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

韵宓

首页 >> 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 >> 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逆青春 第一名媛,总裁的头号新妻 超级惊悚直播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明末边军一小兵 官道之1976 我把白莲花女主逼疯了 深渊之狱 快穿炮灰:好美,你一定是女主吧 穿越民国,我随身一处惊天宝藏 
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 韵宓 - 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全文阅读 - 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txt下载 - 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439章 医护耆老安晚岁,残踪缠鬓撼医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医护耆老安晚岁,残踪缠鬓撼医心

一、辰时颐年堂诊老疾:道墨合方解痹痛

辰时的汴京城西 “颐年堂”,晨雾如揉碎的薄纱般漫过院中的老槐树 —— 这棵槐树已有百年树龄,枝干粗壮如虬龙,树皮上还留着孩童刻下的歪扭 “福” 字,此刻被雾霭晕得朦胧,树影婆娑间,细碎的光斑落在铺着青石板的小径上,像撒了一把碎银。堂前的藤椅特意选了最粗壮的老藤编织,椅面铺着三层厚棉垫,垫面绣着 “松鹤延年” 图案,久坐也不会硌得慌;椅旁的青铜暖炉是墨家机关样式,炉身刻着细密的散热孔,里面燃着晒干的艾草,袅袅青烟带着温和的药香,混着院角腊梅的清冽香气,酿成一股让老人安心的 “颐年气”,吸一口都觉得筋骨舒展。

这是灵枢与素问专为老年人设立的 “老年医馆”,连细节都透着贴心 —— 门槛比普通医馆低三寸,方便老人跨进;诊查床按墨家机关术改良,床板下藏着四层青铜弹簧,转动侧面的桃木旋钮,床板能从水平缓慢倾斜至三十度,老人不用费力起身就能坐起;床头装着弧形扶手,扶手上缠着防滑棉绳,避免老人抓手时打滑。

今日辰时第一位踏进门的,是城郊的张阿公。他年逾七旬,头发白得像落了层雪,用一根青布带简单束在脑后;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棉袄,袖口磨出了毛边,却浆洗得干干净净;由十三岁的孙子小宝搀扶着,每走一步,右腿都微微向外撇,右手紧紧按着膝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额头还渗着细密的冷汗。“灵枢先生,” 张阿公的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每说一个字都要喘口气,“这膝盖疼了快半年了,天阴下雨时更甚,疼得连炕都下不来,只能靠小宝端水喂饭;之前在镇上贴了不少膏药,贴得皮肤都烂了,还是不管用,您快给看看,是不是要瘫了?我可不想拖累小宝……”

灵枢连忙起身,动作轻缓得像怕碰碎易碎的瓷器。他身着青布长衫,腰间的三齿刀特意用厚布套裹着,只露出刀柄上刻着的墨家矩尺纹,少了几分锋芒,多了几分温和。“阿公莫慌,” 灵枢的声音放得极柔,像春风拂过麦田,“先坐下来歇歇,我们慢慢看。小宝,帮爷爷把棉袄的扣子松两颗,别闷着。”

张阿公在藤椅上坐稳,小宝贴心地帮他松开领口的扣子。灵枢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卷起张阿公的裤腿 —— 膝盖处微微肿胀,皮肤泛着暗红,像被冻住的熟虾,按下去时,张阿公疼得倒抽一口冷气,小腿都微微发抖。“是风寒湿痹,” 灵枢指尖轻搭在张阿公的腕脉上,脉象沉而迟,像冬日里结了薄冰的溪流,“道家讲‘老年多虚,易受外邪’,您年纪大了,气血走得慢,去年冬天又淋了雨,风寒湿邪就趁机钻进了关节缝;墨家则有‘通痹机关方’,用器械配合汤药,能像通水管似的疏通经络,把邪祟赶出去。”

墨家传人墨松此时捧着一台 “关节按摩机关仪” 走来,她穿着淡灰布裙,袖口挽至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小臂上还沾着些许青铜粉末 —— 是调试器械时蹭上的。这仪器是青铜制的,形似护膝,弧度刚好贴合老年人的膝盖曲线,内侧嵌着极细的青铜凸起,按膝关节的血海、梁丘、犊鼻三穴排列,凸起顶端打磨得圆润如珍珠,不会划伤皮肤;仪器侧面装着微型齿轮旋钮,刻着 “轻、中、重” 三字,转动时能调节凸起的按摩力度与频率。“灵枢先生,这按摩仪按墨家‘柔压通痹’原理制作,” 墨松将仪器轻轻套在张阿公膝盖上,先转至 “轻” 档,“您试试,力度要是不够再跟我说,像有人用指腹轻轻揉按,不会疼。”

张阿公起初还带着几分紧张,紧紧攥着小宝的手,可仪器启动后,只觉膝盖处传来温和的震动,像春日里的细雨落在皮肤上,酸胀感渐渐从关节缝里散出去,他忍不住叹了口气,声音都轻快了些:“舒服…… 比贴膏药管用多了!之前贴膏药,又辣又痒,皮肤烂了还流脓,这仪器按得浑身都松快了。”

