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峰和张毅则用刷子清理背壳表面的藤壶。
时不时还跟海龟进行有趣的互动——小峰从厨房拿了几片新鲜的生菜叶,撕成小块喂给海龟,海龟立刻伸长脖子叼住。
吃得津津有味,嘴巴一动一动的样子十分可爱;
张毅轻轻挠了挠海龟的脖子下方,海龟舒服地闭上眼睛,四肢还微微伸展着,像是在享受按摩。
清理工作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两只海龟背壳上的藤壶终于被彻底清理干净,露出了原本光滑发亮的深褐色壳面,上面的花纹也变得清晰可见。
张凡又打来一盆清水,小心翼翼地给两只海龟冲了冲背壳,确保没有残留的藤壶碎渣。
他蹲下身,轻轻摸了摸海龟的脑袋,笑着说:“好了,都干净啦,你们可以回家了。”
张毅和小峰一起拿起渔网,再次将两只海龟小心翼翼地放回海里。
海龟刚接触到海水,就欢快地摆动着鳍状肢,在船边转了个圈。
然后围着“乘风号”游了好几圈,还不时抬起头看着甲板上的三人,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像是在鞠躬致谢,又像是在依依不舍地告别。
小峰挥着手臂,朝着海龟大喊:
“以后要是再长藤壶,记得再来找我们帮忙啊!”
“我们还在这儿捕鱼呢!”
张凡和张毅也笑着挥手,直到两只海龟的身影渐渐游向远处的珊瑚礁,消失在斑斓的礁丛间。
众人才恋恋不舍地回到船舱,围坐在小桌旁,享用那几碗早已香气四溢的鱼汤面,每一口都觉得格外鲜美。
四人很快就将几碗鱼汤面吃得干干净净,连汤汁都喝了个底朝天。
小峰收拾好碗筷,张凡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碎屑,笑着说:
“休息得差不多了,咱们开始下网吧,刚才的海龟算是给咱们这海上漂泊添了个小小惊喜,希望捕鱼也能有好运气。”
张平立刻点头,转身去驾驶舱准备启动设备,张毅和小峰则跑到船尾,合力将漂流网的绳索检查了一遍。
随着张平启动机器,漂流网带着铅坠“哗啦”一声沉入水中,在海面上展开一道长长的“网墙”。
“破浪号”那边也传来下网的动静,六叔通过对讲机喊:
“凡子,咱们保持五十米距离,呈扇形拖网!”
张凡应了声“收到”,转头对张毅喊道:
“你去船尾盯着绳索拉力计,有异常立刻喊我!”
张毅脆生生应着跑过去,小峰则蹲在船边,眼睛瞪得溜圆盯着海面:
“我帮你们看鱼群动向,要是有鱼撞网我肯定能看见!”
“乘风号”和“破浪号”保持着合适的距离,各自拖着渔网在海域内缓慢航行。
张凡不时走到船尾,和张毅一起观察拉力计的数值,两人还时不时交流几句。
“拉力慢慢在涨,看来有鱼进网了!”
张毅兴奋地说。张凡点头:“别急,等拉力稳定了再收网,让更多鱼进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拉力计的指针突然猛地偏转,渔网绳索也被拽得“嗡嗡”作响。
张毅大喊:“凡子哥!拉力爆表了!”
张平立刻在驾驶舱喊道:“收网!大家搭把手!”
张凡、张毅和小峰立刻跑到船尾,和张平四人分成两组。
张凡和张平抓着主绳索,小峰和张毅负责辅助拉副绳,四人喊着“一、二、三,拉!”的号子,合力往甲板上拽网。
刚开始还比较轻松,拉到一半时,渔网越来越沉,几人额头上都渗出了汗珠。
“不行,太沉了!小峰你去把绞盘机打开!”张凡喘着气喊道。
小峰赶紧跑去启动绞盘机,机器的助力让收网速度快了不少。
当渔网渐渐浮出水面时,甲板上瞬间被银灰色的鱼群填满——居然是马友鱼!
足足有几千斤,密密麻麻地挤在网中,蹦跶着溅起水花。
“我的天!这么多马友鱼!”
小峰兴奋地跳起来,伸手想去抓一条,却被张凡拦住:
“小心别被鱼刺扎到,先把网摊开!”
张毅笑着递过塑料筐:“凡子哥你先介绍介绍,这鱼看着就不一般!”
张凡拿起一条刚捞上来的马友鱼,向众人介绍:
“马友鱼又称四指马鲅,体型呈长圆柱形,体表覆盖着细小的银灰色鳞片,腹部偏白,背鳍和尾鳍呈浅褐色,最大能长到一米多长。”
“它肉质细嫩紧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不管是香煎、红烧还是做鱼丸都特别好吃,而且市场需求量大,价格也很可观,这次真是个不错的收获!”
小峰和张毅兴奋地忙着将马友鱼分拣进活水舱,小峰一边搬一边念叨:
“这下收入又能增加一大笔了!对了凡子哥,这马友鱼现在市场上多少钱一斤啊?”
张凡蹲下身帮忙递筐,笑着回答:“新鲜的马友鱼现在市场价差不多三十五一斤,咱们这几千斤,算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张毅眼睛一亮:“那岂不是能卖十几万?可以可以!”
张平也凑过来说:“不止呢,要是运到市里的海鲜市场,价格还能再高个五六块,而且咱们这鱼个头均匀、鲜活度高,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小峰掰着手指算起来:“按四十块一斤算,五千斤就是二十万,加上之前的石斑鱼和黑目带鱼,这次出海到现在差不多过百万了吧?”
张凡点头:“差不多。应该是只多不少。”
他对着对讲机喊:“六叔,我们这边捕到几千斤马友鱼,按市场价算能卖不少,你们那边怎么样?”
六叔的声音带着惊喜传来:
“我们也捕到五千多斤!回去争取卖个好价钱!”
张凡笑着补充:“咱们再捕两网就往回走,回去后先挑些新鲜的分给乡亲们,让大家都尝尝鲜!”
众人齐声应好,甲板上满是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