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途

爱吃苹果绿茶的谢礼

首页 >> 针途 >> 针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男儿行 庶女有毒 京门风月 调教太平洋 1908远东狂人 奋斗在红楼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崛起之第三帝国 唐人的餐桌 黑铁之堡 
针途 爱吃苹果绿茶的谢礼 - 针途全文阅读 - 针途txt下载 - 针途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章 负笈千里入省垣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初秋的晨雾尚未散尽,赣江水面泛着淡淡的银光。十六岁的林闻溪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逐渐清晰的省城轮廓,心中涌起一阵难以名状的悸动。这是他第一次远离家乡青囊镇,独自一人前往省城求学。

“省城到了!各位客官收拾好行李,准备下船咯!”船夫的吆喝声穿透江面的薄雾。

林闻溪紧了紧肩上的行囊,里面除几件换洗衣物外,全是祖父亲手整理的医书和笔记。临行前,祖父林济苍将那套传承三代的银针郑重交到他手中:“闻溪,此去省城医学堂,不仅要精进医术,更要明医理,通医道。现今时局动荡,中西医学交汇碰撞,你当以开放之心学习,以审慎之思辨别。”

船缓缓靠岸,码头上人声鼎沸。挑夫、小贩、旅客穿梭往来,汽笛声、叫卖声、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交织成省城特有的喧嚣。林闻溪深吸一口气,踏上了省城的土地。

按照录取通知书上的地址,他需要找到位于城南的江西中西医学堂。问了几次路后,他终于登上一辆人力车。

“去中西医学堂?小哥是去学医的吧?”车夫一边擦汗一边问道。

林闻溪点点头:“您怎么知道?”

“那儿的学生我都拉过不少喽!”车夫拉起车小跑起来,“这学堂可了不得,既有洋人教授西医,又有本地名医传授中医。听说里面还分什么‘中医派’和‘西医派’,学生之间经常争得面红耳赤呢!”

林闻溪心中一动,这正是爷爷让他来此学习的原因——在碰撞中寻求真知。

车夫继续唠叨:“现在这世道,洋人的东西越来越吃香。城里新开的西医院,看病的人排长队。反倒是中医馆,越来越冷清喽...”

穿过几条繁华街道,人力车在一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前停下。青砖灰瓦的传统样式门楼上,挂着“江西中西医学堂”的匾额,而门内远处却可见几栋西式红砖楼房,形成奇特的对比。

林闻溪付了车资,站在气派的大门前,深吸一口气,迈入了这个将改变他一生的地方。

报到处的长队排了十几人,大多是和他年纪相仿的青年。队伍前方忽然传来争执声。

“我的证件齐全,为何不能通融?”一个穿着粗布衫的少年焦急地问道。

办公桌后的工作人员头也不抬:“规定就是规定,逾期未报到一律除名。你晚了三天,名额已经给别人了。”

“家母病重,我才耽搁了行程!求您跟教务长说一声...”少年几乎要跪下来。

工作人员不耐烦地挥手:“下一个!”

林闻溪看着那少年绝望的表情,心中不忍。他想起自己离家前,祖父叮嘱的“医者仁心”,不由得走上前去。

“先生,”林闻溪向工作人员行礼道,“这位同窗事出有因,能否给他一个补救的机会?《大医精诚》有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我们学医之人,若连同窗困难都不能体谅,将来如何体恤病患?”

工作人员愣了一下,刚要反驳,旁边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走了过来:“说得好!小子,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学生林闻溪,来自青囊镇。”

老者眼睛一亮:“青囊镇林氏医门?林济苍是你什么人?”

“正是祖父。”

老者抚须笑道:“原来是济苍的孙子!难怪有这般见识。”转头对工作人员说:“给这孩子办手续吧,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我是教务监事陈景尧,有事我担着。”

工作人员连忙点头称是。那被解救的少年向林闻溪投来感激的目光。

办完报到手续,林闻溪被领到宿舍安置。四人一间的屋子里已经住了三人,见他进来,一个高个子青年率先站起来:“新室友来了!我叫周振邦,南昌本地人。”

另外两人也自我介绍:瘦弱的戴眼镜的叫李文瀚,来自九江;胖乎乎一脸笑意的叫赵大勇,是赣州人。

“刚才听说你在报到处为素不相识的人说情?”周振邦好奇地问,“你就不怕得罪老师,还没入学就惹麻烦?”

林闻溪一边整理床铺一边回答:“见人有难而不助,非君子所为,更非医者所为。”

李文瀚推推眼镜:“《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林兄此举,正是本心自然流露。”

赵大勇嘟囔道:“学医就学医,扯什么古文...”

