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阮时苒接到节目组助理的电话。
“阮老师,您能过来一趟吗?合同要您签个字。”
“现在?”
“是,李总说宋教授已经看过。”
她犹豫几秒,还是去了。
到了会议室,助理递上文件。
她翻到第二页,眉头一下拧起。
那笔“联合顾问基金”被改了数额。
金额几乎是原来的两倍。
她抬头:“这是谁批的?”
“李总那边确认。”
“这笔钱用在哪?”
“说是后期调研拍摄。”
阮时苒冷笑了一下。
“李总真会做账。”
助理一脸为难:“阮老师,要不您先签,我们后续再调整?”
“你告诉他,这种账我不签。”
她转身就走,脚步踩在走廊的地砖上,每一步都带着冷意。
走到楼口时,电梯门正开。
宋斯年站在里面。
两人对视一秒。
“你果然来了。”他说。
“你早知道?”
“我去查合同。”
“李致远在挑事。”
“我知道。”
“你怎么知道?”
“因为他连我的耐心都在试。”
“那你打算怎么办?”
“先让他以为他赢了。”
“你又打算憋气?”
“不是憋气,是布局。”
她盯着他几秒,忽然笑了下:“宋斯年,你有时候像一块冰,摸着冷,其实里面滚烫。”
他伸手拉住她的手,语气平淡:“你要是怕烫,我就降温。”
“我不怕。”
“那就别躲。”
当晚,他们回到家。
阮时苒坐在餐桌边,拿着合同复印件翻看。
宋斯年洗了手出来,把一杯热水放到她面前。
“李致远那笔钱,我已经打回去了。”
“他肯?”
“他不会。”
“那你——”
“但财务那边现在不敢批。”
她抬头,看见他眼底那种冷静得近乎锋利的神色。
那不是发怒,而是要开始反击。
“宋斯年。”她轻声说,“你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打算忍吧?”
“我发现忍让只会让人得寸进尺。”
“那你准备动手?”
“动脑。”
“我喜欢这回答。”
“那你就配合我。”
“你指哪方面?”
“公开的那种。”
她愣了下,笑:“你要官宣?”
“让他没得玩。”
“那你想清楚,这一官宣,风要重新刮起来。”
“这次我不怕风。”
“宋斯年,你变了。”
“因为我学会了跟你一起站风口。”
她抿了抿唇,没说话。
屋子安静了一会儿。
电视开着,新闻的声音淡淡地传来。
宋斯年伸手,将她的手扣在掌心。
“苒子。”
“嗯?”
“明天的访谈,我会提你。”
“随你。”
“不是随我,是一起。”
“……好。”
第二天,访谈直播。
主持人笑着问:“宋教授,您和阮老师的合作非常成功,您觉得最大的默契来自哪里?”
宋斯年看向镜头,唇角微微一挑。
“来自生活。”
主持人愣了愣:“生活?”
“是,她让我知道,最好的合作不是分工明确,而是信任。”
后台的阮时苒怔了几秒。
屏幕上那句“生活”被放大、循环、剪辑,瞬间冲上热搜。
评论一片炸开——
【啊啊啊啊这也太甜了吧!!!】
【科研恋爱文学成立!】
【宋教授!你真的公开了!】
……
“科研恋爱文学”——这几个字在热搜榜上挂了整整十二个小时。
阮时苒盯着手机屏幕,表情复杂。
她刚从会议室出来,还没脱外套,就被办公室的几位同事拦住。
“苒姐!你男朋友也太会说话了吧!”
“那句‘来自生活’,简直是世纪名场面!”
“你俩要不要考虑出本书,名字我都帮你想好了——《爱情与热力学》!”
阮时苒深吸一口气,把手机塞进包里。
“散了散了,我今天要开会。”
“你这淡定样,一看就是‘被公开’本人!”
“我还能怎么办?上热搜的是他,又不是我。”
“可评论区都在@你啊!”
