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航带来的小插曲,如同一粒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漾开的涟漪很快便在徐卓远绝对的目标导向和封瑶被安抚的信任中消散。但“苏晓晴”这个名字,连同h大之行所蕴含的多重意义,已悄然在封瑶心中标记为一个需要留意的“环境变量”。这并非不信任,而是重生带来的清醒认知——她所要并肩的,是一个注定会吸引万千目光的星辰,唯有自身不断变得明亮,才能与之恒久辉映。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按照“联合行动方案”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准备期。徐卓远的世界被研讨会资料占据,文献检索、算法预演、议题打磨,他将行程的学术部分规划得滴水不漏。而封瑶,则在完成自身学业之余,开始有意识地调整心态,为面对母亲做准备。她不再像前世那样被动地等待质询或陷入情绪内耗,而是尝试以更平和、更主动的姿态去构想沟通的可能。
一、旧照余音:海棠树下的秘密
这天傍晚,封瑶在宿舍整理换季衣物时,从一件旧大衣口袋里意外摸出一张泛黄的书签——那是前世母亲在她上大学时悄悄塞进行李的,上面娟秀的字迹写着“愿我女如海棠,不争春色自芳华”。当时她觉得矫情,随手塞进口袋便忘了,此刻重见,心头百感交集。
恰在此时,手机屏幕亮起,是母亲发来的信息。并非往常惯例的问候或带着试探的询问,而是一张翻拍的老照片。
照片有些年头,边角泛黄。画面上是年轻许多的母亲,穿着素雅的连衣裙,站在一片绚烂的海棠花树下,笑容温婉,眼中闪着封瑶记忆中已模糊的光彩。她身边站着一位面容清隽、气质儒雅的年轻男子,两人之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但眉眼间的默契与轻松氛围穿透了时光。男子的手中还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封瑶放大照片,隐约辨认出是《雪莱诗选》。
【妈妈:整理旧物,看到了这张。在h大老图书馆后面拍的,那年的海棠开得特别好。】
封瑶的心像是被轻轻撞了一下。母亲很少主动提及过去,尤其是与父亲无关的、属于她自己的青春时代。这张照片,像一扇突然打开的窗,让她窥见了母亲作为“个体”而非“母亲”时的某个瞬间。
她忽然想起,前世母亲病重时,曾断续提起过h大的海棠,说“那年花开得真好,可惜再没看过那么好的海棠了”。当时她只当是病人的呓语,如今串联起来,才品出话中深意。
更让她在意的是那个陌生男子。母亲眼中的光彩,是她在与父亲的合影中从未见过的明亮。
她凝视着照片,忽然理解了徐卓远模型中那个“物理距离影响因子”的另一层含义——或许,短暂的分离和环境的改变,不仅能降低当下的沟通阻抗,也可能唤醒一些被日常琐碎掩埋的、更柔软的记忆与心境。
她深吸一口气,没有像前世那样过度解读或紧张回应,而是指尖轻点,回了过去:
【瑶瑶:妈妈当年很好看。这片海棠林现在还在吗?听说这个时候正好是花期。照片里那位是妈妈的同学吗?】
信息发送成功。她将手机放在心口,能感觉到自己平稳的心跳。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主动引导话题,表达欣赏,而非防御或逃避。
几分钟后,母亲回复了:
【妈妈:还在,成了校园一景。是要开花了。他是......当时一起在图书馆勤工俭学的学长,文学院的。】
言简意赅,但信息量巨大。母亲承认了男子的存在,并给出了一个“学长”的定义,但封瑶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一瞬间的停顿(以省略号形式呈现)。这背后,显然有故事。
她轻轻摩挲着那张老旧书签,忽然明白母亲当年送她这句话时的心境——那不仅是对女儿的期许,或许也是对自己青春岁月的追忆。
二、实验室风波:潜在挑战的预演
与此同时,徐卓远在实验室里,正面对陈航挤眉弄眼的“情报补充”。
“卓远,我可是帮你打听清楚了。”陈航压低声音,尽管实验室里只有他们两人,“苏晓晴那边,你最好有点心理准备。那姑娘可不是省油的灯,天赋高,被她妈妈和林教授团队宠着,有点......嗯,学术上的小骄傲。据说她对合作方要求极高,上次那个合作项目的学生负责人,就被她一连串专业问题问得差点下不来台。”
徐卓远的视线没有从代码屏幕上移开,语气平淡:“学术讨论,以理服人。能力不足,被质疑是常态。”
“别急,重点来了。”陈航凑近几分,“听说她对你之前发表在《计算智能》上的那篇关于非线性系统模糊逼近的论文很感兴趣,但也提了几个相当尖锐的问题。特别是关于模糊规则基的完备性证明,她说你省略了几个关键步骤。”
徐卓远敲击键盘的手指微微一顿。这个问题确实切中要害,他在论文中确实为了简洁略去了部分繁琐的证明过程。
“我已经准备了补充材料。”他平静地说。
“嘿,你这人......”陈航无奈,“我是说,她可能看你更顺眼点,但正因为,说不定会更地和你进行深度学术交流。”他特意加重了那几个词,暗示意味明显。“而且,她母亲苏教授是林教授的夫人,在h大影响力不小,你这趟毕竟是去交流合作的......”
