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

卡门线上的幽灵

首页 >> 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 >> 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快穿系统:反派BOSS,放肆撩 系统求卸载:快穿男神有毒 万界武侠大冒险 快穿之美人改造计划 快穿女配冷静点 契子 超级生物科技帝国 天灾降临:我在副本里捡破烂 快穿:恶毒女配手撕炮灰剧本 影视世界当神探 
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 卡门线上的幽灵 - 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全文阅读 - 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txt下载 - 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最新章节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

第287章 设定:XTA-11——“闪电隼”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写在前面:

十一节后从家里回来的时候,因为没有买到火车票,被迫挤大巴回来。恰逢今年华北地区秋季反常的大量降雨导致的降温,我正好回去的时候衣服穿的少,结果我直接得流感了。

这几天在医院挂水,每次挂完困得要死,完全没有工作状态,回家倒头就睡。等睡起来又得接着去医院挂水,循环往复之下没什么时间码字。不好意思总是断更,先把部分设定抬上来给大家解个闷。

pS:现在几个AI绘图能力还是不太行,我试了好几个都画不出来理想的型号,各位可以认为这玩意实际上就是苏33、J15\/J15t,F14,VF11,pwmK1这些典型的三翼面或者变后掠翼战斗机的缝合体就行了。

以下为设定详情。

第二阶段第二世代战斗机xtA-11,通称——“闪电隼”

寰宇科工制造,单座\/双座双发三翼面布局可变后掠翼重型战斗机。

研发背景:

在第二次银河系战争爆发初期,联邦空军遇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彼时联邦的战斗机尚处于第二阶段第一世代,在面对对手的第二世代战斗机时,因为第一世代战斗机需要分装火箭与大气层内发动机的燃料,且大气层内空战中火箭发动机无法使用,大气层外空战中涡扇\/冲压双模态引擎亦无法使用。相比第二代战斗机而言,不论是大气层内还是外,均有大量死重。因此在空战中,多数时候只能依赖飞行员的技术才能勉强处于均势。

为了逆转这一现象,国防军紧急启动了代号“daybreak(破晓)”的第二阶段第二世代战斗机研制计划。该项目经过国防军装备委员会的简单竞标后,最终委托给刚成立不过三年的寰宇科工进行研发。而寰宇科工也不负众望,在军方的大力支持,甚至调派前线最优秀的飞行员回来参与试飞后,仅花费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包括子系统在内的所有设计并通过了军方的验收,并且在随后的大战中有着卓越的发挥。

在战后,该型战斗机依旧作为联邦国防军空军的主力机型,生产了至少十万架以上,并有多个改进型号。在xtA-16服役后,xtA-11在其后继机型,也是银河系第一款第二阶段第三世代战斗机xtA-19服役前,一直与xtA-16进行高低搭配作战,并且表现出色。

基础型号技术特点及相关参数:

1气动设计及机身尺寸:

机身长度:22.5米,主翼后掠角可调,最大后掠角68度,最小20度,机翼为最大变化速度为21度每秒。最大翼展:20.54米(后掠角20度时),最小翼展11.84米(后掠角68度时)。采用中距耦合全动鸭翼设计,鸭翼翼展5.2米。垂尾平尾均为全动可变设计,在亚音速时垂直,进入跨音速段(0.8-1.2马赫数时)逐渐从垂直开始向外倾斜至45度,进入超音速段(1.2-5马赫数)时垂尾进一步向外倾斜,进入5马赫数以上的高超音速飞行时完全放平,与水平尾翼融合。水平尾翼在必要时可向下翻折变为向外倾斜或垂直的腹鳍,以进一步增强战斗机的横向稳定性。采用三号和十二号超合金的二超合金复合材料进行一体化制造,机身空重10.5吨,理论最大起飞重量54.38吨。

