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首页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小村长的幸福生活 盲人按摩师 苏倩 木叶之旗木家的快乐风男 奋斗在瓦罗兰 美女总裁俏佳人 都市偷心龙爪手 与你为敌 驱魔人 徐氏略记 网游之全职法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绛雪琳琅:红姑娘药语兴亡录(上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绛雪琳琅:红姑娘药语兴亡录

楔子

元大都的残阳,总带着几分浸了霜的凉。至正二十八年深秋,明军破城那日,宫城西北角的长春宫塌了半角飞檐,瓦砾堆里,一株从未见过的草芽挣出砖缝,顶着细弱的绿茎,托着颗裹着薄衣的绛红小果,在硝烟里微微颤动。彼时,宫中老尚食苏氏正藏在断壁后,见那果实红得似燃着的星火,竟忘了避乱,伸手摘了一颗。果皮触指便破,酸甜汁液入喉,竟压下了连日奔逃的燥渴,连喉头那股火烧似的疼也轻了大半。

这夜,苏氏梦到一位红衣女子,鬓边簪着同款红果,自称“绛雪仙子”,道是“此草凝宫阙兴亡气,聚黎庶寒暖情,生于荒垣,长于市井,当为人间疗疾,亦为岁月留痕”。梦醒时,瓦砾堆里的草芽已抽了三两片新叶,此后百年,这红果便在京郊民间悄悄传了开来,有人叫它“红姑娘”,有人唤它“灯笼草”,农妇用它煮水治孩儿的咳,货郎把它串成串儿镇暑气,却从无一字载入典籍,只凭着口耳相传,在烟火里藏着一身药韵,静候着与执笔人的相逢。

上卷 故苑识珍

第一回 残垣逢绛雪 闲步辨灵苗

康熙二十三年,霜降刚过,京郊元故宫遗址上的衰草沾了晨霜,泛着一层冷白。严绳孙与纳兰性德各着一件素色锦袍,踏着碎瓦残砖,缓步行来。前日里纳兰性德偶感风寒,虽服了柴胡汤,喉头仍滞着几分痒涩,行至一处坍塌的殿基旁,忽闻一缕若有似无的酸甜气,混在枯草的萧瑟里,格外清冽。

“荪友兄,你闻这气息,倒像是何处藏了佳果?”纳兰性德停下脚步,抬手掩了掩喉,声音里带着几分未散的沙哑。严绳孙亦凝神细嗅,目光扫过断墙下的丛莽,忽见一簇绿茎间,挂着些形似小灯笼的绛红色果实,薄如蝉翼的花萼拢着圆润的浆果,霜露沾在上面,像缀了细碎的冰晶。

“这便是京郊乡人常说的红姑娘吧?”严绳孙俯身细看,指尖轻触那花萼,凉意顺着指尖漫开,“我去年在宛平乡下见农妇采来给孩儿泡水,说能止渴清喉。”说话间,他摘了一颗熟透的,剥去外层薄衣,露出里面橙红的果肉,递与纳兰性德:“性德,不妨试试,许能缓你喉间不适。”

纳兰性德接过,果肉入口即化,酸甜汁水滑入咽喉,那股滞涩的痒意竟霎时消了大半,连胸腔里的闷胀也轻了些。他眼中一亮,又连摘几颗细品:“这般清润,倒比寻常梨膏更显爽利。只是此物生在这荒宫残苑,瞧着竟有几分孤高之态,倒像这故元宫城的遗客。”

正说着,不远处传来脚步声,只见一位背着药篓的老者,正弯腰在丛中采摘红姑娘,筐里已堆了小半。严绳孙上前见礼,问起这果实的用处。老者姓周,是附近村落的赤脚医者,闻言笑道:“二位先生是读书人,竟也识得这红姑娘?这物件虽不入医书,却是咱们乡邻的‘喉间玉’。秋日里风寒燥邪盛,不论大人孩童,喉间肿痛、燥渴难忍,摘些鲜的泡水,或是晒成干煎服,不出三日便见效。”

