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风裹酥,一块油酥的江南邀约
周一的秋风带着凉意,吹得“星语花坊”门口的桂花枝轻轻摇晃,细碎的花瓣落在木质门帘上。林晚星刚把桂花干装进玻璃罐,就看见提着藤编食盒的周阿婆站在门口,食盒上雕着缠枝莲纹样,边角被岁月磨得光滑,掀开盖子,一股猪油与面粉混合的酥香瞬间飘了进来。
“晚星、景渊,阿婆给你们带了好东西!”周阿婆走进店里,把食盒放在收银台上,从里面拿出一本蓝布封皮的旧本子和一小罐猪油,“这本子是我母亲当年在苏州‘朱鸿兴’做点心时记的鲜肉月饼方子,每到中秋前,她做的月饼要提前半个月预定;这猪油是我自己熬的,白得像雪,起酥才够香,外面买的精炼猪油差远了。”
林晚星拿起猪油,质地细腻无杂质,凑近闻了闻,满是纯净的油脂香。“周阿婆,这猪油也太纯正了,比超市买的香太多!”她翻开蓝布本子,里面用毛笔小楷写着“鲜肉月饼·苏式正统”,配料表旁还画着起酥的分层示意图,纸页泛黄却平整,能看出主人的爱惜。
正在整理烤箱的谢景渊走过来,手指轻轻抚过本子上的字迹,停在“油皮与油酥比例”那一页:“苏式鲜肉月饼的关键,一是酥皮的起层,必须用油皮裹油酥,比例2:1,反复折叠才能做出‘千层酥’;二是肉馅的调味,要用猪前腿肉,加冰糖和料酒增鲜,不能太咸,要突出肉的本味。我查过苏州老字号‘长发西饼’的做法,500克油皮配250克油酥,肉馅里加30克冰糖碎,最能还原老苏州的秋味。”
周阿婆闻言连连点头,指着本子说:“就是这个数!以前母亲总说,油皮要揉到能拉出薄膜,油酥要和得软硬适中,不然擀的时候会破;烤月饼时要先高温定型,再低温烤熟,这样皮才酥而不碎。”她从食盒底层拿出张老照片,照片上是年轻时的周阿婆和母亲在朱鸿兴后厨的场景,烤盘里码着金黄的鲜肉月饼,旁边的瓷碗里盛着调好的肉馅,“要是你们能做出这个味道,我带老街坊来尝尝,让他们也回味下苏州中秋的滋味。”
当天下午,“星语花坊”的后厨就飘起了猪油的酥香与肉馅的酱香。林晚星负责调肉馅、揉油皮,谢景渊则忙着和油酥、包月饼、刷蛋液,烤箱里的月饼渐渐鼓起,像极了即将绽放的苏式细腻。
二、酥香沁心·苏式鲜肉月饼
- 适配场景:江苏经典传统中秋点心,口感外皮酥松分层、内馅咸鲜多汁,味道醇厚不腻,适合作为中秋礼品、下午茶点或夜宵,现烤现吃最佳(烤好后15分钟内食用,外皮最酥,内馅汁水最足;放凉后可用烤箱180c加热5分钟,或微波炉中高火加热30秒,恢复酥香口感);剩余的油皮和油酥可分别密封冷藏(保存2天内),使用前回温30分钟;肉馅可提前调好密封冷藏(保存3天内),包之前搅拌均匀;烤好的月饼可密封常温保存(保存3天内),冷藏可延长至5天,食用前需加热。
- 基础原料(约制作12个,每个重80克,皮馅比1:1):
- 主料(酥皮核心,起层的关键):
- 油皮原料:中筋面粉500克(选蛋白质含量11%-13%的,确保油皮有韧性,能包裹油酥;避免用低筋面粉,油皮易破;若没有中筋面粉,可用350克高筋面粉+150克低筋面粉混合)、猪油150克(选自制猪油,起酥效果好;没有自制猪油可用120克无盐黄油替代,香气略逊)、温水200毫升(温度约35c,手摸微温,帮助面粉形成面筋;避免用冷水,油皮难揉光滑)、白砂糖20克(增加油皮底味,中和猪油的油腻;没有白砂糖可用15克冰糖粉替代)、盐3克(提升风味,增加油皮韧性;可省略,但口感略淡)。
- 油酥原料:低筋面粉250克(选蛋白质含量8%-10%的,确保油酥柔软易起层;避免用中筋面粉,油酥易发硬;若没有低筋面粉,可用200克中筋面粉+50克玉米淀粉混合)、猪油125克(必须用猪油,起酥效果最佳;没有猪油可用100克无盐黄油替代,口感会偏硬)。
