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雪容跟谢照君忙着跟慕晴还有安倍野周旋的时候,东瀛境内的残存武士又闹了起来。
他们窜到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烧杀抢掠,祸害百姓,把东瀛搅得不太安定。
这些残存的武士,大部分是高桥健一还有佐藤氏的旧部,还有不少是不愿意接受新政的顽固分子。
他们借着谢照君跟束雪容与慕晴、安倍野缠斗的机会,开始兴风作浪。
“将军,不好了!城外三十里的清水村,被残存的武士袭击了,村民和农民死伤很多,粮食还有财物都被抢走了!”
一个亲兵跑来禀告。
“将军,还有!外城富士山那边,也出现了残存武士的身影,他们烧毁了几个村庄,还杀了我们派过去推行新政的人!”
又一个亲兵赶来报告。
谢照君的脸色沉了下来:“这些残存的武士,真是死不悔改!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是不会安分的!”
他转头对束雪容说:“雪容,慕晴还有安倍野的事情,就交给你多留意了。我要带兵下去,把这些残存的武士剿灭,让东瀛彻底归我们掌控!”
束雪容点点头:
“照君,你放心去吧,将军府还有奈良城的安全,我来负责。你要小心,一定要平安回来!”
“好。”谢照君握紧了她的手。
下午,谢照君率领大军出发,杀往清水村,准备剿灭残存的武士。
他很清楚,这些残存的武士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凶悍,又熟悉地形,要彻底剿灭绝非易事。
大军抵达清水村时,眼前的景象让谢照君大吃一惊:整个清水村被烧毁了大半,村民们四处逃窜,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打伤,场面凄惨不堪。
谢照君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怒火中烧:“该死的残存武士!我一定要让你们血债血偿!”
他立刻让人去安抚百姓、救治伤员,接着又带人在整个清水村里展开搜查,却始终没有发现残存武士的踪迹。通过询问逃出来的村民,谢照君得知,残存武士攻破清水村后,一路朝着富士山的方向逃去了。
他们的首领,是高桥健一的侄儿高桥次郎。
这个人本性残忍,武功高强,是残存武士中的核心人物。
谢照君当即率领大军,朝着富士山的方向追去。
富士山山势险峻,树林茂密,残存武士躲在山里,很难被发现。
谢照君并不着急,立刻让人封锁了富士山的所有出口,然后分出小股人马进山搜索。
他明白,残存武士躲在山里,食物和水都很匮乏,只要把山封锁住,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不攻自破。
果然,几天之后,山里的残存武士就发现食物和水都快耗尽了,只能冒险下山寻找补给。
谢照君早料到他们会有此举动,提前让人在山下设好了埋伏。
当残存武士下山时,立刻遭到大渝军队的猛烈攻击。
“杀!为死去的百姓报仇!”
士兵们高呼着,冲向残存武士。
残存武士虽然凶悍,但在训练有素的大渝军队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他们腹背受敌,很快就被击溃。
高桥次郎见大势已去,想要逃跑,却被谢照君拦住了。
谢照君手持长枪,纵马杀向高桥次郎。
两人战在一处,刀枪并举,火花四溅。高桥次郎的武功不错,但谢照君的枪法更胜一筹。
几个回合下来,高桥次郎渐渐力不从心,露出了破绽。
谢照君哪里会放过这个机会,一枪刺过去,正中高桥次郎的胸口。
高桥次郎惨叫一声,应声倒地,当场毙命。
首领战死,剩下的武士顿时没了斗志,全部投降。围剿行动圆满完成。
谢照君下令,将投降的残余武士全部押回奈良城看管起来,让他们服劳役,以此弥补他们犯下的罪过。
另外,他还派人安抚受灾的百姓,给他们送去粮食、发放救济金,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消息传回奈良城,束雪容心里高兴极了。
她知道,彻底平定残余武士的叛乱后,他们的日子才能真正安稳,也能把心思全部放在对付慕晴和安倍野身上。
几天后,谢照君带着大军凯旋而归。
束雪容带着明轩和念安,在将军府门口迎接他。看到谢照君平安回来,束雪容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照君,你回来了!”
束雪容走过去,接过他手里的长枪,脸上满是笑容。
“回来了。”
谢照君抱起她,亲了亲她的额头,“残余武士已经被我彻底围剿,高桥次郎也被我杀了。从今以后,东瀛境内再也不会有大规模的叛乱了。”
“太好了!”
束雪容说道,“这样我们就能专心对付慕晴和安倍野了!”
“嗯。”
谢照君点头,“我已经让人加紧在奈良城搜查,应该很快就能有他们的下落了。”
一家人回到将军府,明轩跑过来,抱住谢照君的腿:“爹,你真厉害!又打胜仗了!”
谢照君抱起他,说:“我们轩儿以后也要像爹一样,做一个有出息的男子汉,保护家人,保护百姓。”
“嗯!我会的!”明轩使劲点头。
看着一家人温馨的模样,谢照君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慕晴和安倍野的阴谋,迟早会被粉碎。
彻底清除了残存武士的叛乱后,东瀛再也没有了不安定的因素。谢照君和束雪容也着手实施之前商量好的科举制度。
这天,谢照君颁布了《东瀛科举章程》,宣布要在东瀛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科举分为文举、武举和民生科:文举选拔文官,武举选拔武将,民生科则选拔一批懂得农业、水利、医术、商业等方面的人才,协助管理东瀛的民生事务。
章程一颁布,立刻在东瀛上下引起了轰动。
原来,东瀛的官员和贵族都是世袭的,百姓们根本没有做官的机会。
现在实行科举制度,百姓们只要好好读书、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并非不可能。
“太好了!我们也有做官的机会了!”
“民生科真是太好了!我擅长种地,说不定考民生科,就能有机会为老百姓办事呢!”
“我家儿子懂医术,正好可以考民生科,以后也能做官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个个兴奋不已。
一时间,大街小巷、田野村落里,到处都有人呼朋唤友、奔走相告。一些有志之士也开始温习功课,准备在科举考试中一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