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莫比乌斯光环

首页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调教太平洋 大宋的智慧 四季锦 汉阙 铁十字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凤临天下:一后千宠 奋斗在红楼 穿越影视风云录 民国军阀:从十里洋场千王开始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莫比乌斯光环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全文阅读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txt下载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47章 抵达东京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二天一早,晨雾未散时,王月生已站在横滨站的月台上。他裹着英国定制的驼色羊毛大衣,内衬是苏州绣娘手绣的缠枝莲纹,领口别着枚翡翠领扣。在此时的日本,对于有钱的中国人还是比较客气的。

横滨站(后世樱木町站)的建筑还带着明治初期的生硬感,红砖外墙刷着白灰,穹顶缀着玻璃花窗,檐角却雕着传统的“唐草纹”。站台上,“帝国铁道厅”的铜牌在晨雾中泛着冷光,穿藏青制服的站务员正用竹夹子夹起地上的煤渣——那是蒸汽机车刚喷吐的余烬。

“王様,头等车厢在第三月台。”穿黑西装的头等车厢候车室的服务生踮脚指了指远处。王月生这才注意到,月台上的乘客分作三拨:头等舱客大多西装革履,有几位还戴着礼帽,二等舱是穿和服的商人或教师,三等舱则是裹着粗布棉袄的劳工,正蹲在墙角啃饭团。

他出示“急行券”(头等座票),从候车室走进月台。“呜——”一声绵长的汽笛撕裂晨雾,蒸汽机车的黑烟裹着火星窜上天空。王月生扶着镶铜把手登上车厢,木质地板泛着清漆的光泽,座椅是深褐色绒面,扶手雕着卷草纹,连小桌板都是胡桃木的。

车厢里已有三位乘客。一位戴金丝眼镜的先生,后来知道是东京帝国大学的法学教授,姓小林,正捧着《万朝报》读社论;一对穿和服的年轻夫妇,妻子抱着襁褓,婴儿裹着绣满“百子图”的襁褓,丈夫捧着保温桶,不时掀开盖子喂妻子喝味噌汤;一个穿西装的年轻人,像是刚从美国留学回来,正用钢笔在信纸上写什么,墨水瓶是水晶雕的,刻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火车缓缓启动时,王月生把脸贴在车窗上。铁轨与车轮碰撞的“哐当”声里,横滨港的轮廓渐渐模糊:码头上还停着怡和洋行的“玛丽号”,货舱里堆着成箱的丝绸;几个戴斗笠的搬运工扛着木箱跑过,身影被拉成细长的线。

火车头喷着白汽,速度越来越快。王月生望着窗外掠过的景色,像在翻一本活的“日本风物志”。

约1小时后,火车停在户冢站时,站台上挤满了卖“駄菓子”(粗点心)的小贩。一个戴草帽的老妇举着“鲷鱼烧”喊:“热乎嘞!刚出炉的!”王月生买了两个,外皮酥脆,内馅是红豆沙,甜得发腻——像极了广州早茶的“马拉糕”,却多了份炭火的焦香。

进入神奈川县后,田野多了起来。冬日的稻田泛着枯黄,田埂上立着“注连绳”(稻草编的驱邪绳),几个农夫正往地里撒石灰防虫害。王月生注意到,有些田垄边立着木牌,写着“帝国农事试验场改良种”——这是明治政府推行的“农业近代化”。约2小时后到了第二站藤泽。

过了藤泽,地势渐高。火车开始爬坡,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更响了。王月生裹紧大衣,看见远处的山影——那是箱根山,山顶还积着雪。车厢里的小林教授放下报纸,指着窗外说:“王様,那座山后面就是丹泽湖,冬天结冰时,附近的农民会凿冰捕鱼。”王月生想起《日本地志》里的描述,丹泽湖的鱼生鱼片“透明如纸”,不禁咽了咽口水。约3小时后到了第三站平冢。

约4小时后到了第四站国府津。国府津站是进入东京府前的最后一站。站台上,几个穿“阵羽织”(短袍外罩铠甲)的武士模样的人正与站务员争执——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宫内省”的杂役,要赶去东京参加“大正天皇即位”的筹备仪式。他们的佩刀“打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与站台上的蒸汽、煤烟形成奇妙的碰撞。

火车越往东京开,车厢里的暖气越足。王月生摸了摸手炉,此刻已不太烫了。他注意到,小林教授的西装下露出半截“袴”(日式裤裙),年轻夫妇的和服袖口绣着“友禅染”的花纹,而那个美国留学生则把西装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的“浴衣”(夏季单衣)——原来“和洋折衷”不只是建筑,更是日常的穿着。

“王様,要尝尝这个吗?”年轻夫妇的丈夫递来一个纸包,“我妻子做的‘横滨蛋糕’,用鸡蛋和砂糖烤的,比西洋的松软。”王月生接过,咬了一口——甜而不腻,带着鸡蛋的原香。

1900年12月10日下午三点,火车终于驶入东京站(后世上野站)。王月生扶着车窗望去,站顶的穹顶比横滨站更气派,玻璃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斑。站台上,“警视厅”的巡捕穿黑色制服,佩警棍,正维持秩序,几个穿“洋服”的绅士举着“人力车”的木牌招徕生意。

“东京到了!”那个美国留学生的声音里带着兴奋。王月生提起箱子,跟着人流下车。站外的广场上,停着成排的人力车,车篷刷着黄漆,车把系着红绸——这是东京的标志。他拦下一辆,车夫是个四十来岁的男人,皮肤黝黑,脖子上搭着毛巾,见他穿得讲究,便赔笑道:“先生要去哪里?银座?筑地?还是上野公园?”