- 主料(肉馅核心,鲜美的关键):
- 猪前腿肉600克(选肥瘦比4:6的,剁成细腻肉末;避免用纯瘦肉,馅易干柴;若没有猪前腿肉,可用五花肉+里脊肉按3:7混合,口感接近)、生姜30克(去皮切末,去腥增香;没有生姜可用20克姜粉替代,需用少量温水化开)、小葱50克(切末,增加清香;没有小葱可用30克大葱末替代)、生抽30毫升(提鲜用,选酿造生抽;避免用老抽,颜色过深;没有生抽可用20毫升味极鲜+10毫升清水混合)、老抽5毫升(调色用,选酿造老抽;没有老抽可用3毫升红烧酱油替代)、料酒20毫升(去腥用,选黄酒或米酒;没有料酒可用15毫升啤酒替代,需加热挥发酒精)、冰糖碎30克(增鲜提味,中和咸味;没有冰糖碎可用20克白砂糖替代,溶解更快)、盐5克(调味用,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避免盐放太多,掩盖肉的鲜味)、香油10毫升(增加馅料顺滑度,提升香气;没有香油可用8毫升橄榄油替代)、清水50毫升(增加馅料湿度,让内馅多汁;根据肉馅干湿程度调整,避免太稀)。
- 辅料与工具:
- 辅料:全蛋液50克(刷月饼表面,增加金黄色泽;没有全蛋液可用30克蛋黄液+10毫升清水混合)、白芝麻20克(撒在月饼表面,增加香气和口感;没有白芝麻可用15克黑芝麻替代,需提前炒熟)。
- 工具:烤箱1台(选上下火独立控温的烤箱,确保月饼受热均匀;没有烤箱可用空气炸锅替代,温度需降低10c,时间缩短2分钟)、擀面杖2根(分别擀油皮和油酥,选木质擀面杖,避免粘连;可用啤酒瓶替代,包裹油纸防粘)、电子秤1台(精准称量原料,新手必备,避免酥皮比例失衡或馅料过咸)、搅拌碗3个(分别揉油皮、和油酥、调肉馅用)、菜刀1把(切肉和葱姜用,选锋利菜刀,确保肉末细腻)、菜板1块(选不易粘的塑料菜板)、烤盘2个(铺油纸,防止月饼粘盘)、硅胶刮刀1把(搅拌肉馅用,避免手粘)、毛刷1把(刷蛋液用,选软毛毛刷,避免划伤月饼皮)。
- 关键步骤:
1. 制作油皮与油酥(起层的核心):
- 揉制油皮:中筋面粉500克、猪油150克、白砂糖20克、盐3克放入大盆中,用手轻轻搓揉,直至猪油与面粉完全混合,呈粗絮状(搓揉要轻,避免面粉起筋过多,油皮过硬)。
- 分5次加入200毫升温水,每次加入后用手揉压,直至水分完全吸收,面团光滑有弹性(温水要慢慢加,避免面团过稀;揉至面团能拉出薄而不易破的膜最佳,这样油皮韧性足够,包裹油酥时不易破)。
- 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松弛30分钟(松弛能让油皮中的面筋松弛,擀制时不易回缩;冷藏温度控制在0-4c,避免面团变质),备用。
- 制作油酥:低筋面粉250克和猪油125克放入碗中,用手搓揉均匀,直至形成光滑柔软的油酥面团(油酥要和得软硬适中,与油皮硬度一致,不然擀的时候会分层;若太干,可加少量猪油调节,太稀则加少量低筋面粉)。
- 将油酥面团分成12个均匀的小剂子(每个约31克),揉圆后用保鲜膜盖住,避免变干,备用。
2. 调制鲜肉馅(鲜美的核心):
- 猪前腿肉剁成细腻肉末,放入大碗中,加入30克生姜末、50克小葱末,用硅胶刮刀翻拌均匀(葱姜末要细,避免包的时候戳破酥皮;翻拌要轻,避免肉末起筋)。
- 依次加入30毫升生抽、5毫升老抽、20毫升料酒、30克冰糖碎、5克盐和10毫升香油,用硅胶刮刀顺一个方向搅拌2分钟,直至调料完全融入肉馅(搅拌方向必须一致,让肉馅上劲,吸收调料的香味;冰糖碎要搅拌至基本融化,避免咬到颗粒)。