在气动外形设计上,xtA-11从一开始就强调由内而外的设计思路,即先考虑大气层内的气动设计,再考虑大气层外的零阻环境。因此,本机采取了边条翼翼身融合体设计,从鸭翼后方到主翼翼套结构根部有一条巨大的翼身融合体边条,结合位置完美的中距耦合的大面积鸭翼所拉出的涡流,实现了复杂的多涡系耦合增升效应,从而达到了理想的直接力控制效果。

除气动控制翼面外,机身在翼根处设置和机翼前缘设置有单次冲量固定的辅助喷嘴,辅助喷嘴内部采取固态燃料段设计,每个喷嘴可携带20枚燃料段。

2动力系统:

在动力方面,xtA-11采用两台tRR-010三模态变循环发动机,单发最大推力19.05吨。该发动机为联邦首款正式应用在实战中的火箭\/冲压\/涡扇三模态变循环发动机,实现了不需分别携带火箭推进剂与冲压\/涡扇模式的燃料,仅需额外携带火箭模态的氧化剂即可完成作战。同时,该发动机采用三元矢量喷口,最大偏转幅度35度,在大气层外,矢量喷口为主要的控制力矩来源,在大气层内则是战斗机执行大攻角机动与高超音速飞行时的主要控制力矩来源。

3机载设备。

作为第二世代战斗机,xtA-11在机载设备上相较前代战斗机,不论是技术还是理念上均有创新。

xtA-11的主要雷达设备为G\/A-ARAd-5c型第五代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其主阵面具备个tR模块,可实现全波段切换,整合红外探测功能,具备高精度红外成像与高精度热纹对比能力,在设计作战高度(海拔米处)对典型作战目标探测距离可达1000公里以上,支持全领域作战需求,可适配多种空空和空面武器设备,具备在机体前半球180度范围内的持续凝视锁定能力。并且整合部分电子战吊舱功能,可在探测的同时进行电磁干扰。

同时,作为EotS的升级,xtA-11装备了缩写为mSItA的多频谱集成瞄准孔径设备A\/A-AEo-1A,具备对全向目标进行光学,红外以及激光探测瞄准的能力。通过机身上设置的超精度光学传感器,可以对半径30公里范围内的典型战斗机目标实现无死角光学探测,极小视场下对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达300公里,极限半径可达550公里。

mSItA具备光学与红外追踪能力,通过通过机载数据链,xtA-11携带的导弹在近距离可以不启动导引头,直接通过mSItA的数据进行全程航向修正,实现纯静默追踪,不触发传统原理的RwR系统。

同时,xtA-11搭载了早期型机载主动雷达隐身系统G\/U-ASEd-1S,可以将所有传统原理的机载雷达的探测距离压缩至不足150公里,并且特别对火控雷达进行了针对,使其有效距离仅有探测距离的四分之一左右。

在防御上,随着激光机炮的大量应用,xtA-11同样安装了机载护盾系统A\/A-dFFS-6c来防御激光机炮的打击。以设计时的主流激光机炮功率而言,AEpS可以在半小时内承受最多三十发激光机炮打击而不失效。早期型AEpS设计了紧急恢复系统,一旦护盾失效,仅需最短十秒便可充能至再次承受三次打击,极限情况下仅需一秒便可再次承受一次打击,该系统单次飞行最多可用五次。

座舱方面,xtA-11使用了寰宇科工与格拉克斯联合研发的嵌入式全景化战斗机座舱G\/A-IcIS-1S,与传统座舱不同,此座舱近似于独立的驾驶室,在座舱外集成弹射系统且内置维生装置,弹射时并非弹射座椅而是直接弹射座舱,从而几乎彻底避免了传统弹射方式对飞行员的伤害,极大幅度地提高了弹射成功率与弹射后飞行员的存活率。

在一体化设计后,飞行座椅得以采用原本作为技术储备的单支架式线性座椅。该座椅通过高强度支架固定在座舱内部的三维轨道上,在进行高过载飞行时,座椅会在轨道上适度滑行以作为缓冲。换用线性座椅后,战斗机的可用过载从原本的11G到12G提高到了15G以上。

