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碑林,位于万丹城主岛西北角,并非寻常园林,而是一片被特殊阵法笼罩的露天广场。广场之上,矗立着数以千计、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碑。这些石碑材质各异,有温润白玉,有漆黑玄石,有青翠木碑,更有罕见的星辰碎片所铸……它们并非人工刻意雕琢排列,而是看似杂乱无章地散布着,仿佛自亘古以来便存在于此地。
每一块石碑之上,都铭刻着不同的纹路。有的是密密麻麻的古字,阐述着某种丹道至理或独门控火手法;有的则是玄奥抽象的图案,似火焰升腾,似灵药舒展,似丹液流转,蕴含着前辈高人的精神烙印与道韵感悟;更有甚者,石碑表面光滑如镜,唯有以心神沉入,方能触及内里封存的浩瀚信息。
此地,是丹塔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数丹师梦寐以求的悟道圣地。历届万丹盛会,此地都是人流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林琰与姜逸风、沐晚秋三人踏入丹碑林时,立刻感受到了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沉重而活跃的精神力量。无数丹师或盘坐于石碑前,闭目凝神,眉头紧锁;或站立碑前,手指虚划,模仿着碑上纹路;或三五成群,低声交流着感悟,时而争论,时而恍然。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丹药的淡淡气息,那是丹师们长期接触丹药自然沾染的,与碑林中沉淀的古老道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
“林道友,晚秋仙子,请看。”姜逸风显然是此地的常客,他指着那片碑林,语气带着一丝自豪与敬意,“这些丹碑,年代最久远的,可追溯至太古末期,最近的,也是万年前某位丹道大宗师所留。每一块碑,都代表着一份丹道传承,一种独特的理解。能否有所得,全看个人缘法与悟性。”
沐晚秋微微颔首,她虽不专精丹道,但触类旁通,感受着那浩瀚如烟海的道韵,也对丹道之博大精深有了更深体会。
林琰目光扫过这片碑林,眼神平静无波。前世他身为至尊丹帝,自身便是丹道的巅峰,见过的神级传承、无上丹经不知凡几,这片碑林虽不凡,但能真正入他法眼的,并不多。
不过,他并未表露丝毫轻视。大道三千,各有殊途,即便境界不如他前世,某些奇思妙想,独特的视角和手法,或许也能给他带来一丝触动,尤其是在他需要以更低层次的资源和认知来解决问题的当下。
“确实气象万千。”林琰淡淡评价了一句。
姜逸风笑了笑,以为林琰是被震撼,便热情地介绍道:“那边三块高达百丈的‘皓月碑’、‘烈阳碑’、‘星辰碑’,据传是丹塔三位开派祖师所留,蕴含无上丹道总纲,可惜数千年来,能从中悟得核心传承者,寥寥无几。还有那块不起眼的‘枯荣碑’,看似生机全无,却曾让一位卡在天阶巅峰数百年的丹师一朝顿悟,踏入王阶……”
他如数家珍,显然对丹碑林极为了解。
林琰一边听着,一边缓步前行,他的神识如同无形的水银,悄然蔓延开来,掠过一块块石碑。大部分石碑蕴含的道韵,在他感知中如同溪流,清澈见底,并无太多新意。但也有少数几块,引起了他一丝兴趣。
比如一块通体焦黑,仿佛被雷劈过的“雷火碑”,其中蕴含着一股狂暴而充满生机的意韵,将雷霆之力融入丹火的构想颇为大胆。还有一块“虚空碑”,材质奇异,触摸上去仿佛空无一物,内里却记载着如何利用空间折叠技术处理药性冲突的法门,虽然粗浅,但思路别具一格。
他并未在这些碑前停留,只是神识掠过,便已将其中精华汲取、理解,甚至瞬间推演出了数种改进和深化的方向。
姜逸风见林琰只是走马观花,并未在任何一块闻名遐迩的古碑前驻足,心中不免有些奇怪,但出于礼节,并未多问。
然而,当林琰走到碑林一处偏僻角落,在一块仅有半人高、通体布满青苔、碑面模糊几乎难以辨认纹路的石碑前停下脚步时,姜逸风终于忍不住露出了讶异之色。
“林道友,这块‘无名碑’……”姜逸风欲言又止,“此碑在此地已有不知多少岁月,碑文早已风化,神识探入也如泥牛入海,几乎无人能从中感悟到什么。久而久之,便被视作一块废碑了。”
周围也有一些注意到他们动向的丹师,见林琰停在这块废碑前,纷纷投来好奇和些许嘲弄的目光。
“那小子是谁?怎么看上那块废碑了?”
“面生的很,估计是哪个小地方来的,不懂行情吧。”
“姜家公子怎么跟他在一起?还一副以他为主的样子?”
