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三千纸

首页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男儿行 京门风月 调教太平洋 四季锦 红楼春 北朝求生实录 兵锋无双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崛起之第三帝国 唐人的餐桌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三千纸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全文阅读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txt下载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55章 鲁豫总督,将出何处(六)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有建对山海关那批挖矿的兵将,压根没打算网开一面——

必须让他们在矿场挖满五年,少一天都不行。

五年后才会给他们安排去处:

要么卸甲归田分土地,要么调去草原或西域守棱堡。

至于那些当年参与过叛乱的将领,处罚更重,得服满十年矿役才算完事。

倒是白广恩的旧部,在矿场待了一年后,因为反复请求想过安稳日子,最终被分配到凤翔府当了佃农,也算有了个落脚的地方。

第三批快应队成员的考核任务基本定了调,就是要深入南直隶、湖广和江西腹地。

具体指标虽还没细化,但核心方向十有八九绕不开“偷人”——

说白了,就是悄悄在当地搭线,吸引百姓往北方迁。

第一批快应队按计划会在乾德三年四月返程,第二届电报培训班则预计五月开课。

另一边,林有德的中南司也敲定了行程,四月底就会出发;

高智成和轩辕德忠的灭僵布道队会跟他们同行,路线已经定死:

先入四川,再转道贵州,最后抵达田州。

建工工程司会提前派技术人员去踩点,把土地测量清楚、出好设计图纸,之后才会动工修建田州新城。

这支队伍的安全根本不用瞎操心——

按他们的战斗力,南明就算调出十万精兵来拦,恐怕也得吃大亏。

他们可是照着“灭僵”的标准配的火器,火力硬得很;

况且田州本地的狼兵本就不好惹,到时候双方呼应,更是稳上加稳。

其实早在之前,朝廷的圣旨就已经送到了四川,递到了秦良玉手里。

秦良玉一看内容,自然为川贵的土司族民高兴——

有肥沃的平原土地能种粮,谁还愿意死守着山里的穷地方受苦?

朝廷已下旨,要求川贵两地的土司族群先整体迁移到田州暂居。

迁移期间,所有粮食供应都由田州狼兵负责保障,等族群全部到齐后,会专门派人来划分具体的耕作土地,从迁移安置到土地分配,所有相关事务全由中南司一手统筹,不用土司们多费心。

再看弘光政权,眼下还处在“龙潜”未稳的阶段,连核心区域的政令都推行不畅,更别提顾及偏远的土司部落了。

何腾蛟虽在湖广忙着募兵,态度却始终模棱两可——

说到底,他手里还攥着北直隶先前发的三年粮饷,没彻底搞明白如今南北对峙的局势,最后只敢先派几个心腹去陕西、河南一带打探虚实,想等摸清情况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朱有建打从一开始就没把弘光政权放在眼里,每次听奏报提起南京那边的动静,都只是漫不经心地拨弄着案头的琉璃镇纸。

在他看来,那群靠着江南士族撑起来的势力,连内部的粮饷分配都吵得不可开交,哪还有能力北伐?

之所以留着这个政权苟延残喘,不过是想验证自己心里的猜想——

他倒要看看,没有清军入关搅局,南明会不会还是走回党争内耗的老路;

更重要的是,他要让朝堂上那些总喊着“臣能办妥”的大臣们亲眼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处置政务的真本事,毕竟打从心底里,他就没信过这些人能妥善收拾弘光的烂摊子。

对于兵部和内阁联名上书,要重新召回陈奇瑜领兵,朱有建几乎是举双手支持。

陈奇瑜过往的战绩就摆在那儿,当年总督五省军务时,把流寇追得东躲西藏,若不是后来受制于崇祯的急令,也不会落得被贬的下场——

说到底,不过是替那位原身的急功近利背了黑锅。

这点他从《崇祯起居注》里看得明明白白,负责记录的女官是个出了名的硬脾气,半点不替皇帝护短。

就像孙传庭围剿闯贼那回,崇祯连着发了七道圣旨,催着他尽快决战,起居录里竟直接写下“帝急,出昏旨,发七令,寇出而遁!”,连带着“帝性急,不察军情,致功败垂成”的评定都写了进去。

虽说这超出了起居录只记事实不评断的常规,可字字句句都戳中要害,崇祯看了脸色铁青,却没法反驳——

毕竟圣旨是他发的,战局溃败也是事实,到最后竟没勇气让人把这段删改了去。

其实这种“敢说真话”的起居录在大明并非个例,就连当年强势如永乐皇帝,面对笔下不留情的记载也只能认栽。

《永乐实录》里就清清楚楚记着征伐北元时的一桩旧事:

“夏不允征饷,帝羞怒罪之,夏以首籍之,帝昏强征,非明君之为!”——

那会儿永乐决意北伐,找户部尚书夏元吉要粮饷,夏元吉查完国库账本,说粮草只够支撑日常用度,坚决不同意挪作军饷。

永乐又羞又怒,拍着龙案说要治他“阻扰军机”的罪,可夏元吉硬气得很,当场就顶回去:

“钱粮没有,臣项上头颅倒有一颗,陛下要便拿去!”

最后永乐还是强行从国库调走了粮饷,可起居录里直接给他定了“昏君”的调子,明明白白写着这不是明君该做的事。

这话能流传到现在,显然是永乐大帝后来也低头认了,没敢翻脸治女官的罪,更没让人把这段记录抹掉。

有意思的是,负责记录起居录的女官,从崇祯朝到乾德朝就没换过,可提到“昏君所为”,两朝的记载却差得离谱。

崇祯的“昏”全落在实打实的政务和军务上:

催孙传庭冒进是“昏旨”,乱调边军是“昏策”,光是明确被记下的“昏举”就有一百三十七次,每一条都戳在治国的要害上。

而乾德皇帝的“昏”,大多围着宫里那只狸花猫打转——

比如某天为了哄威龙欢喜,耽误了半刻钟早朝,被记成“耽于猫戏,误朝半刻”;

或是觉得御膳房给威龙的小鱼干不够精致,要求只取鱼腹鳍处,又被记成“为猫费食,靡费小许”。

至于正经的政务和军务,女官私下里跟身边人说,好几次都想在记录里给乾德安上“千古一帝”的称谓;

可她清楚自己只是起居录官,只负责记事实,没资格像史官那样下评价,最后也只能把赞叹咽回肚子里,只在字里行间悄悄藏些“政令通达”“军伍整肃”的平实描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游龙戏唐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唐晟春秋 钢铁界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冒牌皇叔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玄宇宙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岂独无故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寒门状元路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三千纸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txt下载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最新章节 -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