“我的研究逻辑自洽,经得起任何形式的检验。合作的基础是双方研究目标的契合与资源的互补,而非个人好恶或背景关系。”徐卓远终于侧过头,看向陈航,镜片后的目光冷静如初,“此外,我的行程安排已饱和,不包括应对无谓的个人兴趣展示。封瑶会同行,她是我重要的合作伙伴。”
陈航看着他那张毫无波澜的脸,忽然笑了,拍了拍他肩膀:“行,算我多事。不过,带上封瑶学妹这步棋,真是走对了。有她在,你这边就是铜墙铁壁。”他顿了顿,收起玩笑神色,“说真的,看到你现在这样,挺好。比以前那个只活在代码里的样子,有人气儿多了。封瑶学妹......改变了你很多。”
徐卓远沉默片刻,没有回应关于“人气儿”的评价,只是重新看向屏幕,指尖在键盘上敲下一行指令。但陈航注意到,他向来紧抿的唇角,几不可察地放松了一个微小的弧度。
他内部日志更新:【陈航的观察:封瑶的存在对自身状态产生积极影响,此结论与内部监测数据一致。人际交互的正面效应需纳入长期行为模式考量。补充:已针对苏晓晴可能的质疑准备三级应答方案,包括简化版、详细版和扩展证明。】
三、夜色漫步与协同作战
出发前夜,封瑶和徐卓远在食堂吃了简单的晚餐。饭后,两人并肩在暮色渐沉的校园里散步。晚风带着暖意,吹拂着封瑶的发梢。
“我妈妈......今天发了一张她年轻时在h大海棠林里的照片给我。”封瑶主动提起,声音轻柔,“感觉......有点奇妙。好像看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她。”
她分享了关于照片和简短对话的细节,还拿出那张老旧书签:“你看,这是我刚才整理衣服时偶然找到的。现在回想,妈妈当年送我这句话时,可能不只是期望,更是她自己的遗憾。”
徐卓远放缓脚步,接过书签仔细端详,然后递还给她。这是他表示高度关注的姿态。他迅速调用数据库中对“老照片”、“怀旧情绪”、“第三方人物引入”与“代际关系改善”的关联分析,回应道:
“旧影像资料常作为情感纽带,能有效唤起积极记忆,降低当下沟通的防御阈值。主动提及第三方人物,可能意味着分享意愿的提升。这是一个高价值的互动信号。”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调取更深入的分析:“书签上的寄语与照片场景形成呼应,说明海棠意象在你母亲的情感记忆中占据特殊位置。建议:在h大期间,可将参观海棠林作为潜在互动场景,并可尝试获取更多关于该的背景信息,以构建更完整的认知模型。”
封瑶被他一本正经的分析逗笑,心底那点微妙的感慨也化作了莞尔:“被你这么一说,好像也没什么复杂的了。”她停下脚步,抬头看向他,路灯初上,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阿远,谢谢你。”
徐卓远微微偏头,露出些许不解:“谢意的指向是?”
“谢谢你提出这个计划,谢谢你......让我觉得,面对家里的事情,不再是孤身一人。”她的目光清澈而真诚,映着点点灯火,也映着他的身影,“好像有了战友,也有了底气。还有,谢谢你刚才跟陈航学长说,我是你重要的合作伙伴。”她刚才隐约听到了他和陈航的对话尾声。
【情感反馈:高度正向。行为建议:强化此认知。】系统日志飞速刷新。
徐卓远思考了一秒,然后认真地回答:“协同作战效率高于单兵行动。这是最优解。你的存在,能有效过滤不必要的社交干扰,提升整体行程效率与稳定性。”
顿了顿,他补充道:“而且,观测并参与你的家庭关系动态优化过程,以及应对外部环境变量(如苏晓晴),对我完善情感计算与跨模态交互模型具有极高的实证研究价值。你的反馈是重要的数据来源。”
封瑶忍俊不禁,心里却软成一片。这就是徐卓远,永远不会说甜言蜜语,却会用他独有的方式,将她的事纳入他严谨的宇宙中心,赋予最坚实的支撑。他将她的忐忑不安,变成了一个可以共同攻克的项目;将母女间微妙的情感拉锯,变成了可供优化的参数;甚至将潜在的情敌,也视作了模型验证的场景。
“嗯,那我们明天就一起去收集实证数据。”她笑着,主动伸出手,勾住了他微凉的手指,“包括海棠林的,还有研讨会上的。”
徐卓远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随即反手握紧,动作略显生涩却坚定。耳根在夜色掩护下,悄悄漫上热度。【物理接触信号持续接收中,愉悦度:高。建议:维持当前状态。】
“同意。数据采集范围涵盖h大校园及研讨会相关场景。已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建立预测模型和应对方案。”他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型平板,快速调出一个界面,“这是为明天行程设计的动态优化路径,综合考虑了学术交流、亲情修复和情感巩固三个维度的权重分配。”
封瑶凑过去看,只见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流程图和时间表,连“海棠林谈话最佳时长预估”和“母亲情绪波动预测曲线”都有详细标注。她忍不住轻笑,这就是徐卓远式的浪漫——用最理性的方式,做最温柔的守护。
远处,图书馆的灯火通明,近处,路边的海棠树已冒出茸茸嫩叶。明天,他们将共赴一座新的城市,那里有学术的交锋,有亲情的迷局,有青春未尽的故事,或许还有不期而遇的挑战。但此刻,手指交握处传来的温度,和彼此眼中清晰的倒影,已足以构成面对一切未知的勇气。
青春的遗憾正在被一寸寸弥补,亲情的坚冰渴望被温暖消融,而爱情,则在理性与感性的奇妙融合中,生长出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形态。h大之行,将是他们共同写下的又一重要篇章,关乎学术,关乎亲情,也关乎他们共同成长的轨迹。
【系统日志更新:情感联结强度+7%,协同作战准备度92%,对h大之行的期待值:封瑶85%,徐卓远78%(基于生理指标间接测算)。备注:此行的数据采集可能对多个子系统的完善产生突破性影响。】
徐卓远悄悄收紧手指,在夜色中护着封瑶绕过一处不平的路面。这个细微的动作没有写入系统日志,却深深印在了两人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