- 分3次加入50毫升清水,每次加入后顺一个方向搅拌1分钟,直至水分完全被肉馅吸收(清水能让肉馅更湿润,烤后多汁;若肉馅太稀,可放入冰箱冷藏20分钟,让水分凝固)。
- 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冷藏能让肉馅更紧实,包制时不易散开,还能让味道更融合),备用。
3. 包制酥皮(酥香的核心):
- 取出松弛好的油皮面团,分成12个均匀的小剂子(每个约64克),揉圆后用保鲜膜盖住,取一个油皮剂子,用擀面杖擀成直径约10厘米、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油皮(擀皮时要轻,避免油皮破;中间厚能更好地包裹油酥,边缘薄便于后续折叠起层)。
- 取一个油酥剂子,放在油皮中间,用油皮边缘将油酥完全包裹,捏紧收口,避免油酥漏出(收口要捏实,不然擀的时候油酥会从收口处挤出;收口朝下放置,防止散开)。
- 将包好的油酥面团用擀面杖擀成约15厘米长、8厘米宽的椭圆形薄饼(擀的时候要从中间向两端擀,力度均匀,避免油酥被擀破;若油酥露出,可用少量油皮修补)。
- 从薄饼的一端向另一端卷起,形成圆柱形,用保鲜膜盖住,松弛15分钟(松弛能让面筋松弛,避免后续擀制时回缩;卷的时候要卷紧,层次才会清晰)。
- 取松弛好的圆柱形面团,用手掌轻轻按压,再用擀面杖擀成直径约12厘米、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酥皮(擀的时候要轻,避免破坏层次;酥皮要足够大,才能包裹住足量的肉馅)。
4. 包馅与烘烤(沁心的核心):
- 取一张酥皮,放在手心,中间放入50克调好的肉馅(肉馅要放在正中间,量要适中,太多会撑破酥皮,太少口感不足;肉馅要捏成圆形,方便包裹)。
- 用酥皮边缘将肉馅完全包裹,像包包子一样捏紧收口,收口朝下放置在案板上,用手掌轻轻按压成直径约6厘米、厚2厘米的圆形月饼生坯(按压要轻,避免酥皮层次被压坏;收口要捏实,烤的时候不会裂开漏馅)。
- 将月饼生坯放入铺好油纸的烤盘中,每个生坯之间留3厘米间距(避免烤的时候月饼膨胀粘连),用毛刷在月饼表面均匀刷一层全蛋液(刷蛋液要薄而均匀,太厚会导致表面过硬;刷之前要将蛋液搅拌均匀,避免有蛋清结块)。
- 撒上少量白芝麻(白芝麻要撒均匀,增加香气和美观度;可根据个人喜好省略),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烤箱需提前预热至200c,预热时间约10分钟,确保温度稳定)。
- 先用200c烤10分钟,让月饼表面定型并呈金黄色(高温定型能让酥皮快速膨胀,层次更清晰;注意观察颜色,避免烤焦)。
- 然后将温度降至180c,继续烤15分钟(低温烤熟能让内馅熟透,同时避免外皮烤过干;烤的过程中要观察月饼颜色,若颜色过深,可加盖一层锡纸)。
- 烤好后立即取出烤盘,将月饼放在冷却架上冷却5分钟(冷却能让酥皮更酥脆,避免烫手;不要冷却太久,不然内馅汁水会被酥皮吸收,口感变差)。
5. 成品特点:苏式鲜肉月饼外皮呈金黄色,表面撒着白芝麻,层次清晰可见,轻轻一碰就会掉酥;刚烤好的月饼散发着猪油的酥香与肉馅的酱香,入口先是酥皮的脆爽,接着是肉馅的咸鲜,咬到中间能尝到饱满的汁水,不油不腻;咽下去后,嘴里还留着葱姜的清香与肉的醇厚,搭配一口热茶,解腻又暖胃,完全还原了老苏州鲜肉月饼的“秋韵香”。
三、酥香满街,暖意漫过秋风
