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燕赵放牛娃

首页 >>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京门风月 马前卒 大宋的智慧 三国之召唤猛将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奋斗在红楼 至尊特工 崛起之第三帝国 清末之雄霸天下 黑铁之堡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燕赵放牛娃 -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全文阅读 -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txt下载 -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9章 以工代赈(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高顺铁腕而高效的组织下,十多万参与劳役的百姓被迅速分成了无数个小队。

青壮年劳力,被派往任务最重的修渠和筑墙工地。他们是这场全民总动员的主力军。

而老人、妇女,甚至半大的孩子们,也没有闲着。他们负责运送土石、烧水送饭、看护物资。

甚至在休息的间隙,为青壮们缝补磨破的衣物。

整个元氏县,变成了一个井然有序的巨大工地。

县衙的府库,也在这时发挥了定海神针般的作用。

从黄、李两家抄没的钱粮,被毫不吝惜地投入到后勤保障中。

工地上,每日都支起数百口大锅,熬煮着稠密的粟米粥,确保每一个干活的人都能吃饱。

刘景更是下达死命令,负责挑土筑墙的重体力劳工,每日必须额外加餐,保证能见到肉腥!起码能喝上肉汤!

这在寻常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待遇,毕竟自己以前做劳役还得自备粮食,自备钱。

刘景的政策让所有人都鼓足了干劲。

元氏县西部的泜水和汶水两岸,工地上人声鼎沸,热火朝天。

县城四周,更是壮观。

砖石堆积如山,无数人肩扛手提,蚂蚁搬家一般,将一块块沉重的石料运上城头。

元氏县的城墙,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寸寸地拔高,一层层地加厚。

刘景与贾诩并肩立于城楼之上,看着下方那热火朝天的宏大景象,心中百感交集。

贾诩的眼中,满是震撼与拜服。

他对着刘景深深一揖,声音中带着难掩的激动。

“主公此举,惊天动地!这哪里只是修渠筑城,这分明是在炼心,是在铸魂!”

“将十数万百姓的命运,与元氏县的存亡,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

“经此一役,元氏县民心之固,将坚如磐石!此乃千古不易之功!”

刘景望着远处连绵不绝的工地,眼神深邃。

“春耕迫在眉睫,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两个月。”

分到田地的希望,对吃饱穿暖的渴求,像一团火,在每个人胸中燃烧。

工地上,号子声此起彼伏,泥土的芬芳混杂着汗水的咸味,弥漫在空气里。

四条主渠的轮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勾勒出来。

县城的城墙,也在无数双手的堆砌下,节节攀升。

然而,再炙热的火焰,也经不起无休止的消耗。

一个月后,问题开始浮现。

高强度的劳作,让许多人的身体逼近了极限。

疲惫在人群中开始蔓延。

起初是抱怨,后来是沉默,最后是麻木。

一些地段复杂的河道,更是让工程进度屡屡受挫。

人群干活的积极性,眼看就要熄灭。

刘景第一时间察觉到了这种变化。

他没有在县衙里发布什么慷慨激昂的文书,而是直接脱下了县令的官袍,换上了一身粗布短打。

他走下高台,走进了工地。

他拿起一把锄头,和最疲惫的那群人一起挖土。

汗水顺着他年轻的脸颊滑落,滴进脚下的泥土里。

午间,他也不搞特殊,直接从大锅里盛一碗粟米饭,就着咸菜,和民夫们一起蹲在地上,大口吞咽。

“老哥,这膀子还受得住吗?”

“小伙子,家里婆娘孩子都好吧?”

他用最朴实的问候,传递着最直接的关怀。

这一举动,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撼动人心。

原本麻木的眼神,重新亮了起来。

“县尊大人都跟我们一起干,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干!为了这地,为了这城,拼了!”

刘景还设立了“劳役模范”,每天评选,奖励也简单粗暴。

一块腊肉,半袋粟米,直接送到模范的家人手中。

高顺则把练兵那一套,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工地上。

他将十万左右的劳役,以乡、亭为单位,编组成一个个方阵。

设什长、亭长、里长,层层负责。

每日清晨,各方阵集结,部署任务。

每日傍晚,总结进度,奖惩分明。

在他的铁腕管理下,混乱的工地变得井井有条,效率大幅提升。

如果说刘景和高顺是强心针,那贾诩就是迷魂汤。

在各个工地的休息区。

他从不摆县丞的架子,总是笑呵呵地和百姓们坐在一起,聊着家常。

“老乡,等这水渠修好了,你那几亩薄田,可就成水浇地了,一年能收两季粮呢!”

“你们看这城墙,再加高五米,以后别说太行山匪了,就是正规军来了,也得望墙兴叹!咱们的家,就稳如泰山了!”

他用最朴实的话,为所有人描绘出一幅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画卷。

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驱散了疲惫,让人们再次攥紧了手中的工具。

人心可用,众志成城。

奇迹,就这么发生了。

在距离春耕只剩下最后几天的时候,一个消息引爆了整个元氏县!

贯通了!

泜水和汶水自西向东的四条主渠,以及延伸出的七十多条密如蛛网的分渠,竟然在短短两个月内,全部贯通!

开闸放水的那一天,刘景站在渠首,亲自拉开了水闸。

河水如同苏醒的巨龙,顺着崭新的渠道奔涌而下,流向远方干渴的田野。

两岸数万百姓,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欢呼。

无数人扔掉工具,追着水头奔跑,又哭又笑,状若疯癫。

与此同时,元氏县的城墙也完成了最后的加固。

原本斑驳低矮的城墙,如今拔高了五米,周长更是从2里,扩张到了4里,将更大片的区域纳入了城防。

整座城墙变得坚实而雄伟,将元氏县牢牢包裹在怀中。

工程竣工的那天,全县百姓自发地聚集在崭新的城墙之下。

他们抚摸着坚硬的墙砖,眺望着远处蜿蜒如带的水渠,脸上写满了骄傲与自豪。

“看到了吗?那块石头是我砌上去的!”

“我家的新田,就在那条渠边上!”

“刘大人真是神人下凡啊!”

无数人高举着手臂,声嘶力竭地欢呼着,将所有的感激与崇拜,都献给了城楼上那个年轻的身影。

刘景站在高高的城楼上,看着下方那一张张激动到扭曲的脸,心中亦是波涛汹涌。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传遍全场。

“从今日起,我元氏县,将真正做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

“我们将在这里,共同打造一个属于我们所有人的世外桃源!”

这惊天动地的消息,终究是纸包不住火,很快便传到了常山郡府。

郡守府内。

太守冯循,郡都尉和郡丞三人,听着下属的汇报,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两个月,十万多百姓,修通了四条主渠,加固扩建了一座县城?

这听起来,简直如同天方夜谭。

郡丞是一个干瘦的中年人,他捋着自己的山羊胡,眼中透着深深的不安。

“刘景此子以雷霆之势,收豪强之财,拢流民之心,如今又立下这不世之功。”

“如此魄力,如此得民心……”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有他自己能听见。

“将来……会不会尾大不掉?”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潇湘书名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修真界第一女悍匪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全球畸变:我靠水果刀杀穿世界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唐晟春秋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玄宇宙 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 红楼情种 大燕风华 
最近更新弱宋铁血郎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奇葩皇帝合集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 八百铁骑,镇万界 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敕封一品公侯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山河鉴:隋鼎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 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 在汉武帝手下当官,我只想摆烂 穿越古代,靠卖猪头肉养活儿女 穿越乱世成流民,从带枪逃荒开始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 燕赵放牛娃 -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txt下载 -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最新章节 - 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