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喜欢消山虎的徐梵

首页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男儿行 将军好凶猛 大宋的智慧 四季锦 三国之召唤猛将 1908远东狂人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重生之征战岁月 大宋之最强纨绔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喜欢消山虎的徐梵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全文阅读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txt下载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56章 驿道通疆与互市济民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晨雾如乳,将幽州至榆关的荒道裹得严严实实。李二郎踩着湿滑的泥土,站在 “断石崖” 前 —— 这是驿道修建的最难工段,崖壁陡峭,下方是湍急的沙河,需凿石架桥才能通行。此刻,两百名燕云边军与三百名民夫正围着崖壁忙碌,铁锤敲击岩石的声响在晨雾中回荡,火星溅在潮湿的石面上,瞬间熄灭。

“将军,这崖壁太硬,凿了半个时辰才凿进半寸。” 民夫小头目抹着额头的汗珠,递过磨损的凿子。李二郎接过凿子,指尖触到冰凉的钢铁,转头对身旁的张三说:“张师傅,能不能用‘火攻法’?按《营造法式》里的记载,先用柴火烤岩石,再泼冷水,岩石会裂开,凿起来能省力些。”

张三立刻点头,让人抱来干柴,堆在崖壁下点燃。晨雾中,火焰渐渐升腾,将岩石烤得发红。半个时辰后,李二郎下令:“泼水!” 民夫们提着水桶,将沙河的冷水泼向岩壁,“滋啦” 一声,蒸汽弥漫,岩石表面果然裂开细密的纹路。“快凿!” 士兵们趁机挥动铁锤,凿子顺利嵌入石缝,进度比之前快了三倍。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穿透云层,照在驿道的路基上。路基已铺好三层碎石,民夫们正赶着黄牛,拉着石碾反复碾压,石碾过处,碎石与泥土紧密结合,形成平整坚硬的路面。“按规制,路基要高出地面三尺,防止雨天积水,” 李二郎指着路基两侧的排水沟,“再挖深一尺,铺上鹅卵石,雨水就能顺着沟流进沙河,不会淹了路面。”

归降的辽兵耶律诚正带着十名同伴,在路基旁栽种柳树苗 —— 这是驿道的 “标识树”,每五十步栽一棵,既能为行人遮阴,又能标识路线。“将军,这些树苗能活吗?” 耶律诚有些担心,手里的树苗根系还带着泥土。李二郎笑着点头:“这是泗州送来的‘耐旱柳’,李四师傅说,只要种在排水沟旁,就算两个月不下雨也能活。” 耶律诚闻言,小心翼翼地将树苗栽进坑中,再填上湿润的泥土,压实根部。

午间的日头正烈,榆关城外的 “跨境互市坊” 热闹非凡。这是范仲淹新设立的边贸据点,一边是大宋的丝绸、茶叶、铁器,一边是辽境的皮毛、药材、马匹,中间用木栅栏隔开,汉契商贩隔着栅栏讨价还价,脸上都带着笑意。“这匹‘乌云踏雪’马,换你两匹丝绸,如何?” 辽境商贩指着身旁的黑马,马鬃油亮,四蹄雪白,是难得的良驹。

大宋商贩王掌柜笑着摇头:“再加一张狐皮,这马我要了 —— 我家公子正缺一匹好马。” 辽境商贩爽快应下,让人将狐皮递过去,又仔细检查丝绸的质地:“大宋的丝绸就是好,比辽境的麻布舒服多了,下次我多带些皮毛来换。” 互市监的官吏在一旁登记交易,将商品名称、数量、价格一一记录在《跨境互市册》上,确保每笔交易合规。

范仲淹与王晏之走进互市坊时,正看到一名契丹老妇用草药换粟米。老妇手里的草药是 “防风草”,能治风寒,却因辽境粮荒,只能用来换粮。“老人家,这些草药能换三斗米,” 互市监官吏笑着递过粮袋,“按新规,辽境贫困商贩换粮,可多给一成,算是大宋的心意。” 老妇接过粮袋,激动得跪地磕头:“多谢大宋官爷,我孙儿终于有饭吃了。”

范仲淹扶起老妇,对互市监官吏说:“再设立‘救济点’,给辽境来的贫困商贩免费提供热水和干粮,” 他指着坊外的空地支,“就建在那里,用竹篾搭棚,再派两名医工,给生病的商贩义诊 —— 互市不仅是通商,更是济民。” 王晏之点头,让人立刻筹备,不到半个时辰,救济点就搭好了,热水冒着热气,医工已开始为商贩们诊脉。