素问此时端来一碗温热的 “通痹汤”,碗是粗陶制的,碗壁比普通碗厚一倍,握着不烫手,碗沿还特意磨成了圆弧形,不会刮到嘴唇;汤里飘着艾草、桂枝的碎末,还撒了少许红糖调味,闻着有淡淡的甜香。“阿公,这汤是按道家‘温经散寒’方熬的,” 素问将碗递到张阿公手中,还贴心地递过一块粗布帕子,“您慢慢喝,小心烫;每日喝一碗,配合按摩仪,晚上再用圣火草煮水熏膝盖,熏的时候用布帘子围着,别让寒气再钻进来,十日就能好转。对了,天阴时记得给膝盖裹上棉布护膝,护膝我已经给您准备好了,放在您的布包里。”

张阿公接过汤,小口喝着,温热的汤药滑进喉咙,顺着食道暖到胃里,连带着膝盖都觉得暖暖的。他眼中满是感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多谢两位大夫!之前总觉得自己老了,是个没用的累赘,连膝盖都不听话,现在有了这仪器和汤药,我又能去田里看看我种的麦子了!小宝,以后爷爷不用你端水了,爷爷能自己走!”

小宝也笑着点头,露出两颗小虎牙:“太好了!爷爷能陪我去摘酸枣了!”

可就在这时,张阿公突然疼得喊出声,额头的冷汗瞬间冒了出来,膝盖处的按摩仪竟泛着极淡的幽绿,像青苔偷偷爬过青铜。“不好!仪器被动了手脚!” 灵枢脸色骤变,小心翼翼地取下仪器,借着晨光仔细查看,发现内侧的青铜凸起缝隙中,缠着一缕极细的黑色丝线 —— 丝线细如发丝,却带着刺骨的阴冷,正是之前多次出现的隐戾丝!他立刻取来试毒叶,轻轻贴在仪器上,“滋啦” 一声轻响,叶片瞬间焦黑,还冒着极细的青烟 —— 是残踪气!“余孽竟在老年医馆的器械中藏残踪气!他们知道老人体质弱,邪祟最容易钻空子,想借这机会让阿公的腿更疼,让我们的医道失信!”

墨松气得攥紧拳头,指节都泛了白,转身就去取圣火灰烬:“这些人太过分了!连老人都不放过!我这就去检查所有老年器械,从按摩仪到诊查床,一个零件都不能漏,绝不能让更多人受害!” 灵枢则重新为张阿公诊脉,发现残踪气刚侵入关节,还没扎下根,便立刻从药箱中取出圣火草粉末,加到之前的汤药中:“阿公放心,圣火草能净化戾毒,我们调整药方,您再喝三剂,腿就会好得更快。这颐年堂是为守护老人建的,我们绝不会让邪祟在这里伤害任何人。”

二、巳时墨家器械护耆龄:巧械助老解烦忧

巳时的阳光已穿透晨雾,像融化的金液般洒在颐年堂后院的 “助老器械坊” 里。坊内的木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墨家机关护老器械 —— 可调节高度的助行器,底部装着防滑铜垫,铜垫上刻着墨家矩尺纹,在光滑的地面上也不会打滑;能自动翻身的护理床,按墨家齿轮原理设计,床侧装着桃木摇杆,摇一圈就能让老人缓慢翻身,不用旁人费力搀扶;方便老人进食的 “喂食机关勺”,勺柄能弯曲成九十度,老人躺着就能吃饭,不用费力低头;每件器械都刻着墨家矩尺纹,在阳光下泛着淡金的光芒,还贴着红色的 “使用说明”,用大号字体写着简单步骤,方便老人看清。

墨松正半蹲在地上,调试一台 “安神机关枕”。这枕头是棉质的,外层套着可拆洗的粗布套,印着 “三星高照” 图案;内部嵌着青铜机关盒,盒里装着艾草、合欢花的干花粉末,还有一个微型齿轮装置,转动枕侧的旋钮,就能控制粉末的释放量与震动频率 —— 顺时针转是增加香气,逆时针转是增强震动。“灵枢先生,您来看,” 墨松转动旋钮,香气渐渐浓郁,带着安抚人心的暖意,“之前李阿婆失眠半年,每晚睁着眼睛到天亮,用这枕头配合道家‘清心咒’,第一夜就睡了三个时辰,第三夜就能睡安稳,比吃安神药安全多了 —— 安神药吃多了会糊涂,这枕头只会让人睡得香。”

灵枢走上前,袖中青铜符泛着极淡的金红,贴近枕头时,符面金纹与机关盒的纹路瞬间交织,像蛛网般蔓延,带着一丝暖意。“墨松兄做得好!” 灵枢的声音带着赞赏,“《黄帝内经》言‘老者气血衰,睡眠少’,老人的脏腑像用久了的旧钟,走得慢,用药太猛会伤了根本,这安神枕既能助眠,又没副作用,还能根据老人的喜好调香气,正是‘护老’的要义。”

就在这时,李阿婆在儿媳王氏的搀扶下走进后院。她年近六旬,头发花白,用一根银簪挽着发髻,眼神有些浑浊,还时不时揉太阳穴,脚步也有些虚浮。“素问大夫,” 李阿婆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像生了锈的风箱,“我总睡不着,记性也差,昨天刚给小宝缝的布扣子,今天就找不到了,是不是得了痴呆症?以后连小宝都认不出了可怎么办?”

