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哥儿,不要!”
后方传来白卿儿紧张的呵斥声。
但晚了一步。
“哐当——”
那霁蓝釉描金缠枝莲纹四方瓶被明迹重重砸在地上,四分五裂,描金的瓷屑飞溅。
看着这一幕,明迹连胫骨的疼痛都感觉不到了,浑身快意。
他冷眼看着明皎,“你敢打我娘,我就能砸你们的东西!”
“你以为我会怕你吗?!”
说着,明迹又捧起了那座红珊瑚八宝盆景,高高举起……
“你想砸,就砸吧。”明皎笑眯眯地看着明迹,半点没发火。
那双桃花眼自下而上地看人时,眉眼微弯,那墨染的瞳仁似染着寒霜般,现出一种既张扬又明媚的矛盾感。
看得明迹一阵头皮发麻,脊背汗毛倒竖。
但他很快甩掉了这种异样的感觉。
他是幺子,自小被双亲娇惯长大,素来任性,被明皎这么一激,像鞭炮似的又炸了,“你以为我不敢吗?!”
“万万不可!”白卿儿一把抓住了明迹的手,急急道,“不是你大姐姐打的舅母。”
“不是她!”
白卿儿也没想到,她只是出门去了一趟金玉轩,这才短短一个时辰,侯府里居然发生了这么多事。
“不是大姐姐?”明迹愣住了。
他仔细回想了一番,之前小厮告诉他,侯夫人因为账面的亏空,以及借用了库房的一些摆件,被大姐姐索要了五万两;后来,他去正院找母亲,正好听两个丫鬟窃窃私语地说侯夫人的脸被打肿了;再后来,他又听到廖嬷嬷说一切都是大小姐的错……
明迹怀疑地蹙眉,“表姐,你没骗我吧?”
每每想到因为白卿儿一句话就害他在大兴坊输了一万两,他看她便怎么都不顺眼。
白卿儿紧紧攥着明迹的手。
她本不想把侯夫人受辱的事外扬,可现在,面对明迹质疑的眼神,她只能说了:“不是表姐,是外祖母。”
“你若是不信,可以随我去……一趟慈安堂。”
白卿儿压低声音警告他:“迹哥儿,别闹了。”
“你母亲不会想把这件事闹大的。”
侯夫人最爱脸面,绝对不会希望她被太夫人打的事闹得阖府皆知,不仅会被其他几房的人看了笑话,更难以服众。
明迹僵住了,此刻再咀嚼承露的话,这才明白了她的意思。
可他想不明白,祖母素来最是慈和又明理的一个人,怎么会对他娘动粗呢?!
白卿儿见他冷静了下来,又道:“迹哥儿,你给表姐赔个不是。”
明迹将那红珊瑚盆景放回了案上,又用袖口擦了擦脸上的眼泪鼻涕。
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对着明皎拱了拱手:“大姐姐,是我误会你了。”
说完,他转身就要走,却听明皎淡淡道:“站住!”
小团子腾地从罗汉床上跳下,双臂一展,试图拦住二人,“你们不能走!”
明迹不耐烦地回头,语气带着几分理直气壮的抱怨:“大姐姐,我承认是误会了你,但你也动手打了我,气也该消了吧?你还想怎么样?”
小团子轻哼了一声:“如果道歉有用的话,那还要官府干吗?!”
“我这么小,都知道弄坏了人家的东西要赔,堂哥,你不会不知道吧?”
白卿儿心道果然,明皎今天既然能收下太夫人与侯夫人的十万两银票,自然也不会轻轻松松放过明迹。
明皎指着那地上霁蓝釉的碎瓷片说:“四弟,这花瓶既是你摔坏的,赔我一件一模一样的就是。”
明迹梗着脖子,一脸倔强地说:“我使人去买一件。”
“四少爷,这花瓶可不一般。”一旁的紫苏此刻才在明皎的暗示下开了口,“这件霁蓝釉描金缠枝莲纹四方瓶是楚家老太爷十几年前从江南花了一千两银子买的,是前朝官窑出来的古董。”
“有市无价。您想买,也未必能买到。”
“这破瓶子值一千两?”明迹不敢相信地惊呼道,瞪着明皎,“大姐姐,你怎么不去抢啊!”
明皎轻抚袖口,“四弟若是不信,我现在就使人去找我外祖父过来对质。”
“不行!”白卿儿脱口制止。
楚老太爷这会儿正在九思楼里与景川侯、燕国公饮酒,这个时候,若是把人给惊动了,难免要提及前因后果,那侯夫人被打的事怕是要传到燕国公耳中了。
白卿儿轻扯了下明迹的袖子,提醒他:“别惊动了舅舅与燕国公。”
明迹哪里受过这等委屈,跺了跺脚,气势也蔫了三分,试着与明皎商量:“大姐姐,我手上暂时没一千两,我先欠着。”
明皎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你有五千两到大兴坊下注,现在却拿不出一千两?”
“你怎么知道的?”明迹震惊地脱口问。
连白卿儿也惊讶地朝明皎看去。
明皎盯着明迹的眼眸,故作好奇地问:“你的月例是十两银子,逢年过节,爹爹与祖母给的红封也最多五十两。”
“四弟,你是哪来的五千两?”
“不会是哪里‘借’的吧?”
全对!明迹感觉她锐利的目光似是能读心般,一阵心慌,避开了视线。
他彻底怂了,神情中掩饰不住的心虚,随口胡扯:“是我舅舅给我的压岁钱。”
明皎随口说了句“是吗”,心里知道自己猜对了。
有其母必有其子。
侯夫人不问自取偷她娘的嫁妆,她教出来的儿子也有样学样,都是一丘之貉。
明迹低声下气地求明皎,“大姐姐,这事你可不能告诉爹爹。”
说着,他又转头对白卿儿伸出了手,“表姐,你借我一千两,我会还你的。”
白卿儿的表情僵住了,“我哪有一千两。”
侯夫人自从知道明迹赌博的事,就对他严加管束,月例降到了五两。
她要是把银子借给明迹,明迹根本还不上。
她的银子来之不易,很快就能派上大用处,不能浪费在明迹身上。
明皎看着各怀心思的二人,突然抬手指向了明迹腰侧的玉佩,“你没有银子,就以物折价好了。”
“这个玉佩我算你两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