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怀安到底是混迹宫中多年的人,等到春末夏初时,林府的紫藤花开得正盛,一串串吹落像是紫色的自然瀑布,林观复则是正打算布置一个休闲的躺椅时,接到了来自宫中的懿旨。
这两个月林观复往宫里继续送了三种新鲜玩意,频率并不高,但又保持着刷脸的效果。
太后对吃食还没满意到非见林观复不可的地步,主要还是太子的功劳,不知道是谁在太后耳边重新提起林观复,让她生出兴致,下旨宣召林观复入宫。
一是陪着太后说说话,二来也是想让尚食局的取取经,怎么她想出来的点子太子就能吃得下去。
林观复第一次正式踏入这座天下最尊贵的城墙,进来前钟嬷嬷可是特意为她打扮了一番,梳着双丫髻,戴着小巧的珍珠头饰,既得体又不浮夸,更是把她这个年纪的娇俏可爱完全放大。
林观复进宫门时见到了林墨,他引着林观复进宫门,她也稍稍松了口气。
“别紧张,太后慈蔼,不会为难你。”林墨安慰她。
心里却是对故意算计林观复的宫女起了杀心。
义父都不准备推家里只知道吃喝的傻丫头出风头,没想到还有人算计到她身上。
若是真想让林观复在皇宫贵人面前露脸,难道还需要旁人来举荐吗?
今日这一遭打了个措手不及,别说林墨,林怀安也是记在心里了。
有些人的手果然长在自己身上就不受控制,得帮忙好好治治这个病。
林观复乖巧得很:“二哥哥放心,我和钟嬷嬷学的规矩还没忘。”
当初学了后发现没用上还以为永远都用不上,没想到姜还是老的辣。
林墨目送她消失在朱红宫墙深处,眉宇间凝结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色,眼底深处更是一片冰冷。
林观复到太后宫殿时气氛还算融洽,太后瞧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富贵打扮,反而穿戴都像是面容慈祥的老妇人,眼神难得的清明。
太后瞧见粉雕玉琢、行礼虽然生疏但规矩的林观复,又不是什么老巫婆人设,心里生出几分喜欢:“林掌印这女儿养的倒是出乎意料的好,几岁了?读了什么书?”
林观复一一恭敬作答,声音清脆:“回太后,民女已经过了八岁生辰,只是胡乱习得些字。”
太后看着她小小的一个被众人盯着,都生出些怜惜之情:“好啦,召你入宫也是好奇你做的那些点心,太子难得喜欢,今日你在家可有琢磨出应景的吃食?”
这几次她做的很多食物都是应季的食材,味道都在她的美食介绍下增加了滤镜,那可不是简单胡乱识得几个字能写出来的。
林观复可能都没想到,其实她吸引太后的是那些为了引起太子食欲而撰写美食介绍和搜罗的故事。
林观复自然不会拒绝:“今日民女新琢磨了些山药茯苓糕和薄荷绿豆糕,但味道可能太过清淡,而且有的人会不喜欢薄荷的味道。”
太后来了兴致,她在宫里待了几十年,难得来个新面孔,还是来展现厨艺的,很有兴致地旁观林观复操作,等瞧见她小小一个站在灶台前还礼貌地询问索要一个小板凳踮脚时,唇边的笑容都加深了许多。
慈宁宫的御厨和膳食女官一开始不以为然,或者说是不服气,毕竟一个都不到十岁的小丫头能有多少本事。
等到林观复手法熟练,小嘴巴还不停地讲解食理,心里的轻视减弱不少,甚至是忌惮起来,可能害怕林观复抢他们的位置。
林观复:……
真要忌惮她这个连匹配灶台都要踩小板凳的小姑娘?
太后听得倒是津津有味,林观复边做边讲究要点,是真的一点都不私藏,如何搭配才能既美味又不伤脾胃,哪些食材性温,哪些食材又性凉,太后还以为之前对她厨艺的夸赞有林怀安故意捧的因素,没想到她是真的擅长这些。
小小的一个孩子没高灶台多少,但说得头头是道,哪怕有人给了稿子提前背也不能像她说得这般流畅自然。
太子李桓屺下了课被太后叫过来,安静地坐在一边,显然还记得林观复,陪着太后观摩了一会儿,然后吃到了最新鲜出炉的点心。
“这个可合你的胃口?”太后年纪大了,这种清淡的并不符合她的喜欢,但也不会厌恶。
李桓屺露出淡淡的笑容:“劳皇祖母关切,孙儿吃着还好。”
能得他一个好字就足够了。
太后看李桓屺的眼神越发慈和:“什么劳不劳的,只要你能多吃两口皇祖母就开心。”
林观复这会儿倒是安静了,打定主意不去太子殿下面前招眼,太后和太子要说话,林观复则是被宫人引到外面休息。
林观复坐在凉亭内暂歇,望着皇宫的景色,只觉得花开得正好,只不过她认不出这些花的品种,脑海里还不合时宜地浮现“这花开得娇嫩折下来吃口感定然娇嫩”的想法。
当然现实是她还特意避开踩到任何花花草草,谁知道会不会那么倒霉的伤害到某位娘娘贵人的爱花。
但哪怕她再小心安静都抵不过不速之客。
林观复听到不远处传来的嘈杂声有些好奇,居然在宫中如此嚣张。
刚起身要离开却和人撞了个正着。
林观复还不认得宫里这些人,刚刚带她出门的小宫女却是着急地为她介绍:“林小姐,领头的那位是安庆王世子,姑母乃宸妃娘娘。”
林观复被钟嬷嬷紧急补过课,宸妃乃景和帝的宠妃,安庆王世子是出了名的小霸王,被送进宫做宸妃所生三皇子的伴读,性格骄纵。
他身边还跟着一些伴读和宗室子弟,浩浩荡荡过来,林观复远远地就感受到来者不善的气息。
看来是冲着她来的。
不知道是谁选了三皇子和宸妃当这个倒霉的出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