“既这般有效,为何医籍中鲜有记载?”纳兰性德追问。周老者直起腰,拍了拍药篓:“先生有所不知,这红姑娘挑地长,只爱往旧宫墙、老宅院的墙角钻,寻常田埂里难寻。乡邻用了几代人,都是口传心授,哪有人写进书里?就说上月,村西张阿婆的孙儿得了急喉痹,喉间红肿得难以下咽,连喝了三剂汤药都不见好,还是老妇想起用红姑娘煮水,兑着蜂蜜喂下,当夜便能出声,次日就能喝粥了。”

严绳孙闻言,再看那断墙下的红姑娘,只觉那绛红的果实里,藏着的不只是草木的性味,更有市井百姓藏于生活的智慧。他转头看向纳兰性德,见其亦若有所思,便笑道:“性德,你我今日游故宫,本为感怀兴亡,却不料偶遇这般灵物。此物生于宫苑废墟,承着前朝余韵,又入乡野疗疾,载着人间烟火,倒真是难得的妙物。”纳兰性德颔首,指尖摩挲着手中的红姑娘,喉间的清爽与心头的感慨交织,竟已有了几分填词的意趣。

第二回 乡舍闻病案 本草探源流

翌日,严绳孙与纳兰性德依着周老者的指引,往宛平城西的周家村而去。想再探探红姑娘在民间的用法,也盼着能寻些更鲜活的病案。秋日的乡间,田埂上满是成熟的庄稼,空气中飘着谷穗的清香,远远便见周老者的药庐,立在村口老槐树下,庐前晒着些草药,其中便有晒得半干的红姑娘,橙红的果肉缩成一团,却仍带着淡淡的酸甜气。

药庐里已有几位乡人候着,周老者正为一位妇人诊脉。那妇人抱着个四五岁的孩童,孩子面色潮红,呼吸急促,不时咳几声,每咳一次,便攥着小拳头皱眉。“周大夫,您快看看,这孩子从昨儿起就咳得厉害,夜里也睡不安稳,喉咙里像有痰堵着,却咳不出来。”妇人声音里满是焦急。

周老者让孩童仰躺在案上,指尖轻按其腕脉,又俯身看了看孩子的咽喉,只见喉间微微红肿,舌苔薄黄。“无妨,是秋日燥邪犯肺,肺失宣降,痰热壅滞在咽喉了。”他说着,转身从药篓里取了些鲜红姑娘,又抓了 handful 桔梗、甘草,“你回去后,将红姑娘剥去外衣,与桔梗、甘草一同加水煎,煎好后滤去药渣,加些冰糖,温着给孩子喝,一日三次,喝上两日便会好转。”

“这红姑娘真能管用?前几日我家汉子喉痛,喝了倒真好了,只是孩子年幼,怕药性太烈。”妇人仍有些迟疑。周老者笑道:“你放心,这红姑娘味酸甘,性凉,归肺、肝二经,最善清热利咽、化痰止咳。《黄帝内经》说‘燥者润之’,它的酸甜能生津润燥,凉性能清解肺热,再配着桔梗宣肺利咽、甘草调和药性,正好对症。再说这法子,是我祖上传下来的,我打小就见祖父用它治孩童的肺燥之症,百试百灵。”

严绳孙在一旁听得仔细,见周老者开药时,对红姑娘的用量、配伍信手拈来,全然不似对寻常无名草木的随意。他待妇人离去,便问道:“周大夫,您祖上便用这红姑娘治病,可知它最早是如何被发现能入药的?”

周老者搬来竹凳,请二人坐下,自己也取了碗凉茶,慢慢道来:“这话要追溯到永乐年间了。我祖上原是元宫的杂役,明军破城时,跟着老尚食苏氏逃出来的。苏氏当年在宫城断壁下吃了红姑娘解了喉痛,后来便在村里住下,见乡邻常有喉间不适的毛病,便试着用红姑娘泡水给人喝,果然有效。后来苏氏临终前,把这法子传给了我曾祖父,还说这红姑娘是‘宫苑灵物,当济民间’。”

“这般说来,这红姑娘的药用,竟是从宫苑里传出来的,却在乡野间生根,靠着口传心授延续至今?”纳兰性德感慨道,“寻常本草多是医者着书立说,传之后世,此物倒反着来,先有民间实践,却无一字记载,真是奇事。”

