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屹同志,既然你对于広播电示网罗集团不感兴趣,那对于基础电信业务牌照感兴趣吗?和三家以及広播电示网罗集团一样的基础电信业务牌照。”
废话,娄屹肯定是感兴趣,但是这玩儿意取得的困难程度超出了娄屹的所能猜想的范围;
而这位车查的姑父看到娄屹感兴趣之后笑了一下,随后语出惊人的说道:
“未来一两年之内,広播电示网罗集团的业务会调整,把基础电信业务剥离,让其专注于広播电示网罗;
同时,鉴于你刚才提到的6G基站的数量以及单个的建造成本等因素,相关部门已经在进行新的方案的问询和制定;
目前比较受到领导们认可度最高的是:
共享方案。
按照我们相关部门提供的6G网络架构方案,会进行低频广域覆盖+中频容量增强+高频机致速率+卫星全域覆盖;
这个方案里面,广域覆盖会让现在的近600万的5G基站进行升级或者是用更低频的6G技术来负责,这里面基本上是一对一的覆盖,需要的仅仅是升级的费用罢了;
高容量的热电层,也就是中频容量的增强这个里面,针对市中心、商场等用户密集的地方,而这时候一般是10个左右的6G基站才能覆盖之前的1个5G基站;
最后就是极致速率和感知层(顶层)这一块,适用范围会很小,但是现在的1个5G基站就需要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6G的基站才能覆盖。
而按照5G的覆盖建设,基础电信业务这一块其实压根就是基本上用不到最后的机制速率和感知层;
所以,这一块的投入基本上就是能够忽略不计,而重点就是中频和低频。
我们的相关部门计算过,低频即便是为了空天地一体的直接全域覆盖等考虑,在现在的近600万的基站升级之后基本上是能够满足的;
而这些升级所需要的费用基本上就是每个基站在20万左右;
升级一个5G的基站和新建一个6G的基站,基本上就是会节省20万甚至是比这个数字更多,所以升级是必然的;
600万个基站的低频升级,规划是1.2万亿,但是在技术的不断积累和突破下,预计其实一万亿都是有些高的;
而中频的我们进行过测算,按照城市等进行规划,大概需要400万个就够了,而这400万个的建造成本会在2.4万亿左右;
如果再把其他的成本考虑进去,仅仅在基站的全域覆盖(中低频)就需要3.5万亿左右的资金来支撑;
而如果让现在的三家或者把広播电示网罗加进去后的四家好像之前的5G一样各自为战,时间将变得更长,以及结果会更加的出现意外情况。
所以,有方案提出来了:
共享基站。
按照这个方案,大概3.5万亿的基站建设资金会根据相关的分配原则,分到几家有基础电信业务牌照的公司;
各家公司负责出钱以及按照要求和划分的进行基站的升级与建设;
建设好之后,基站的管理以及使用等直接由新的部门来管理,同时基站带来的相关的利益也会按照各自的投入进行比例的分配;
这个新的部门,到时候还会把相关的卫星等一些涵盖进去;
甚至,这个部门可能还会把一些现在三家的核心业务规则制定等也拿走。
娄屹同志,这个部门的成立以及第一职责就是基站,而这里面,広播电示网罗集团的基础电信业务已经基本确定会被剥离;
到时候谁来接手,还没有进行讨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会倾向于现在的股东或者是实力雄厚的相关同业务企业。
东方集团如果在这些方案没有彻底的敲定之前就是成了広播电示网罗集团的股东,那么再加上你们实力的雄厚,几率是最大的;
就看你和东方集团愿不愿意赌一个概率了!
而我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这个新的部门!
我们是有共同的利益的,不是吗?”
基础电信业务,这个肥肉,娄屹能不动心吗?
现在三家每个月的那个人通信的套餐,随随便便三四十起步,正常那都是六七十或者是百把块钱的;
这仅仅是个人通信业务,一年每个人至少也是平均千把块钱有的;
14亿人口,即便是把不用手机的小孩和老人除去,这个市场那也是足够的大了。
按照相关的数据,使用手机(活跃的电话号码)的数量在19亿,很多人都是两三张卡的,而这19亿人创造了多少的通信业务费用?
同时,还有18亿的5G用户,7亿的固网宽带业务用户,3亿的千兆宽带用户;
这些那都是极大的市场啊!
最关键的是:
从业公司少!
把広播电示网罗集团不算,也就是三家在做这些业务,到时候新增一家或者两家哪有如何呢?
这个市场足够的大!
就拿最简单的例子:
普通的移动用户每个月什么9块9 的费用或者是一二十块钱、二三十块钱,但是你全部进到了5G时代之后呢?
平均每个月的最低消费那都是六七十的,正常一点都是百把块钱的;
那么6G 的时候呢?
一百起步或者是和5G的差不多,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的!
这个市场,尤其是在6G在去年也就是2032年的时候才算是确定进入到商用,那就是意味着和另外的三家几乎是在同一个起跑线的;
尤其是如果车查的姑父说的成立新部门,然后把基站的管理权从三家拿走,那就是更加的公平了。
娄屹承认,自己的确是非常的动心了。
东方集团如果拿到了这个基础电信业务的牌照,有着6G的基站共享,缺的就只有是市场的开拓罢了;
但是市场这一块,对于东方集团而言是一个问题吗?
市场,对于基础电信业务而言,说的直白一点不就是个人和企业的数量吗?就是让个人使用者和企业使用者变多罢了。
这对于东方集团而言,是一个问题吗?
压根就不是问题!
东方集团用什么起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