黄昏的风突然变凉,乌云渐渐聚集,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李二郎刚指挥民夫们在断石崖架好木桥,就接到斥候汇报:“蓟州北部的垦荒田被暴雨冲了,三十亩耐盐禾被淹,百姓们正忙着抢救粮苗。” 李二郎立刻下令:“留下五十人看守工地,其余人随我去蓟州!” 士兵们纷纷披上蓑衣,冒着暴雨往蓟州方向赶,马蹄踏过泥泞的路面,溅起浑浊的水花。

蓟州垦荒田旁,百姓们正围着被淹的禾苗焦急万分。王阿福带着泗州农技师赶来时,雨水已没过脚踝。“大家别慌!” 王阿福高声喊道,“快把禾苗连根拔起,移栽到高处的地块,再用稻草覆盖根部,能保住七成苗!” 农技师们立刻示范,将拔出的禾苗捆成束,搬到地势较高的荒田,用锄头挖沟排水,百姓们纷纷效仿,雨水顺着沟流进附近的洼地,不再浸泡禾苗。

李二郎的队伍赶到时,正看到耶律雄带着契丹乡兵在加固田埂。“将军,这里的田埂太矮,雨水一冲就垮了,” 耶律雄抹着脸上的雨水,“得用沙袋加高田埂,再挖几条排水渠,才能防止下次被淹。” 李二郎立刻让人从附近的驿站搬来沙袋,士兵们与百姓们一起,将沙袋堆在田埂上,再用铁锹拍实,雨水顺着新挖的水渠流出,垦荒田的积水渐渐退去。

深夜的蓟州议事厅,灯火通明。范仲淹、王晏之、李二郎、王阿福围坐在油灯旁,商议 “荒田防洪对策”。“蓟州、涿州的垦荒田多在低洼处,容易被淹,” 王阿福摊开《燕云水利图》,“得在田旁挖‘蓄水塘’,下雨时存水,天旱时灌溉;再修‘引水渠’,将雨水引入河流,避免积水。”

李二郎补充道:“可从驿道工地抽调百名民夫,协助修建水利设施,” 他指着地图,“先修蓟州的蓄水塘,再逐步推广到其他州县,赶在下次暴雨前完工。” 范仲淹点头,让人草拟《燕云水利令》,明确各县的修建任务,同时下令:“给被淹的百姓每户发放两石应急粮,再减免今年的徭役,不让百姓因灾返贫。”

天快亮时,雨渐渐停了,晨雾再次笼罩蓟州。百姓们已开始在垦荒田移栽禾苗,李二郎的士兵们则在田旁挖蓄水塘,铁锹铲土的声响与百姓们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王阿福带着农技师,在田埂上插 “防洪标识牌”,上面用汉契双语写着 “蓄水塘位置”“排水渠走向”,方便百姓们识别。

幽州的跨境互市坊也恢复了热闹。辽境商贩们冒着晨雾赶来,有的带来了新采的草药,有的牵着健壮的马匹,救济点的热水和干粮已备好,医工正在为一名咳嗽的商贩诊脉。“大宋的官爷心善,” 辽境商贩们相互转告,“以后咱们常来这里交易,既安全,又能换到好东西。”

晨雾散去,阳光普照,燕云的驿道工地上,木桥已在断石崖上架好,桥面铺着厚实的木板,两侧装着竹制护栏;垦荒田的蓄水塘已挖好,清澈的雨水在塘中荡漾,禾苗在阳光下舒展叶片;跨境互市坊的交易依旧热闹,汉契商贩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范仲淹与王晏之站在驿道的木桥上,望着远方的榆关。驿道如一条黑色的绸带,蜿蜒穿过田野,连接着燕云的一座座城池。“这条驿道,不仅是路,更是民心的纽带,” 范仲淹轻声说,“它能让燕云的物资流通起来,让汉契的民心凝聚起来,让大宋的北疆稳固起来。” 王晏之点头,目光望向辽境方向 —— 互市的炊烟袅袅升起,救灾的百姓笑容灿烂,这才是燕云该有的太平景象。

这场驿道修建、跨境互市与荒田救灾,是燕云动态治理的生动实践。它证明,边疆治理不仅要靠固防与兴产,更要靠灵活应对民生需求,在通商中传递善意,在救灾中凝聚民心。在范仲淹、王晏之等人的带领下,在汉契百姓的共同努力下,燕云正以 “路通、贸兴、民安” 的姿态,成为大宋北疆最坚实的屏障,书写着民族融合与边疆繁荣的新篇章。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剑徒之路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漫游五界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拐个帅鬼萌萌哒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美食的俘虏:我有一只猫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满唐华彩 大宋小农民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唐晟春秋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重生之项羽崛起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玄宇宙 三国之一马平川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大宋必须浪 天路迢迢 
最近更新汉疆喋血风云录 历史中的酒馆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三藏还俗 大楚武信君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寒门状元路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衣冠谋冢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笔架叉将军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高门庶子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喜欢消山虎的徐梵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txt下载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