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丹若完全不知道后来发生的这些事。
从医院离开的时候,她很伤心,独自坐在招待所里,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吃了个早饭,心情就好上许多了。
毕竟她向来是个不肯亏待自己的。
陆承钧对她如此绝情,她是绝不允许自己长期为他黯然神伤的。
虽然心里依然不平静,不太愿意接受一个曾经那般呵护她的男人,突然就断崖式和她分手。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她必须向前看。
强迫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更加实际的事情上来。
比如怎样买到回滨城的火车票。
她来的时候是和赵刚一起的,根本不需要经手买票的事,也没想过这一趟还需要操心返程票。
等去了一趟火车站,才发现买票需要介绍信,而她手里根本就没有。
若是在滨城,就算不借助陆承钧的关系,她也可以找二中的校长帮忙。
可现在是在京城,她除了陆承钧这边的人,根本没有其他人脉。
苦思冥想一番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人选。
那就是《连环画》杂志社的编辑徐汀屿。
这杂志社也在京城,两人每个月都有信件往来,交换剧情方面的意见,也聊点其他的,算是有些交情。
如今实在没办法,她也只能去找对方帮忙了。
正要出门,却遇到了赵刚。
他已经给她买好了回滨城的卧铺票。
江丹若心中难免泛起涟漪:
“这是……?”
赵刚已经知道了自家参谋长的决定,再面对江丹若就难免尴尬。
毕竟他觉得自家参谋长做得很不厚道。
“参谋长说,你是因为他才来京城的,他有义务让你平安回去。”
“还有滨城军区家属院里的钱和票,都留给你做补偿。”
“家属院的房子你也可以一直住到开学。”
江丹若心中的那点悸动顿时平息。
“火车票是我急需的,其他的钱和票就算了,我去拿给你,你帮我还给他。”
离开滨城的时候,她以为短期都不会回来,便把家里所有的钱和票都带上了,如今就放在招待所里。
上万的分手费,她觉得拿着有点烫手。
伤心归伤心,她却并不觉得陆承钧欠她什么需要补偿。
原本以为要推脱一番,却没想到,赵刚像是早有准备一般,道:
“参谋长说了,如果你不收,就让你暂时保管,等今年过年的时候再还给他。”
江丹若觉得这个要求有点奇怪。
“他以后还要回滨城军区?”
赵刚也不清楚,只含糊道:
“应该是的。”
江丹若便没再多说什么。
好歹这钱并不是退不回去,她也不想现在再去找陆承钧,便只得暂时把钱和票都放在自己手里。
有赵刚同行,江丹若舒适安全地回了滨城。
到了滨城后,她先拿着在京城买的三支钢笔去拜访了学校的校长,教务处主任,还有班主任张老师,感谢他们之前对她的关照,并且请他们帮忙留意高考分数和录取通知书。
若有消息,希望他们能把电话打到二叔的公社通知她。
除此之外,还给周家兄妹带了两个文具盒,给林芳芳带了一条丝巾,特地去看望了一番。
这些举动,除了维持情分,也有给自己增加保障的意思。
虽然陆承钧能想着补偿她,就说明大概率不会纵容他的父亲对付她。
可她也不能把希望全部放在陆承钧身上,自己也得做点准备。
免得万一哪天真的被抓了,连个有分量帮她说话奔走的人都没有。
送完礼物,江丹若便跟二叔一起,搬行李回了二叔家。
她在京城就给二叔的公社打了电话带话。
二叔他们完全不知道陆承钧受伤的事。
乡下消息闭塞,他们连海上与N国打了一仗也只是道听途说。
还是先前江红国特意回家一趟,跟他们说陆承钧是这场战斗的指挥者,以后只怕是又要高升,他们才知道陆承钧也参战了。
江丹若回到二叔家,照例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欢迎。
吃饭的时候,长辈们闲聊,难免问起了陆承钧的近况。
“小陆这次怎么没送你回来?是军区太忙了吗?”
“他受伤了,在京城养伤。”江丹若如实道。
几人闻言都吓了一跳:
“这都什么时候的事?”
“伤得严重吗?”
“就上次海战。挺严重的。”
二婶立刻不赞同地道:
“丹若,你该去京城照顾他啊,这种时候,男人身边最需要人了。”
江丹若对二叔一家的人品还是很放心的。
以前她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们都愿意收留她。
对于陆承钧能带来的好处,他们考虑到怕她在他面前矮一截,也是直接拒绝了。
因此她一开始就没打算隐瞒她和陆承钧分手的事情。
“我去过了,他不要我照顾,还和我提了分手。”
至于领了结婚证这件事,那就没必要说了。
反正她觉得,陆承钧自己肯定会去解决这张并不算太合规的结婚证的。
“这是为什么?”