素问连忙扶李阿婆坐在铺着棉垫的石凳上,轻轻拍着她的手背安抚:“阿婆别慌,您这是老年健忘,不是痴呆 —— 人老了,脑子像放了很久的书,有些页码记不清了,慢慢翻总能找着。” 说着,她从木架上取来 “记忆训练机关盒”—— 盒子是胡桃木做的,带着淡淡的木香,内部分成六个小格,每个格子里放着不同的物件(梳子、手帕、铜铃、瓷勺、木梳、布扣),按墨家 “记忆唤醒” 原理,老人需记住每个物件的位置,闭上眼睛再按顺序取出,锻炼记忆力;盒子侧面还装着小铃铛,取对一个就会响一声,像在玩游戏。“您每天玩半个时辰这个盒子,再用安神枕睡觉,记性会慢慢好起来,以后缝扣子再也不会找不到了。”

墨松则取来 “助听机关筒”,筒身是青铜制的,长约六寸,直径一寸,像一根小巧的铜笛;筒身刻着细密的传音孔,能放大声音,还能过滤杂音,适合听力下降的老人;筒尾装着可调节的耳塞,能根据老人的耳道大小调整。“阿婆,您试试这个,” 墨松将筒口对准李阿婆的耳朵,先调至 “轻” 档,“您听听王氏说什么,要是听不清再跟我说。”

王氏立刻凑到助听筒旁,轻声说:“娘,晚上我给您做您爱吃的小米粥,再煮个鸡蛋,您多吃点补补身子。” 李阿婆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蒙尘的灯被点亮,她拉着王氏的手,声音都带着颤:“太好了!我终于听清了!之前总觉得别人说话像蚊子叫,凑得再近也听不清,还以为自己要聋了,以后再也不用让你一遍遍喊了。”

王氏看着婆婆的笑容,眼眶也红了,她对着灵枢与素问深深鞠躬:“多谢各位大夫!之前带婆婆看了不少医馆,大夫都只说‘老了就这样,没办法’,开的药吃了也没用,现在有了这些器械,婆婆每天都笑,也愿意说话了,我们做儿女的也能放心上班,不用总惦记家里了。”

可就在这时,李阿婆突然按住额头,脸色变得苍白:“头晕…… 天旋地转的,好像房子在转……” 灵枢快步上前,取下她头边的安神枕,发现枕头的粗布套上竟泛着幽绿,像一层薄苔;拆开布套,机关盒里的香薰囊里,竟藏着一块米粒大小的寒戾石碎片,碎片上刻着极细的纹路,泛着阴冷的幽绿。他取来试毒叶,贴在碎片上,叶片瞬间焦黑:“余孽在护老器械中藏残踪气!他们想让老人病情反复,让儿女觉得我们的方法没用,从而对我们的医道产生怀疑!”

墨松立刻从药箱中取出圣火灰烬,用绢布蘸着,轻轻擦拭安神枕与助听筒,幽绿的颜色渐渐被金红取代;素问则取来三根极细的银针,快速刺入李阿婆的百会、风池、合谷三穴,动作快而准,李阿婆的头晕很快就缓解了。“阿婆别担心,” 素问轻声说,“残踪气刚侵入,我们已经净化了,您再歇会儿,喝碗温水就没事了。墨松,你去检查所有助老器械,尤其是机关盒、耳塞这些小零件,绝不能让邪祟留在后院!”

墨松点头,攥着寒戾石碎片快步离去;阳光重新洒在后院,器械的金红与圣火灰烬的光芒交织,李阿婆喝了温水,脸色也渐渐恢复红润。灵枢望着这一幕,心中清楚:老人是家中的根,根稳了,家才稳;护老器械是守护根的工具,这些器械不仅要好用、安全,还要能抵御邪祟,他们必须守住这些器械,不让余孽伤害任何一位老人,不让家庭的根基被动摇。

三、午时食疗养身安晚岁:食养结合护耆年

午时的阳光炽热得像泼了一层熔金,却被颐年堂前院的梧桐树叶筛成细碎的光斑,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金子。前院的空地上,摆着十多张藤椅,围满了前来学习的老人与儿女,约莫有五十余人 —— 有白发苍苍的阿公阿婆,有推着轮椅来的偏瘫老人,还有年轻的儿媳、女婿,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本墨家机关纸制作的《老年食疗录》。这纸是终南山韧皮混圣火草纤维制成的,质地柔韧,不怕折、不怕潮,书页边缘泛着淡金的圣火草纤维光泽;书上用彩墨画着老年常见病症的食疗方,还配着简单的制作步骤图(如小米粥的熬煮步骤、养生糕的压模方法),图旁用大号字体标注着 “少油”“少盐”“软烂” 等注意事项,方便老人看清、看懂。

