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照山河

川东血橙

首页 >> 青史照山河 >> 青史照山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京门风月 大宋的智慧 三国之召唤猛将 霸天武魂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奋斗在红楼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至尊特工 崛起之第三帝国 黑铁之堡 
青史照山河 川东血橙 - 青史照山河全文阅读 - 青史照山河txt下载 - 青史照山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章 秋田实穗,简载传承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立秋过后,晋地的麦田翻起了金浪。

赵无恤站在田埂上,看着农队的人收割麦子。镰刀划过麦秆的 “唰唰” 声,流民们的笑声,还有赵狗儿跑前跑后的呼喊声,混在一起,像一曲乱世里难得的乐歌。风从麦田里吹过,带着成熟的麦香,拂过他怀里的竹简 —— 那卷写满 “邻里之礼”“同舟之礼” 的新竹简,已经被他用布条缠了三层,竹片边缘磨出了包浆,却比任何时候都厚重。

“无恤大哥!你看这穗子,多饱满!”

赵狗儿抱着一捆麦子跑过来,麦芒上还沾着晨露,映着朝阳,闪着细碎的光。他的短褐已经换成了新的粗布衣,是用农队收获的麻织的,针脚比之前整齐多了 —— 这是流民妇人教他缝的,也是他自己在竹简上写的 “习艺之礼”。

赵无恤接过麦穗,指尖捻开麦壳,饱满的麦粒滚落在掌心,带着温热的土气。“比去年的麦,饱满多了。” 他想起春旱时蔫黄的麦苗,想起众人挖渠时磨破的手,想起那场迟来的雨,眼眶突然有些发热 —— 这些麦粒,不是土长的,是人心长的。

农队的老农人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把木尺,量了量麦穗:“按这收成,除去‘什一税’,每户还能剩两石粮,够过冬了。” 他的脸上满是笑意,皱纹里都藏着麦香,“活了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实在的税 —— 以前不管收多少,都被贵族抢得差不多了,今年…… 今年总算能给娃留口粮。”

赵无恤点点头,心里却想起了范家。春旱时和范家将领的约定 —— 秋收时按 “什一税” 的数分粮,他没忘,也不能忘。“赵午宗正那边,已经备好分范家的粮了吗?” 他问身边的赵氏士兵,士兵是赵鞅派来帮忙收麦的,也是来见证这场 “礼的试验”。

“备好了,就在营地外的粮仓里,一共五十石。” 士兵的声音里带着敬佩,“族长说,这不仅是分粮,是让范家看看,赵氏的‘礼’,比抢更管用。”

赵无恤笑了。他想起赵鞅之前说 “乱世要靠狠”,现在却主动备粮履约,这比任何夸赞都让他开心 ——“礼” 不是靠说的,是靠做的,做着做着,就会有人信,有人学,有人传。

午后,范家的人来了。还是春旱时的那个将领,却没带多少士兵,只跟着两个挑夫。他下了马,看着满田的金麦,又看了看营地外堆得整齐的粮袋,眼神里满是惊讶,没了之前的轻蔑。

“这粮…… 真给我们?” 将领的声音有些不自在,他显然没料到赵氏真的会履约 —— 乱世里,约定像麦秆一样脆,一折就断,可眼前的粮袋,却实打实地堆在那里。

“春旱时说好了,秋收分粮。” 赵无恤指着粮袋,“一共五十石,是农队‘什一税’的数,你点点。” 他没提春旱时的冲突,也没提范家抢粮的事,只提 “约定”—— 这是《周礼》里的 “宾礼”,也是他在竹简上写的 “守信之礼”。

将领没点粮,却走到麦田边,蹲下来摸了摸麦茬。麦茬很齐,显然是用心割的,没有浪费一点。“你们…… 怎么种的?” 他突然问,声音里带着困惑,“去年晋阳被围,赵氏连自己都养不活,今年怎么能种出这么好的麦?”

