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朔三年夏,某日凌晨,海天之交尚未泛白,墨城军港仍笼罩在浓重的夜色与薄雾之中。然而,这片往日起伏着轻柔涛声的海湾,此刻却弥漫着一种截然不同的、钢铁般的肃杀之气。
没有震天的战鼓,没有喧嚣的号令,只有低沉而富有节奏的、仿佛巨兽心脏搏动般的“哐啷……哐啷……”声,以及蒸汽泄压时发出的、如同巨龙呼吸的“嗤嗤”白汽。港区内灯火管制,只有零星几盏被严格遮蔽的信号灯,在雾气和夜色中投射出昏黄而短促的光柱,勾勒出一排排庞然大物令人心悸的轮廓。
华胥国海军主力,“惊澜”第一、第二分队,共计二十艘新式蒸汽战舰,以及三十余艘经过改装、负责护航与辅助的大型帆舰,已悄然完成集结,如同潜伏在暗影中的狼群,蓄势待发。
最大的旗舰“破浪号”舰桥上,青鸾卓然而立。她已褪去平日的常服,换上了一身量身定制的深蓝色海军将官制服,肩章上的星辰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冷硬的光芒。长发利落地挽起,更显得她脖颈修长,面容清冷如霜。她没有佩戴过多饰物,唯有腰间悬挂着一柄造型古朴的长剑,那是东方墨早年赠予她的防身利器,亦是她武道的象征。
她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港内若隐若现的舰队阵列,最后投向东方墨所在的无首府方向。尽管视线被黑暗与建筑阻隔,但她能感受到那道始终与她同在的目光。无需言语,心意已通。
“报告副帅!第一分队,锅炉压力已达出击标准,弹药装载完毕,全员就位!”
“报告副帅!第二分队,各舰联络通畅,导航设备校准完成,随时可以启航!”
两名分队长通过传声筒送来的报告,声音沉稳而有力,打破了舰桥上的寂静。
青鸾微微颔首,声音清晰而冷静,透过传声筒传遍整个舰队:“传令各舰,保持灯火管制,按照预定序列,依次出港。航向,东北偏东。出港后,以‘破浪号’为基准,组成巡航阵型。航速,初始八节。”
“是!”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低沉的汽笛声有规律地短促鸣响,那是蒸汽舰队独有的、在静默中沟通的信号。
“破浪号”巨大的双联装明轮开始缓缓转动,搅动着漆黑的海水,发出沉闷的轰鸣。庞大的舰体如同从沉睡中苏醒的史前巨兽,率先脱离了码头,平稳地滑向港外。其后,一艘接一艘的“惊澜级”战舰以及辅助帆舰,如同幽灵般依次驶出,庞大的身影融入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之中。
港区内,只有轮桨划破水面的哗哗声,蒸汽机稳定运行的轰鸣,以及海风拂过桅杆和烟囱的细微呜咽。没有欢送的人群,没有壮行的酒宴,只有墨城高处,元首府露台上,那个负手而立、目送舰队消失在苍茫海天之间的身影。
舰队驶出港湾,进入开阔海域。此时,东方的天际才刚刚露出一线鱼肚白。青鸾下令:“升起华胥海军旗,全舰队,加速至十二节!”
一面蓝底、上绣银色龙纹与星辰图案的旗帜,在“破浪号”主桅顶端冉冉升起,在渐强的海风中猎猎作响。紧接着,各舰也纷纷升起了自己的旗帜。与此同时,各舰烟囱中喷出的浓密黑烟骤然加剧,明轮(或螺旋桨)的转速飙升,舰首劈开波浪,激起白色的航迹如同巨大的燕尾,在微明的海面上迅速延伸。
二十艘蒸汽战舰为核心,辅以三十余艘帆舰,组成了一支在这个时代堪称梦幻的舰队,以远超传统帆船的速度,坚定地向着东北方向的倭国本土疾驰。钢铁的意志,融入了钢铁的舰身,化作一柄无情的利剑,直刺敌人的心脏。
青鸾站在“破浪号”舰桥,迎着凛冽的海风,衣袂翻飞。她的眼神锐利如刀,映照着初现的晨曦,也映照着前方那片即将被战火与惊澜笼罩的海域。
“墨,等我消息。”她心中默念,随即收敛所有心神,全神贯注于眼前的航路与即将到来的战斗。
华胥的利刃,已然出鞘。目标,倭国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