周老者闻言点头:“可不是嘛。去年有位城里的太医路过,见我用红姑娘治病,还说我‘妄用无名草木,有违医理’。可太医开的方子,治了三日没好的喉痛,我用红姑娘两剂便见效。不是说医书不好,只是有些法子,是藏在日子里的。就像这红姑娘,它长在墙角,不显眼,可懂它的人,便知它是宝。”

严绳孙听着,心中微动。他想起昨日在元故宫见红姑娘时的模样,那般孤高清绝,却甘愿入乡野药汤,解凡人疾苦。这草木的性子,倒比世人更懂“兴亡”二字——昔日宫城的繁华已成泡影,唯有这凝结着宫苑气息的草木,以药用之能,在人间寻得另一种存续。他抬手摘了一颗晒在檐下的干红姑娘,放在鼻尖轻嗅,那淡淡的药香里,似还藏着故元宫城的余温。

第三回 喉痹困乡邻 绛实破沉疴

入秋之后,京郊竟暴发了一场喉痹,起初只是几户人家喉间肿痛,后来渐渐蔓延开来,连邻近的几个村落都未能幸免。周家村的乡邻们慌了神,纷纷涌到周老者的药庐,可药庐里的药材有限,几日下来,连平日里常用的桔梗、甘草都见了底,唯有红姑娘还能从荒垣墙角采得些,可单凭红姑娘,对付那些轻症尚可,遇上重症,便有些力不从心。

这日清晨,严绳孙与纳兰性德刚到药庐,便见院外挤满了人,其中一位壮年汉子被人扶着,面色青紫,呼吸艰难,连说话都只能发出嘶哑的气音。“周大夫,您快救救他!”扶着汉子的妇人哭道,“他这喉痹已犯了五日,起初只是痛,后来竟连水都咽不下去,昨夜开始,连气都喘不上来了!”

周老者急忙让汉子坐下,用银匙撬开他的嘴,借着晨光一看,只见其咽喉红肿如血泡,连扁桃体都肿得堵了半口气道,舌苔黄厚,脉象洪数。“这是热毒壅盛,已成急喉风之兆,若不及时通利咽喉,恐有窒息之险!”周老者眉头紧锁,转身翻找药篓,可里面除了些红姑娘,只剩些寻常的清热草药,哪里够用。

纳兰性德见此情景,亦心头一紧。他前日偶感喉痛,得红姑娘缓解,深知其清润之效,可眼前这重症,单用红姑娘怕是不够。“周大夫,既是热毒炽盛,需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不知这红姑娘若与其他草药配伍,能否增强药力?”他问道。周老者叹了口气:“寻常急喉风,需用玄参、麦冬、板蓝根之类的药材,可如今药庐里空空如也,去哪里寻?红姑娘虽能清热,却偏于清润,对付这般烈的热毒,力道不足啊。”

严绳孙站在一旁,目光落在院角那筐刚采来的红姑娘上,忽然想起昨日在村里见到的景象——村东的老井旁,长着一片蒲公英,叶片肥硕,正是秋日里药性最盛之时;还有田埂边的马齿苋,虽已近枯,却仍有清热凉血之效。他急忙说道:“周大夫,乡野间未必无药!蒲公英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马齿苋可清热凉血,若将这两味与红姑娘同用,再加以少量生姜调和药性,或许能有奇效。”

周老者闻言一愣,随即眼前一亮:“荪友兄说得是!我倒忘了这乡野间的寻常草木,亦是良药。蒲公英入肝经、胃经,善治热毒疮痈;马齿苋入心、肝、大肠经,能清血分之热,二者与红姑娘配伍,一清上焦肺热,一凉血解毒,再用生姜制其寒凉之性,恰好对症!”

