没有无法修复的灵脉失衡,和平的光芒终将照亮宇宙的每一个角落,为灵脉文明的共生共荣画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