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瑶几人重翻当年屠牛草毒案的卷宗,发现此案仅斩了管药材的屠户何福来,涉案贪官竟悉数脱罪,未有丝毫牵连。
随后,他们又在陈也申的账本中窥出猫腻:字迹间凝着新添的墨迹,不少账目更是离谱到不合常理。
李莲花一眼识破关键:“木柴的单价比大米还贵,这绝无可能啊。”
公孙策附和:“而且米和柴,根本不是这个价钱。”
包拯敏锐道:“这账本里,或许藏着什么密码。”
展昭疑惑:“密码?”
月瑶亦心生好奇,凑上前来细看。
包拯点头:“你看这日期,皆是陈也申在军营服役时所记,中间断了整整好几年,如今却又突然续上了。”
月瑶思索道:“会不会是他发现了什么内幕?断掉的那几年,恐怕是一直被人暗中监控着。”
……
与此同时另一边,襄阳王正与太尉卞谋延、兵部尚书丁谓密谋。
三人本欲拉拢公孙策——皆知他素来不服包拯比自己聪明,可襄阳王忽然得到消息,公孙策染病,此事便只能作罢。
而包拯也想通一些事,当即决定设局验证。此前他的钱袋失而复得,里面的铜钱却不翼而飞,便打算以此为饵,引诱小蜻蜓再度犯案,好抓她现行。
月瑶觉得这计策有趣,拉着李莲花主动表示愿意配合。
包拯故意去寻三廉王借兵抓贼,不料三廉王本就爱凑热闹,当即约定半夜同去包拯住处一探究竟。
另一边,包拯也让展昭将抓贼的计划,不动声色地透露给小蜻蜓。
……
小蜻蜓撇嘴:“那个包黑炭,不是大言不惭说今晚就要抓到偷钱袋的小偷吗?”
展昭应道:“正是。”
小蜻蜓追问道:“他到底想怎么抓?罢了罢了,你要是不想说,觉得我不可靠,那便不说。”
展昭连忙解释:“并非我不信你,只是怕说出来你会不高兴。”
“为何?”
“因为包黑炭说,那个小偷就是你。”
小蜻蜓勃然大怒:“岂有此理!他凭什么断定钱袋是我偷的?”
“我也不知道。”
“对了,那天晚上小偷明明把钱袋还回去了,他为何还怀疑我?这不是故意戏弄人吗!”
“我也觉得蹊跷,可包黑炭却一口咬定是你。”
“哼,他打算怎么抓我?”
“他说,你偷来的钱应该还没敢用出去。”
“他怎么知道?”
“他说小偷怕钱上有暗记,不敢轻易花用,得等没人留意了才敢拿出来。”
“那他难道还敢来我房间搜查?”
“他说他钱包里,有一文钱做了暗记。”
“什么暗记?”
“这他倒没说。他还和李大哥串通好了,要把你骗入局中。”
“什么局?”
“先是包拯故意来招惹你,接着李大哥假装有事找他,两人故作神秘。
包拯说,你若是小偷定会跟在后面偷听。之后李莲花再装神弄鬼,假装算卦,说已经算出包拯那些钱的下落。”
小蜻蜓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我若是小偷定会心慌,然后跑去藏钱的地方查看,到时候包拯再派人跟踪,把我一网打尽!”
展昭笑道:“姐姐真聪明,不过错了一点——”
“什么?”
“他说跟踪太费劲,要引你自投罗网。”
“啊?自投罗网?”
“他跟李大哥说好了,要把你骗到宫中洗濯房旁边那口井前。”
小蜻蜓冷笑:“原来如此,包黑炭这招可真够绝的。”
展昭忽然问道:“诶,姐姐,包拯的钱真的是你偷的吗?”
小蜻蜓瞪眼:“当然不是!”
……
之后,小蜻蜓悄悄来到树林,从一块大石下取出那只偷来的钱袋,倒出铜板仔细查看,果然发现其中一枚与其他的略有不同。
……
小蜻蜓正在花园修剪花草,包拯忽然走了过来。“小蜻蜓?”
“干嘛?”小蜻蜓头也不抬。
“没什么,只是想和你言和。”
“跟我言和?”小蜻蜓挑眉。
“是啊,上次是我误会你了,抱歉。”
“没想到你这包黑炭,倒还有点大丈夫本色!”
“那你还在生我的气吗?”
“不然呢!”
“包拯!”这时,李莲花在不远处高声唤他,“快来,有急事!”
包拯闻言,故意露出几分不自然,应了声“哦”,对小蜻蜓道:“不好意思,失陪了。”
小蜻蜓挥挥手:“随便。”
包拯快步走到李莲花身边,李莲花立刻做出欲言又止的模样,又假意怕被小蜻蜓偷听,拉着包拯匆匆离开,躲到长廊一处有遮挡的地方。
透过窗隙见小蜻蜓果然跟了过来,二人才故作高声交谈。
李莲花压低声音,却足够让窗外的人听见:“诶,我给你起了三支卦,卦象已经出来了啊。”
包拯配合地问道:“怎么样?”
“听说你呢有一枚铜钱,是从一位老道那里得来的?”
包拯故作惊讶:“你怎么知道?”
“这是太上老君的启示啊。”
包拯夸张道:“哇!太上老君可真灵!”
李莲花点头:“嗯。”
包拯追问:“诶~他老人家还说了什么?”
李莲花缓缓道:“他说,那枚铜钱呢是上天特意留给你的,若是落在旁人手中,今晚子时之前呢,不把铜钱丢到东北方向的井里,必会惹祸上身啊。”
包拯故作恍然:“东北方向的井?那不就是皇宫洗濯房旁的那口井嘛!”
李莲花颔首:“不错啊!”