第一盘鲜肉月饼刚烤好,林晚星就用盘子盛着递给周阿婆:“周阿婆,您尝尝,是不是您记忆里苏州中秋的味道?”周阿婆拿起一个月饼,轻轻咬了一口,酥皮簌簌掉落在盘子里,咸鲜的肉馅和饱满的汁水让她眼睛瞬间亮了——和年轻时在朱鸿兴吃的母亲做的鲜肉月饼味道一模一样。
“就是这个味!”周阿婆又咬了一口,边吃边说,“以前在苏州,好的鲜肉月饼要‘酥皮千层、肉馅多汁、咸鲜适中’,你们连两次控温、油皮油酥比例这些细节都做到了,比我在这边苏菜馆吃的‘江南点心’正宗多了!”她掏出手机,对着盘中的月饼拍了张照,“我这就发到老街坊群里,让大家都来尝尝,回味下苏州中秋的时光。”
谢景渊笑着递过一杯茉莉花茶:“您要是喜欢,我们以后每周一至周五下午都做,中秋前还能接受预定,您随时来吃。”话音刚落,店门又被推开,穿着风衣的王总监带着个笔记本走进来,身后跟着个拿着相机的摄影师——他是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时节》的总监,上次在社交平台刷到“星语花坊”的虾饺皇,特意来探班。
“林老板、谢老板,我是《舌尖上的时节》的王总监。”王总监指着笔记本说,“我们想拍一期‘中秋传统点心’的专题,刚才刷到周阿婆发的群消息,特意带团队来拍鲜肉月饼!”他拿起一个月饼尝了一口,忍不住点头:“这酥皮太绝了,一层叠一层,肉馅还这么多汁,比我在苏州长发西饼吃的还地道!”
摄影师也忍不住拿起相机,边拍边说:“这月饼的颜色太好看了,金黄油亮的,拍出来肯定能让观众流口水!”他调整着镜头角度,从揉油皮到包馅、烘烤,每个环节都拍得细致,镜头里的鲜肉月饼在秋风中散发着酥香,像藏着苏州中秋的记忆。
下午四点多,店里渐渐坐满了人。带外婆来尝鲜的苏州姑娘小吴,点了8个鲜肉月饼:“我外婆来这边住,总说吃不到正宗的鲜肉月饼,昨天刷到老街坊群的消息,今天一早就拉着我过来了。”小吴的外婆边吃边说:“这味道和我小时候在苏州吃的一模一样,酥皮香,肉馅鲜,以后每个月都来买。”
附近蛋糕店的老板也来了,手里还拿着个纸盒子:“我听顾客说你们家的鲜肉月饼特别好吃,特意来买10个,回去给员工当下午茶,顺便学学配方。”谢景渊帮他把月饼装进盒子,叮嘱道:“盒子要留个小缝,避免水汽让酥皮变软;吃的时候要是凉了,用烤箱加热5分钟,口感和刚烤的一样。”
打烊时,烤箱里还残留着猪油的酥香,周阿婆带来的蓝布本子被林晚星小心地收在玻璃柜里。她坐在餐桌旁,整理着顾客反馈:“景渊哥,今天好多顾客说想加梅干菜,还有人问能不能做甜馅的,给不吃肉的小孩选择。”
谢景渊走过来,接过反馈本,指尖在“梅干菜版”三个字上顿了顿:“可以,下次咱们准备梅干菜版(肉馅里加50克泡发切碎的梅干菜,增加咸香风味)和豆沙甜馅版(用300克红豆沙+50克猪油混合做馅,适合喜欢甜口的人群);对了,王总监刚才说,《舌尖上的时节》的专题会在中秋前播出,他们还想邀请我们去苏州参加‘苏式点心文化节’,顺便走访当地的老字号月饼铺,学习更地道的苏式点心做法,我还没来得及和你说。”
林晚星抬起头,眼底满是期待:“真的吗?那我们就能学到最正宗的苏式点心手艺了!”窗外的秋风已经停了,夕阳透过玻璃窗洒进来,店里残留的酥香与茶香还在空气中弥漫。
“星语花坊”的美食故事还在继续,下一次,他们要带着苏式的细腻味道,继续在这座城市里,用美食温暖更多人的时光。而王总监提到的“苏式点心文化节”邀请,或许会让这家小店,从“城市风味”走向“地域传承”,让更多人尝到藏在鲜肉月饼里的苏式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