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脚楼外。
剩下放哨的三人,经过商量,一起朝着树林后走去。
而就在他们进入树林时,小赤狐发出的“哗哗”声,依然回荡在夜色下。
张侗见吊脚楼外空了,立马抓住机会,一路小跑到了吊脚楼旁边。
这栋吊脚楼,分上下两层。
上一层修的房间,专门用来住人。
而下一层,则是离地空出的一个空间,用数十根木头支撑,像栅栏一样。
张侗来到吊脚楼下,朝后面那片林子看了一眼。
就在这时。
林子里的“哗哗”声,正好戛然而止。
张侗知道,小赤狐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要不了多久,那几个放哨的就会返回来。
于是他毫不迟疑,钻入吊脚楼的底部空间,将身形隐藏在阴影中。
果然,没过一会儿。
那搜索“夜猫子”的那几个人,无功而返,陆续回到了吊脚楼。
“娘的,那只夜猫子跑哪去了?”
“不知道,也许是飞走了,你听,现在没有叫声了。”
“希望是真的飞走了。”
听着几人的说话声,躲在吊脚楼下面的张侗,不禁会心一笑。
紧接着,他将注意力放在了头顶。
吊脚楼的主体结构都是木头。
木头与木头之间有缝隙,不仅不隔音,而且有些木头之间的缝隙大。
张侗甚至能看到,从上面房间里投射下来的光线。
他找到其中最大的一个木头缝隙,抬头张望,隐约听到上面传来了说话声音。
“你真的确定,要找的东西在这个破村子里?”
这是一个陌生的声音在问话。
张侗印象中,认识的人里面,没有人能对应上这个问话的人。
不过接下来,他就听到了一个十分熟悉的声音,在回到那个问话的声音。
“你别着急,彭叔是这么推断的。”
回答的人,是杨三娃!
张侗瞳孔倏然放大,庆幸自己的运气好,居然这么快就找打了正主。
而且他猜测,杨三娃正在和一个人,聊着非常重要的事。
别的不说,杨三娃口中的彭叔,多半就是彭仁义。
虽然张侗已经有所意料,但从杨三娃口中,确认杨三娃和彭仁义还有联系。
这种冲击感,对陈旸来说算是一个小小的强心剂。
张侗屏住呼吸,继续默不作声,听着杨三娃和那人的对话。
“哼,不要开口彭叔,闭口彭叔的,杨三娃,你口中的彭叔,他人呢?他怎么不到这里来?”
问话的人,开始质问杨三娃。
而杨三娃接下来的回答,不仅让上面的人震惊,也让张侗感到了意外。
只听杨三娃不疾不徐的说道:“彭叔今晚过来。”
短短几个字,清晰落入张侗的耳朵里。
彭仁义要出现了?
张侗眉毛微微皱起,意识到彭仁义如果真的来了,说明彭仁义和杨三娃,可能早已达成了某种秘密共识。
“彭叔真的要来?今晚就来?”
“是的。”
楼上,传来杨三娃简单而有力的回应。
问话的人沉默片刻,随即哼道:“来了又怎么样,你们成天到晚鬼鬼祟祟,找我们来,却一直不告诉我们,倒地在山上找什么。”
“找什么?当然是来找宝贝的,我说过很多次了。”
“杨三娃,你哄三岁小孩呢?到底是什么宝贝,问了你几次你都不说。”
问话的人,明显对杨三娃的敷衍回答不耐烦了。
但杨三娃依然我行我素,满不在乎说道:“什么宝贝现在不能说,到时候你们就知道的,只要你们还跟着我们,我们承诺的好处,到时候一定会给你们的。”
“哼,又想骗我?”
问话的人不愿意再上当,冷声说道:“杨三娃,我只给你最后一天时间,要是明天太阳落山以前,找不到你口中的宝贝,我就待着我的人下山了。”
那个话音落下之后,上面的房间里忽然安静起来,久久没有传来声音。
张侗皱了皱眉,正想把耳朵贴在缝隙之间,仔细听听上面的动静。
但下一秒。
上面却传来了一阵“嘭”的关门声。
又安静了片刻,杨三娃的声音才缓缓响起。
他像是在自言自语,说道:“彭叔说得果然没错,这帮人心性太急,都不是能成事的,尤其是这个老许,太急功近利了。”
老许?
应该就是刚刚问话的人。
张侗感觉自己得到了一个重要线索。
他猜测跟着彭仁义和杨三娃上山的这帮人,应该都是老许的手下。
当然,可能老许也只是这帮人中的其中一拨实力。
也许这次彭仁义,是张罗了几拨人一起上的山,所以才拉出了二、三十人的队伍。
张侗之所以会这么认为。
主要是他发现这些人,一直在分头行动,彼此之间似乎并没什么联系。
接下来。
还有个问题摆在张侗面前。
刚刚他偷听到,彭仁义今晚要来,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到了以后,他们准备要干什么。
难道是在村子里搜索跟柴二爷有关的线索?
比如那口古井?
张侗在吊脚楼下面,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再有没有听到有人来找过杨三娃。
而杨三娃也没有一直在上面的房间待着。
大概一个小时后。
张侗忽然听到,楼上房间,传来了杨三娃的脚步声。
脚步是向着门口走去的。
很快,房间里再次传来开门和关门的声音,然后房间内再没有了任何动静。
看样子,杨三娃已经已经离开了这个房间。
今晚似乎很难再偷听到其他关键信息,除非等彭仁义出现。
张侗始终待在吊脚楼下,静静等待着转机。
而他这一等,一直等到了后半夜。
后半夜,天空挂起了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洒在这个破旧的废弃村子,将那些残垣断壁照的清清楚楚。
张侗能清晰看到,吊脚楼外,任何风吹草动。
没过多久。
他就看到吊脚楼外的远处,缓缓走来了一队人。
那队人应该是从村子外面进来的。
月光下,每个人背后都背着一把枪。
他们一进入村子,就直奔吊脚楼而来。
张侗见状,瞬间来了精神。
他猜测,是彭仁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