“那你帮我关掉评论区。”
她推门进办公室,门一关上,外头那群人笑成一团。
办公室静了几秒,手机震动。
宋斯年的名字出现在屏幕上。
【看热搜了吗?】
【看了。】
【满意度打几分?】
【零。】
【原因?】
【没打招呼就公开。】
【那我补个礼貌问候?】
【不用。】
【那我直接求婚?】
【宋斯年。】
【在。】
【闭嘴。】
她捂着嘴忍笑。
这人现在越来越没正形。
没过几分钟,他又发来一条——
【晚上有空吗?】
【干嘛?】
【请你吃饭,顺便向舆论示威。】
【你是科研界的马甲号吗?】
【我是公众恋爱样本。】
【……】
她笑到实在忍不住,发了个表情包回过去。
晚上七点,餐厅。
宋斯年提前到了。
他穿着浅灰毛衣,袖口卷起一点,看起来不像教授,更像刚被学生夸“温柔”的那种青年导师。
阮时苒一进门,他就起身:“这边。”
“你真挑了个热闹地方。”她环顾四周。
“热搜配热闹。”
“那我点凉拌菜。”
“你今天看评论了吗?”
“你希望我看吗?”
“有几个挺有意思的。”
“比如?”
“‘宋教授好像恋爱时会写科研报告。’”
“还有吗?”
“‘阮老师能不能把他教得再闷骚一点。’”
“宋斯年,你还挺乐在其中。”
“我在做数据分析。”
“分析什么?”
“舆论温度。”
“结论?”
“我们热度稳定。”
“你疯了吧?”
“科学疯子。”
她笑着摇头,拿筷子敲了一下他的碗:“吃饭,别贫嘴。”
“我贫嘴你才笑。”
“那我不笑行不行?”
“不行。”
“你这是控制狂。”
“恋爱学科研究的必要条件。”
“宋斯年,我严重怀疑你能把情话讲成论文。”
“那要不要投稿?”
“投你自己。”
“我已经投了。”
“哪投的?”
“心里。”
“宋教授,请你停止恶心发言。”
“那你笑什么?”
“因为我被恶心得开心。”
“那我继续。”
“你敢。”
“我研究对象今天穿得很好看。”
“宋斯年!”
“尤其那条围巾。”
“你闭嘴。”
“颜色配合心理舒适度高。”
“你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暗示——你最好再靠近点,我方便研究。”
“你信不信我把这碗汤扣你头上?”
“那我正好需要降温。”
“……”
她彻底笑崩。
——
两人边吃边斗嘴,餐桌上气氛热到像是提前入了夏。
宋斯年夹了块肉放到她碗里:“吃吧,别光笑。”
“你也吃。”
“我光看你就饱了。”
“饱和状态也太快。”
“临界值太低。”
“宋斯年,你再敢往理科靠一句,我真走。”
“那我换文学说法。”
“说。”
“我喜欢你。”
她被这突如其来的直球噎住,筷子一顿。
“没逻辑了?”他轻声笑。
“有,但不严谨。”
“那我加注释。”
“注释内容?”
“我会一直喜欢你,直到老,直到不想写论文的那天。”
“那你这辈子都别毕业了。”
“那就留在你身边挂科。”
“……”
她抬手拍他一下,他顺势抓住她的手,笑意一点点铺开。
“苒子,”他说,“风口再大,我都不会松手。”
“你就不怕摔?”
“怕,但我习惯了稳着你。”
“宋斯年,你现在这嘴啊——要是学生听见,肯定举报你滥用情感资源。”
“那我被处分也值。”
“那你准备好被通报批评?”
“标题我都想好了——‘宋教授以爱为题,研究失败’。”
“那结论?”
“结果是甜的。”
她看着他,忽然笑出声,眼角都弯了。
“你知道吗?”她低声说,“我第一次觉得你这种逻辑,挺可爱的。”
“那你同意合作课题?”
“什么课题?”
“余生联合研究。”
“宋教授,你真是没救了。”
……
宋斯年在电脑前打着报告,键盘声轻缓有节。
阮时苒坐在窗边,抱着笔记本翻资料。
两人一个安静,一个偶尔抬头,目光一对,就有笑意在空气里荡开。
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合作一个项目——
不是电视节目,也不是课题申请,而是一项全新的社会研究计划,
名字叫《青年自立与理想实践》。
“名字太长。”阮时苒合上本子,“你这学术体质又犯了。”
宋斯年抬头,语气平稳:“学术体质不能乱治。”
“那你改个顺口点的,比如——《普通人的光》。”
“太文艺。”
“但读起来顺。”
“那我加副标题。”
“说。”
“——一份来自‘生活’的研究。”
“宋斯年,你这又想火一波?”