当下众人分工,有人去采蒲公英、马齿苋,有人清洗药材,周老者则忙着处理红姑娘。他将鲜红姑娘剥去外衣,取果肉捣烂,与洗净切碎的蒲公英、马齿苋一同放入陶罐,加水没过药材,武火煮沸后,转文火慢煎。药香渐渐弥漫开来,比单用红姑娘时更显厚重,带着几分清苦,却又藏着红姑娘的酸甜。

煎好的药汤滤去残渣,呈浅红褐色,倒入碗中,还冒着热气。周老者扶起那汉子,用小勺缓缓将药汤喂入其口中。起初汉子吞咽艰难,药汤刚入喉,便剧烈咳嗽起来,众人都捏了把汗。可咳了几声后,汉子忽然喘了口气,原本青紫的面色竟渐渐缓了些,嘶哑的气音也清晰了几分:“喉间……似松快些了……”

众人皆是大喜。周老者又嘱咐妇人,每隔一个时辰便喂一次药,若夜里有好转,次日再来看诊。次日清晨,那汉子竟能自己走到药庐,虽仍有喉痛,却已能正常说话饮水。他对着周老者与严绳孙连连道谢:“若不是二位先生与周大夫,我这条命怕是要丢在这喉痹上了!谁能想到,这墙角的红姑娘,配上路边的野草,竟有这般大的能耐!”

此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乡邻们纷纷学着采蒲公英、马齿苋,与红姑娘同煎治病,原本肆虐的喉痹,竟渐渐被控制住。严绳孙看着药庐前忙碌的乡邻,再看那筐里堆得满满的红姑娘,忽然明白——所谓“实践先于文献”,便是这般模样。医书里的字句是死的,可藏在乡野间的草木、百姓口中的经验,却是活的,它们在岁月里流转,在疾苦中沉淀,比典籍更先触碰到生命的本真。

第四回 残简寻旧影 药语寄兴亡

喉痹渐平后,严绳孙心中对红姑娘的兴致更浓。他想起周老者说的那位元宫尚食苏氏,便托人去宛平县衙查阅旧志,想从故纸堆里,寻些与红姑娘相关的痕迹。几日后,差人果然送来几本泛黄的《宛平县志》,其中一本万历年间修订的,竟真有一段关于苏氏的记载,只是寥寥数语:“苏氏,元宫尚食局女官,洪武初避乱居宛平周家村,善识草木,以墙角红实疗喉疾,乡人称‘苏药婆’,卒于永乐三年,葬村西老槐下。”

严绳孙捧着那册旧志,指尖拂过墨迹模糊的字句,仿佛能透过纸页,望见六十年前那位藏身荒垣、识得红姑娘药性的宫装女子。他即刻差人去周家村询问,周老者闻讯赶来,颤巍巍从家中取出一个陈旧的木匣,打开时,里面竟躺着半卷残破的麻纸手札,纸页边缘早已脆如枯叶,上面用淡墨写着些字迹,虽已褪色,却仍能辨认。“这是先祖传下来的,说是苏婆婆临终前交予曾祖父的,只说‘此乃宫苑草木记,可佐乡邻疗疾’,我们世代保管,却少有人能看懂上面的字句。”

严绳孙与纳兰性德凑近细看,那手札上竟记着几则简易的病案,字迹娟秀,带着几分宫阁体的雅致。其中一则写道:“至正二十七年冬,宫中人多燥咳,喉间红肿,饮梨汤不效。偶见长春宫墙角红实,摘而尝之,酸甜清润,遂命人采之,与玉竹同煮,饮者三日咳止。”另一则则是苏氏居乡后所记:“永乐元年秋,村童十数人患喉痹,红实配甘草煎服,五日皆愈。乡野无玉竹,甘草性平,亦可调和其凉,缓小儿脾胃之弱。”

“原来苏氏在宫中便已用红姑娘疗疾,只是那时配伍的是玉竹,入乡后因药材难得,才换了寻常的甘草。”纳兰性德轻声叹道,指尖点着手札上“宫中人多燥咳”几字,“元季末年,宫城多忧思烦扰,加之冬日取暖多炭火,燥邪内生,红姑娘性凉生津,恰能清解内燥;玉竹滋阴润肺,是宫中常用的养身之品,二者配伍,正对宫人之症。而乡野小儿脾胃娇嫩,甘草既能利咽,又能调和药性,不伤脾胃,这便是苏婆婆根据境遇调整方药,真乃‘因地制宜’的医者智慧。”

