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雨季,来得突兀而暴烈。铅灰色的天幕仿佛被撕开了无数道口子,雨水不是落下,而是倾倒,冰冷刺骨,砸在茂密的丛林枝叶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哗响。地面早已化为一片泥泞的沼泽,每迈出一步,军靴都会陷入近半尺深,发出“噗嗤”的声响,拔出来时带着沉重的黏土。浓雾与水汽弥漫,能见度骤降至不足五十米,整个世界被包裹在一片灰蒙蒙的水幕之中。
廖奎紧跟着侦察分队的队员,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他身上除了自己的医疗背包,还额外帮忙扛着一箱沉重的弹药。雨水顺着钢盔的边缘流下,模糊了他的视线,冰冷的湿气无孔不入地钻入骨髓,但他体内因【战场生存本能】而持续运转的气血,勉强抵御着这彻骨的寒意。
这场大雨和浓雾,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他们的掩护,削弱了苏军依赖的炮兵观测和空中优势,将战斗拉回到了最原始、最残酷的近距离交火层面。分队战士们手中紧握的56式冲锋枪,在这种环境下,比射程更远的精确步枪更具威胁。
他们的任务是前出侦察,摸清敌方一个疑似前进观察所的位置,并伺机捕捉俘虏,获取情报。这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灵活战术思想下的典型行动,避其锋芒,击其要害。
突然,走在前方的尖兵猛地蹲下,打出一个“停止前进,有情况”的手势。整个分队瞬间凝固,所有人都伏低身体,隐入湿漉漉的灌木丛和树干之后,只有雨水敲打万物的声音充斥耳膜。
廖奎的心脏骤然收紧,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危机预警】如同细微的冰针刺入了他的神经末梢——危险来自左前方,距离很近!
几乎就在他产生感应的同一秒——
“哒哒哒哒——!”
苏制AK-47那特有的、清脆而连贯的爆鸣声猛然炸响,子弹如同毒蛇的信子,穿透雨幕,打在分队藏身区域的树木和泥土上,溅起一片碎木和泥浆!
“敌袭!三点钟方向!散开!找掩护!”分队长声嘶力竭地大吼。
战斗在瞬间爆发!
更多的枪声从不同方向响起,显然他们遭遇的不是零星哨兵,而是一支同样在恶劣天气下执行任务的苏军小股部队。双方在极近的距离上骤然相遇,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祖国人民看着我们!压住他们!”
干部和党员在激烈交火的间隙,用沙哑的喉咙喊出鼓舞士气的口号,这声音在枪声和雨声中显得格外悲壮,点燃着战士们胸腔里的血性。
廖奎迅速匍匐到一块半人高的岩石后面,这里相对安全,视野也尚可。他没有第一时间开枪,而是迅速卸下医疗包和弹药箱,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战场。
【明镜止水】的状态在巨大的压力和危机下,几乎是被动开启。他的感知变得异常敏锐,不仅关注着己方战士的动向,更在捕捉着敌方火力的分布和规律。
“右边!那棵歪脖子树后面!有机枪!”廖奎猛地朝分队长喊道,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确定性。他的【危机预警】结合平行世界特种兵技能经验,让他从枪声的密度和来源判断出了那个隐蔽的威胁点。
分队长一愣,随即毫不犹豫地朝那个方向甩出一颗手榴弹。“轰”的一声巨响,歪脖子树被炸得枝叶横飞,那挺威胁极大的轻机枪顿时哑火。
“二班,向左迂回!火力掩护!廖医生,你带人建立临时救护点!就在那块大石头后面!”分队长迅速调整部署。
廖奎没有迟疑,立刻对跟随着他的两名卫生员低喝道:“跟我来!把重伤员先拖到这里!”
