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霄

竹晴园

首页 >> 逸霄 >> 逸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掠天记 凡人:张铁,我有一个签到系统 重生追美记 玉妃养成记 大清第一纨绔. 武侠之神级大师 深渊之狱 港岛大亨 风起北方 穿越民国,我随身一处惊天宝藏 
逸霄 竹晴园 - 逸霄全文阅读 - 逸霄txt下载 - 逸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604集:陈老的糖霜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糖霜余温里的传承长卷

下午三点半,逸霄平台的会客室还浸在淡淡的糖香里。陈守义老人刚结束直播,指尖还沾着给镜头展示老糖龙时蹭到的糖渍,他没急着擦,反而对着平板里不断滚动的弹幕笑:“你看这娃子说‘要学熬糖’,还有人问竹溪村的地址,这就对了,手艺得让人看见才活泛。”

温如霜递过一杯温水,目光落在后台数据屏上——“竹编材料捐赠”的申请还在跳涨,已经突破三百份,其中一条备注格外显眼:“老篾匠,捐二十斤三年生楠竹篾,适合娃子们编小物件,附挑篾口诀一份。”她指着这条给陈老看:“您看,已经有老匠人愿意分享手艺了。”

陈守义凑过去,老花镜滑到鼻尖,他伸手点了点“老篾匠”三个字:“这名字耳熟,早年我在竹溪村学编糖龙架子时,村里就有个姓王的老篾匠,编的竹篾能过筛子眼儿。”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布包里翻出个用竹篾缠成的小盒子,打开是半张泛黄的纸,上面是用毛笔写的挑篾口诀,“你看,这就是当年王师傅给我的,说不定这捐赠的老篾匠,就是他的后人。”

风痕刚好拿着捐赠清单进来,听到这话眼睛一亮:“我查了下,这位‘老篾匠’留的联系方式是邻省竹艺村的,地址里还写了‘王家竹坊’。”他把平板递给陈老,“要不您试着打个电话?说不定真能接上老交情。”

陈守义握着手机,手指有点发颤。拨号时,他特意把那张口诀纸铺在桌上,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接起,那边传来个沙哑的老声:“喂,是逸霄平台吗?我捐的竹篾啥时候能送过去?”

“请问是王师傅家的后人吗?”陈守义的声音也提了些,“我是陈守义,六十年前在竹溪村跟王老篾匠学过挑篾。”

电话那头顿了两秒,接着传来急促的声响,像是有人碰倒了竹筐:“陈师傅?!我是王树根,我爹当年总说有个学糖艺的后生仔,学挑篾比学熬糖还上心!”

两人在电话里聊了半个钟头,从当年竹溪村的竹林聊到现在的竹编传承,王树根说自己守着竹坊三十年,年轻人都往外走,原本以为手艺要断了,看到陈老的直播,又看到孩子们举着竹编糖龙的照片,才想着捐点竹篾,再把口诀传下去。挂电话前,王树根特意说:“等竹篾送过去,我想跟竹溪村的娃子们视频,教他们怎么挑不裂的竹篾。”

陈守义挂了电话,把口诀纸小心叠好放回竹盒:“你看,这就是手艺的缘分,隔了六十年,还能借着一条糖龙接上。”他忽然站起身,“我想明天去竹溪村,亲手把这口诀纸交给娃子们,再跟竹阿婆学学现在的万字纹编法。”

温如霜立刻点头:“我安排车,正好平台要去送第一批捐赠材料,您跟我们一起去。”

第二天清晨,载着捐赠物资的货车往竹溪村开。陈守义坐在副驾,手里捧着那块老糖龙,阳光透过车窗落在糖块上,泛着温润的光。他想起十八岁那年,第一次跟着走街串巷的糖艺人学做糖龙,熬糖熬到手指被烫起水泡,师父却说:“水泡是糖艺给你的印章,没熬过苦,糖就不甜。”后来去城里学糖艺,遇到饥荒年,他靠卖糖人糊口,有次冻得手都握不住糖勺,就把老糖龙揣在怀里,靠着糖块淡淡的甜意撑过去。

“陈老,快到了。”司机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车刚进竹溪村,就看到村口站着一群人,竹阿婆穿着蓝布衫,手里牵着扎羊角辫的小阿妹,虎头举着个编了一半的竹龙架子,看到货车就蹦着喊:“陈爷爷!”

陈守义刚下车,小阿妹就跑过来,仰着小脸看他手里的老糖龙:“陈爷爷,这就是您说的六十年前的糖龙吗?比我的手掌还小!”