王月生望着远处的东京塔(当时叫“凌云阁”,1890年建成),塔尖在薄雾中若隐若现。风卷着煤烟味扑面而来,混着若有若无的酱油香——那是街角“近藤豆腐店”的味道。火车的余烟消散在风里,王月生摸了摸领口的翡翠扣,对车夫说:“走吧,先去筑地找家料亭,我要吃碗刚出锅的‘亲子丼’” 。

寒风像裹着冰碴的刀子,从隅田川方向刮来,卷动着筑地市场白日喧嚣后残留的鱼腥与海盐气息。王月生交给车夫一个纸条,让他送到一个地址,随后裹紧了深灰色的呢绒外套,领口竖着,却依然挡不住东京湾湿冷的寒意钻进脖颈。市场的大宗交易早已结束,但一些面向食客的店铺仍亮着灯。他推开一扇挂着暖帘(暖帘)的木格门,上面用墨色写着料亭的名字——“松涛亭”。门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一股混合着木炭暖意、酱香、米香和隐约海鲜甜味的暖流瞬间将他包裹,仿佛从寒冬一步踏入了温煦的春日。

与外界的萧瑟截然不同。店内点着数盏明亮的煤气灯,这在此时算很先进了,光线柔和地洒在擦拭得发亮的深色木地板和矮桌上。几个小小的火鉢(炭火盆)放置在角落和桌下,红彤彤的炭火无声地散发着干燥的热力,驱散了王月生身上的寒气,连带着冻僵的手指也开始回暖。

店内是典型的和风布局,有半开放铺着榻榻米的座敷,和稍高的柜台座。王月生选择了靠近厨房出餐口的柜台座,这里能感受到更浓郁的烟火气,也能第一时间看到新鲜出炉的美食。

店内只有零星几桌客人低声交谈。背景是厨房里规律的切菜声、炖煮的咕嘟声,以及铁锅与灶台碰撞的清脆声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专注而宁静的满足感。

一位身着素雅小纹和服、约莫五十岁的女将(老板娘)迎了上来,笑容温婉,眼角带着岁月的细纹,眼神却明亮而干练。她身后跟着一位年轻的女中(女侍),同样穿着整洁的和服,动作轻盈。女将用流利但略带古风的日语问候,王月生则以熟练的日语回应。女将敏锐地感知到他的寒意,示意女中立刻奉上热茶。

女中跪坐奉上一杯滚烫的煎茶。粗陶茶杯传递着灼人的温度,王月生双手捧住,深深吸了一口蒸腾的茶气——那是青草与焙烤交织的清香。热流顺着喉咙滑下,瞬间暖了脏腑,驱散了最后一丝僵硬。他舒服地喟叹一声。

王月生此行目标明确。他用手指着菜单:“おやこ丼、一つお愿いします(亲子丼,一份拜托了)。” 考虑到寒冬和饥饿,他又补充道:“旬のもの、おすすめは?(应季的,有什么推荐?)”

女将眼睛一亮,带着赞许的神色,如数家珍:

“今が旬の 牡蛎(かき) は如何でしょう? 身がぷっくりと太って、海のミルクと言われる甘みが…(现在正是时令的牡蛎如何?身体胖嘟嘟的,被称为‘海之牛奶’的甜味…)”

“锅物も良いですね。 河豚(ふぐ) は今が最盛期、刺身かちり锅(河豚火锅)が… お客様がお一人なら、 鰤(ぶり) のあら汁(鰤鱼杂汤)も体が温まりますよ。(火锅也很好。河豚现在是最旺季,刺身或河豚火锅… 客人您一个人的话,鰤鱼杂汤也能暖和身子。)”

“焼き物なら 寒鲽(かれい) の西京焼き(味噌烤鲽鱼)が…(烤物的话,味噌烤寒鲽鱼…)”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穿越后,太子妃靠种田轰动全京城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我真是大明星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一胎三宝,总裁爹地求复合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唐枭 游龙戏唐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大明:朕杀敌成神 唐晟春秋 deepseek 冒牌皇叔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三国之重振北疆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玄宇宙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最近更新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 致诚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红楼梦白话文版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 谋杀三国精编版 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 汉末三国路 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 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 一枪定山河 大明工业导师 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莫比乌斯光环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txt下载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最新章节 -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