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多少?”
“四十一摄氏度!”
“血压呢?”
“还在降!八十,五十!”
旁边的家属,一个中年妇女,已经哭得快要站不住了,死死地抓着一个护士的胳膊。
“大夫,求求你们,救救俺家当家的!他快不行了!”
急诊科主任唐建国看着心电监护仪上混乱的波形,额头上也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病人的情况太复杂了。
持续性的高热,剧烈的头痛。
身上还起了一片片的红疹子。
抽血化验的结果也出来了,肝功能严重异常。
更要命的是,病人还出现了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意识模糊,对光反射迟钝。
家属说,病人起病很急,一开始以为是重感冒,在好几个诊所都看过,打针吃药,一点效果都没有,反而越来越重,今天早上人直接就昏迷了,才赶紧送到了县医院。
这是一个多系统、多器官同时出现问题的病人。
唐建国感觉这病就像一团乱麻,根本找不到头绪。
他当机立断,立刻上报给了院长王德发。
王德发院长很快就赶到了。
他没有穿白大褂,只穿着一身灰色的干部服,但一走进抢救室,就自带一股沉稳的气场。
他仔细查看了病人,又翻看了所有的检查单和病历记录。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抢救室里安静得可怕,只剩下仪器滴滴的报警声和家属压抑的哭泣声。
终于,王德发直起身子,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看了一眼满脸焦急的唐建国和李志国。
“这个病人,情况非常罕见,非常复杂。”
他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很有分量。
“我行医这么多年,像这样所有症状都搅在一起的,也是头一回见。”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医生的心都往下一沉。
连王院长都这么说,这病得有多棘手。
王德发没有犹豫,立刻下达了指令。
“马上通知下去!”
“所有科室,副主任以上级别的医生,立刻到小会议室开会!”
“全院大会诊!”
……
虽然是副主任以上的医生才需要参加会议,但李志国还是把周逸尘喊来了。
对于周逸尘的医术水平,李志国才是最清楚的。
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很优秀,甚至在医术方面都已经超过他了。
很快,会议室里就坐满了人。
屋里烟雾缭绕,呛得人眼睛疼。
县医院各个科室的头头脑脑,基本上都到齐了。
人不多,但都是县医院各个科室的顶梁柱。
桌上摆着几个搪瓷缸子,水没怎么动,烟灰缸里倒是已经堆满了烟头。
呛人的烟味混杂着一股紧张的气氛,让人有些喘不过气。
院长王德发坐在主位上,手指一下一下地敲着桌面,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内科的李志国,外科的王主任,还有儿科的刘主任、妇产科的张主任……
周逸尘也被李志国叫来了,他没坐到桌前,只是搬了张椅子,安静地坐在了角落里。
“都说说吧,有什么想法。”王德发的声音有些沙哑。
屋子里静了几秒,没人先开口。
最后还是李志国清了清嗓子,作为内科主任,这个病人名义上应该属于他的管辖范围。
“我先说两句。”
他拿起桌上那份刚刚送来的化验单,又看了一眼。
“高热,皮疹,关节肿痛,肝功能严重损害,还有神经系统症状……”
李志国把症状又重复了一遍,每说一个,屋里的气氛就沉重一分。
“从我们内科的角度看,首先要考虑的是不是一些重症的感染性疾病。”
“比如,重症肝炎?或者是伤寒?”
他说出了自己的猜测,但自己又马上摇了摇头。
“不太像。这两个病,都没办法完全解释病人身上这么广泛的皮疹,还有这么剧烈的关节反应。”
李志国说完,看向了外科的王主任。
王主任是个五十来岁的干瘦男人,性格跟他的手术刀一样,又快又直接。
“别看我。”他摆了摆手,“我一接到电话就过去看了,肚子查了,是软的,没有腹膜炎的体征。”
“阑尾炎、胆囊炎这些急腹症,都可以排除了。”
他把手里的烟头在烟灰缸里摁灭,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肯定不是我们外科的刀子能解决的。”
一句话,就把外科的责任撇得干干净净。
大家的目光又转向了儿科的刘主任。
刘主任是个微胖的中年女人,平时看小孩病最有耐心。
她扶了扶眼镜,有些犹豫地开口。
“我看着病人身上的这些症状,关节肿,发高烧,出皮疹……”
“倒是有那么一点,像我们儿科常见的风湿热。”
这话让李志国眼睛亮了一下,但刘主任马上又补充道:
“可这是个四十多岁的成年人,不是孩子。”
“而且,他的症状比小儿风湿热要重得多,发展也快得多,不能硬往上套。”
刚燃起的一点希望,又被她自己亲手掐灭了。
最后是妇产科的张主任,她摊了摊手,表情有些无奈。
“我们科室就更不沾边了,总不能是个男的宫外孕吧?”
一句半开玩笑的话,却没人笑得出来。
她也收起了玩笑的意思,正色道:“不过,从这么多器官系统同时出问题来看,会不会是一些免疫系统的病?或者是什么特殊病毒感染?”
她提供了一个思路,但这也只是一个宽泛的方向,根本没法指导具体的治疗。
一时间,会议室里又陷入了沉默。
几个科室的主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脸的没办法。
就像面对一团被猫抓过的毛线,所有人都看到了乱,却谁也找不到那个线头。
“中毒呢?”有人小声提了一句。
“问过家属了,他就是个普通农民,最近没接触过什么特殊的东西,农药也没碰过。”李志国立刻否决了。
“会不会是……”
“不可能,那个病的潜伏期对不上。”
讨论变得杂乱起来,各种猜测被提出来,然后又被迅速推翻。
谁也说服不了谁。
治疗方案更是无从谈起,病因都找不到,怎么用药?用错一步,都可能是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