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沉默了半晌,突然笑着道:“清源,若是朕记得不错,你今年四十有六了吧?”
“回圣上,臣今年足足四十七了。”
“朕比你大一岁,若是秦王还在,朕应该都有孙儿了。”皇上叹了口气,“想当初,朕与你在青山书院读书时,便约好等老了一起游山玩水,看尽大好河山。如今看来,朕恐怕做不到了。”
陆清源笑容平静,“圣上春秋正盛,大夏离不开你。”
皇上笑笑,“不是大夏离不开朕,是朕的儿子们不成器,朕后继无人。”
话音刚落,他将鱼竿一扬,一条鱼便出了水面。他不慌不忙将鱼取下来放进鱼篓,站起身来,“朕坐了这许久,心里好受了些,清源,你也回去吧!”
陆清源起身恭送。
李公公赶紧跟在皇上身后,一起出了青山书院。
陆清源望着皇上的背影,目光深沉,这朝中,只怕就快不平静了。
天刚蒙蒙亮,王复的马车便到了平阳城城门前。
姜瑾辰已经提前等在城门前,看到王复的马车,他大步走上前来,“先生,此去眉州,路途遥远,万事小心。”
王复掀开车帘,面容沉静。“京中之事,皇上已经有了安排,你只需安心读书即可。秋试在即,不要懈怠了。”
“晚辈明白!”姜瑾辰点头:“先生若是见到阿姐,让她一定保重自己。”
王复颔首,沉声道:“出发!”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朝着城门外缓缓驶去。与此同时,一道圣旨正快马加鞭送往苏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户部前侍郎苏成业,举荐失察,致李成德叛逃眉州,危及边境;且涉嫌勾结逆臣,私吞赈灾粮,罪证初现。着即免去苏成业一切官职,居家禁足,不得与外界往来,其府邸由大理寺派兵看管,待眉州调查结束,再行定罪。钦此!”
传旨太监尖细的声音落下,跪在地上的苏成业脸色惨白,迟迟不上前接旨。
“苏大人,圣旨已宣读完毕,请接旨吧。”传旨太监面无表情,语气冰冷,“大理寺的官兵已在府外等候,识时务者为俊杰,还请苏大人莫要自讨苦吃。”
“不可能!这不可能!”苏成业猛地站起身,“我要去见皇上,皇上定然不会这样对我!”
他说着便要往外冲,却被门口的大理寺官兵拦住。为首的校尉上前一步,躬身道:“苏大人,奉圣上旨意,您不得踏出府门半步,请回吧。”
“让开!让我去见圣上!”苏成业一脸绝望就要往外面冲,被校尉轻轻一挡,踉跄着后退几步才站定。
“苏大人莫要让我为难。”校尉一脸公事公办的沉稳,“圣意已决,您若执意抗旨,便是视同谋反,届时不仅您自身难保,恐怕还会连累府中上下,包括宫中的贵妃娘娘。”
苏成业声音嘶哑,“我苏成业自认对大夏忠心耿耿,竟落得如此下场!”
传旨太监不耐烦地皱了皱眉:“苏大人,接旨吧。您若有冤屈,尽可待后续审理时申辩,此刻纠缠无益。”
苏成业望着那明黄的圣旨,只觉得刺眼无比。他缓缓跪下,双手颤抖着接过圣旨。
“苏大人既已接旨,下官便告辞了。”传旨太监说完,转身带着随从离去。
校尉随即挥手,苏成业随即被两名官兵“请”回了内院“静养”。
在千里之外的眉州松竹村,姜梨撑着伞,望着湿漉漉的田野,心里甚是安慰。
自从稻种种下去后,一直都是让人去西边汲水来浇地,活计多出来不少不说,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若是连续半个月没有雨,便会影响稻种的出苗。
这样一来,这次种的稻谷多半会减产。没想到,昨日下半天突然转了风向,早上还晴朗的天气到了下午便阴了下来,天刚擦黑,那雨便下了起来。
这雨下得不大不小刚好合适,而且下了一晚,地里肯定是浇透了。这样一来,估计再过五六天,稻谷便要出苗了。
她举着伞慢慢往回走,落英跟在她身后,笑着道:“姑娘,眉州夏日很少下这么长时间的细雨,这雨一下,这些稻谷很快便会出苗了。”
姜梨笑笑,“这场雨确实是助力,只是不知后面会不会风调雨顺。”
“肯定会,”落英一脸高兴,“姑娘想要做的事,可是惠泽眉州百姓的大好事,老天爷自然也要帮忙的。”
姜梨含笑没有说话。
种地之人最盼望的便是风调雨顺。但天有不测风云,谁能保证种子播下地里真的能够顺顺利利长到收割?
主仆二人刚走到屋门前,远远便见李旺斜靠一棵桃树上,双手抱在胸前一脸冷淡。在他面前的赵青正激动的说着什么。
雨已经停了,姜梨收了伞,递给身后的落英。
赵青的声音传了过来,“他们也是流民,只是想在村子里借住一晚而已。昨日下了一晚上的雨,他们当中有两人淋了雨还发着热,李护卫当真忍心见死不救?”
“我只关心姜姑娘安不安全,别人的死活与我无干。”李旺的声音带着一丝漠然,“若是你觉得他们可怜,你可以尽力相帮,我绝不干涉。”
赵青脸涨得通红,却一句话说不出来。
姜梨缓缓走上前来,“赵先生说是又来了许多流民?”
赵青一听姜梨的声音,立刻转过身来,“姜姑娘,您可算回来了。”
赵青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快步上前,语气急切,“村外来了二十多个流民,其中有个孩子淋了雨,浑身滚烫,您看能不能给他们一点吃食和药物!”
他想起流亡路上死去的亲人,眼圈微微发红。
李旺上前一步,语气依旧强硬却多了几分对姜梨的敬重,“姑娘,李成德部刚刚叛逃,眉州局势紧张,这些流民来历复杂,谁能保证里面没有混进来的奸细?”
“不会有奸细。”赵青按着瘸的那条腿,飞快转向李旺,“这些流民面黄肌瘦,多是眉州石洼村的人,不会错的。”
姜梨没有立刻说话,沉默了几息,才一脸慎重道:“李护卫的顾虑没错,但若这些流民当真是当地百姓,我们也不能见死不救。”
“李护卫,不如你与我一起过去看看情况,如何?”
“姜姑娘......”
“放心,”姜梨露出一个坦诚的笑容,“若他们说不清来历,我定然也不会让他们进村。”
李旺看着她,嘴唇动了动,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