这是灵枢与素问开设的 “老年食疗课堂”—— 他们知道,很多老人因牙口不好、消化弱,吃饭成了难题;有的儿女不懂老年饮食养护,给老人吃油腻的红烧肉、甜腻的糕点,导致老人积食、腹泻;有的老人则因口味重,吃太多盐,伤了肾脏。开设这课堂,就是想教大家用 “食养” 代替 “药养”,让老人通过日常饮食调理身体,既安全又舒服。

素问站在临时搭起的木台上,身着淡紫襦裙,裙摆被风吹得轻轻飘动。她手中捧着《老年食疗录》,声音温和却坚定,像春风拂过麦田:“各位阿公阿婆、兄弟姐妹们,老年人体质弱,脏腑像用久了的旧锅,经不起猛火煮,所以‘用药不如食养’—— 食养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调理身体,不会伤着根本。今日我先教大家‘健脾养胃食疗方’,适合牙口不好、容易积食的老人。”

她翻开《老年食疗录》,指着其中一页:“三岁以下的孩子吃粥要稀,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吃粥也要稀 —— 小米要选新米,颗粒饱满的,提前泡一个时辰;山药要选面山药,蒸熟后捣成泥,与小米一起熬,熬的时候要不停搅拌,避免糊底,粥要熬得像浆糊一样,不用嚼就能咽;若有便秘的阿公阿婆,可在粥快熬好时加少许芝麻粉,芝麻要磨得细如面粉,能润肠通便,比吃泻药安全 —— 泻药吃多了会拉得浑身无力,芝麻粥只会让排便顺畅。”

台下的张阿公听得格外认真,他身边的小宝帮他扶着《老年食疗录》,还在关键步骤旁画小圈。“爷爷,” 小宝小声说,“我回家就给您熬粥,再加点您爱吃的红枣,红枣要去核,煮得烂烂的。” 张阿公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伸手摸了摸小宝的头:“好,爷爷等着喝小宝煮的粥。”

灵枢此时端着一盘 “养生糕” 走上台,盘子是青瓷制的,上面铺着油纸,糕块有麻将大小,用黑米、核桃、枸杞制成,还加了少许蜂蜜调味;糕块上用模具压成了 “福”“寿” 字样,看起来既好看又有福气。“阿公阿婆,这糕是按道家‘五谷养身’理念做的,” 灵枢将盘子递到台下,让大家传着尝,“黑米补气血,核桃健脑子,枸杞明目,都是对老人好的东西;糕要蒸得软糯,凉了也不会硬,牙口不好的阿婆也能吃。饿了的时候吃一块,既能解馋,又能补身体,比吃糖果健康 —— 糖果吃多了会坏牙,这糕只会让身子更硬朗。”

李阿婆接过一块 “寿” 字糕,放在嘴里慢慢嚼,不用费力就能咽下去,脸上露出笑容:“好吃!不粘牙,我这没牙的嘴也能吃!之前总爱吃糖,牙都坏了,疼得睡不着,现在有了这糕,再也不用吃糖了。”

墨松此时端着一个青瓷桶走过来,桶里装着 “清热解暑汤”,汤里放着西瓜皮(去绿皮,切小块)、金银花、甘草,汤面上泛着淡淡的甜味。“各位阿公阿婆,” 墨松用小碗盛出汤,分给大家,“这汤适合夏季喝,西瓜皮要选带点红瓤的,清热解暑效果好;金银花要选含苞待放的,甘草要切薄片,煮半个时辰就能喝;汤要凉温后再给老人喝,不能喝冰的,以免伤脾胃 —— 老人的脾胃像怕冷的小孩,一着凉就会闹脾气。”

老人们纷纷品尝汤品与糕点,前院的气氛热烈而温馨,像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聊天。一位推着轮椅的偏瘫老人,由女儿喂着吃了一块养生糕,嘴角沾了糕屑,女儿笑着帮他擦掉,老人也跟着笑,眼中满是幸福。“之前总不知道给我爹做什么吃,” 女儿笑着说,“做硬了他嚼不动,做甜了他牙疼,现在有了这些食疗方,再也不用愁了!以后每天换着花样做,让我爹吃得开心、吃得健康。”

可就在这时,一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突然捂着肚子喊疼,脸色苍白,额头渗出冷汗,他手中剩下的半块养生糕竟泛着幽绿,像被墨汁染过。“不好!食物被动了手脚!” 灵枢快步上前,取过那块糕,用指尖捻起一点,发现糕中竟混着极细的黑色粉末 —— 是戾毒粉!他立刻取来试毒叶,贴在糕上,“滋啦” 一声,叶片瞬间焦黑 —— 是残踪气!“余孽混进人群中,在食物里加了残踪气!他们想让老人吃了染病,让儿女误以为我们的食疗方有问题,从而对我们的医道产生怀疑!”

墨松立刻从药箱中取出圣火灰烬,用干净的棉布包着,分给各位儿女:“大家别慌!用圣火灰烬轻轻擦拭手中的食物与餐具,就能净化残踪气!这灰烬是圣火草烧成的,对老人无害,擦完后食物还能吃,大家放心!” 说着,他还亲自示范,用手指蘸着灰烬,轻轻擦拭那块泛绿的糕,幽绿的颜色很快就消失了。

素问则蹲在腹痛的老人身边,取来三根极细的银针,快速刺入老人的中脘、足三里、内关三穴,动作快而准,老人的腹痛很快就缓解了。“阿公别担心,” 素问轻声安抚,“您只是吃了一点带戾毒的糕,我们已经用针灸缓解了,再喝一点圣火草煮的水,就能彻底好。我们绝不能让余孽得逞,绝不能让他们伤害老人,破坏我们的食疗课堂!”

