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的圣旨一下,当天就被三省安排着信使立刻送往了天下各道。
仅仅只是两三天的时间,就传遍了大唐原本的十道之地,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皇帝诏曰:百姓迁徙异地,重新分配平坦、肥沃土地。迁徙途中,一应消耗、花费尽出公帑,勿使百姓另费一分一毫。”
“好事。这是真的好事啊。谁不想要一块近一点的,平坦一些,好打理的田地哇。”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哇。皇帝还是想着咱们黎民百姓哇。”
“不去。说的再好我也不去。我家里好不容易开垦出来几十亩地,其中十亩都开垦成了熟地。我舍不得丢下。”
“皇帝的安排好是好,可就怕那些当官的人偷梁换柱啊。”
“再看看,再看看。要去我也不第一个去,这万一前脚去了,分得土地是没有开垦的生地,后脚官府又将我本来的好地给收了,那我就亏大啦。”
十道百姓们议论纷纷,但却都只是嘴上说的起劲,但却一直都没有太多的人实际行动起来,绝大部分的人仍旧是在观望。
各地官府更是直接派遣人手前往各个乡镇、村庄宣讲,可是任凭他们如何劝说,百姓们即便是心动不已,却仍旧选择观望。
各地的消息不断的朝着长安汇聚,然后又通过信使,汇总到了李元吉的面前。
“陛下,百姓们对于迁徙异地颇为意动,但是却仍旧有些迟疑,难以下最后的决定。”
王扬翻看了所有汇总过来的奏章,简单的梳理一番之后,向李元吉禀告道:
“其一是,百姓们多数不舍得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熟田,担忧迁徙之后,分到的田地都是生田,又需要重新开垦、耕种,费时费力。”
“其二则是百姓们不忍心同家人分开,或者是同亲族分开,甚至同乡之间也颇为不舍。担忧迁徙异地之后,人生地不熟,生活不能保证,对此多有恐慌。”
“还有别的缘由吗?”
“没有了。”王扬回道。
李元吉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晓了,眼神分外的平静,这些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黎民百姓们有这些担忧也是正常的事,毕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再加上过去道路不靖,远行艰难,出一趟远门就是生离死别。虽然如今天下道路通常,但毕竟百姓未亲眼见识过,心中忐忑。”
“甚至就连你们这些人,若非亲自出来走一趟,又哪里能够切身感受到如今大唐的变化。”
王扬等人闻言当即躬身称是。
这一趟出来确确实实是开拓了他们几个人的眼界,若非亲眼所见,真的很难相信这就是大唐。
一路之上颇为平坦,虽然马车车架还是颠簸,但与当初记忆之中的远行,简直是天差地别。
最起码,道路之上没有灰尘,一天走下来,再也没有了当初的仆仆风尘。
而最让几个人震撼的则是十里一座的驿站。
哪怕是周围百里都没有人烟的地方,仍旧是十里一座驿站,这简直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仅仅只是这些驿站,就足以撑起黎民百姓们出行,远游,求学,而丝毫不用担心发生意外。
而且还不仅仅只是十里的驿站,五里一座的哨站,那些来回巡视道路的士卒,更是杜绝了任何的意外。
剪径的强盗,伤人的野兽等等。
尤其是野兽伤人,是最为让远行的百姓们担忧的事情,甚至不仅仅只是远行,哪怕只是去往县城里面置换一些柴米油盐等物资,路上也是走的提心吊胆。
所以,一般人出行都是成群结队,既是为了相互照应,也是为了杜绝危险。
但是现在这些情况都不存在了。
他们这一路走来,别说是伤人的野兽了,就是兔子都没有见到过一只。
所有的野兽都早早的被驱逐去了森林和山地之中,根本就不敢靠近道路附近。
一群人脑海里面思绪翻飞,口中却也没有停下,将各自一路上的见闻都挑着说了出来。
末了。
王扬直接说道:“臣下去之后会重新叮嘱下面的官员,让他们能够再细致,再耐心一些,尽一切可能的打消百姓心中的顾虑。”
“当然。臣也知晓,无论朝廷给出再好的条件,也总会有人不愿意迁徙,这些人臣也会尽量照顾,将他们就近安排到靠近水源,便于耕种的土地附近。”
“另外,臣建议那些愿意迁徙异地他乡的黎民百姓们,还是按照原来的籍贯统一安置。一来身在他乡,乡音珍贵。二来各地方言不一,相同籍贯之人利于沟通,也能够互助互帮。”
他的意见颇为的中肯,听的其他人都连连点头。
李元吉自然也不反对,一律答应了下来,顿了顿说道:“这件事首要黎民百姓们自愿。若是有人为了政绩好看而采取强迫姿态,朕绝不姑息。”
“另外,再传朕的旨意,就说朕说的,凡是愿意迁徙的百姓,每人一次性给予十枚金通宝,一百枚银通宝,千枚铜通宝。”
新的大唐通宝早就已经铸造好了样本,李元吉看过样品之后,直接就下令流通。
如今百官的俸禄早就已经全部被新的金银铜三种通宝所代替,就连民间原本流通的旧钱,也都陆续被置换成了新的大唐通宝。
若仅仅只是计算月俸。
从九品的官员,每月的月俸也就只是1500个铜通宝,换算一下也就是15个银通宝。
王扬贵为三品尚书令,月俸也为两个金通宝。
而一枚金通宝,足以购买一家五口人吃上一年的栗米。
一次性给予十枚金通宝,这对于普通人家而言,是一笔极大的财富。
毕竟。
现如今的大唐虽然强盛,但是黎民百姓的生活质量仍旧没有显着的提升起来,相互间的经济交流更多的还是以物换物。
哪怕是前往系统市集上出售货物的百姓,也很少选择用金钱结算,多数仍旧选择兑换成等价的实物。
即便是心中已经有了准备,但是王扬几人也都被李元吉这一手笔给惊到了。
这不是一户人口的钱,而仅仅只是一个人的钱。
但是,李元吉的话语还没有说完,紧跟着就说道:“这只是一年的钱,为了能够让黎民百姓彻底安心,这钱每年都要发,连发五年。”
五年之后,就算是再不会种地的人,日子也早就过的好起来了。
王扬几个人被李元吉的大手笔再次震撼,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皇帝。
从来都是黎民百姓给皇帝缴纳钱财,哪里有皇帝给百姓发钱的。
这简直倒反天罡。
但是,他们几个人也都从这里面感受到了李元吉的决心,一个个心头紧迫了起来。
尤其是李靖。
头上的汗水一下就冒了出来。
他感觉稍后有必要去信一封,专门给民部铸钱司的人说清楚,铸造通宝的力度要加大了。
他已经能够预见到,这样的条件一出,百姓们究竟会有多么的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