同时,座舱内部舱壁装有强化型视觉设备,该设备使得整个座舱的前半球,以及部分上后半球成为一块巨大的屏幕,通过内置的机载超级计算机,座舱内侧的超大屏可以与作战数据链,mSItA以及ARG-U-101展开数据联动,将雷达与传感器侦测到的敌情信息以及所处空域情况,预警机传达的敌情通报,甚至是同一作战小队的通讯与机体情况都整合到超大屏上,进一步增强飞行员信息获取效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头盔系统复杂度。

除此之外,座舱内仅保留实体按键加一体化大屏幕的中控台以及平视显示器(hUd系统)作为备份。一旦视觉强化设备失效,座舱盖会立刻转为透明模式,转为依靠中控台加hUd系统加头盔系统为飞行员提供信息。操纵杆和油门杆均采用集成式hotAS式操纵杆,操纵杆为侧杆模式。除关键按键外,双杆多余按键均采用高精度高分辨率,内容可重写的压感触摸屏,这一设计被称为幻影键区,不同手指对应的键区内容均可调,并且会显示在中控与超大屏上。

操纵杆握把外层材料以及幻影键区均采用高精度记忆材料设计,最大程度贴合飞行员手型,提高飞行体验。握杆具备力反馈系统,反馈强度以及操纵杆行程量程等均支持高精度调整。同时,这些功能具备一键恢复与一键设置能力,有效控制了战斗机的复用性成本与换机代价。

飞控方面,xtA-11采用了四轴五余度自适应控制律光传飞控。

在传统的三轴四余度电传飞控的基础上,该飞控系统有如下改良:

——将信号载体由电缆改为光纤,大幅度增加了响应速度的同时强化了抗干扰能力;

——添加了俯仰,滚转和偏航之外的第四轴“直接力”控制轴,进一步发挥战斗机气动设计潜力;

——采取单超算+三备份计算机+五套传感器+四套控制面动作源的余度设计,从而获得在极端情况下依旧有较高甚至绝对的安全性;

——飞控系统内内置有“起降”、“巡航”、“超视距作战”、“视距内作战”、“大气层突入作战”、“大气层突出作战”,“大气层外作战”等多种作战模式,且每种作战模式都有四套以上的备份代码,在作战中,飞控系统将遵循飞行员选择—系统判断的运转逻辑,从而实现在每种模式下都有最适应的控制律参数;

——额外添加了特有的气动耦合自协调系统,通过控制鸭翼,边条涡的利用以及平尾和矢量喷口的控制影响与耦合,尽可能保证在机翼后掠角变化时飞行员操纵感的一致性。

4能源供应:

为了满足大量先进系统的能量需求,xtA-11采用了串联式双二代冷核聚变反应堆技术,单堆功率约为200mw,受二代堆技术影响,串联双堆的总功率下降,实际总功率为320mw。

5武器系统:

xtA-11采用固定武装+挂载武装设计。

固定武装方面,xtA-11采用两门G\/A-hEp-70S型脉冲激光机炮,位置在机翼上方翼根处,平时隐藏,开火时盖板下撤。

挂载武装方面,xtA-11采用内置弹仓+外部挂载点设计,受可变后掠翼结构影响,机翼翼下无法挂载(在改进型号上已解决)。

主要的外部挂载点位于进气道下方(一侧两个),翼套下(一侧两个)以及机腹(四个),合计共十二个,机腹四个为重挂载点,最大可挂载2000Kg级别的弹药。其余外部弹仓为通用挂载点,最大可挂载1000KG级别弹药。内置弹仓方面,采用主弹舱+格斗弹侧弹仓设计,主弹舱内为八个重型通用挂载点,受弹仓尺寸影响,挂载数量不同,单个挂载点最大可挂载1500Kg级弹药,侧弹仓为轻挂载点,可挂载最多500Kg级别弹药。最大载弹量29吨。

