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半小时后,办公室门外传来了一个洪亮而略带紧张的声音:“报告!”
“请进。”我放下手中的笔。
门被推开,一个身影走了进来。来人约莫四十岁上下,身材不算高大,但很结实,像一棵扎根山崖的青松。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但熨烫得十分平整的旧军装(没有领章帽徽),脚下是一双擦得锃亮的解放鞋。皮肤黝黑,脸庞方正,嘴唇紧抿,眼神清澈而直接,带着军人特有的那股精气神。他站在那里,身姿挺拔,双手紧贴裤缝,仿佛随时准备接受检阅。
“县长好!司机李卫国前来报到!”他声音洪亮,甚至有些震耳朵,在这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突兀。
我忍不住笑了笑,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李师傅,请坐,不用这么正式。”
李卫国犹豫了一下,还是迈着标准的步伐走到椅子前,挺直腰板,坐了半个屁股。
“李主任都跟你说了吧?以后麻烦你给我开车。”我和蔼地说。
“是!保证完成任务!”李卫国又是猛地一挺胸,声音依旧洪亮,“请县长放心,我李卫国别的不敢说,开车技术绝对过硬,安全第一!一定把您安全、准时送到每一个地方!”
他的回答像在背诵条例,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
“听说你是汽车兵出身?”我试图让气氛轻松些。
“是!当了五年汽车兵,川藏线跑过三趟,没出过一次差错!”提到自己的老本行,李卫国的眼神亮了起来,语气里带着自豪。
“厉害。”我由衷地赞了一句,“以后我们就要经常搭档了。我这个人,工作的时候可能要求比较急,有时候可能需要起早贪黑,辛苦你了。”
“县长您这话说的,我不怕辛苦!”李卫国用力摆手,“在部队啥苦没吃过?只要是为工作,再苦再累我也没二话!”
他的直率和朴实,让我心生好感。比起那些说话拐弯抹角、心思九曲十八弯的人,和这样的人相处,反而轻松。
“好,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我点点头,“今天上午我暂时不出门,你先熟悉一下车况。下午我要去开常委会,到时候你送我。”
“是!”李卫国站起身,又是一个立正般的姿势,“县长,那我先出去了,车就在楼下,您随时叫我!”
他转身,迈着稳健的步伐离开了办公室,轻轻带上了门。
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踏实了不少。李卫国身上有一种这个时代难得的“拙”和“真”,这或许正是我在青云县这个复杂环境里,需要的一份简单和可靠。
上午九点整,马胜才书记准时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他依旧是那身灰色夹克,脸上带着惯有的、让人捉摸不透的笑容。
“林县长,怎么样?还习惯吧?”他寒暄着,在我对面的沙发上坐下,“这办公条件,真是委屈你了。”
“马书记说哪里话,挺好的,能办公就行。”我给他倒了杯水,“正要跟您汇报一下我初步的一些想法。”
“哦?林县长有什么高见?快说说!”马胜才身体微微前倾,做出认真倾听的姿态。
我把昨晚和今天早上思考的三点思路,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重点强调了优先解决教师工资拖欠问题的紧迫性。
听到“教师工资”几个字,马胜才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他端起茶杯,吹了吹并不存在的浮沫,叹了口气:“唉,林县长,这个问题是老问题了。我也着急啊!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财政的情况您也看到了,实在是拿不出钱来。去年为了补发一部分,已经把能挪用的资金都挪用了,现在还欠着信用社一大笔贷款呢。”
他顿了顿,看着我:“不过,林县长既然提到了,说明您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这样,我让财政局老孙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从别的口子再挤一点出来,哪怕先发一个月,稳定一下情绪也好。”
他这话,听起来是支持,实则把皮球踢给了财政局,而且预设了“只能挤一点”、“先发一个月”的低预期。这是一种典型的基层应付上级要求的“拖”字诀和“缓”兵之计。
我没有顺着他的话说,而是直接问道:“马书记,除了财政,我们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的资金来源?比如,盘活一些闲置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或者,向上争取一些专项的教育扶贫资金?”
马胜才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会这么直接地追问具体路径。他放下茶杯,手指在沙发扶手上敲了敲:“盘活资产?县里那点家底,能卖的早就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办公必需的。向上争取?我们也一直在跑,可省里、市里到处都缺钱,教育口的专项,竞争激烈得很,我们青云县没啥优势,很难争到啊。”
他的话里,充满了“不可能”和“困难重重”。这是一种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形成的思维定式——习惯于陈述困难,而不是寻找方法。
“困难确实有。”我表示理解,但话锋一转,“但教师的工资不能一直拖下去,这会寒了人心,也影响孩子们上学。我的想法是,我们是不是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由我牵头,财政、教育、审计等部门参加,集中力量,多管齐下,无论如何,要在短期内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哪怕不能全部解决,也要让老师们看到我们在行动,看到希望。”
我直接提出了成立工作小组,并由我亲自牵头。这等于把这个难题主动揽到了自己身上,也避免了被马胜才用“研究研究”、“商量商量”拖延下去。
马胜才显然没料到我会如此“揽事”,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惊讶,有审视,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既然你主动跳进来,那你就去折腾吧,折腾成了,成绩是班子的,折腾不成,责任是你这个新任县长的。
“林县长有魄力!”他脸上重新堆起笑容,“既然您愿意亲自抓,那当然最好不过!我完全支持!需要县委协调什么,您尽管开口!”
“谢谢马书记支持。”我点点头,“那下午的常委会上,我就把这个想法提出来,形成决议,也好名正言顺地开展工作。”
“没问题!”马胜才答应得很爽快。
我们又沟通了一下下午常委会的其他几个常规议题。马胜才的态度比刚才更加“配合”,甚至带着点“你看怎么办就怎么办”的意味。
送走马胜才,我坐回椅子上,心情并不轻松。马胜才的“支持”,更像是一种隔岸观火。解决教师工资的问题,远比想象中复杂,不仅是个钱的问题,更是个触及现有利益格局和办事逻辑的问题。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已经在棋盘上落下了第一子。接下来,就看我怎么调动资源,把这盘死棋下活了。
我拿起电话,拨通了政府办的内部号码:“李主任,麻烦你通知财政局孙局长、教育局王局长,下午常委会后,请他们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战场,已经从宏观的思路,转向了具体的人和事。李卫国、孙局长、王局长……这些面孔,将逐渐构成我在青云县施政图谱上最初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