赵无恤指了指农队的人 —— 老农人在晒粮,流民妇人在磨面,赵狗儿在教小孩认麦穗上的麦粒。“不是赵氏种的,是他们种的。” 他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给他们地,给他们种子,按‘什一税’收粮,不抢,不逼,不疑 —— 这就是赵氏的‘礼’。”

将领沉默了,看着农队的人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堆在一旁的粮袋,突然叹了口气:“以前总觉得,乱世里只有抢才能活下去,现在才知道,让农人好好种麦,比抢更能活下去。” 他回头对挑夫说,“把粮挑回去,告诉族长,赵氏的‘礼’,我们服了。”

看着范家的人挑着粮离开,赵无恤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走到麦田边的空地上,把怀里的新竹简掏出来,拿起竹笔,蘸了墨,在 “同舟之礼” 后面,又写了 “守信之礼”“富民之礼”—— 这是秋收给 “礼” 的新注解,也是给乱世的新答案。

赵狗儿跑过来,看着竹简上的新字,好奇地问:“无恤大哥,这些字,以后会有人看吗?”

“会的。” 赵无恤摸了摸他的头,“以后会有很多人看,会有人照着做,会有人把这些字传下去 —— 就像你娘留下的麦种,种下去,就会发芽,就会长大,就会有新的麦。”

赵狗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块小小的竹片,上面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 “礼” 字 —— 是他用锈刀刻的,刻了好几天,手指都磨破了。“我也想写这些字,以后传给我的娃。” 他的声音很认真,眼睛里闪着光,像朝阳下的麦粒。

赵无恤接过竹片,指尖抚过刻痕,粗糙却有力。他想起潏水河边的老丈,想起麦田里的曾点,想起赵鞅,想起农队的每一个人 —— 他们都是这 “礼” 的刻者,有的刻在竹简上,有的刻在麦田里,有的刻在心里,刻着刻着,就成了华夏的根。

傍晚,赵鞅来了。他没穿朝服,只穿了件粗布短褐,像个普通的农人,蹲在麦田里,和老农人一起晒粮。“今年的麦,能让赵氏的人,还有流民,都过个暖冬了。” 他的声音里满是欣慰,“你写的那些‘礼’,我看了,很好 —— 比《周礼》里的字,更活,更实在。”

“是农队的人一起做出来的,不是我一个人的。” 赵无恤递过新竹简,“我想把这卷竹简,交给宗族的史官,让他们记下来,以后赵氏的人,都能看到。”

赵鞅接过竹简,仔细翻看着,指尖在 “仁”“邻里”“同舟”“守信” 这些字上轻轻摩挲。“不用交给史官。” 他把竹简还给赵无恤,“这卷竹简,你自己留着。以后你要教更多人写这些字,要让更多人懂这些‘礼’—— 比史官记下来,更有用。”

赵无恤点点头,把竹简重新揣进怀里。夕阳落在麦田里,把金麦染成了橙红,像一片燃烧的火,暖得人心里发烫。农队的人围在篝火旁,开始煮新收的麦粥,麦香混着烟火气,飘了很远很远。

赵狗儿坐在篝火旁,拿着竹片,在火光下练习刻字。老农人在讲以前种麦的故事,流民妇人在缝新的布衣,赵氏的士兵在帮着劈柴 —— 没有人说 “礼”,却每个人都在做 “礼”。

赵无恤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明白,“礼” 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仪式,不是刻在竹简上的教条,是秋收时满田的金麦,是过冬时足够的粮食,是流民脸上的笑容,是少年手里的竹片,是乱世里,人与人之间那点实实在在的暖。

他摸了摸怀里的竹简,又摸了摸赵狗儿手里的竹片,心里满是踏实。夜色渐浓,篝火的光映在麦田里,映在竹简上,映在每个人的脸上,像一颗小小的太阳,亮在晋土的夜里,也亮在华夏的未来里。

赵无恤知道,这场秋收不是结束,是 “礼” 的新开始 —— 以后还会有春旱,还会有战争,还会有苦难,可只要有这些麦,这些人,这些字,“礼” 就不会灭,华夏就不会灭。

他拿起一碗新煮的麦粥,喝了一口,暖得从喉咙一直热到心里。麦香在嘴里散开,像春旱时的雨,像挖渠时的汗,像众人同心的暖 —— 这是 “礼” 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华夏的味道。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国民导演 言情文女主只想搞事业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修真界第一女悍匪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唐晟春秋 汉逆之吕布新传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红楼之补苍天 玄宇宙 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红楼情种 大燕风华 
最近更新弱宋铁血郎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奇葩皇帝合集 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 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 八百铁骑,镇万界 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敕封一品公侯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 天朝魂 晚明从关中田亩开始 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 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 在汉武帝手下当官,我只想摆烂 穿越古代,靠卖猪头肉养活儿女 
青史照山河 川东血橙 - 青史照山河txt下载 - 青史照山河最新章节 - 青史照山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