受设计原因限制,在使用外部挂载点时,主弹舱以及侧弹仓均无法使用(在改进型号上已解决)。

xtA-11共有四种常规挂载模式可供选择——

一,对空挂载模式,采用复合挂架,内外挂载均为中距弹。

二:高速掠袭模式,无外部挂载,干净构型。

三:对地打击模式:视任务要求,使用或不使用复合挂架,外部挂载空对面弹药,内部挂载少量对空自卫弹药。

四:大气层突破模式:无外部挂载,内部挂载少量对空自卫弹药以及空对面弹药。

可挂载的弹药类型:

A\/A-m-SRAAm-9A“骇爪”型高机动格斗弹。

A\/A-m-mRm-8S“复仇者”型先进中距离空对空导弹。

R\/A-m-SLAAm-7c“猎狐者”型反辐射\/超远程空对空导弹。

S\/A-m-LRAAm-7x“天袭者”型反导\/超远程空对空导弹。

G\/A-b-pGw-5G型500KG级精确制导炸弹,聚变战斗部,当量1500吨tNt。

S\/A-b-bEt-4A型1000KG级增强型侵彻航弹,聚变战斗部,当量吨tNt。

S\/A-m-cKEm-4x型1000KG级高速动能钻地弹,纯动能穿透。

R\/A-b-Spw-3d型末敏弹发射器,1000KG,250枚子弹头。

S\/A-m-hcm-5S型高超音速巡航导弹,2000KG,单枚当量1500万吨tNt的聚变战斗部或动能侵彻型战斗部,具备反轻型舰艇能力。

S\/A-m-LAcm-6p型超远程巡航导弹,2000KG,单枚当量1500万吨tNt的聚变战斗部,或携带分导式聚变战斗部,最多可携带十二枚当量100万吨tNt的分弹头。

服役概况:

xtA-11于2298年四月12日首飞,2299年3月1日即进入现役,同年六月5日装备超过一个空军师,正式形成战斗力。同月15日,由国防军空军少校廖建华驾驶,取的xtA-11的首个击坠,同次战斗中,廖建华单次出击即取的五个击坠,在战斗中进行了两次补给,合计击坠敌机十八架。

2300年,为了解决服役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tRR-010复杂的三模态切换机构的维护问题,xtA-11进行了一次简单升级,换装了tRR-010的改进型号tRR-050型发动机,该发动机通过简化切换机构结构,在尽可能不降低发动机性能的前提下优化了维护性问题。换发之后的xtA-11根据联邦装备命名规范,被称为xtA-111,因为迭代幅度较小,代号依旧为闪电隼。

同年,适配新式弹仓内复合以及联合挂架的xtA-111改进型正式服役,被称为xtA-112,代号依旧为闪电隼

2301年,廖建华率领的xtA-112中队依靠弹仓内的复合挂架,携带超重型弹药进行突防,成功摧毁瓦尔克帝国大型武装空间站,完成星际时代首次仅用战斗机作为主要攻击力量,完成对大型目标摧毁任务。

同年,在xtA-112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挂架位置,优化弹仓结构,使得在使用外部挂载点的同时可以使用侧弹仓。该型号被称为xtA-113,代号不变。

2302年,寰宇科工在材料上取得突破,成功研发出以六号和八号超合金为基材的二超合金,相较原本的3#-12#二超合金,强度提高了4%,重量降低了2%,并且可以选装G\/A-IcIS-1S的双座型改型G\/A-IcIS-1d。使用新材料建造的xtA-11被称为xtA-114,由于机身材料迭代,无法通过旧机身改造,因此代号发生变化,新的代号为“闪电隼b型”。

同年,在单座型xtA-114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挂架设计结构,强化多功能打击能力的xtA-115问世,被称为“打击隼”,xtA-115随后完成了双座型适配,进一步强化了打击能力,解放了单座型的空优潜力。为了区分,进行了代号上的独立,双座型代号更新为xtA-116。