严绳孙亦颔首,目光落在手札末尾一行模糊的小字上,仔细辨认,竟是“红实生于宫阙,枯于乱离,荣于市井,草木无情,却记兴亡”。这行字墨迹稍重,似是苏氏晚年所写,带着几分沧桑感慨。他抬头望向窗外,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棂,落在案上的红姑娘上,那绛红的果实泛着温润的光,仿佛真的承载着岁月的印记——它生于元宫的繁华,见证了王朝的覆灭,又在乡野的烟火里,以药用之能延续着生命,这般际遇,竟与那些历经兴亡的宫人如出一辙。

“性德,你看这红姑娘,生于残垣,却藏着这般故事。”严绳孙拿起一颗红姑娘,薄如蝉翼的花萼在指尖轻颤,“苏氏将宫中学识化入乡野疗疾,未着一字于医典,却以口传手授,让这红姑娘的药性流传百年。这便是‘实践先于文献’啊,多少民间良方,皆是这般藏在百姓的日子里,在疾苦中摸索,在岁月里沉淀,比典籍更鲜活,也更贴近平生。”

纳兰性德闻言,心中亦有共鸣。他出身显赫,却惯看世事浮沉,深知史册所载不过是王朝更迭的轮廓,而真正的岁月痕迹,往往藏在寻常草木、市井烟火之中。他拿起那半卷手札,闻着纸页间残留的淡淡药香,忽然想起前日在元故宫所见的红姑娘,想起喉间那清润的酸甜,心中那阕《眼儿媚》的词句愈发清晰:“疏风帘外晓霜寒,残苑记凭栏。绛囊初破,酸甜滋味,都作辛酸。”

严绳孙见他神色微动,便知他已有所感,笑道:“看来性德已有新词构思?这红姑娘既是药中灵物,亦是史中见证,你我不妨各填一阕,以记此番际遇。”纳兰性德颔首轻笑,目光再次落在那半卷手札与案上的红姑娘上,只觉眼前的草木不再是寻常野果,而是一位沉默的见证者,将宫苑的兴衰、人间的疾苦,都凝在了那一颗绛红的果实里,等着后来人细细品读。

暮色渐浓时,周老者告辞离去,带走了那半卷手札,却留下了一筐新鲜的红姑娘。严绳孙将旧志与手札的抄本收好,与纳兰性德对坐窗前,案上红烛摇曳,映着两人眸中的感慨与思索。窗外秋风掠过庭院,卷起几片落叶,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岁月,而案上的红姑娘,在烛光下愈发红艳,似是要将这百年的兴亡药语,都融入即将落笔的词章之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最后一作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漫游五界 封总,太太想跟你离婚很久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国民女配之抓鬼天师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拐个帅鬼萌萌哒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男欢女爱 福艳之都市后宫 死神:究极数值怪 擂战 四合院:何雨柱波澜壮阔的一生 绑定系统后开始纠结赚钱还是罢工 斗破之战帝 魔兽领主 说好全民求生,你来海岛度假 网游之逆天邪神 第二世之沸腾三国 英雄联盟:你不游走打什么中单啊 网游:魅力值点太高,怪看我的眼神有点不对 飞升失败后,玄学医妃宠冠全京城 绝代佳人 最强赘婿 玛法传说之惊天阴谋 DNF女主播 阿拉德冒险传说 英雄无敌之骑士 
最近更新病弱美人太娇软,深陷鬼怪修罗场 斗罗:我靠大圣制霸大陆 斗罗:退婚后,深陷强者修罗场 在斗罗大陆当富二代的日子 拜托,超级英雄也会染上班味的 御兽求生,我靠反卷当榜一 我的师座林译 异世界骷髅生 主播,你马甲怎么这么多!? 神印:我,白玲轩,强娶魔神皇 女王从顶流做起 绝世:霍雨浩妹妹杀疯了斗罗大陆 用读档专抢敌人机缘后,我飞升了 向阳而许 亮剑:开局手搓飞雷炮,老李乐疯了! 海阔天舒 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 嬿婉传:本宫踩碎凤冠登帝位 棋王林默 综穿平凡之旅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作者李涌辉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txt下载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