老人们与儿女纷纷行动起来,有的用手指蘸着圣火灰烬擦拭食物,有的帮忙照顾腹痛的老人,有的则警惕地看着周围,防止有人再搞破坏。张阿公紧紧抱着小宝,用圣火灰烬轻轻擦拭手中的糕,心中愈发坚定: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都要学会这些食疗方法,不仅自己能吃好,还能教给村里其他老人,让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地安享晚年,不辜负灵枢、素问与墨松的教导。

四、未时心理关怀解忧思:暖心慰藉安老心

未时的阳光已不似午时那般炽热,像被稀释过的金液,洒在颐年堂的 “解忧轩” 里。轩是木质结构的,屋顶盖着青瓦,屋檐下挂着一串风铃,风一吹就发出 “叮铃” 的轻响,像孩童的笑声;轩内摆着四张藤椅,围着一张青石桌,桌上放着棋盘、茶具,还有一盘刚炒好的瓜子;墙上挂着老人的书画作品 —— 有歪扭的 “寿” 字,有简单的梅花图,还有一首抄录的唐诗,每幅作品旁都贴着红色的纸条,写着 “张阿公作”“李阿婆画”,满是温馨;角落里还放着一个小书架,摆着《三字经》《千字文》等简单的书籍,方便老人阅读。

这里是灵枢与素问专为老人设立的 “心理关怀室”—— 他们知道,老年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更需要心理健康:有的老人因儿女不在身边,觉得孤独;有的老人因手脚不便,觉得自己没用;有的老人则因害怕死亡,整日愁眉苦脸。这些负面情绪像毒素一样,会慢慢侵蚀老人的身体,让他们生病。所以他们开设了解忧轩,陪老人下棋、聊天、听他们讲故事,让老人感受到温暖与价值。

灵枢与素问来到这里时,几位老人正围着棋盘下棋 —— 张阿公坐在西边,膝盖上盖着小棉毯,手中握着棋子,眼神专注;李阿婆坐在东边,戴着助听筒,时不时与旁边的王阿婆说句话;还有两位老人坐在旁边观战,时不时出出主意。看到灵枢与素问进来,张阿公笑着招手:“灵枢先生,快来!我这棋艺,今天还没遇到对手呢!你陪我下一盘,让我赢你一局!”

灵枢笑着坐下,拿起黑色棋子:“阿公棋艺高,我可不一定能赢。不过下棋能修身养性,让心情舒畅,对身体也好 —— 道家讲‘心平则气和’,心情好了,气血也会走得顺畅,膝盖的疼也会好得更快。” 说着,他落下一颗棋子,“阿公,您可别让着我,拿出真本事来。”

张阿公哈哈一笑,落下一颗棋子:“我才不让你呢!我要让你知道,我虽然老了,脑子还没糊涂!”

素问则坐在李阿婆身边,听她讲年轻时的故事。李阿婆手里拿着一个旧帕子,帕子上绣着一朵早已褪色的梅花,她轻轻摩挲着帕子,眼神飘向远方:“我年轻时,也是村里的巧手,绣的手帕能卖不少钱,村里的姑娘出嫁,都来求我绣帕子;后来嫁给我家老头子,我给他绣了不少鞋垫,他穿着我绣的鞋垫,走再多路也不觉得累。现在老了,眼也花了,穿针都要半天,手也抖了,绣出来的线歪歪扭扭,什么都做不了了,只能在家吃闲饭。” 说着,她的眼眶红了,声音也带着几分哽咽。

素问握住李阿婆的手,她的手粗糙却温暖,像老树皮一样。“阿婆,您可别这么说,” 素问的声音温和得像春日里的阳光,“您现在能下棋、能聊天,还能教我们年轻人讲故事,这就是您的价值啊!您看墙上您画的梅花,虽然简单,却很有精神,比我们年轻人画得好;而且您记性越来越好,昨天还能背出《静夜思》,以后还能教小宝背诗、绣帕子,怎么会没用呢?”

李阿婆听了,破涕为笑,用帕子擦了擦眼泪:“你这姑娘,真会说话。不过我现在确实开心多了,之前总觉得自己是累赘,儿女上班我还在家添麻烦,现在每天来这里下棋、聊天,晚上也能睡好了,儿女都说我气色好了很多。”

就在这时,坐在角落的王阿公突然沉默下来,他独自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一个旧茶杯,眼神空洞地望着地面,时不时叹气,连棋子掉在地上都没察觉。灵枢走过去,坐在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阿公,您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跟我们说说,说不定我们能帮您想办法。”

王阿公抬起头,眼中满是疲惫与孤独,他叹了口气,声音像生了锈的铁器:“儿子在外地做官,一年都不回来一次,儿媳妇也跟着去了,家里就我一个人;白天还好,能去门口坐着看看人,晚上就不行了,房子空荡荡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总觉得活着没意思,还不如死了干净。”

