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孟家表面上做的一丝错都没有,他也要堵住悠悠众口。
这事可不好办。
不管怎样,地契送来了他都不会拒绝,谋划了这么多年,兰芷山终于要到手了。
他很好奇,兰芷山到底有什么秘密,毕竟表面上那么多的风水大师都没有研究出来兰芷山的风水有什么特别。
就是国师都忌惮的不让他直接出手。
别说他不信,就是整个大陆的任何一位风水师都不相信兰芷山没有什么关于风水的秘密。
私下里都觉得兰芷山上应该有什么宝物,这个宝物才是孟家能几百年屹立不倒,子孙繁茂,家族昌盛的原因。
“宣孟文熙觐见。”皇帝放下奏折道。
片刻,孟文熙就在军机大臣仁亲王的陪同下进来了。
“草民孟文熙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孟文熙一进来没抬头就叩拜,礼节上一点都不差。
“起来吧。”皇帝语气很是随和的道。
要不是知道他谋算了孟家十几年,孟文熙都会觉得皇帝是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
“谢陛下。”孟文熙起身,微微垂眸。
孟文熙丝毫没有因为皇帝的态度有什么惧怕,战壕后自然而然的拿出盒子打开,恭敬的举过头顶。
“陛下,这是草民父亲让草民给陛下送来的。”
皇帝看了眼盒子里,的确只有一张泛黄的折叠的纸张,一看就很有年头了。
孟家的这张地契可不是有年头了,大御帝国建国多少年,这张地契就多少年了。
朝代更迭,虽然新的王朝承认前朝的地契,但是需要重新登记。孟家这张地契只更换过一次,就是大御帝国建国那年。
也就是说前王朝的气运其实挺长的,孟家几百年来也只经历了一次王朝更迭。
一旁的总管太监很有眼色的立即把孟文熙手中的盒子接了过来,举着放到皇帝的桌案上。
然后接到皇帝的示意,小心的拿起地契,展开,确认的确是兰芷山的地契,地契上也没毒,才递给皇帝。
皇帝接过来看了看,心情很复杂。
好一会儿才道,“你回去告诉你父亲等圣旨吧。”
一个多余的字儿没有,看不出他高兴与否。
不过孟文熙猜也能猜到皇帝此时的心情,既高兴又憋屈。
高兴的是兰芷山终于是他的了,憋屈的是被父亲将了一军,心情不美就是了。
孟文熙再次叩拜,“草民遵旨,定将陛下旨意准确无误传达给家父。”
言罢,缓缓起身,依旧垂眸,姿态恭谨,退出殿外。
殿内,孟文煊离开后,皇帝看着手中的地契,眉头蹙起,思索着孟家此举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意图,这兰芷山,究竟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变数。
心中暗自盘算,兰芷山到手,谋划多年的事总算有了重大进展。至于让孟家去哪里居住这么犯愁的事,丢给那些朝臣就好了,拿着自己给的俸禄,不做事怎么能行?
皇帝唇角微微勾了一下,即便是孟家不满意,天下百姓不满意,也怨不到他头上,是文武百官决定的。
瞬间皇帝心情就好了,被孟青云将了一军的不快消散大半。
这事儿明日早朝丢给众臣就好了,现在他要赶紧去见国师,跟国师说一声,看看接下来怎么办。
国师居住的宫殿比较偏僻,这是国师自己的意思。他不喜欢别人打扰他。
“国师,孟青云让他的长子把兰芷山的地契送来了,接下来怎么办?”皇帝恭敬地道。
笼罩在黑袍阴影中的脸一顿,随即掐着手指卜算起来。
手一顿,要是皇帝能看到他的脸,就能发现他的脸色大变。
“你立即下旨,就说国师亲自去兰芷山观运。”国师语速很快的道。
皇帝一愣,国师要亲自去?
随即又很开心,谋算了这么久的事,现在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任何人去都没有国师亲自去稳妥。
国师要做什么,他是没有资格质疑的,也没有资格管的,如今国师亲口说了亲自去,皇帝连忙答应了下来。
“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吗?”皇帝赶紧问道。
国师思索了一下,“陛下觉得孟家是真的想离开兰芷山还是以退为进?”
皇帝一愣,地契都送来了,还怎么以退为进?他也不可能给他以退为进的机会啊。
可是这话他也不敢直接说啊,琢磨了一下道,“国师的意思是……”
国师抬起头看着皇帝道,“如果他是真的想离开兰芷山,是不是兰芷山已经失去了作用?
这一点皇帝还真没想到,不过他能从一众兄弟中坐上皇位,脑子自然是好用的。
立即明白了国师的意思,“国师想立即去兰芷山,以防他们做什么手脚。”
国师点了下头,他最喜欢皇帝的一点就是聪明,跟他说话很省力。
皇帝见国师点头,连忙道:“朕即刻便下旨,让国师您尽快前往兰芷山,就劳烦国师查探兰芷山的奥秘。是否需要我加派人手辅助国师行事?”
国师微微颔首,“安排一名重臣同往,最好是亲王。”
皇帝明白国师的意思了,“让仁亲王随同国师前去,可行?”
国师点了下头,“可。”
又缓缓开口道:“孟家此次如此痛快的交出兰芷山地契确实蹊跷,兰芷山之行越快越好,能让孟青云措手不及。”
皇帝点头称是,“明日一早国师就可以启程。”
国师摆摆手,皇帝退了出去,回去后立即拟旨,安排仁亲王随同国师前往兰芷山。
心里琢磨着,最好明日早朝能把给孟家的地确定下来,这样就可以让仁亲王直接把赐地圣旨也带去。
而此时,翰墨书院仪式已经全部完成,老师和学生都回到书院内,还有辞别的宴席。
这是他们在翰墨书院吃的最后一顿饭了。
孟青云看着低沉的气氛叹口气道,“人生短短几十年,不确定的事太多,天下也没有不散的宴席。你们来翰墨书院的初衷就是学习。无论在翰墨书院学习的时间长短,只要学到的学问对你们之后的生活有用,就是成功的。”
话落,孟青云豁达一笑,“既然分离不可避免,我们为什么要悲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