“我在顺势实验。”
“你这人连情话都要实验。”
“那你是实验对象。”
“那我能拒绝参加吗?”
“不行,伦理审查已通过。”
她笑了出来,笑声轻快:“宋教授,你真是没救。”
“那就继续观察。”
他们的研究地点选在城郊一所合作学校。
早晨八点,院子里学生来来往往,阳光晒在青石路上,空气里混着粉笔灰味。
阮时苒背着文件袋,一边走一边写备忘录。
宋斯年拿着两杯豆浆跟在后面,脚步慢半拍。
“你走太快。”
“赶着登记。”
“我以为你在躲我。”
“我在躲迟到。”
“那你就承认你没吃早饭。”
“我喝了咖啡。”
“那不算。”他把豆浆塞过去。
“你怎么老是带着这东西?”
“经典不容质疑。”
“你这人要不是帅,我真想打你。”
“我靠智商赢。”
“那你快回实验室。”
“没门,你在这儿。”
她白他一眼,接过豆浆,轻轻喝了一口。
“还真烫。”
“说明新鲜。”
“我怎么觉得你是故意的。”
“那你可以告我——罪名是体贴过量。”
“宋斯年,你这病真得治。”
“那你就是主治医师。”
“我拒绝加班。”
“那我申请延时治疗。”
“……”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笑声混在晨光里。
中午,调研学生时,宋斯年意外成了“话题人物”。
几个年轻学生围着他:“宋老师,您和阮老师真的是节目里的那对吗?”
他还没答,阮时苒就接了话:“假的。”
“啊?假的?”学生们瞪大眼。
她淡定补一句:“我们是升级版。”
全场笑成一片。
宋斯年无奈:“阮老师,现在学生们都不信科学了。”
“那你就讲一堂‘爱情与理性’的公开课。”
“你怕我讲太真。”
“那我坐第一排提问。”
“提什么?”
“请问宋教授,恋爱影响科研进度吗?”
“影响,”他答得一本正经,“但能提升幸福值。”
学生们爆笑。
她也忍不住笑:“宋斯年,你真是理智界的叛徒。”
“我在更新理论。”
晚上,两人回到家。
她窝在沙发上整理采访记录,宋斯年靠在她旁边。
电脑屏幕上是他们合写的研究报告。
她一边看一边说:“你这段太干了,没人看得懂。”
“学术表达。”
“那我帮你翻译成白话。”
“翻。”
“——人要先学会喜欢自己,才能爱别人。”
“简洁有效。”
“这句我写。”
“署双名。”
“你连名字都不肯吃亏。”
“学术署名平等共享。”
“宋斯年,你再贫一句,我就删你名字。”
“那我再加一句——喜欢你也是科研动力。”
“你……”
她被噎得说不出话,半晌才笑着抬头:“宋教授,你的逻辑现在已经完全沦陷。”
“那叫应用学科。”
“你这是耍流氓学。”
“阮老师,我愿意终身研究。”
她拿笔在他报告的页脚写了一行小字:
“合作周期——终身。”
宋斯年凑过去一看,唇角轻轻弯了弯。
“你这正式文件,我收存。”
“那你也得签字。”
他伸手拿过她的笔,在那行字下方,写下两个字——
“同意。”
她看着那笔迹,眼神柔了一瞬。
没多话,只靠过去,轻轻撞了他一下肩。
“宋斯年。”
“嗯?”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从开始到现在,其实都像写一篇论文。”
“那现在写到哪部分?”
“结论。”
“那结论是什么?”
“生活比理论更难,但也更甜。”
他看着她,笑得温柔:“那我愿意继续做实验。”
“宋教授,你的实验题永远改不掉。”
“因为研究对象太迷人。”
“别再说了。”
“那我吻代签。”
她抬头瞪他:“谁允许你……”
话没说完,唇已被轻轻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