周振邦大笑:“大勇,咱们这中西医学堂,既要学老祖宗的东西,也要学洋人的新知识。你这态度可不行啊!”

正说笑间,宿舍门被推开,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正是报到处那个差点被拒的少年。

“我叫孙明远,来自吉安。”少年向林闻溪深深一揖,“感谢林兄今日相助,此恩明远必当相报。”

林闻溪连忙还礼:“孙兄言重了,举手之劳而已。”

孙明远神情坚定:“对林兄是举手之劳,对明远却是前途攸关。家母辛苦供我求学,若因延误而失去机会,我无颜面对她老人家。”

五个年轻人很快熟络起来,相约一起去参观校园。中西医学堂占地颇广,分东苑和西苑。东苑是传统中式建筑,为中医各部;西苑是西式楼房,为西医各科。

走在青石小路上,周振邦如数家珍地介绍:“看,那是中药圃,种着几百种药材;那边红砖楼是解剖教室,据说有真实的人体标本...”

经过一栋建筑时,里面传出激烈争论声。五人好奇地靠近,发现是学堂的辩论馆,里面正举行一场辩论赛。

台上,一个穿着长衫的学生慷慨陈词:“西医虽有所长,然过于注重局部,忽视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五行生克,将人视为整体,这才是医学正道!”

对面西装革履的学生立即反驳:“中医玄而又玄,缺乏实证!西医建立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基础上,每一个结论都经得起验证。如今欧美列强医学日新月异,我们若还固守旧说,只会更加落后!”

台下观众分为两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林闻溪听得入神,这种直面交锋的辩论,在青囊镇是从未有过的。他注意到前排坐着几位教员模样的人,其中就有刚才帮助他的陈景尧监事。

辩论结束后,陈景尧走上台总结:“今日之辩论甚好!学术之争,当以理服人,而非以声压人。诸君记住,医学的终极目的是治病救人,而非争强好胜。中西医学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你们作为新一代医者,当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而非拘泥于门户之见...”

夜幕降临时,林闻溪站在宿舍窗前,望着远处省城的万家灯火。这一天经历了太多新鲜事物,他的脑海中还在回响着白天的辩论。

周振邦走到他身边:“怎么,想家了?”

林闻溪微微摇头:“只是在想今天的辩论。陈监事说得对,医学的目的是治病救人。中医西医,能治好病就是好医学。”

周振邦笑道:“你这想法在这里可算是异类。学堂里分明得很,要么全心中医,要么崇拜西医,骑墙派最不受待见。”

“我不在乎派别,”林闻溪轻声道,“我只想学习真正能救人的医术。”

这时,孙明远匆匆走进宿舍,面色凝重:“诸位,我刚听说一件事。城南有户人家,孩子病了月余,请了中医西医都不见好。如今病情危重,家人已经在准备后事了。”

李文瀚抬起头:“所患何病?”

“发热、咳嗽、胸痛、咯血,中西医都说是痨病,但治疗均无效。”孙明远压低声音,“更奇的是,家中另外两个孩子也开始出现类似症状。”

林闻溪心中一动:“传染如此之快,恐非寻常痨病。明远,可知这户人家住何处?”

“怎么,你想去瞧瞧?”周振邦惊讶地问,“学堂尚未正式开课,我们连学生证都没拿到呢!”

林闻溪望向窗外遥远的灯火:“《素问》有云:‘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如今患者已危在旦夕,若有机会相助,岂能因身份未明而退缩?”

孙明远眼神闪烁:“林兄若想去,明远愿陪同前往。我家境贫寒,无力回报日前之恩,但求能助你一臂之力。”

五个年轻人面面相觑,空气中弥漫着犹豫与跃跃欲试的复杂情绪。窗外,省城的灯火在秋夜中明明灭灭,如同医学之路上的未知与挑战,等待着这群刚刚踏上征途的年轻人。

林闻溪最终点头:“那就劳烦明远带路。我们只是去看看,若能力所及,当竭尽全力;若不能为,也不会贸然行事。”

夜色中,五个少年悄悄走出学堂侧门,向着未知的病患家中走去。省城的街道华灯初上,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仿佛一步步迈向充满挑战的医学之路。

这一刻,林闻溪还不知道,这个秋夜出诊,将成为他在省城医学堂的第一课,也是卷入中西医之争的开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游龙戏唐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唐晟春秋 钢铁界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重生之项羽崛起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最近更新乡野奇途 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九两金 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 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 大宋闲医 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 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 大明MC系统 反贼 红楼新君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 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 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 
针途 爱吃苹果绿茶的谢礼 - 针途txt下载 - 针途最新章节 - 针途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