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青阳之所以执着于红色衬衫,并且想要指定那位女星,是因为他记忆深处有一个模糊却鲜明的片段。
正是在这第一届春晚上,一位当红的女明星身着一件靓丽的红衫,在电视屏幕里惊艳亮相,随后便引领了一股席卷全国的“红衫热”。
若能让她穿上茉莉牌的红衬衫,那效果,绝非普通广告可比。
这个念头在他脑海里盘旋,实现起来却颇有难度。
那位女星正值事业上升期,名气不小,接触起来并不容易。
陆青阳正在发动京城的关系网,四处托人牵线,几经周折却还未找到最稳妥的门路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主动找上了门。
这天,陆青阳正在新味居的办公室里查看账目,伙计上来通报,说有位姓张的先生指名要见他。
陆青阳让人请进来,只见一个穿着呢子大衣、满面红光的中年男人笑着走了进来,未语先带三分熟络。
“陆老弟,真是贵人多忘事,不认得我张忠文了?”
陆青阳定睛一看,立刻认了出来。
这是当年下乡插队时,那时张忠文没少受委屈,陆青阳那时力所能及地帮过他几回,回城后便渐渐少了联系。
“张哥!哪能忘了您啊!”陆青阳连忙起身相迎,请他坐下,亲手沏了茶。
“快请坐,真是好些年了没见了,看您这气色,如今是发达了。”
张忠文哈哈一笑,摆摆手,语气里带着感慨,也透着几分得意:
“托政策的福,也跟着折腾点小买卖,混口饭吃,比不上你陆老弟,这新味居和茉莉牌的名声,我可是如雷贯耳了。”
他呷了口茶,话锋一转,“我听说,你最近在打听一个人,想请她帮个忙?”
陆青阳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张哥消息真是灵通。”
“巧了不是,我啊,这两年倒腾些文化用品,跟电影厂、文工团那边的人也混了个脸熟,你说的那位,正巧跟我一个朋友的妹妹是同事,关系还不错,我前两天听人提起你在打听,就寻思着过来问问,看看老哥我,能不能帮上你这个忙。”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多年前种下的善因,终于在此时结出了善果。
他脸上露出真诚的笑意:“张哥,您这话就见外了,当年那点小事不值一提,不过眼下这事,若您真能帮着牵个线,那可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好说,好说!”张忠文爽快地应承下来,“我这就去联系,安排个时间,让你们见一面,成不成,看你们自己谈,但这桥,老哥我给你搭上。”
送走张忠文,陆青阳站在窗边,看着外面京城冬日略显萧瑟的街景,心里却觉得踏实了许多。
在张忠文的精心安排下,陆青阳在一家颇为清静的茶馆雅间里,见到了那位他记忆中将引领潮流的当红女星刘娜。
她穿着一件时下流行的呢子大衣,围着素色围巾,妆容淡雅,比荧幕上更显清丽,眼神中带着几分属于明星的矜持与审视。
落座后,寒暄几句,陆青阳便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
他提及即将到来的首届春晚,以及茉莉牌计划在晚会上投放广告的安排。
“陆同志,谢谢您和您品牌的看重,不过,晚会演出的服装,我们一般都是提前很久就和单位、还有熟悉的老师定好了的,要符合节目风格,也要考虑舞台效果,临时更换……恐怕不太合适。”
她的理由充分,语气也算客气,但拒绝的意思很明显。
陆青阳并未气馁,他似乎早有所料。
他没有继续在“更换服装”这个话题上纠缠,而是微微一笑,从身旁拿出一个袋子。
“刘娜同志,我完全理解您的专业和顾虑,能否请您先看看我们这件衣服?”
他边说边不疾不徐地拿出衣服,将里面那件折叠平整的衬衫轻轻展开,铺在两人之间的桌面上。
那是一件正红色的女式衬衫,颜色饱满纯正,既不刺眼也不显俗艳。
面料是精心挑选的混纺材质,带着真丝般的光泽感却又更挺括。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剪裁,线条极其流畅,肩线处理得干净利落,腰身微微内收,勾勒出优美的弧度,领口的设计也别具匠心,既保留了中式衬衫的典雅,又融入了西式设计的简洁。
当这件衬衫完全展露在眼前时,刘娜原本平静的眼神明显发生了变化。
她作为演员,对服装的审美和质感有着天生的敏感。
这件衬衫的红,正是那种能在镜头下大放异彩又不失格调的颜色;
这版型,既能衬托出身段,又不会显得过于刻意。
她之前准备好的演出服,相比之下,似乎少了几分这种兼具大气与精致的独特神采。
她的目光被牢牢吸引,忍不住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衬衫光滑的表面,感受着那细腻的触感。
“这红色……”她低声自语,又仔细看了看领口和袖口的细节处理,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陆青阳捕捉到了她神色的细微变化,知道这件衣服本身已经说话了。
他这才缓声补充道:“这是我们茉莉牌首席设计师的心血,专门为迎接新春设计的款式,我们相信,好的衣服自己会说话,如果它能有机会,借着您的风采,在除夕夜给全国人民带去一份喜庆和美的感受,那将是我们茉莉牌莫大的荣幸。”
刘娜收回手,抬起头,看向陆青阳多了几分欣赏。
她沉吟片刻,终于露出了见面后的第一个真心笑容:
“陆同志,你们这件衬衫……确实很特别,我需要和团里的老师以及晚会导演沟通一下,不过我个人非常喜欢。”
陆青阳知道。她这么回答,这件事百分之六十是成了。
“我们这个系列的牌子一直在飞速成长,届时我们希望,能邀请您为我们的服装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