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四、回访
有人问一位熟悉日本驻沪领事馆的人:“日本领事馆哪里是安全的?”
“不和日本人往来就安全。”
“里面好像有个中国人。”
“是的。”
“和这个中国人往来安全吗?”
“不。”
“为什么?”
“因为他有个日本人老婆。”
“日本人这么可怕?”
“不是日本人可怕,是我们自己弄得害怕。有个协和医院的医生说:只要你全身不紧张,就不容易生病。别总是自己吓自己,越怕什么,就越容易被什么控制。”
他说:“日本人其实和病毒是一样的。你不能怕它,而是要预防它,消灭他。。”
***
从风吕里出来,袁文裹上浴巾,坐在镜子前。看着镜中自己略显憔悴的面容,她轻轻叹了口气。
温政依然一动不动地泡在水里,他累的要死。刚才的运动,耗光了他的体力。
他说:“给我拿支烟。”
袁文给他拿了一支骆驼香烟,并给他点上。温政吸了一口,方慢慢地说:“我们不能把命运交到王昂身上,你打算怎么做?”
“我想回日本。”
“不行。”温政摇摇头:“其他我都可以答应你,唯独这件事不行。”
“那怎么办?”
“找一个人。”
“谁?”
“彭北秋。”
***
温政夫妇第一次拜访彭北秋。
两人不知道上海区的具体位置,彭北秋特意派遣桌呆开车去烧坊接两人。
彭北秋、陈泊林带着王兴发、李队长等人在门口迎接。在电话中,温政特别提到,要求陈算光参加会谈。
温政夫妇带着包伟一起来的。
由于人比较多,会谈是在会议室举行的。宾主入座之后,寒暄几句,袁文直接切入正题。
她要单独和陈算光谈。她明确说,是白瑾遇害的真相和线索,但只能给陈算光一个人说。
上海区的众人都怔住了,齐刷刷地看向彭北秋,等他定夺。彭北秋想了想,答应了。
李队长有些不满,想起身,被陈泊林压住了。
在一间单独的房间,袁文将荧火的胎动说了一下。
这种事情实在是太魔幻了,带着强烈的戏剧张力和超现实的氛围,让人一时间分不清梦境与真实的边界。
就像一场毫无征兆的狂风暴雨,猛然席卷而来,置身于一场幻觉或梦境,极具冲击性的离奇体验,既带来了强烈的震惊与悚然,又隐约透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奇妙吸引力。
袁文详细地描述了荧火胎动的忍术,那是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仿佛来自异界的生命律动。她一边说着,一边将那幅神秘的浮世绘展示给他看,画中诡异的线条和阴暗的色调让人不寒而栗。
陈算光听得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他却完全相信了,因为现场白瑾和婴儿扭曲、恐怖的近乎非人的姿势,完全就似某种邪恶的献祭仪式。
那恐怖的场景与这幅浮世绘所描绘的内容竟然如此吻合。
当时他真的没有想到这一点。
袁文对陈算光说:“你是白瑾的丈夫?”
“是的。”
“你想不想报仇?”
陈算光点点头。
袁文说:“凶手回了日本。”
这才是她要说的话。陈算光是彭北秋的手下,温政也不能命令陈算光做什么,但这句话,却也暗示了陈算光该怎么做。
这才是温政带袁文此行来的目的。
***
中午,彭北秋宴请了温政几人,本来中午是不能饮酒的,彭北秋特地破了例,他让陈泊林和李队长上了桌子,但不喝酒,下午留守,他和王兴发、陈算光陪酒。
吃饭的地方,就在区里的餐厅雅间。区里的厨师是川菜好手,知道温政是川人,特意做了宫爆鸡丁、二面黄回锅肉、水翥鱼、炒腰花等拿手川菜。
汤是滑肉青菜汤,这次他们喝的,是泸州老窖大曲。
温政是以袍哥大爷的身份来的,不涉及特二课的身份,所以众人放得很开。
因为客人中袁文是女性,彭北秋叫郑萍坐在袁文身边作陪。这样双方均有一位女性。
郑萍看到温政,微微怔了一下。
温政也多看了她几眼,
彭北秋曾经担任过秘书工作,在日常事务处理中展现出极其细致周到的安排能力。
郑萍在观察彭北秋的工作方式时,发现他总能将各项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每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这种专业的工作作风让郑萍不禁在心中暗暗赞叹,同时也萌生了要向彭北秋学习的想法。
于是郑萍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和模仿彭北秋的工作方法,希望能将这种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的组织能力运用到自己以后的工作中去。
彭北秋先敬酒,温政回敬,然后包伟代表警察署敬酒。紧接着,陈泊林、陈队长开始,以茶代酒敬大家。
席间,温政分析了上海未来的形势,他说:“有几个城市在人类文明中极其重要:1、雅典,代表古希腊文明,2.耶路撒冷,孕育出地中海文明,3.罗马,文艺复兴,4.伦敦,创造了现代文明。这是四个城市背后的文明路线。”
“上海不一样,不同于西安、北平、南京的几朝古都,是一个新兴的城市,是中国与世界融合的城市。上海代表着未来,所以,为子孙后代,我们要好好守护这份未来。”
陈算光问:“上海未来还会开战吗?”
“会的,而且一定会的。”温政说:“日本人侵华是处心积虑,不要有幻想,不存在某些人说的战争能被偶然事件决定的可能,某一场战斗可以被偶然事件决定,大国侵略战争里没有偶然,只有必然。”
“如今的中日之间,已经不再是如何避免战争,而是在考虑战争会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爆发。日本人找个借口是极容易的。”
陈算光点点头。
温政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华夏文明会一次又一次的被野蛮征服?深层原因是什么,要如何做才能避免再度被野蛮征服?”
众人都来是兴趣,彭北秋说:“愿闻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