2303年二月,寰宇科工在xtA-114的基础上,正式推出xtA-11的最新改进型号。

该型号换用最大推力达到19.7吨的tRR-100型三模态变循环发动机,搭载单堆功率达到400mw的第三代冷核聚变反应堆,A\/A-ARAd-6x型战斗机专用机载雷达,强化对他国主动隐身系统的穿透能力,针对战斗机进行特化设计的第二代机载主动隐身设备A\/U-ASEd-2S以及A\/A-dFFS-6c的强化型号A\/A-dFFS-7c,强化了护盾容量上限以及紧急模式下的充能速度。

第二代全景化嵌入式战斗机驾驶舱A\/A-IcIS-2S也得以应用,这一驾驶舱最大的改进就是新一代线性座椅,对高过载的缓冲能力进一步提升。

同时,寰宇科工对机翼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补足了可变后掠翼结构的缺点,在不固定机翼后掠角的前提下为战斗机安装了翼下挂载点。同时,优化了挂架位置以及结构设计,使得使用外部挂载点的同时可以使用弹仓。

该型号的正式代号为xtA-117,通称“新闪电隼”。

同年五月,国防部宣布将开始逐步退役现存的xtA-11至xtA-113,将现存的xtA-114尽可能地改装为xtA-115\/116,同时以xtA-117替代旧型号闪电隼退役或改造产生的缺口,并且承接闪电隼的代号。

2316年,在xtA-117基础上进行深度优化改良,减重的同时增大推进剂\/氧化剂油箱容量,使用新式的6#-9#二超合金制造,换用功率达到450mw的第三代改进型冷核聚变反应堆,换用G\/A-hEp-75c型激光机炮的闪电隼的最终改进型号xtA-119“超级闪电隼”面世,其舰载型号被称为xtA-118。

同年,联邦正式宣布在完成xtA-119\/118合计架的订单后,原则上将不再采购xtA-11系战斗机,并且宣布逐步退役机龄达线的xtA-117。

2317年,在北方星域叛乱战争爆发后,新成为AcE的联邦国防军中尉廖勇驾驶xtA-119,在两个月内取的超过100个击坠。

同年,寰宇科工在xtA-119的基础上,为新出现的廖勇以及娜塔莉亚·索科洛娃两名AcE设计的定制机xtA-119Adv。并且,在吸取了xtA-119Adv上的经验后,拿出了xtA-11的最终改进型号xtA-119S。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少女大召唤 招黑体质开局修行在废土 万界收容所 拯救诸天单身汉 机战无限 蒸汽朋克世界里的医生 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 美漫之道门修士 问鼎星河:从一艘星舰开始 玩转时空的超人 封神大天王 超级牧师系统 让你重生,你生产了亿万尸王? 无限深空 诸天武神路 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 快住手,这根本不是正经科普 裂隙纪元:烬火 完美男主养成计划 快穿之爱你不珍惜,变心了你哭啥 
最近更新问塔系列 恶雌挺孕肚流放,雄兽们宠疯啦 我和IT博士的探灵日记 欧皇海上求生?反派他妹只想苟命 恶毒男配都在我的修罗场 穿越后我靠蘑菇干翻虫子 末世灾变:我靠收割反派暴富 末世:我捡的废物都成了神明大佬 植物成珍稀?而她一天能种一千亩 星际:被迫继承疗养院的餐厅 快穿:绿茶大佬今天又被钓了 快穿:硬核宿主玩转三千世界 穿成稀有向导,误入哨兵修罗场 无限天灾:我靠疯狂囤货登顶成神 废城之上:拾荒者 恶雌公主从良后,雄兽们争红了眼 提前觉醒异能,她在末世种田躺赢 创世界纪元 全球饥荒,大佬们为了养我杀疯了 奇点临近与我何干 
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 卡门线上的幽灵 - 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txt下载 - 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最新章节 - 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全文阅读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