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各国代表的心中,也是在犯嘀咕。
心里想着,这个刚刚成立的战斗人民共和国,该不会像之前苏联那一群疯子一样。
在他们国内布置了大量导弹和核弹,动不动就要拉着别人一起死,想想他们都感觉到脊背发凉。
战斗人民共和国地处东欧平原,西接波兰、斯洛伐克潜在等北约潜在成员国。
南邻黑海,距离西欧核心城市仅千余公里,是遏制西方阵营的战略桥头堡。
冷战时期,苏联在此部署了规模庞大的核力量。
使其成为仅次于俄罗斯斯的第二大核部署区域,巅峰时期的核武库规模,位居世界第三。
看到这一些人终于重视了起来,漂亮国代表这才继续开口道。
“根据天上所有功能卫星交叉探测,最后经过详细的分析,所得到的结果。”
“如今在战国境内,部署了完整的战略火箭军集群。”
“这个火箭军,下辖多个导弹师,主要驻扎在佩尔沃迈斯克、赫梅利尼茨基、五一城等核心军事基地,形成了两大导弹部署集群。”
“佩尔沃迈斯克导弹基地,是战国境内,规模最大的核设施,部署了60枚SS-19三棱匕首洲际弹道导弹。”
“该型导弹采用液体燃料推进,射程达公里。”
“每枚可携带6枚当量15万吨tNt的分导式核弹头,打击精度误差不超过500米。”
“从战国发射,可覆盖我国东部城市和西欧全境。”
“基地共建有60个地下发射井,发射井间距超过10公里,以避免被单枚核弹同时摧毁。”
“每个发射井配备独立的地下指挥所和生命维持系统,可在核战争环境下独立运行45天。”
“赫梅利尼茨基导弹基地,则部署了56枚SS-24手术刀洲际弹道导弹。”
“这是前苏联最先进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之一,射程公里。”
“每枚携带10枚当量10-35万吨的分导式弹头,具备末端机动能力,可有效突破西方反导系统。”
“该基地的发射井,采用模块化设计,120吨重的井盖,仅需8秒即可完全打开。”
“导弹从接到发射指令到升空,仅需30分钟,反应速度远超传统液体燃料导弹。”
“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通过卫星和中情局的人员,两相印证之后,发现在整个战斗人民共和国国内的所有导弹,全部都已经竖立了起来。”
“全国也整整持续了将近半年的军管模式,一直都是保持在三级战备阶段。”
听到这一组组冰冷的数字,这一些北约国家的代表,渐渐开始不淡定了。
光听这上面的部署,这可是要比苏联时期,在乌克而兰境内部署的导弹还要多。
而且在这个时候,还将所有的导弹全部竖立起来,全国进入到三级战备状态。
这还真的是一群疯子,从苏联那边继承过来那么多的导弹,全部都拉出来了,还感觉不够。
一个个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希望后面可以听到一些好的消息。
紧跟着,他们就听到漂亮国代表,继续往下说。
“五一城导弹基地,已经成为这支火箭军的核心指挥枢纽。
“不仅部署了SS-24导弹发射井,还建有战国战略火箭军的地下指挥中心。”
“这座地下指挥单元深达45米,由12层结构组成,外层覆盖厚达3米的钢筋混凝土和防辐射材料。”
“内部储存了9吨石蜡,用于吸收中子辐射,可抵御中子弹袭击。”
“指挥室内设有直通基辅的加密通讯线路,需两名指挥员同时输入密码、转动钥匙才能启动发射程序。”
“平时有6名军官24小时轮流值班,以前在古巴导弹危机和布拉格之春时期,提升过战备等级。”
“现如今,直接被战国给继承了过去。”
“这一些情报,可是我们残留在战国国内的中情局人员,费尽千辛万苦才弄到的。”
“根据苏联解体时的核查数据,乌克而兰境内,共部署了约4355枚核弹头。”
“其中包括920枚陆基战略导弹弹头、672枚空基核弹头和2763枚战术核弹头。”
“这些核弹头,分别储存在专用的地下储存库中,与导弹基地形成配套体系。”
“最具代表性的是,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的捷良金地下核储存基地。”
“代号711,由列宁格勒地铁建设者,于1955年建造。”
“地下深度达150米,相当于50层楼高,可承受百万吨级核弹的直接打击。”
“基地内部设有完整的核防护系统、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和弹药维护车间。”
“主要负责储存和维护针对西欧方向的战术核弹头,最多可同时存放1500枚核弹头。”
“苏联解体后,这里的核武器,俄罗斯斯一直想要运回去,只可惜谈判没有成功。”
“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战国的弹药仓库。”
“根据卫星所拍到的情况,这一处弹药仓库,在这短短的几个月内,运出去了不少的核弹头。”
“这一些被运出去的核弹头,全部被运往了整个战国的边境导弹基地。”
“此外,佩尔沃迈斯克和赫梅利尼茨基导弹基地,均配套建设了地下核弹头储存库。”
“采用分区隔离设计,每个储存单元,都配备防爆门和辐射监测设备。”
“核弹头的运输,由专用的装甲运输车负责,行驶路线严格保密。”
“运输过程中,由武装直升机和特种部队全程护送,防止发生意外或被劫持。”
“这一些情况,都被我国天上的卫星给一一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