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自认为这番话说的很识大体,满京城大概也找不出她这么贤惠的正妻了。
可沈晔的脸色却更难看,上前一步,绷紧的唇角把他的不悦暴露的清清楚楚:“你对我有怨,可以冲着我来,而不是糟践我的母亲。”
“哈?”清河笑了出来,顿时明白沈老夫人在嚼舌根,而沈晔还信了,她连解释的欲望都没有,看傻子一样看着沈晔。
满府上下那么多人,不是只有沈老夫人一张嘴,但凡他随便找个丫鬟问问都知道真相,但他不问,两次找她都是质问。
她的沉默和她的笑都很扎眼,沈晔气的掐住她的下巴:“无言以对,我母亲说的是真的?”
丫鬟都吓坏了,全都跪在旁边:“国公爷,夫人最是孝敬,老夫人吃饭喝水都亲自伺候,睡觉都要在跟前守到半夜,她若是不孝,满京城就再也找不出一个孝敬的了。”
“国公爷,夫人早晚请安,是陛下娘娘都称赞的贤妇,怎么可能糟践老夫人呢?”
这话没有劝到沈晔,反倒挨了他一脚:“得些好处就颠倒黑白的东西,你们端的是谁家的碗,吃的又是谁家的饭。”
他的话把其他人都吓坏了,再没人敢开腔。
“住手!”沈老夫人来了,看样子,是睡梦中被吵醒的,来的急匆匆脚步,神色焦急:“快松手。”
她气的不轻不重的打了沈晔两下,满脸都是着急气愤:“我让你好好说话好好说话,你不乐意,不说就是,怎么能动手呢?这不是让人瞧笑话吗?”
说完沈晔,她又看向清河,眼底飞快闪过一丝痛快和得意,语气也是无奈:“你们小夫妻多年不见,非得吵闹,存心让我不痛快是吗?这是你丈夫,你服个软低个头能怎样?他几年才回来,这放在别人家,嘘寒问暖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冷着脸?”
她痛心疾首,沈晔很快服了软:“儿子不孝,让母亲伤心了。”
说完,他还撞了清河一下,示意她也赶紧认错。
清河平静的看着沈老夫人,唇角微不可察的勾起,恰到好处的低头让沈老夫人能看清她眼底的挑衅:“儿媳知错了。”
沈老夫人心里刚冒出来的那点自得一下子消散干净,她阴沉着脸说道:“难不成我说你两句,你还不乐意了?”
“儿媳不敢。”清河看着她:“只是儿媳与国公爷实在不熟,很难随随便便对一个男人突然热络,不过儿媳已经遵照婆母的要求,寻了个小意温柔的放在屋里,儿媳也不知国公爷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这个时候跑来,说儿媳糟践了婆母,莫非几年来风雨无阻的请安立规矩,只今日这一顿饭没有在旁边伺候,婆母就不高兴了?”
她当面质问,沈老夫人一下就哑巴了,铁青着脸不接话。
“不熟?”沈晔对这个说法很不满意。
清河转向他:“不是吗?国公爷离家多年,可曾给我写过一次家书?可曾回过我一次家书?往来家书可曾问过我半句安好?当年一字不留就走,这么多年有家不回,我背着丈夫不喜,逼得丈夫不回家孝敬老母的名声,成了各府背地里的笑柄,难道你还指望我对你笑脸相迎?”
“倒打一耙,是你冷漠不理,从不回信,我每月两份家书,一份给母亲,一份...”沈晔的声音戛然而止,他明白了。
清河嗤笑了一声:“那兴许是婆母觉得我大字不识,所以才每次都贴心的口头转告我家书内容。”
她阴阳怪气,沈老夫人彻底绷不住了:“闭嘴,大晚上的吵架,是非得一家子都不安分吗?”
这次沈晔没再认错,只道:“这里面大概是有什么误会,母亲且先回去歇着,容我们自己解释。”
“现如今都在气头上,吵起来话赶话能说清楚什么?这几天都先冷静冷静,不许再吵了。”她不让沈晔留下,两人对账是一回事,若他宿在清河房里,有了肌肤之亲,立场也会相同,枕边风的威力她太清楚了。
她直接拉走沈晔,纵使沈晔不愿,却也不想再惹她生气,只得跟着离开。
清河扶起被踹了一脚的丫鬟,替她擦去眼泪,丫鬟气的哭了出来:“老夫人怎么能瞎说呢?平日里在外头编排夫人就算了,现如今还编排到国公爷跟前了,国公爷还信她。”
“那是他慈爱的母亲,从不曾欺负过他,国公爷不信她难道信我这个有名无分的外人?”清河瞧着她们一个个:“老人家都这样,以后别当着国公爷的面替我说话了,省得他迁怒你们。”
这番话让丫鬟越发难过,一个个都替清河不值。
“要不是老夫人管不住嘴,世子也不会生气,公主也就不会受伤,王府也不会出事,夫人也太委屈了。”
她们都清楚那天的事,但凡沈晔有心,随便找个人问问都能知道前因后果,可他什么都不问,这才是最让人失望的地方。
清河到是无所谓,只吩咐丫鬟:“去我的匣子里拿些钱,你们几个分分,委屈不能白受,年底每人再多做两身新衣裳穿,给几位嬷嬷也送过去,也告诉她们,别拆老夫人的台,她喜欢嚼舌根就让她嚼吧,免得惹恼了国公爷。”
“是。”丫鬟们对她感激不尽。
那晚之后,沈晔又来过两次,却总被沈老夫人的人请走。
没有他的打扰,清河专心拼凑那些破碎的纸片,特意等到沈晔出门应酬那天,她带着准备好的东西进了宫。
李长昭的精气神恢复的很好,见她来请安,还十分高兴:“小舅妈许久不来了,我正要去请呢。”
“劳公主挂心,我也记挂着公主呢。”清河笑盈盈的看着她:“公主的精神不错。”
李长昭让她坐下:“最近小舅舅很忙吗?前些日子他来,我们说了些事,可我左等右等都没消息。”
“国公爷每日都忙着应酬呢,这两日与张家父子走的很近,昨日还去了东宫喝酒,夜半方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