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带着小刘据一起跟着卫霍两人在宫内闲逛的三人一边欣赏着宫内的建筑,一边闲聊,这场面看着好不和谐。
下朝正准备离开宫殿的桑弘羊看到素素他们,犹豫了下,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往他们走去。
正和小刘据亲亲贴贴的素素注意到往他们走来的男子,正疑惑怎么这么眼熟时,就听卫青道:“桑大夫。”
桑弘羊笑呵呵的对众人行礼道:“小殿下,卫大将军,冠军侯,素素姑娘,扶苏公子,源硕公子。”
“桑大夫是有事找素素他们?”卫青注意到桑弘羊的视线一直放在素素他们身上。
“是有些事想找素素姑娘他们。”
“找我们?”素素疑惑的看着这位其貌不扬,但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商业奇才,不明白他找他们三人有什么事。
“说来惭愧,在下在经济方面有很多疑惑一直得不到解答,此次前来是想问问素素姑娘,能否帮在下买些后世的经济书书籍,钱财方面不用担心,不管多少本书,桑某都能承担的起。”
素素还以为什么事,听到对方想学习知识,顿时拍着胸脯承诺道:“原来是这件事,简单,我现在就去联系我爷爷帮你买。”
素素说着就把怀中的小刘据递给一旁的扶苏,接着便快速的拿出手机拨打电话。
桑弘羊看着素素这快速行动的样子,笑道:“素素姑娘不必如此着急,等游玩好后再联系也可以。”
“这怎么能不急,这可是您要看的,当然是要越快越好。”
桑弘羊卫青和霍去病听到这话皆一脸懵的看着素素,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源硕看着三人不解的神情,又看了看忙着打电话没时间解释的素素,最后只能无奈的上前解释:“因为桑大夫,您是历史上有名的财政大臣,也是古代为数不多的精通经济学的专家,所以素素听到你想学后世的经济学才会这么激动的。”
霍去病不解道:“可是我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名将,素素给我兵书的时候,也没见她那么激动。”
“当然是因为关于兵法历朝留下的资料数不胜数,我们不缺一两个名将留下的兵书,而像桑大夫这样经济学家,我们太需要他经济头脑了。”已经联系好的素素刚挂上电话就听到霍去病这话。
“素素姑娘你这是?”桑弘羊看着一脸期待看着自己的素素,忍不住后退了两步。
“桑大夫,你的书钱我给你包了,但能不能麻烦你一件事啊。”
“你先说。”
“你能不能到时把你看过这些书籍的感想写出来送给我啊。”
“你要桑某的观后感想有何用?”
“主要是我们后世人想借鉴借鉴你的经济才能,你是不知道,我们后世这几年经济虽然增长快,但这经济方面比起对岸那些玩经济玩出花来的资本家来说,经济方面的知识还是太薄弱了。”素素无奈的摊摊手。
说起来华夏历史悠久,什么方面的知识都不弱,但唯独这经济方面的知识,因为历朝的重农抑商政策,导致没出过几个经济大能来,也因此经济方面的着作比起其他方面的书籍来说,可以说是少的可怜。
桑弘羊看着这么期待的素素,担忧道:“但桑某的观后感对你们不一定有所帮助。”
“我对你有信心,桑大夫,你可是历史上有名的以一敌百舌战群儒的经济大能,你给后世留下的经济理论可是经过千年都还被我们借鉴,你要对自己有信心,你放心大胆的写就是。”
扶苏抱着小刘据,看着被素素吹捧的迷迷糊糊离开的桑弘羊一言难尽道:“后世真的这么缺经济方面的人才吗?”
他从来没看过素素对一个人如此追捧,连被她告白过的霍去病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其实还好了,前几年可能是这方面薄弱了些,不过最近都有在追赶,不过桑弘羊在经济方面确实厉害,素素想要他着作的书籍也正常。”
“桑弘羊以后的成就当真如此厉害?”这时众人的身后一道声音突然响起。
小刘据从扶苏怀中探出脑袋,看到来人,乐呵呵道:“父皇~”
刘彻听到儿子软乎乎的呼喊,脸上闪过了一丝柔和,伸手接过扶苏怀中的儿子。
等抱稳据儿后,又抬头看向素素,问道:“连你们都还要借鉴桑弘羊的学识?”
“应该说在桑弘羊之后,就没有哪个朝代停止对他经济政策的借鉴,像他向你提议的货币改革,不仅成功稳定了西汉货币体系,更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其中的五铢钱甚至一直沿用到隋朝,历经七百余年之久,还有他推行的专卖制度也成为后世王朝重要的财政手段,可以说以他的成就,在现代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完全没问题。”
“哼,别倒反天罡了,那诺贝尔奖都不知道多少年后的,桑弘羊的本事用不着用后世的奖来肯定。”刘彻听到这奖就气不打一处来,后世人明明不弱于西方人,但这世界级奖项方面却完全由西方人把持,还要得到他们的肯定,想想就憋屈。
“我不就是打个比方吗。”已经习惯把诺贝尔奖看作最厉害奖项的素素也反应过来以古代人的思想,他们是不屑于国外的奖项的。
“走吧,你们应该还没逛完吧,朕带你们亲自逛,顺便和朕说说后世的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形势。”
素素看着已经大步往前走的刘彻,无语道:“这还逛什么,这不就是陪他聊后世经济了吗。”
李源硕拍了拍对方的脑袋笑道:“走吧,走走聊聊也不错,而且让汉武帝亲自带领逛宫殿,也不是谁都有这待遇的。”
春秋
范蠡羡慕的看着天幕上的桑弘羊:“生不逢时啊。”
他现在所处的时代不上不下,说分裂吧,大家都还尊崇周天子,说统一吧,大家势力相当,暂时谁也奈何不了谁。
汉朝
刘秀看着素素这么推崇桑弘羊的样子,不由的看向下方的桓谭,这位在朝堂上也可以算是精通经济的人才,也不知道桓谭会不会也如桑弘羊一样能青史留名。
注意到陛下目光的桓谭心脸上闪过了一丝无奈的神情,他再怎么自信,也没自信到和桑弘羊比肩,虽然很多儒生看不起桑弘羊,但人家那本事确实厉害,没听到素素说的,桑弘羊很多政策一直被沿用,就连制出的五铢钱都沿用了700年,这份成就想想就知道一般人是达不成的。
宋朝
王安石看着桑弘羊,感叹道:“汉武帝能遇到桑弘羊这样的奇才当真是他之幸。”
王安石想到刘彻想打仗,想挣钱,立马就有匹配人才出现,心中不由感叹一声:真是时也,命也。
司马光听到这话,皱了皱眉,他对桑弘羊可没什么好感,虽然桑弘羊让国库丰足,但百姓也因为他的政策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