“当年条件差,糖金贵,做这么大已经很不容易了。”陈守义蹲下来,把糖龙递到小阿妹面前,“你闻闻,还有点麦芽香呢。”

小阿妹凑过去轻嗅,忽然抬头说:“跟我们昨天熬的麦芽糖一个味!阿婆说,用新收的麦子熬的糖,能留更久的香。”

竹阿婆走过来,手里端着个陶碗,里面是刚熬好的麦芽糖,还冒着热气:“陈师傅,尝尝现在的糖,还是老法子,就是火侯比以前好控了。”

陈守义用指尖沾了点,甜意里带着麦子的清润,比他当年熬的更醇厚。“好糖,”他点点头,“比我当年熬的强多了,当年总怕熬糊,手忙脚乱的。”

众人往村头的非遗工坊走,路上要经过一片竹林。晨光穿过竹叶,洒在地上织成碎金。陈守义停下脚步,伸手摸了摸竹干,竹皮凉丝丝的,带着潮气。“当年我跟王师傅学挑篾,就在这片竹林,他说要挑向阳的竹,竹纤维韧,编出来的东西不容易裂。”他转头对虎头说,“你编竹龙架子时,是不是总觉得竹篾容易断?”

虎头点点头,把手里的竹龙架子递过来:“陈爷爷,你看,这根都断了三次了。”

陈守义接过架子,手指捏着竹篾两端轻轻掰了掰:“你看,这竹篾是阴面的,纤维脆,得挑竹节间距匀的,像这样——”他指着旁边一根竹子,“这根向阳,竹节长,挑下来的篾能弯成圈不裂。”

到了工坊,里面已经摆好了捐赠的物资:成捆的竹篾堆在墙角,上面贴着“老篾匠捐赠”的标签;桌上放着新的竹刀和糖勺,还有几本书,其中一本是《民间糖艺图谱》,正是“青灯”捐赠的那本。竹阿婆把书递给陈守义:“你看,青灯捐的书,里面有好多糖龙样式,娃子们昨天翻了一下午。”

陈守义翻开书,看到里面夹着的糖龙草稿,龙角的朝阳纹和自己当年画的几乎一样。他翻到最后一页,有“青灯”写的小字:“希望竹溪村的娃子们,能让这些糖龙活在竹篾和糖霜里。”

“我来教娃子们刻朝阳纹吧。”陈守义放下书,从布包里拿出小竹刀——这把刀陪了他五十年,刀把被磨得发亮。他让虎头把熬好的麦芽糖倒在青石板上,等糖凉到不烫手,捏起一块揉成龙形,然后用竹刀轻轻刻纹路:“刻朝阳纹要从角尖开始,刀要斜着走,像太阳往上爬,这样刻出来的纹路才有光感。”

小阿妹凑在旁边看,手里也捏着块糖,学着陈守义的样子刻,刻到一半糖块裂了,她眼圈有点红:“陈爷爷,我总刻不好。”

陈守义放下竹刀,拿起她的糖块:“别急,当年我刻坏的糖块,能堆满半间屋。”他指着糖块上的裂痕,“你看,这里糖没揉匀,有气泡,刻的时候就容易裂,再揉一遍试试。”

小阿妹重新揉糖,这次她特意把糖块捏得紧实,再刻的时候,纹路果然顺畅多了。她举着糖龙给陈守义看,龙角的朝阳纹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陈爷爷,你看!像不像早上的太阳?”

“像!比我第一次刻的好多了。”陈守义笑着点头,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记住,刻糖龙不是刻样子,是刻心意,你想着太阳,糖龙就有光。”

正说着,村支书拿着手机跑进来:“陈师傅,王树根师傅的视频电话!他说要教娃子们挑篾。”

陈守义赶紧把手机架在桌上,屏幕里出现个满脸皱纹的老人,手里拿着两根竹篾:“娃子们,挑篾要先看竹皮,青中带黄的是好篾,再用指甲掐,能掐出印儿又弹回来的,韧劲儿刚好。”他一边说,一边把竹篾弯成圈,“你们编龙身时,每绕三圈要回一下头,这样竹龙不容易散架,就像陈师傅熬糖,得有耐心等。”

孩子们围在手机前,虎头拿着竹篾跟着学,小阿妹还特意拿了本子记挑篾口诀。视频里,王树根还展示了自己编的竹龙架子,龙身用的是细篾,龙鳞用的是万字纹,和林舟数字糖龙的鳞片一模一样。“我看了林舟后生的糖龙,”王树根说,“这万字纹编得地道,我特意编了个架子,等你们学会了,就能在上面缠糖霜,做真的竹编糖龙。”

视频结束后,孩子们立刻动手编竹龙架子。陈守义坐在一旁,看着他们拿着竹篾穿梭,偶尔指点两句,竹阿婆则在旁边熬糖,工坊里满是竹屑的清香和焦糖的甜意。他忽然想起直播时说的话:“养龙不是刷任务,是把心放进去。”现在看来,这些孩子正在用竹篾和糖霜,养着属于他们的糖龙,也养着非遗的未来。

傍晚时,林舟发来消息,附带一张新的数字糖龙截图——这次糖龙的身下多了个竹编底座,底座上刻着“竹溪村娃子们的第一只竹编糖龙”。他还留言:“看到村支书发的视频,孩子们编竹龙的样子特别好,我把这个加进糖龙里,以后点击底座,就能看到他们编竹龙的过程。”

陈守义把截图给孩子们看,虎头指着屏幕里的竹编底座:“这是我编的那个架子!你看,龙鳞的万字纹跟我编的一样!”小阿妹也凑过来,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果然弹出一段视频,是她早上学刻朝阳纹的样子,配着她的声音:“陈爷爷说,刻糖龙要想着太阳。”

