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旭手里的浆糊刷子掉在地上,秦淮茹举着锅铲从厨房跑出来,连在院里放小鞭的棒梗和小当都愣住了。
妈!您说什么?贾东旭的声音都变了调。
宁婉(贾张氏)这才慢悠悠地走进院子,脸上带着藏不住的笑意:区里的任命下来了,从明年起,我就是街道办主任了。
哎呦!秦淮茹惊呼一声,手里的锅铲差点没拿住,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贾东旭激动得脸都红了,赶紧朝屋里喊:棒梗,快去叫你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过来!小当,去后院叫你傻柱叔!
宁婉(贾张氏)摆摆手:别这么大张旗鼓的...
可哪里拦得住?不一会儿,院里就挤满了前来道贺的邻居。
一大爷易中海第一个反应过来,握着她的手连声道贺:老嫂子,不,贾主任!这可是咱们全院的光荣啊!
二大爷刘海中虽然心里酸溜溜的,面上还是堆着笑:贾主任,往后可要多关照咱们院里啊。
三大爷阎埠贵推了推眼镜,已经开始盘算:街道办主任,这可是正科级干部,跟派出所所长、中小型厂长一个级别呢!
这话一出,院里顿时炸开了锅。
啥?跟派出所所长平级?
那不就是说,跟轧钢厂的车间主任一个级别?
了不得!了不得!贾主任这可是真正的大干部了!
宁婉(贾张氏)被大家围在中间,独占中位。
在这个六十年代,街道办主任确实是正科级,相当于公安分局的科长、中型工厂的副厂长。虽说比不上那些大厂的党委书记,但在老百姓眼里,已经是了不得的官了。
傻柱拎着两瓶二锅头挤进来:贾主任,这可是大喜事!今天我下厨,咱们好好庆祝庆祝!
贾东旭激动地搓着手:妈,您快给大家说说,这街道办主任到底管多少事?
宁婉(贾张氏)被大家簇拥着坐在院当中的椅子上,这才慢慢说道:
咱们街道办,管着十来个居委会,两三万人口。从出生证明到死亡证明,从就业安置到困难补助,从环境卫生到治安联防,都在管辖范围内。
她顿了顿,继续解释:要说级别,确实跟派出所所长、区里各局的科长平级。开会的时候,都是坐在一起的。
院里一片寂静。大家都被这个的分量镇住了。
秦淮茹悄悄扯了扯贾东旭的袖子,小声说:咱妈这官,比你们图书馆馆长官还大呢!
贾东旭重重地点头,眼圈都有些发红。他想起了前两年自己躺在病床上的样子,想起了家里揭不开锅的艰难日子。谁能想到,这才几年光景,母亲竟然成了正科级的街道主任!
这天晚上,贾家的喜庆气氛一直持续到深夜。傻柱果然露了一手,做了满满一桌子菜。院里老老少少都来道贺,比过年还热闹。
等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宁婉(贾张氏)看了看屋里——儿子儿媳在收拾碗筷,孙子孙女在灯下写作业,一派和乐融融。
这个主任,她不仅要当,还要当好。
不仅是为了家里,也为了能在这个年代多做点事。
寒风吹过,她却觉得浑身暖洋洋的。明天,就是全新的开始了。
大年初七一过,宁婉(贾张氏)正式走马上任,成了红星街道办事处的主任。
第一天上班,她特意提早了半小时到。推开主任办公室的门,看着那张宽大的办公桌和墙上的地图,她心里五味杂陈——谁能想到,那个天天喊“老贾”的四合院亡灵法师,真坐进了主任办公室?
贾主任早!办事员小陈端着茶杯进来,语气比往常更恭敬几分。
宁婉(贾张氏)点点头,接过茶杯。
水温正好,茶叶也是新的。
得,这就开始享受主任待遇了。
上午九点,召开第一次班子会。几个副主任和科室负责人到齐后,她开门见山:
新年新气象,咱们街道今年要重点抓三件事:一是继续扩大劳保厂规模,争取再解决五十个就业岗位;二是把各院的卫生死角彻底清理干净;三是健全老年人服务,特别是孤寡老人的日常照料。
她有条不紊的安排工作,底下的人都在认真记录,没人敢怠慢。
贾主任,分管民政的老张提出疑问,扩大劳保厂规模是好事,可原料指标...
原料我去区里争取。宁婉(贾张氏)打断他,你们只管把生产抓好,质量把关严。
开完会,她让司机小刘备车,直奔区工业局。新官上任三把火,她这第一把火,就得烧旺点。
到了工业局,她直接去找分管副局长。对方见她来了,笑着起身:贾主任,恭喜高升啊!
都是组织培养。宁婉(贾张氏)客气一句,马上切入正题,王局长,我们劳保厂想扩大规模,再要二十吨棉纱指标。
王局长面露难色:老贾,不是我不支持,现在各厂都在要指标...
宁婉(贾张氏)不慌不忙,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材料:这是我们厂去年的产值和利税,还有今年能解决的就业人数。王局长,我们街道的情况您也知道,待业青年多,困难户多...
她一条条摆数据,一句句讲困难,最后王局长终于松口:这样吧,先批十五吨,不够再说。
太感谢了!宁婉(贾张氏)立即表态,我们一定好好干,不给区里丢脸。
从工业局出来,她又去了趟房管所。街道有处危房要修缮,手续卡了半年没办下来。这回她亲自出马,半天就解决了问题。
回程路上,司机小刘忍不住说:贾主任,您这效率真高。
宁婉(贾张氏)望着窗外:在其位,谋其政。既然当了这个主任,就得给老百姓办实事。
下午回到街道,她没歇着,又带着人去各院检查卫生。在胡同里遇见老邻居,大家都改口叫贾主任,语气里带着真心的敬佩。
三大爷阎埠贵碰见她,推了推眼镜:贾主任,您这新官上任,气象一新啊!
三大爷客气了,宁婉(贾张氏)笑道,往后院里有什么事,您直接来找我。
晚上回到家,贾东旭关切地问:妈,第一天当主任,累坏了吧?
宁婉(贾张氏)脱下外套,活动活动肩膀:累是累点,但心里踏实。
好歹是正科级干部了,总不能白占着这个位置。
吃饭时,秦淮茹说起院里的闲话:妈,现在院里人都说,您这主任当得比以前的主任都强。
宁婉(贾张氏)给孙子夹了块肉,:可不能这么说,老主任咱们要尊敬,以前也做的很好。
看来以后要给好大儿和儿媳培训一下了,好在是干部家属了,以后圈子要变了。
夜深人静,她独自在灯下看文件。桌上摆着街道的规划图,上面用红笔标出了今年的重点工作。
劳保厂要扩建,服务社要增加项目,孤寡老人要建档立卡...要做的事还多着呢。
她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继续伏案工作。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就得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对得起老百姓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