灵枢心中一酸,他知道这种孤独的滋味 —— 很多老人都是这样,儿女为了生计在外奔波,留下他们独自在家,像被遗忘的旧物。“阿公,您别难过,” 灵枢的声音带着几分沉重,却又满是真诚,“以后您常来颐年堂,我们陪您下棋、聊天,中午还能在这里吃饭,不会让您一个人;我们还会组织老人出游,下个月去城外的桃花山,那里的桃花开得像火一样,您年轻时去过,现在再去看看,说不定能想起很多开心的事。”

王阿公眼中泛起光亮,像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灯,他紧紧抓住灵枢的手:“真的能去桃花山?我年轻时跟我家老婆子去过一次,她还在桃花树下给我唱过歌,现在她走了,我再也没去过,都忘了桃花是什么样了。”

“当然能,” 灵枢笑着说,“到时候我们还会准备野餐,带您爱吃的养生糕、小米粥,大家一起吃、一起玩,热热闹闹的,比在家一个人好多了。”

王阿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像久旱的土地迎来了春雨,他点了点头,声音都轻快了些:“好!我去!我要去看看桃花,想想我家老婆子。”

轩内的气氛也更加温馨,风铃轻轻响着,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 “嗒嗒” 的声音,老人们的笑声此起彼伏。可就在这时,王阿公突然按住额头,脸色变得苍白,他手中的旧茶杯竟泛着幽绿,像一层薄苔爬过杯壁。“不好!杯子被动了手脚!” 灵枢脸色骤变,取下杯子,仔细查看杯底,发现杯底的缝隙中,缠着一缕极细的黑色丝线 —— 正是隐戾丝!他取来试毒叶,贴在杯子上,叶片瞬间焦黑 —— 是残踪气!“余孽在杯子里藏残踪气!他们想让老人情绪失控,觉得活着没意思,甚至伤害自己!”

墨松(特意跟着来解忧轩帮忙)立刻从药箱中取出圣火灰烬,用绢布蘸着,轻轻擦拭杯子,幽绿的颜色渐渐消失;素问则取来三根极细的银针,快速刺入王阿公的百会、风池二穴,王阿公的头晕很快就缓解了。“阿公别慌,” 素问轻声安抚,“残踪气已经被我们净化了,您再歇会儿,喝杯温水就没事了。我们会守住这解忧轩,不让邪祟伤害任何一位老人,不让他们破坏这份温暖!”

老人们纷纷围过来,关心王阿公的情况 —— 张阿公递过自己的棉毯,李阿婆给王阿公倒了杯温水,两位观战的老人则警惕地看着轩外,防止有人再进来搞破坏。他们虽然年纪大了,却懂得互相照顾,懂得珍惜这份难得的温暖,绝不让邪祟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五、申时阴邪袭老体:魂牵终南示危机

申时的阳光渐渐西斜,像被染了色的纱巾,洒在颐年堂与解忧轩的屋顶上,青瓦被染成了金红色,像铺了一层碎金。可就在这时,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像被一块巨大的黑布遮住,一股阴冷的气息从终南山方向蔓延而来,像冬日里的寒风,瞬间覆盖了整个汴京,颐年堂与解忧轩的温度骤降,连空气中的药香都被阴冷取代,让人忍不住打哆嗦。

颐年堂内,正在就诊的老人们突然同时出现不适 —— 张阿公刚喝了半碗通痹汤,便捂着膝盖倒在藤椅上,疼得浑身发抖;一位偏瘫老人突然咳嗽不止,咳出的痰中竟泛着幽绿;还有一位老人直接昏迷过去,脸色苍白如纸,只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证明他还活着;他们的身上都泛着淡淡的幽绿,像被一层无形的邪祟缠绕,连呼吸都带着阴冷的气息,让人不敢靠近。

解忧轩内的情况也一样 —— 王阿公正拿着棋子准备落子,突然放下棋子,捂着脸哭了起来,嘴里还念叨着 “活着没意思”;李阿婆则眼神浑浊,坐在藤椅上一动不动,像被定住了一样;两位观战的老人也情绪失控,一位说 “我要去找我老婆子”,一位则想撞墙,灵枢与素问连忙上前阻拦,却发现老人们的力气变得异常大,像被邪祟控制了一样。

灵枢、素问与墨松立刻分头行动 —— 灵枢去颐年堂诊治就诊的老人,他从药箱中取出圣火草粉末,快速融入温水中,给老人们灌下去,试图净化体内的残踪气;素问守在解忧轩安抚情绪,她念起道家 “清心咒”,声音温和却坚定,试图唤醒被控制的老人;墨松则在两地之间奔波,传递消息与圣火草粉末,额头上渗出的冷汗瞬间就结成了霜。

三人忙得脚不沾地,汗水浸湿了衣袍,却发现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 试毒叶贴在老人们的皮肤上,瞬间焦黑,连带着圣火灰烬都泛出幽绿,显然是残踪气浓度极高,远超之前的几次;而且这残踪气不仅能伤害身体,还能影响情绪,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老人们的喜怒哀乐,让他们变得消极、绝望,甚至想要自杀。

“不对!这不是普通的残踪气!” 灵枢蹲在昏迷的老人身边,指尖按在他的腕脉上,只觉一股阴冷顺着脉气往上窜,几乎要冻结气血,连他的指尖都变得冰凉。他袖中的青铜符剧烈颤动,符面金红与幽绿交织,像两团火焰在相互吞噬,发出细微的 “滋滋” 声,“余孽在汇聚老人的阴邪之气!他们知道老人气血衰,阴邪之气最易在体内汇聚,想借这机会打开终南山的‘老年秘坛’!”

