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丞相他们已经上书第三回了。”
吕奉私下去寻杨虎,目光炯炯地说道:“我们也不能干看着。我们也联名写一份奏折,请裴将军登基。”
杨虎低声笑道:“不瞒吕兄,奏折我早就写好了。就等着你来了,我将你名字一并署上如何?”
吕奉大喜过望:“太好了!我大字不识一箩筐,原本还在发愁奏折该怎么写。杨兄弟肯带上我,再好不过。”
李驰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杨兄将我的名字也一并写上。”
虽然平日里明争暗斗,在此事上,众武将的立场却是完全一致。杨虎点点头,当着两人的面,将他们的名字都写上。然后,三人一同去见裴青禾。
武将说话,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和大道理。杨虎先奉上奏折,然后正色道:“请将军尽快登基,以安军心。”
李驰吕奉一并附和:“请将军登基。”
裴青禾收下三人联名的奏折:“你们的心意,本将军都知道了。不要急,再等一等。”
“渤海郡已经被拿下两个多月了,还有几日就要过年了。”吕奉脱口而出道:“文官们都建议将军新年元日立新朝登基,将军还在等什么?”
杨虎心里一动,低声道:“将军莫非是在等平阳军太原军濮阳军常山军表态?”
裴青禾笑了一笑:“他们几个都私下来见过我,表示过拥立之意了。北地原本有二十支军队,渤海军被打残了,我麾下有你们和北平军。支持我的还有陆将军他们,这么算来,就有一半军队支持我登基。还有另外一半,总得等他们表明态度。”
哪怕事实上割据一方,也得上奏折表明低头的态度。她这个新朝天子,才算当之无愧得众人拥立。
李驰头脑活络,拍起马屁来一人顶十个,张口就道:“将军应天命而生,打匈奴护苍生保江山,他们低头诚服是迟早的事。”
吕奉嫉妒地看李驰一眼。好听的都被你说了,我说啥?
“新年元日登基太急躁了,”裴青禾不疾不徐地说出自己的打算:“还有,我不想在渤海郡里登基。”
杨虎反应最快:“将军龙兴之地在幽州,以后也该定都幽州才是。”
裴青禾略一点头:“幽州七郡,现在有五支军队。论兵力,为北地之冠。幽州地势险要,是匈奴蛮子南下必经之地。我既要做北地天子,便要屯兵幽州,定都在燕郡,亲自守着国门。”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三人的心头同时闪过这句话,胸膛里骤然涌动起热流。
这样的裴青禾,才值得他们低头敬服追随。
“以后打匈奴,将军一定要让我打头阵做先锋。”吕奉神色激越,慷慨陈词。
李驰冷不丁地戳吕奉心窝:“吕将军还是打一打顺风仗吧!正面和匈奴蛮子交锋的事,就留给我和杨将军。”
吕奉怒目相视,眼睛瞪如铜铃。
怎么说呢?范阳军底子差是事实,拼力操练,也依然不及广宁军和辽西军。和裴家军一比,就差得更远了。打顺风仗的时候不显,遇到真正的硬茬子,范阳军就会气虚,容易溃兵奔逃。
实话也不能说得那么实在,太伤脸了。
裴青禾瞥了李驰一眼。
李驰自知有些过分,冲吕奉拱一拱手,算是聊表歉意。
裴青禾没有急着登基,就在渤海郡里过了新年。
新年元日,庞丞相带着一众文官进宫,裴青禾在金銮殿里见了众文臣。她没去坐龙椅,就这么随意地立在文官们面前,自有旁人难及的卓越气度。
“老臣等人数次上书,将军都没应,莫非将军还有顾虑?”庞丞相代表众文官发声:“请将军直接示下,老臣一定尽力而为。”
裴青禾和庞丞相对视片刻,缓缓说道:“首先,我要等北地所有武将的奏折。”
庞丞相略一思索:“老臣回去之后,立刻修书十封送出去。”
这等事,确实由庞丞相来操持更合适。
裴青禾又道:“我要定都燕郡,以后屯兵驻守幽州,将匈奴蛮子拦在关外。”
此言一出,庞丞相肃然起敬,秦侍郎等人也各自叹服。
建安帝的平庸软弱有目共睹。登基数年,只知依赖张氏父子。裴青禾却是马上得天下,有守护江山的胸襟气魄。
“丞相大人,我现在是真服气了。”从宫中出来后,秦侍郎蹭了庞丞相的马车同行,在车上叹道:“裴将军确实是当世英雄,令人折服敬重。”
庞丞相瞥一眼秦侍郎:“你们之前急得上蹿下跳,联名上书。看看裴将军,是何等从容气度,半点不急迫。”
秦侍郎羞愧应是,想了想又低声道:“裴将军要定都燕郡,我们以后都得一并去燕郡了。”
庞丞相嗯了一声:“看裴将军的意思,立新朝定新都,都不急在一时。我们不妨仔细筹谋,让裴将军体面从容地登基。”
秦侍郎连声应是。
他是礼部侍郎,操持天子登基大典是专业的。既然不急,有大把时间可以从容安排了。
……
庞丞相写了十封书信,分别送了出去。
秦侍郎等文官们各自收拾行李打点行装,准备启程去燕郡安身。
陆将军和葛将军,各自向裴青禾辞行:“等将军登基之日,我们一定去燕郡。”
紧接着离去的,是宋大郎和费小将军。他们两人各得了两千战俘,走的时候还带走了一批军粮。
“我们这又吃有拿的,真是不好意思。”费小将军搓搓手。
宋大郎倒是一派坦然:“以后我们都奉裴将军为天子,听裴将军号令。吃拿一些也是应有之义。”
费小将军一想也是,咧嘴笑了起来:“等过几个月,我们燕郡相见。”
到了春耕前,杨虎李驰吕奉也一一领兵离去。
人挤为患的渤海郡,陡然宽松了许多。军粮的压力也缓和了许多。这几个月来为筹措军粮费劲心思的时砚,长长松了一口气。
渤海郡人心渐渐安宁,裴青禾终于腾出手来,收拾战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