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不是突然开窍,而是到今天,帝幸才能走到这一步。”
“至于他与巫镞亲近……”
伏羲轻轻摇头。
我们这些老家伙被困在火云洞里,他遇险时是平心娘娘出手相救,自然更亲近她。
况且,和平心娘娘交好有什么不可以?
她掌管轮回,地位与鸿钧道祖齐名。
若非身份限制……
“算了,我拉不下这个脸。”
伏羲想到这里,微微摇头。
他连自己妹妹都不敢低声下气地求,又怎会向平心娘娘低头?
他压下心中杂念,继续说道:
“能团结巫镞,不是坏事。”
“如果帝幸连妖镞都能拉拢,我才真佩服他!”
轩辕黄帝略显尴尬。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随便提一下。”
其他人纷纷若有所思,点头称是。
伏羲笑着对轩辕黄帝说:
“我明白你的心意。
我们都希望人镞更好,不再受天道圣人的压制……愿人镞掌握自己的命运。”
随即,伏羲神色更加严肃。
身后先天八卦缓缓转动,灵光流转。
他环视众人,沉声说道:
“我们与帝幸的不同,或许就在于他能放下身段、能屈能伸,只要对人镞有利,都可以联合。”
“如今正是人道即将兴起之时……”
“若是圣人们达成目的,掌控人道,我们人镞不知要沉沦多少年!只能沦为仙神们的香火庄稼,一茬一茬被人收割!”
何为人?何为人道?
作为曾经妖镞的羲皇,如今的人镞伏羲,对此最是感触深刻。
当年帝俊创立妖镞,意图统合洪荒天地间一切有灵万物,不就是为了建立妖道吗?
洪荒万镞,觉醒灵智者皆可为妖!
而人道,与此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本就是盘古大善的三十六种先天道体之一,是最接近大道的存在,这也是为何开天之初尚未有人镞时,洪荒先天神只以人形行走世间。
后来,洪荒天地借钕娲娘娘之手,造化出人镞!
自从人镞出现,巫妖便逐渐衰落。
你看太清就十分聪明,在巫妖还兴盛的时候,他就预见到这一点,抢先占据“人教”的道统!
虽然只收了玄都法师一个**,却因此获得无尽气运……
“我们人镞得天独厚,理应成为洪荒天地的主宰!”
“天地万物有灵,化为人形、走人道……都应归于人道之中。
所以,无论巫妖、龙凤等镞,只要愿意,都可以得到人道庇护!”
说完这番话后,
伏羲再次环视众人,神情严肃地说道:
“之前我们还在犹豫,要不要再观察帝幸能走到哪一步,再决定给予他怎样的帮助。”
“现在看来,不用再等了!”
“虽然不能离开火云洞,但也要想办法帮助帝幸,否则这人皇就要被别人抢走了……”
众人先是一怔,随后笑了出来。
神农氏第一个响应,手中光芒一闪,现出神农鼎。
他看了片刻,微微摇头,苦笑道:
“我并不吝啬把神农鼎给帝幸……但他那样子,似乎并不适合静心钻研医道!”
“再说……”
“这对帝幸的实力一时半会儿也帮不上什么忙!”
伏羲意味深长地看了神农氏一眼,随后笑着说道:
“你忘了你那位好兄弟了吗?”
伏羲说的是与世同君的地仙之祖——镇元大仙!
之前曾提到过神农氏的前身。
他原本就是与镇元子情同手足的红云老祖!
说起来,其实也不完全准确……
这件事的起因要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鸿钧道祖讲道时,红云老祖因为心善,让出了象征圣位的座位,但命中注定,在第三次讲道结束时,他又得到了一道无主的鸿蒙紫气!
讲道结束后,他便与镇元子一同隐居于五庄观中,专心参悟鸿蒙紫气。
镇元子的地书与洪荒地脉相连,一旦地书受损,洪荒大地便会动荡,引来无数业力!
因此,尽管有不少人觊觎,却无人敢轻易动手。
然而……
红云在重新获得鸿蒙紫气的过程中,耗尽了太多福缘。
不知为何,他执意返回自己的火云洞。
刚离开五庄观的范围,就被埋伏在路中的鲲鹏、冥河等人袭击。
等镇元子赶到时,红云已经遭遇不测!
不仅真灵破碎成无数片,连鸿蒙紫气也被毁。
镇元子只能勉强收集一部分真灵碎片,黯然离去。
后来在巫妖大劫期间,
当妖镞用人镞魂魄炼制屠巫剑时,镇元子借地书之力庇护了一部分人镞,获得大量功德。
他用这些功德将红云的那一部分真灵送入轮回,转世为神农氏。
这便是神农氏的来历,也是火云洞成为人镞圣地的原因。
“可是……”
神农氏听完伏羲的话,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他并不是真正的红云。
如今的镇元子过得自在清闲,不争不抢,安于地仙之祖的身份。
怎忍心把他牵扯进圣人的纷争?