素问刚用清心咒唤醒一位情绪失控的老人,听到灵枢的话,立刻抬头望向终南山方向 —— 那里的天空已被浓郁的幽绿覆盖,像一块巨大的黑布,将夕阳的金红都遮住了,空气中的阴冷正是从那个方向传来的,还夹杂着隐约的叹息声,像无数老人在哭泣,让人听着心碎。“老年秘坛是晚唐时道墨两派为守护老年健康所建,” 素问的声音带着凝重,还夹杂着几分担忧,“坛中藏着《老年医秘》典籍,里面记载着治疗老年疑难杂症的方法,还有最后一块水晶棺碎片 —— 余孽想夺取碎片,用老人的阴邪之气复活墨渊!他们选在这个时候动手,就是想借老人的阴邪之气增强力量,因为老人的阴邪之气最沉,也最有力量!”

墨松刚用圣火灰烬稳住颐年堂一位老人的病情,突然指着窗外尖叫起来:“快看!老人们的影子在泛绿!”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无论是颐年堂还是解忧轩,老人们的影子都泛着诡异的幽绿,像被墨汁染过,这些幽绿的影子慢慢离开地面,在空中漂浮着,像一群没有根的幽灵,渐渐汇聚成一道黑色光柱,直冲云霄,精准地指向终南山;与此同时,颐年堂的关节按摩仪、安神枕,解忧轩的棋盘、茶杯,也纷纷泛出幽绿,与黑色光柱相互共鸣,空气中的阴邪之气越来越浓,连院中的老槐树都开始枯萎,叶子快速失去血色,变成黑色,像被抽走了生机,纷纷落在地上,发出 “沙沙” 的声响,像在哭泣。

灵枢袖中的青铜符与素问鬓角的青铜小鼎,突然同时爆发出刺眼的光芒,金红与淡紫交织,像两道利剑刺破幽绿的阴霾,将周围的阴冷驱散了几分。光芒中,墨瑶祖师与玄真先祖的虚影缓缓显现 —— 墨瑶祖师身着粗布医袍,手中捧着一本《老年医秘》,书页泛着淡金,眼神慈祥却坚定,仿佛能看透人心;玄真先祖身着道家道袍,手持拂尘,拂尘上的银丝泛着淡金,拂过之处,阴冷气息瞬间消散,连地上的黑叶都恢复了几分绿意。

“灵枢、素问,” 墨瑶祖师的声音从光芒中传来,清晰地落在每个人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今夜子时,老年秘坛的‘老年气’最弱,是打开坛门的最佳时机,余孽会借老人的阴邪之气在此时动手!你们需携三样东西前往 —— 墨家老年秘械(墨松手中的安神枕核心,是开启秘坛机关的钥匙,核心藏在枕底的青铜暗格中,需用墨家矩尺才能打开)、道家老年咒诀(你们手中的青铜符与青铜小鼎,符能聚阳,鼎能护阴,二者结合能护住老人的阳气不被吞噬)、老人净化后的阳气(解忧轩老人们的书画作品,纸上的圣火草纤维已吸收老人的阳气,是驱散阴邪的关键)!”

玄真先祖补充道:“切记,子时前必须赶到秘坛!若让余孽将老人阴邪之气注入碎片,墨渊一旦复活,不仅老年医道会毁于一旦,天下老人都将沦为戾毒的容器,再也无安宁可言!你们肩上的责任,不仅是守护碎片,更是守护天下老人的晚岁 —— 他们为家庭、为天下付出了一生,绝不能让他们在晚年遭受如此苦难!”

两道虚影渐渐淡去,青铜符与青铜小鼎的光芒也随之减弱,黑色光柱却愈发浓郁,像一根连接天地的黑色巨柱,散发着死亡的气息,连天上的云都被染成了绿色,看起来诡异而恐怖。老人们的不适越来越重,有的已经昏迷过去,只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证明他们还活着;有的情绪失控,哭喊着 “我要去死”“活着太苦了”,像被无形的锁链束缚着,拼命想挣脱。

“墨松,” 灵枢的声音坚定得像青铜,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立刻去颐年堂,取出安神枕核心,然后去终南山下的墨家旧寨等候 —— 那里有墨家先祖留下的防护阵,能暂时挡住阴邪之气,避免核心被余孽夺走;我与素问留下净化老人们体内的残踪气,稳定他们的情绪,子时前一定赶到!记住,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让核心落入余孽手中,这是打开秘坛的关键,也是守护老人们的关键!”