包拯又问:“若是不照做呢?”
李莲花肃然道:“必遭天谴,三日之内定会上吐下泻,痛苦不堪啊。”
包拯追问:“是吗?那小偷真会遭天谴?”
李莲花重重点头:“嗯。”
窗外的小蜻蜓听到这里,忍不住轻嗤一声,拍了拍手转身离去。
包拯与李莲花听到动静,立刻故作疑惑地探头:“谁?是谁在那里?”
——————
夜色渐深,被小蜻蜓暗中吩咐的小太监,鬼鬼祟祟将一物投入洗濯房旁的井中。
刚一松手,一群官兵蜂拥而出,当场将他按倒擒住带走。
暗处的小蜻蜓看得真切,见包拯果然错抓了人,嘴角勾起一抹得意,悬着的心彻底放下,转身便放心去“搞事”。
她轻手轻脚溜到包拯住处外,心中暗忖:“如今已是子时,他们抓了错的小偷,可钱袋还藏在我房里,看你这包黑炭到时怎么解释!”
此刻,月瑶与李莲花正隐在另一处暗影里,静静注视着这一切。
小蜻蜓悄无声息推开窗,身形轻盈如蝶,翩然落在包拯床边。
她迅速将钱袋扔到床底,转身便要离去,忽闻身后异响,回头一看,那钱袋竟自己滚到了床外。
她满心疑惑,走回去拾起钱袋,又用力丢回床下——这一次,钱袋竟在她眼皮子底下再次被“扔”了出来!
小蜻蜓又惊又疑,猛地掀起床下的围布,恰在此时,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灯光倾泻而入,照亮了床底藏着的人——竟是展昭!
“怎么是你?”她惊呼出声,刚一抬头,一张纸已赫然递到眼前,上面写着:“红火焰是你,小蜻蜓被捕于此”。
持纸之人,正是神色淡然的包拯。
小蜻蜓瞬间醒悟自己中了计,猛地起身想逃,却被包拯一把扣住胳膊:“想跑?过来!”说着便将她拽到桌边。
此时,月瑶与李莲花已点起数支蜡烛,光影通明。月瑶快步上前,从小蜻蜓手中夺过钱袋,扬了扬笑道:“好啊,这下人赃并获了!”
包拯看向小蜻蜓,语气笃定:“你还有什么可辩解的?我想,我丢失的三吊十三文铜钱,都在这个包里吧?”
月瑶快速数了数袋中铜钱,随手扔给包拯:“分文不少。”
小蜻蜓又气又恼,瞪着展昭骂道:“你这个小鬼头!还有你,死黑炭!你们一个个,没一个好东西,竟然串通起来整我!”
包拯淡淡一笑,坦然道:“这,叫苦肉计。”
小蜻蜓梗着脖子,满脸不服:“可我不服气!”
月瑶与李莲花对视一眼,忍不住低笑出声。
李莲花挑眉打趣:“人赃并获,还有什么不服气的?”
月瑶亦笑着附和:“是啊,难道你只是不甘心输给包拯?”
小蜻蜓脱口而出:“对呀!你怎么会想到,我会跑到你房间里来?”
包拯淡淡一笑,一语道破:“这还不简单?依你的性子,上次偷了我的钱袋,竟敢在宫里大喊大叫诬陷我,足见你好胜心强、胆大妄为,还带着几分自以为是的傲气。”
小蜻蜓立刻反驳:“我才没有你好胜心强!”
月瑶在一旁暗自思忖:这小姑娘的性子,倒和庞飞燕有几分相似,一样的活泼跳脱、胆大包天,还有着不服输的傲娇劲儿。
包拯看向她,无奈道:“小蜻蜓,还不乖乖就擒?”
小蜻蜓把头一扭:“就是不服!”
展昭见状,不由得惊讶:“啊?你还是不服气啊?”
这话逗得月瑶与李莲花再也忍不住,低笑声此起彼伏。
小蜻蜓急了,高声辩解:“你们凭什么说钱袋是我偷的?上次明明有个黑衣人把钱袋丢在树林里,我既不是同谋,又有不在场证明,凭什么认定是我?”
包拯从容回应:“这就更简单了——因为那个黑衣人,根本就不是人。”
小蜻蜓瞳孔一缩:“什么?”
“那是个稻草人,”包拯缓缓道来,条理清晰,“只不过身上套了件黔色衣裳。展昭追到半路,‘黑衣人’突然消失,消失之处偏偏留下了些许稻草。那稻草人,实则是用一根涂黑的绳索牵拉着。
若我没猜错,绳索另一头系在一匹马上,马一奔跑,便拖着稻草人前行,故而它的身形和‘轻功’看起来格外奇特。
地上那些树杈,是用来固定绳索,让黑衣稻草人按你设计的路线移动。本可让稻草人路过时扫平树杈,可惜你埋得太深,反倒留下了线索。
最后稻草人经过两块大石,绳索受挤压拉扯,现场便留下了破碎的衣料和散落的稻草。而在石头后方,我发现了马蹄印和绳索拖拽的痕迹,由此断定,马正是从那个方向起跑的。”
“哈哈哈!绝妙的推理!”话音未落,三廉王大笑着从门口走了进来。
众人齐齐躬身:“王爷!”
三廉王看向包拯,赞不绝口:“包拯,你果然名不虚传,真在子时擒住了小偷!”
展昭连忙指了指小蜻蜓:“王爷,她就是那个小偷!”
可三廉王的目光落在小蜻蜓脸上时,却骤然僵住,神色复杂难辨。众人皆是一愣,不明所以。
小蜻蜓疑惑地看了看自己,又望了望三廉王,最后猛地挤开包拯等人,拔腿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