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风尘仆仆,当陆青阳踏进四合院时,已是傍晚。
院子里,小石头和小鱼儿正围着沈茉听故事,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洒在他们身上。
“爸爸!”眼尖的小石头率先发现了他,像颗小炮弹似的冲过来。
小鱼儿也咿咿呀呀地张开小手。
沈茉闻声抬起头,脸上瞬间绽开惊喜的笑容,放下书本站起身。
但陆青阳几步走到她跟前,仔细端详了一下,眉头就微微蹙了起来:“才几天功夫,怎么看着清减了些?是不是又忙着系里的事,没好好吃饭?”
语气里是掩不住的心疼。
沈茉有些无奈地笑了笑,半开玩笑地说:“你要是连着几天,天天在实验室里对着福尔马林浸泡的标本和解剖台上的大体老师,我看你还能有多大胃口。”
陆青阳一愣,伸手自然地揽住她的肩,将她轻轻往怀里带了带,声音也放柔了:
“辛苦了。那今晚好好犒劳你,我专门动手,给你做顿清淡的,好好补补身子。”
他凑近她耳边,压低声音,气息温热:“几日没见,心里越发想得紧。”
沈茉脸上微微一热,心底却因他这句直白的想念和体贴的承诺而泛起暖意。
“好,”她轻轻点头,眼波温柔,“那我可就等着尝陆大师傅的手艺了。”
陆青阳笑了笑,松开她,弯腰一手抱起一个孩子,又提起那些乡土特产,朗声道:“走喽!看爸爸给你们带什么好东西回来了,今晚咱们吃一顿不油腻、但保证鲜掉眉毛的家常菜。”
刘婶见状要帮忙,陆青阳让她在一旁休息,自己来就好。
桌上摆得满满当当:一盆奶白色的青菜豆腐汤,汤里的青菜碧绿如玉。
一碗嫩黄诱人的虾仁蒸蛋,火候恰到好处。
一盘清炒的嫩豆苗,只用了蒜蓉和少许盐,最大程度保留了豆苗本身的清甜爽脆。
还有一碟用口感格外沙瓤的西红柿做的糖拌西红柿,红艳艳的,看着就开胃。
主食是熬得稠稠的、米油都熬出来的白米粥。
“刘婶,快坐下一起吃。”陆青阳招呼着一直帮忙照看孩子的刘婶。
一家子围坐在八仙桌旁,小石头和小鱼儿面前也摆着小碗小勺。
“茉茉,你尝尝这个青菜,”陆青阳给沈茉舀了一碗汤,又夹了一筷子青菜放在她碗里,“这是周钢他们家自己种的,没用啥化肥,就是不一样。”
沈茉喝了一口汤,清淡鲜甜,吃了一口青菜,果然纤维细腻,带着一股独特的清香味,连日来被实验室气味败坏了的胃口,似乎被这朴实的味道悄然唤醒。
她又舀了一勺蒸蛋,嫩滑得几乎不用咀嚼,带着蛋羹本身的鲜美和虾仁的弹牙,温暖地落入胃中,十分舒服。
“嗯,真好吃,”她抬眼看向陆青阳,眸子里带着真切的笑意和放松,“比食堂和外面馆子里的顺口多了。”
刘婶也连连称赞:“青阳这手艺是越来越好了,这菜做得,看着清淡,味道却正,吃着肠胃都舒坦。”
小石头扒拉着碗里的粥,腮帮子鼓鼓的,含糊地说:“爸爸做的菜,和妈妈做的一样好吃!”
小鱼儿则用小手抓着甜甜的西红柿,吃得汁水淋漓,小脸上满是满足。
夜深了,孩子们和刘婶都已歇下。
正房的灯还亮着,晕开一团温暖的黄光。
洗漱完毕,陆青阳和沈茉终于有了真正独处的时光。
几日不见,思念在静谧中悄然流淌。
陆青阳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拥住正在梳妆台前抹雪花膏的沈茉,下巴抵在她散发着淡淡皂角清香的发顶,手臂环着她不盈一握的腰肢,感觉她似乎比离家前又清瘦了些。
“这段时间,一个人在家,辛苦你了。”他在她耳边低语,声音里带着心疼和歉然,“在医院实习怎么样?还适应吗?”
沈茉放下小圆镜,身体放松地靠进他怀里,叹了口气。
那叹息里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但眼神却未黯淡。
“累,是真累,几乎天天都要站好几个时辰,跟着老师查房、写病历、观摩手术……有时候半夜来了急诊,也要跟着起来,见到的病人多,情况也复杂,心情也跟着起起落落的。”
她顿了顿,抬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继续道:“但是……也很充实,每学会处理一种新情况,每看到经手的病人情况好转,那种感觉……很难形容,就是觉得,自己学的这些东西,是真有用的。”
陆青阳静静地听着,能想象到她穿着白大褂,在医院走廊里匆匆行走,在病床前俯身检查的忙碌身影。
那是一个与他的商业世界截然不同,却同样需要投入巨大心力和责任感的地方。
他收紧了手臂,将她搂得更实了些。
“我的茉茉是真的长大了,能独当一面了。”他语气里带着骄傲,也带着怜惜,“就是别太拼命,看你瘦的,我看着心疼。”
沈茉在他怀里转过身,仰头看着他,灯光下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带着点嗔怪,也带着笑意:“那你以后就多回来给我做好吃的,把我喂胖点,算是将功补过。”
“好,一言为定。”陆青阳低头,额头轻轻抵着她的额头,呼吸交融。
小别的生疏在这一刻荡然无存,只剩下愈发亲昵的温存。
他低声笑道:“那今晚……就先好好犒劳一下我辛苦的沈医生?”
沈茉脸上飞起一抹红晕,却没有躲闪,只是轻轻捶了一下他的胸口:“没个正经……”
窗外的月色朦胧,窗内的灯影缠绵。
久别重逢的夫妻,自有他们的方式,来驱散疲惫,慰藉思念,重新找回那份最亲密的连接。
这一夜,四合院的正房,春意渐浓。
陆青阳也想好了,打算到钱教授那里继续学习几年。
上一辈子就是博士,这一辈子依旧不了当博士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