墨松重重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她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攥紧拳头:“先生放心!我就是拼了命,也会护住核心,在终南山下等你们!” 说着,她转身朝着颐年堂方向跑去,裙摆扫过地上的黑色槐叶,像一阵风掠过死亡的痕迹,留下一串急促的脚步声。

灵枢与素问则继续为老人们诊治 —— 灵枢负责用圣火草粉末调整药方,将粉末融入温水中,一勺一勺喂给昏迷的老人,确保能净化体内的残踪气;素问负责安抚情绪,她一边念着清心咒,一边轻轻拍着情绪失控的老人,像哄孩子一样温柔,试图唤醒他们的理智。夕阳彻底落下,夜色笼罩汴京,终南山的幽绿愈发刺眼,黑色光柱将夜空染成了绿色,连天上的星星都被这幽绿遮住,看不见一丝光亮,整个世界都陷入了诡异的寂静,只有老人们的呻吟声与清心咒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灵枢望着渐渐苏醒、情绪平稳的老人,心中满是沉重却又无比坚定:老人是家庭的根,是天下的见证者,他们经历过战乱、饥荒,用双手撑起了一个个家庭,守护了一代代人;守护他们的健康与安宁,就是守护家庭的温暖,守护天下的传承。这老年秘坛是守护老人们的最后一道屏障,绝不能被余孽攻破;这最后一块碎片,绝不能落入余孽手中,否则天下老人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再也不能安享晚岁。他们必须守住秘坛,守住碎片,完成医灵转世的使命 —— 让 “墨隐道兴” 的中医体系,为天下老人带来健康与安宁,让他们能在阳光下下棋、聊天、回忆往事,不用再受邪祟的伤害,不用再承受恐惧与痛苦。

可就在他们准备动身前往终南山时,黑色光柱中竟浮现出无数老人的虚影 —— 他们是被残踪气感染的老人,有颐年堂就诊的张阿公、李阿婆,有解忧轩聊天的王阿公,还有汴京其他地方的老人,每个人的面容都带着疲惫与绝望,身体泛着幽绿,像被无形的锁链牵引着,朝着终南山飞去。有的老人还在喃喃自语:“活着没意思……”“我要去找我的家人……” 声音微弱得像风中的烛火,让人听着心碎。

“他们在用老人的虚影做祭品!” 素问的脸色骤变,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她伸出手,想去抓住那些虚影,却只抓到一把冰冷的空气,虚影穿过她的手指,继续朝着终南山飞去,“若这些虚影被吸入秘坛,墨渊的力量会增强十倍,到时候我们再想阻止,就难如登天了!”

夜色中的终南山,如一张张开的巨口,等待着老人虚影的到来,黑色光柱则是它的舌头,贪婪地吞噬着每一个虚影,每吞噬一个,光柱就粗一分,幽绿就浓一分,周围的阴冷气息也更重一分。灵枢与素问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急切与坚定 —— 他们必须尽快赶到终南山,必须阻止这一切,守护天下老人的健康与安宁,守护那些曾为家庭、为天下付出一生的老者,不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沦为邪祟的祭品!

可时间,还来得及吗?墨松能否顺利取出安神枕核心,在终南山下的墨家旧寨安全等候?被牵引的老人虚影能否被解救,回到温暖的家,回到儿女的身边?老年秘坛中的最后一块水晶棺碎片,最终会落入谁手?灵枢与素问能否完成医灵转世的使命,守住老年医道,护住天下老人的晚岁,让他们能安享生命的最后时光?一切,皆待今夜子时,终南山老年秘坛中,见分晓。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剑徒之路 恶毒女配 逆战狂兵 新白蛇问仙 武道凌天 强势占有,慕少情难自控 美女总裁的极品高手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校花之贴身高手 寻常书 我的沙漠星,每天都在疯狂爆兵 为奴 神秘老公,太危险 我真不想当皇帝啊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拐个帅鬼萌萌哒 
经典收藏逆青春 梦幻香江 全职召唤法师 虚空塔 全民转职:你管这叫散人? 手机通天庭,开局撩到哪吒三太子 凡人修仙,开局看守废丹房 辞凤阙 网游之血御天策 重生:知识它格外迷人 影帝 炎武战神 渡仙玄记 三只手 团宠小医宝逃荒种田开挂了 灵蛇转世镇百怪 走绿茶的路,让她无路可走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庶女当自强 斗罗:重生邪魔虎鲸王,多子多福 
最近更新侯门夫人通古今,各大佬疯狂求娶 殿下,你抢的王妃是顶级大佬 恶媳无情?世子大人你腰带开了 野欲诱吻 她靠吃播征服星际 萌宝来袭,枭爷小妻马甲又掉了 新婚夜,我翻窗作案坑了战神大佬 韩医生的盛夏光年 于他怀中轻颤 净水迎帆 NPC在惊悚游戏艰难逃生 搬空家产,改嫁禁欲大佬去随军 顶流经纪人他步步诱陷 天灵灵,地灵灵,直播算命我最行 风筝奇案 听懂食材讲话,我打造5A级景区 一往而覃深 手术刀在手,王爷跟我走 娇雌死遁穿现代,兽夫日日修罗场 善质力 
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 韵宓 - 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txt下载 - 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最新章节 - 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