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这样一直看着她,把她的模样,一点一点刻进记忆深处。
就在这时,周文琪忽然抬头。
也许是直觉,也许是心有灵犀。
她一眼就撞上了他正凝视着自己的目光。
那一瞬,她的眼睛猛地亮了。
手里的书“啪”地一声合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她顾不上整理资料,直接从椅子上弹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床边。
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
“你醒了?真醒了?!”
她的眼眶瞬间红了,嘴唇微微抖着,却又急切地追问:“黎辰,你醒了?感觉咋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头晕不晕?疼不疼?”
她一边问,一边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又下意识地握住他的手腕。
她的指尖微凉,却满是关切。
陆黎辰看着她脸上的黑眼圈,深得几乎发青。
还有那瘦得快脱相的下巴,心里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揪住,疼得发紧。
他李了李嘴,喉咙还有些干涩,却努力挤出最温柔的声音。
“我好多了,琪琪,这段时间,真是累着你了。”
他没再多说什么,可眼神里全都是心疼与感激。
那目光沉沉的,像是要把她这些天的疲惫、辛苦、担忧,全都看进心里。
他嘴角轻轻上扬,望着她,眼里全是光。
那光,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周文琪一见他睁眼,立刻像触电般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她来不及多想,提起脚就往门口跑。
一路小跑穿过长长的走廊,冷白的灯光映在她微微泛红的眼眶上。
没一会儿,她便端着一只白色搪瓷碗回来了。
碗里盛着满满的鸡汤,热气腾腾地往上冒。
一圈圈氤氲开来,带着浓郁而温润的香气。
那汤色清亮中带着一丝金黄。
除了汤,她还细心地搭配了两小碟小菜。
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心头一暖。
这几十天,他一直躺在病床上,靠着点滴维持生命。
每天只能看见护士定时更换的药瓶滴答作响。
冰冷的液体一滴滴流入他的血管。
表面上看,他似乎还算安稳,脸色虽苍白,却不算灰败。
可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
他的皮肤泛着病态的蜡黄,嘴唇干裂起皮,甚至有细微的血口子,眼角也深深凹陷下去。
整个人像被抽走了精气神。
明明体重没有骤减,身形未变多少。
可那股子精气神全没了,空留一副躯壳。
她怕他醒来后饿得难受,又怕他刚恢复胃口太弱,经不起油腻或刺激。
于是特地跑去厨房求食堂师傅单独炖了一碗清汤。
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放太多油,少盐少料。
连配菜也是她亲自挑的,选的是最新鲜、最容易消化的青菜和爽脆开胃的萝卜丝。
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只要他能多吃一口。
哪怕只是喝下一勺汤,那就是希望,就是重生的第一步。
她小心翼翼地把饭菜轻轻放在床头柜上。
随后又拧开保温杯。
倒了一杯温度刚好的温水,不多不少,恰好不烫口。
她将杯子稳稳地搁在离他最近的位置。
见他靠在床头闭着眼,呼吸平稳,胸膛微微起伏。
“别再睡了,先吃点东西吧。”
“你看,我都给你打饭来了。等下我扶你出去溜达一圈,晒晒太阳,总躺着不动,骨头都要锈住了。”
她伸出手,指尖轻轻贴上他额头,试了试温度。
触感温温的,没有发烫,也没有虚汗。
一切正常。
她这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紧绷多日的神经终于稍稍松弛下来。
她坐回椅子,拿起那把不锈钢小勺,轻轻搅动汤面,舀起一勺金黄澄澈的汤汁,凑到嘴边对着吹了又吹。
直到确认不再滚烫,才缓缓送到他唇边。
每喂一口,她都极其耐心。
汤太热不行,凉了也不好。
快了怕呛着,慢了又担心他饿急。
她就这样一勺一勺,像喂一个刚学会吃饭的孩子。
陆黎辰乖乖张开嘴,没有闪躲,也没有迟疑。
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眼睛弯成了月牙。
他始终没说话,喉咙似乎还虚弱得说不出完整的句子。
但他每一口都吞咽得很认真,舌尖细细品味着汤的温度与滋味。
那一口口温热的汤滑入胃中。
不仅暖了身体,更像是一束束微光,一点一点重新点燃了他熄灭已久的生机。
结婚才短短几个月,日子还没来得及细细体味,就被突如其来的病魔撕碎。
可这一次,却是她头一回,这么近、这么细致地照顾他。
从前他在外奔波,她不过是个默默守候的妻子。
如今轮到她站在床前,亲手喂饭、递水、探温。
他小口小口地咀嚼着菜叶。
连喝汤时都不舍得马上咽下。
总是含一会儿,任那温润的滋味在口中蔓延开来。
他怕得太久,怕再也醒不过来,怕醒来后一切都已改变。
所以此刻这份平凡的温暖,他格外珍惜。
生怕眨眼之间,这如梦似幻的光景便会悄然消散。
可能真是饿狠了,起初他还慢慢吞吞。
后来却越吃越快,眼神里的渴望也越来越明显。
到了后面,竟有些顾不上矜持,几乎是狼吞虎咽起来。
勺子碰在碗边发出轻微的“叮当”声。
节奏越来越急。
一口接一口,毫不停歇。
周文琪看着这一幕,鼻子猛地一酸,眼底迅速涌上一层薄雾。
可她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嘴角翘得高高的。
她一边继续喂,一边轻嗔道:“你这饿死鬼投胎的样子,真是拿你没办法。”
语气里满是心疼,却又藏不住心底翻涌而出的欣慰。
你能吃得下,就是最好的消息。
她见碗见底,知道他仍没吃饱,便立刻站起身,转身又朝食堂奔去。
翻出衣兜里剩下的一李饭票,踮起脚递给窗口的阿姨。
“麻烦再给我打一碗热面,多加点青菜,汤要宽一些!”
她望着锅里翻滚的面条,心中默默祈愿。
愿这一碗面,也能成为他走向痊愈的一步。
没一会儿,鸡汤就被喝得一滴不剩,碗底朝天。
小菜也早就吃得盘底发亮,连一点残渣都没留下。
就连那碗面条的汤水,也被他仔仔细细地舔得干干净净,仿佛舍不得浪费一丝一毫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