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你小子这厨艺是真心不错!做出来的红烧肉比国营饭店里的还好吃。”
老太太道:“这不算什么,行舟做的叉烧肉比这红烧肉还好吃,你是没尝到!”
老爷子一听,还有比这红烧肉更好吃的肉。
当即问:“叉烧肉是什么肉?”
老太太便跟老爷子解释了一通。
随后又道:“这个月二十七号赶集的日子。到时候我跟小范一起去镇上买点梅花肉回来。让行舟做给你尝尝!”
老爷子点头:“行!
翌日一早,梁晓悦如往常一样,在家里给宝宝们做早教训练。
老太太从水井旁洗衣服回来,在晾衣绳上一件件搭好。
水珠顺着衣角滴在青石板上,溅起小小的水花;
老爷子则是坐门口老藤椅上,手里拿着青藤编筐。
手指灵活地穿梭,藤条在他手里渐渐有了筐的模样。
突然,一道爽朗的声音从院门口传来:“老爷子、老太太,忙着呢!不知梁同志可在家?”
来人是司令员身边的吴干事。
梁晓悦听到吴干事的声音,赶紧从房间里出来。
把两个孩子交给老太太照看着。
她起身迎上去:“吴干事,快进来坐!”
麻利地倒了杯热茶递过去,“您今天来,可是有急事?”
吴干事喝了口茶,笑着开门见山:“还真有事!
你前几天给的那本疾病预防手册,军区医院和卫生院的领导们看了都竖大拇指。
说想批量印刷,在海岛和粤省地区普及宣传。首长让我来问问你的意见。”
“这当然好啊!” 梁晓悦眼睛一亮,语气里满是高兴。
“领导,我当初写册子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多懂点医学常识,少遭点罪。上级这么重视,我举双手赞成!”
吴干事放下茶杯,又有点不好意思地开口:“还有个事得跟你商量。”
“领导,有事你直说就是。”
“ 是这样的,军区医院的各位领导们把这本册子看完后。
对里面的涉及的部分医学知识不甚了解。
册子里有些知识很新颖,但他们不太懂,想请你给大家上堂宣传课。
同时,也希望能跟你探讨一下这些册子里的一些冷知识。
一来,想从你这里学习一些讲课的经验。
二来,也方便让医院里的医护人员们出去给群众们做宣传。
毕竟,像这种医学普及宣传课我们也没有做过。”
梁晓悦愣了愣,随即有点顾虑:“探讨没问题,就怕大家知道我的成份,心里会有所顾虑……”
“你放心!” 吴干事立马摆手,“只要你同意,其他事我们来协调。主要是想听听你的想法。”
“行,只要大家愿意听我讲,那我就跟大家互相探讨一番吧!
不过,这探讨的地点若是能在海岛上就更好。
领导,你也知道。我家里还有两个奶娃娃呢!不方便长时间外出。”
吴干事点头:“行,这事我会向领导们反映。等确定好时间,我再来告知你。”
“好的,辛苦领导跑这一趟。”
吴干事起身,笑着说:“不辛苦,这都是我该做的。那我就先回去跟首长汇报,有消息了马上来通知你。”
梁晓悦将吴干事送到门口,看着他离开。
老太太凑过来,一脸好奇地问:“晓悦啊,这是咋回事?怎么还让你去讲课?这是要讲什么课?你又不是老师。”
梁晓悦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老太太说了一遍。
老太太听了,眼睛一亮,竖起大拇指:“晓悦啊,你可真厉害!这可是大好事,对咱海岛和粤省的人都有好处。”
老爷子也放下手里的藤筐,笑着说:“是啊,以晓悦的本事,只是去讲讲课太容易了。
这也是为人民群众做贡献的好事。”
梁晓悦心里暖暖的,有了两位老人的支持,她更有信心了。
接下来的几天,她在家里认真准备讲课的内容。
期待着能为医学知识的普及,贡献自己的力量。
两位老人家知道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意义重大。
两个孩子都没让她操心。
孩子醒了,老两口直接给孩子冲奶粉喝。
喂饱了就带出去转转,等孩子们睡着了才推回来。
几天后,吴干事再次造访。
告知梁晓悦,翌日早上8点,在卫生院的大会议室里进行疾病预防宣传会议。
梁晓悦对吴干事说:“领导,那本册子虽小,可涉及的内容比较多。
这场宣传会议可能要持续一天呢!”
吴干事微笑着回她:“军区医院的院长也要来亲耳听听你的宣传课。我估计,一天能结束就不错了。”
梁晓悦没想到连军区医院的院长都惊动了。
不过,越是上面的领导重视,这个宣传教育才能做得更到位 。
这是好事!
“既然周院长都要来,我一定不会让众人扫兴而归。”
当天,会议室里的桌椅也布置成教室一样。
当天的海岛卫生院大会议室格外热闹,会议室里坐满了前来学习的医护人员。
原本的办公桌椅被重新摆成教室模样,一排排蓝色木椅整整齐齐排到门口。
连走廊都站了不少闻讯赶来的医护人员。
梁晓悦跟着吴干事刚进门,满屋子的目光 “唰” 地一下全聚了过来。
军区医院的周院长坐在第一排。
沈行舟当初住院的时候,梁晓悦有幸跟他相识。
她朝周院长点头,算是打招呼。
周院长冲他微微一笑。
而海岛卫生院里一众医护人员,见到吴干事带进来的主讲老师是梁晓悦时。
嘴巴张得能塞进个鸡蛋。
紧接着就响起一片压抑的 “嘶” 声。
不少人手里的笔记本都忘了翻。
“这不是沈舰长媳妇吗?”
“原来咱们天天奉为谪仙一样的‘科普大神’就是她啊!”
“藏得也太深了,平时看她在家属院里那么低调……”
“对啊!梁晓悦同志,可真是深藏不露。”
议论声此起彼伏,只有妇产科的李玉珍医生还算淡定。
只是在梁晓悦进门时挑了下眉梢,随即轻轻叹了口气 。
以梁晓悦的出身和学识,来讲这种基础普及课,着实是屈才了。
若不是时运不济,她本该在更大的舞台发光。
只叹时势不对,龙困浅滩!
梁晓悦倒没在意众人的反应,径直走到台前的移动黑板旁站定。
她先是微微鞠躬,动作从容又大方。
等会议室安静下来,才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