孩子们围着平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要给数字糖龙加什么新东西,有的说加竹林的声音,有的说加熬糖的泡泡声,陈守义坐在旁边听着,心里暖暖的。他想起自己十八岁那年,师父说“手艺要传下去,得有人愿意听,有人愿意学”,现在,他终于看到了这一天。

晚上,工坊里亮起了灯。陈守义、竹阿婆和孩子们围坐在桌前,桌上摆着刚做好的实体竹编糖龙——竹龙架子是虎头编的,龙鳞是小阿妹刻的糖霜,朝阳纹是陈守义指导的,竹底座是照着林舟的数字设计做的。陈守义拿起糖龙,对着灯光看,糖霜的光透过竹篾,在墙上投出斑驳的影子,像极了数字糖龙在屏幕上的特效。

“来,我们给林舟发个视频,让他看看我们的实体糖龙。”竹阿婆拿起手机,孩子们立刻围过来,举着糖龙笑。视频接通时,林舟正在修改数字糖龙的新特效,看到实体糖龙,他惊讶地说:“比我画的还好看!你们看,我刚加了个‘糖霜反光’特效,跟你们的实体糖龙一模一样!”

屏幕里,数字糖龙的鳞片泛着和实体糖龙一样的光;屏幕外,孩子们举着实体糖龙,对着镜头笑。陈守义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眼眶有点湿——六十年前,他拿着刻坏的糖龙,以为手艺要断在自己手里;六十年后,一条数字糖龙,把老匠人、年轻人、孩子们连在一起,让糖香和竹香,飘得比当年更远。

第二天离开竹溪村时,孩子们把那只实体竹编糖龙送给了陈守义。他把糖龙放在副驾,旁边是王树根捐赠的竹篾,还有“青灯”捐赠的图谱。车开出村口时,他看到孩子们举着新编的竹龙架子,在晨光里挥手,小阿妹的声音顺着风飘过来:“陈爷爷,我们会编更多糖龙,让数字糖龙也有小伙伴!”

陈守义对着窗外挥手,手里握着那块老糖龙。阳光落在两块糖龙上,一块泛黄,带着岁月的甜;一块崭新,带着孩子的意。他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来不是把老物件锁在柜子里,而是让老手艺住进新故事里——住进数字糖龙的纹路里,住进孩子们的竹篾里,住进每一个愿意为这份甜付出心意的人心里。

回到逸霄平台时,温如霜正在整理“非遗故事栏”的新内容,里面有陈老在竹溪村的照片,有孩子们编竹龙的视频,还有王树根的挑篾口诀。她递给陈守义一杯刚熬的麦芽糖:“您看,‘非遗故事栏’的预约人数已经过万了,还有人留言说要报名学糖艺。”

陈守义喝着麦芽糖,甜意从舌尖漫到心里。他看着屏幕里不断更新的故事,忽然想起师父当年说的话:“糖能留住味,也能留住事。”现在,这些味道和故事,正借着一条小小的数字糖龙,在更多人的心里扎根、发芽,长成一片新的竹林,一片新的糖田。

而那只实体竹编糖龙,被放在了逸霄平台的展示柜里,旁边是陈守义的老糖龙,还有林舟的数字糖龙截图。每天都有人来这里驻足,有人指着糖龙说“我要学编竹篾”,有人说“我要熬一罐麦芽糖”。阳光透过玻璃,照在糖龙上,泛着淡淡的光,像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传承、关于心意、关于甜的故事——这个故事,还在继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在恋爱游戏里求生这正常吗?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穿在男多女少的世界被娇宠了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拐个帅鬼萌萌哒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聚宝仙盆 虚空塔 辞凤阙 炎武战神 闺蜜嫁一家,我是儿媳她是婆妈 大齐魔人传 做饭太好吃,被整个修仙界团宠了 高纬游戏 渣男白月光回国后,豪门千金她不装了 走绿茶的路,让她无路可走 凤命凰谋 末世降临,游戏场内危机四伏 诱她缠撩 戮途 一睡万年 短命老公遗产多,豪门寡妇我最强 二次元心愿旅行 侯爷,见到妾身为何不跪 九零:你攀高枝我另嫁,后悔啥 穿越八零:糙汉厂长把我举高高 
最近更新教学杂谈我也可以优秀 红彼岸花与白彼岸花 玉阶血 三年后,暴戾大佬被她宠成乖狗狗 咒术回战:预言漫画家的生存指南 快穿:炮灰有真爱 红楼双姝记 众卿跪地求侍寝?陛下凶狠却撩人 绑错系统后,白莲小师妹卷哭全宗 斗罗:武魂殿圣女,武魂岩王帝君 我的保镖是贞子 香引奇谭 七零,炮灰弃女有空间 金陵有妖气 穿书倒霉女配:反派皇帝不许跑 有了续命系统后,太子他又欲又撩 替兄为赘 搬空家产随母改嫁,在大院当团宠 神笔夜叉 快穿:拯救男配进行中 
逸霄 竹晴园 - 逸霄txt下载 - 逸霄最新章节 - 逸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