三位长辈都愤怒又不解。
江丹若心里依旧有点委屈和失落,但语气和神情都很淡然寻常:
“我也不知道。或许是他家长辈不喜欢我,也或许是他自己变心了。”
“反正已经分了,再追究这些也没意义。”
二叔一拍桌子:
“没想到小陆是这种人!亏我以前还以为他是个实在的!”
二婶也愤愤不平: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以前装得人模人样而已!”
江奶奶叮嘱桌上的大人和孩子:
“这事大家要守口如瓶,别让丹若她爸妈知道了。免得徒生事端。”
众人都郑重点头。
江奶奶又搂着江丹若的肩膀安慰道:
“分都分了,想他的事也白费精神,不值得!我孙女这人材,又是铁板钉钉的大学生,以后找个更好的!”
“好,我以后找个更好的。”
江丹若很干脆地应道。
见二叔一家都只为自己愤愤不平,完全没有惋惜或者让她去挽回的想法,她感觉很窝心。
“你们别担心我,我已经不怎么伤心了。”
尽管她这样说,江家几人还是不放心,接下来的日子对她关怀呵护备至。
虽然物质条件比不上在军区家属院,但也没让江丹若吃什么苦。
除了给两个堂弟妹辅导功课,家里的活一律不让她做。
江二叔还时不时去田里弄些泥鳅黄鳝,或者河里摸些鱼虾贝壳来给他们改善生活。
十几天时间平平安安就过了。
完全没有江丹若想象中的陆家人或者苏冉冉那边的人,来找茬的事发生。
转眼便已经是八月二十号,公社里的高考生,报考本省大学的,已经先后有两个人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江丹若原本也不着急,觉得自己考燕京大学十拿九稳。
但随着时间临近,也难免东想西想,怕有各种意外情况。
好在她并没有提心吊胆很久。
八月二十二号,就有公社的邮差以及同村的去公社买东西的人一起,喜气洋洋地来二叔江红兵家里报信。
若是普通的高考生,邮局自然不会派工作人员跑一趟。
但江丹若这次的成绩实在是太惊人了,公社邮局也想趁机和她拉一下关系。
一路上遇到做活的人,那同村的就已经率先把消息告诉了众人。
因此,不但江家长辈们都回来了,连同村在沿路地里做活儿的人,也跟着跑来看热闹。
看到屋檐下那个穿着上白下蓝长衫,皮肤比牛奶还要雪白莹润的美丽少女时,所有人连呼吸都变得温柔了几分。
江红兵这个侄女,尽管村里人时常要来瞅几眼。
但每次看到她,都依旧有种被冲击到神魂颠倒的惊艳感,让人不由自主在她面前变得温柔小心,觉得把人供起来都不为过。
“你就是江丹若同学吧?”
邮差定了定神,态度无比客气地上前询问道。
江丹若以为是来送录取通知书的,立刻站起来迎接:
“对,是我。”
邮差立刻满脸堆笑地道:
“恭喜恭喜!刚才你们学校打来电话,说你以451分的优异成绩成为了我们省的省状元!三天后,市电视台和报社就会到你家里来采访!”
同来凑热闹的村民们纷纷朝江红兵一家投来艳羡敬畏的目光,恭贺恭维不绝于耳。
“恭喜啊红兵,侄女成了省状元,你们这一家子以后前途无量啊!”
“江大娘,你太有福气了,竟然养出个省状元孙女!”
“哎哟,这丹若怎么这么会长哦,不但人漂亮,脑子也聪明,居然成了状元公!咱们整个老江家都跟着光宗耀祖了!”
……
江奶奶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看向江丹若的目光充满了骄傲。
“我孙女真争气!”
江二叔江二婶喜笑颜开,江小英江小虎满脸荣光。
江丹若本人,也心头一松,眼中染上了喜悦的笑意。
她的文化成绩本来就挺不错,又经过了几个月的刻苦复习,在这个考生基础普遍很差的时代,具有莫大优势。
她能预料到自己一定会考得很好,教育局那边也一直觉得她有希望冲击省状元。
但心里还是担心出各种意外的,如今终于得到了切实的消息,哪怕录取通知书还没寄到,她也放下了悬着的心。
如今,她就算不靠陆承钧,不靠任何人,也依旧拥有安身立命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