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切顺利推进时,意外却发生了——临近年底,一场罕见的暴雪袭击了王家村,部分民宿的屋顶被压坏,村口的道路也被积雪封堵,眼看年味节就要临近,游客们的订单却开始陆续取消。
“这可咋整?”村民们急得团团转,王大胆也睡不着觉,每天带着大家铲雪、修屋顶,手冻得通红。李晚星一边联系文旅集团协调救援物资,一边在网上发布实时视频,告诉粉丝们王家村的情况:“雪很大,但我们的心很暖,村民们都在努力清理,年味节不会取消,我们在王家村等大家!”
让人感动的是,视频发布后,好多粉丝不仅没有取消订单,还主动提出要帮忙。有粉丝自发组织车队,带着除雪设备赶来;有粉丝寄来保暖物资和维修工具;还有粉丝在网上发起“为王家村加油”的活动,呼吁大家支持这个有温度的小山村。
暴雪过后,王家村的红灯笼挂得更艳了。粉丝们和村民们一起铲雪、布置场地,民宿里贴满了“灯笼娃”的贴纸,手工区里新增了“雪地灯笼dIY”环节,美食区里推出了热乎乎的羊肉汤和烤红薯,整个村子都充满了温暖的气息。
这一年的年味节,虽然经历了波折,却格外热闹。游客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跟着村民们学做灯笼、包饺子,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文旅集团还特意安排了无人机灯光秀,数百架无人机在空中组成“灯笼娃”“王家村欢迎你”的图案,在黑夜里格外震撼。
王大胆站在老学堂门口,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眼眶湿润了。他知道,王家村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运气,而是那份跨越山海的情谊,那份永不放弃的坚守。李晚星走到他身边,笑着说:“胆哥,你看,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在一起,就一定能克服。”
柳叶澈举起相机,拍下这温馨的一幕:红灯笼映着白雪,游客们和村民们手拉手唱歌,“灯笼娃”的卡通形象在灯光下闪烁。直播间里,弹幕满是祝福:“王家村太有爱了!”“这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明年我们还来!”
雪夜里,红灯笼的光温暖而明亮,照亮了王家村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王家村的故事,还在继续。这里有烟火气,有人情味,有坚守,有创新,更有无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暴雪过后的王家村,多了层“雪乡秘境”的浪漫滤镜。那场与暴雪的较量,不仅没打垮大家,反而让王家村“团结坚韧”的口碑传遍全网,“雪夜红灯笼”的画面成了年度爆款,连央视都来做了专题报道,“王家村雪乡文旅”的标签彻底打响。
开春后,返乡创业的年轻人突然多了起来。其中有个叫陈阳的小伙子,是土生土长的王家村人,之前在城里做设计,看到村里的变化后,带着团队回村成立了“灯笼文创工作室”。他以“灯笼娃”Ip为核心,设计了一系列新潮产品:会发光的灯笼钥匙扣、印着王家村雪景的帆布包、融入唢呐元素的手机壳,甚至和知名奶茶品牌联名推出了“灯笼娃限定款”,上线即售罄。
陈阳的工作室还带动了村里的留守妇女就业,她们跟着学习缝纫、刺绣,把自家的土布、麻绳变成了文创产品的原材料。张婶笑着说:“以前闲了只能唠嗑,现在在家就能挣钱,还能陪着孩子,比啥都强!”
李晚星趁机提出了“乡村创业孵化计划”,在村里划出一片区域打造“创业小院”,提供免费场地和创业指导,吸引更多年轻人来王家村追梦。很快,小院里就入驻了好几家创业团队:有做乡村直播的,有搞有机农业的,还有做非遗手作的。柳叶澈则把这些创业故事拍成系列短视频《王家村的新力量》,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的无限可能。
这一年的“四季主题活动”也玩出了新花样。春天,“桃花旅游环线”升级成“花海骑行节”,游客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在王家村和邻村的桃林、油菜花田之间,沿途设置了手作体验点和美食驿站;夏天,“田园纳凉夜”新增了“星空电影放映会”,在水库边搭起大屏幕,播放经典老电影,游客们躺在草地上,吃着西瓜、看着电影,格外惬意;秋天,“丰收体验周”变成了“乡村丰收节”,不仅有割稻子、摘苹果的体验,还举办了农产品展销会和厨艺大赛,吸引了周边市县的人前来参与。
最让人惊喜的是,王家村的“灯笼娃”Ip还走进了校园。李晚星和陈阳一起,把王家村的民俗故事编成了绘本《红灯笼下的小村落》,送给城里的中小学,还邀请孩子们来王家村开展研学活动。每到周末,村里就挤满了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他们跟着村民们学剪窗花、做灯笼、唱民谣,在田埂上认识农作物,在果园里体验采摘的快乐。
年底,王家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王大胆作为村民代表,去bJ领奖。站在领奖台上,他手里捧着奖杯,心里满是感慨:“以前觉得农村一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能有今天。王家村的成功,靠的是党的好政策,靠的是大家的团结,靠的是每一个热爱这里的人!”
领奖回来后,王大胆做了一个决定:把村里的部分收入拿出来,成立“乡村振兴基金”,用于帮扶周边的贫困村,还邀请那些村子的村民来王家村学习经验,一起发展乡村旅游。李晚星则开始规划“王家村文旅学院”,打算培养更多乡村规划和运营人才,把王家村的模式推广到更多地方。
这一年的年味节,王家村迎来了史上最多的游客。村口的“灯笼娃”巨型雕塑前,挤满了合影的人;乡村文化馆里,孩子们围着非遗传承人学做糖画;创业小院里,年轻人们直播带货,忙着打包土特产;老学堂里,村民们和游客们一起包饺子、写春联,笑声此起彼伏。
深夜,王大胆、柳叶澈、李晚星、陈阳还有村里的老人们,坐在老学堂门口的石阶上,望着满村的红灯笼和天上的繁星,喝着热米酒。陈阳笑着说:“明年,我想把‘灯笼娃’做成动画短片,让更多人知道王家村的故事。”李晚星点点头:“我想把文旅学院办起来,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回到乡村、建设乡村。”
王大胆举起酒杯,对着大家说:“咱王家村的故事,是所有人一起写出来的。未来,不管走多远,咱都不能忘了根,不能丢了烟火气和人情味。来,为了王家村,为了更好的明天,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