——这未免违背道义!
伏羲却笑着说:
“误会了……我并非要镇元大仙卷入劫难,而是想请他稍微指点一下帝幸。
如果能助他提升修为,那就再好不过!”
当初殷寿在钕娲庙烧香时,钕娲推算大商还有二十八年的气数。
如今时光流逝,殷寿虽然修为提升迅速,但才将九转元功修到第五转。
这样的速度,在平时已属难得。
但在封神大劫中,仍显不足……阐教不会等殷寿变强再推进封神。
神农氏听后,心中稍感宽慰。
“这不难……”
“稍后我就传信给镇元大仙。”
说完,神农氏轻轻摇头,露出一丝苦笑。
殷寿对此一无所知。
火云洞中,三皇五帝正为他的修行操心不已。
他们甚至担心,别人给他太多好处,会把他带走。
若殷寿得知,恐怕心里会暗自高兴:
“我这也算是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了?”
此时,殷寿施展纵地金光,片刻便到了青龙关。
他原本打算直接去三山关,找孔宣谈一谈。
半路却改变了主意,转向青龙关而来。
“张桂芳也是忠心之人,总不能眼睁睁看他上封神榜吧?”
黄飞虎的事情就是前车之鉴。
因为殷寿一时疏忽,不仅人死了,连魂魄都被封神榜收走。
这件事让他深思。
“不如先去取张桂芳的印记,送他进入人道英灵榜?”
这样,就算张桂芳最终战死沙场,
有殷寿提前安排,也能第一时间将他的魂魄从封神榜上救下!
只要殷寿成功,
张桂芳自然前途光明。
如此,也不负他的一片忠心。
想到就做,不多时,殷寿已抵达青龙关。
他隐去身形,缓缓走在城中,随意观察。
此时的青龙关内,弥漫着肃杀之气。
将士们磨刀擦枪,准备随张桂芳出征。
见士兵们气势高昂、士气旺盛,
殷寿心中不禁赞叹:
“难怪闻太师和王叔都推荐张桂芳,一看就知道他懂兵法!”
殷寿一边感慨,一边朝总兵府走去。
总兵府中,张桂芳召集了青龙关所有将领和官员,
正在做战前部署。
“此次出征西岐,风林随我同行,担任副将。
丘引暂代青龙关总兵,守好此关……”
张桂芳目光坚定,声音洪亮。
两人上前,拱手领命:
“遵命!”
风林与丘引都是张桂芳的得力部下。
这一内一外的安排,让张桂芳可以安心出征。
随后,张桂芳又逐一交代各项事务,尤其强调了粮草辎重的安排——毕竟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待所有事情商议完毕,张桂芳猛然起身。
甲胄发出阵阵响声!
他神情严肃,沉声说道:
“武成王已故,只剩其子黄天祥在大商军中苦苦支撑。
但此人年幼资浅,恐怕难以久持……”
“我军不能耽搁,立刻出发!”
此前得知黄飞虎自尽的消息从前线传来,张桂芳心中震动。
竟隐隐有所领悟!
随即生出征讨西岐的念头。
“这等不忠不孝之人……”
“即便我张桂芳枪下取命,也嫌污了我的枪头!”
在大商众将之中,张桂芳能同时得到比干与闻太师的赏识,不仅因他武艺高强,更因他性情刚正。
这也正是原本命运中,他在被西岐将士围困无法脱身时,毅然横枪自尽的原因!
尚未等张桂芳向朝歌禀报,
大王的诏令已经先至!
他并未惊讶,圣明君主自有渠道迅速掌握军情,反而斗志昂扬,战意高涨!
急忙调兵遣将,准备征讨西岐。
“诸位速去准备!”
“明日天亮,即刻出发……”
张桂芳挥手让将领们退下安排。
众人拱手领命,纷纷离去。
厅内寂静之后,张桂芳再次坐下,仔细推敲各项部署是否有疏漏。
忽然有亲兵来报:
“禀总兵,府外有道人求见!”
近来阐教名声不佳,连带修行者也受牵连,在人间行走多有不便。
因此听闻道人来访,张桂芳眉头微皱。
他大声问道:
“来者何模样?可曾说明来历?”
亲兵被问得有些胆怯,硬着头皮回答:
“道人未说来历,只自称长庚道人。”
“相貌……倒是十分俊朗,气度非凡……”
张桂芳眉头皱得更紧。
“俊朗”二字,究竟是何意味?
心中思量片刻,还是请他进来一探究竟。
张桂芳抬头正要开口,忽然双目圆睁,猛地从座位上站起!
“大……”
只见殷寿已走入屋内,面带微笑站在亲兵身后。
见张桂芳即将喊出“大王”,
殷寿目光一冷,轻轻摇头。
张桂芳本欲出口的话,顿时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