“哗众取宠罢了。”
沐晚秋听到议论,眉头微蹙,但见林琰神色专注,便安静地站在一旁护法。
林琰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他的目光落在那些模糊的碑文上,神识却并非如他人那般强行侵入,而是如同最轻柔的微风,贴合着石碑那历经无数岁月沉淀下的、几乎微不可察的道韵痕迹。
的确,这块石碑蕴含的信息几乎消散殆尽,神识探入空空荡荡。但林琰感知到的,并非“无”,而是一种“归无”的意境。仿佛有一位丹道先贤,在此地留下了自身对丹道最终极的思考——由繁入简,万法归宗,复归于朴。
这种意境,与他前世炼制“鸿蒙造化神丹”时,触摸到的那一丝造化本源,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虽然层次天差地别,但方向却隐隐契合。
“有意思……”林琰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他伸出手指,并未动用仙元,只是以指尖轻轻拂过那粗糙、布满苔藓的碑面。
就在他指尖触碰到碑面的刹那——
“嗡!”
识海深处,一直沉寂的冰魄神珠,竟然再次微微一动!一股清凉纯净的本源之力流淌而出,并非爆发,而是如同最精密的刻刀,沿着那“归无”的道韵痕迹,轻轻勾勒。
刹那间,林琰的“眼前”不再是那块破败的石碑。他仿佛看到了一位麻衣老者,于山巅之上,面对丹炉,不借助任何仙草神药,只引朝霞夕晖、天地灵气入炉,挥手间,丹成九转,霞光万道!那并非炼制具体的丹药,而是在炼制一种“道理”,一种“法则”!
一种明悟涌上林琰心头。并非具体的丹方或手法,而是一种炼丹的“理念”——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
这并非要求他立刻达到那种境界,而是为他打开了一扇窗,指明了一个方向。对他而言,这种理念上的触动,远比得到一部神级丹方更为珍贵!这能让他超越前世的桎梏,在丹道上走得更远!
他周身的气息,不由自主地发生了一丝微妙的变化。依旧内敛,却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圆融与深邃,仿佛与周围的天地道韵更加贴合。
与此同时,那块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的“无名碑”,竟在林琰指尖离开的瞬间,发出一声极其轻微、却仿佛直达灵魂的嗡鸣!碑面上那些模糊的纹路,骤然亮起一丝微不可察的混沌色光华,虽一闪而逝,却清晰地被一直关注着的姜逸风,以及附近几位感知敏锐的老牌丹师捕捉到!
“什么?!”
“无名碑……有反应了?!”
“这怎么可能!”
惊呼声顿时响起,之前那些带着嘲弄目光的丹师,此刻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这块被视为废碑的存在,竟然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手下,产生了异象!
姜逸风更是心中剧震,看向林琰的目光彻底变了。他深知让无名碑产生反应意味着什么!这绝非侥幸!这位林琰道友,其丹道底蕴和悟性,恐怕远超他的想象!
“林道友,你……”姜逸风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难以置信。
林琰缓缓收回手指,感受着心中那丝玄妙的感悟,平静道:“偶有所得,多谢姜道友带路。”
他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此刻,再无人敢小觑于他。周围的目光,从之前的嘲弄、好奇,变成了震惊、探究,甚至是一丝敬畏。
然而,这番动静,也引来了不速之客。
“哼,装神弄鬼!”一个冰冷的声音响起。只见阴无鸷带着玄阴宗之人去而复返,显然也注意到了此地的异动。他盯着林琰,眼神更加阴寒,还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嫉妒。“不过是碰巧引动了碑中残存的些许能量罢了,算不得什么真本事!丹道,终究要看真才实学!”
林琰瞥了他一眼,懒得理会。
姜逸风却上前一步,正色道:“阴少宗主,丹碑林乃悟道之地,各凭机缘。林道友能引动无名碑回应,便是其缘法与悟性的证明。至于真才实学,万丹盛会自有丹比环节,届时再见分晓不迟,何必在此妄加置评?”
阴无鸷被噎了一下,脸色更加难看,冷哼一声,却也不好在这众目睽睽之下继续发难,只是阴恻恻地看了林琰一眼,仿佛要将他的样子刻在心里,随即转身走向另一块气息阴寒的石碑。
经此一事,林琰在这片丹碑林中,算是初步崭露头角,虽然未展露真正炼丹手段,但其深不可测的悟性,已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姜逸风对林琰的态度愈发恭敬热情,隐隐已将他视为同层次,甚至更高层次的人物对待。
“林道友悟性惊人,逸风佩服。不知接下来有何打算?盛会明日才正式开幕,不若由我做东,去‘醉仙居’小酌一杯?那里不仅是品尝仙酿之地,更是各方消息汇聚之所。”姜逸风主动邀请道。
林琰略一思索,便点头同意。他正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尤其是关于“寂灭星墟”和黑市收购极寒神料的情报,醉仙居这类地方,再合适不过。
而且,他感觉到,随着自己在万丹城逐渐引起注意,一些暗处的目光,恐怕已经投了过来。是敌是友,或许很快便会见分晓。
他携沐晚秋,与姜逸风一同离开丹碑林。身后,关于“无名碑复苏”、“神秘散修林琰”的议论,才刚刚开始发酵。
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林琰,已然踏入了漩涡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