子弹在头顶啾啾飞过,炮弹(很可能是双方迫击炮)不时在远处近处爆炸,震得大地颤抖,泥水飞溅。一名战士肩部中弹,鲜血瞬间染红了军装,他咬着牙,还想继续射击。
“服从命令!后退!”廖奎的声音带着一种冰冷的威严,不容抗拒。他和另一名卫生员冒着横飞的流弹,半拖半抱地将那名伤员转移到了岩石后的相对安全区。
清创,止血,包扎。廖奎的动作快得带出了残影。【明镜止水】让他无视了周遭的爆炸和惨叫,眼中只有伤员的伤口。他精准地找到弹头位置,用最少的动作和材料完成处理,最大限度地节省着宝贵的医疗资源。
“廖医生!小刘腹部中弹了!”一名满脸是泥的战士拖着另一个昏迷的战友爬了过来,声音带着哭腔。
廖奎心头一沉。腹部贯穿伤,在这种环境下,几乎是死刑。但他没有放弃,迅速检查。“失血性休克!需要立刻后送!”他一边进行紧急压迫止血,一边对分队长喊道:“队长!必须派人把他送回去!这里处理不了!”
分队长脸上肌肉抽搐,人手极度紧张,但他看着廖奎那双在雨水中依然冷静得可怕的眼睛,咬了咬牙:“三组!分出两个人,抬小刘回去!快!”
就在两名战士抬起伤员,准备沿着来路后撤时,廖奎的【危机预警】再次发出尖锐警报——那条路已经被敌方侧翼火力盯上了!
“不行!那条路不能走了!”廖奎猛地拉住担架,“跟我来!走这边!”
他凭借着【战场生存本能】对地形和危险的直觉,选择了一条更加迂回、植被更茂密的小径。雨水和浓雾成了最好的掩护,他带领着担架小组,利用【环境隐匿术】(已融入生存本能)带来的对光线、阴影和声音的极致利用,如同幽灵般在丛林中穿行,巧妙地避开了几个明显的火力封锁点和可能存在的雷区。
他将伤员安全交给接应人员后,立刻返回了仍在激战的前线。
在这场短暂而惨烈的遭遇战中,廖奎的角色早已超越了一个单纯的医护兵。他不仅是生命的挽救者,更是凭借其超常的洞察力和生存能力,成为了侦察分队一个无形的“眼睛”和“屏障”。他多次提前预警了敌方的迂回动作和火力点转移,甚至在一些班组指挥员伤亡的短暂真空期,下意识地接过了指挥权,用简洁明确的指令,组织起有效的交叉火力和交替撤退。
当他用缴获的苏军急救包(里面的药品和敷料质量明显更好)为一个腿部被弹片撕裂的战士包扎时,那名浑身湿透、脸色苍白的老兵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感激,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信赖。
“廖医生……你,你以前……到底是干啥的?”老兵喘着粗气,忍不住问。
廖奎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声音平静无波:“救人命的。”
战斗持续了约半小时,双方在付出代价后,都选择了在恶劣天气下脱离接触。侦察分队带着伤亡和有限的俘虏,开始艰难后撤。
廖奎走在队伍中,雨水冲刷着他脸上混合着的血水、泥水和汗水。身体疲惫,但他的精神却处于一种奇异的高度亢奋状态。
这次遭遇战,像一块试金石,彻底检验了他融合后的系统技能在真实战场上的价值。【明镜止水】让他能在极致混乱中保持精准救护;【战场生存本能】则让他拥有了远超普通士兵的战场嗅觉、隐匿能力和应急指挥潜力。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依附于战斗单位的医护保障人员。他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技能组合,使他成为了一个极其特殊的战场节点——一个能打、能藏、能救、能洞察战局的特殊存在。
这价值,远超一个普通医护兵,甚至超越了许多一线战斗人员。
回到相对安全的临时驻地,脱下湿透沉重、沾满泥浆血污的军装时,廖奎看着自己那双依旧稳定的手,眼神深邃。
前方的路依旧布满荆棘与死亡,但这一次,他对自己在这片血火炼狱中生存下去,并尽可能多地带回一些生命的信心,前所未有地坚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